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喧嚣之后 > 第三十七章 陈望春是一颗彗星

第三十七章 陈望春是一颗彗星

放寒假的前两天,刘爱雨和陈望春都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帮忙汇总成绩,校园里学生很少,往日喧闹的校园显得静谧。

初二(1)班的教室里,刘爱雨将火炉生得很旺,教室里暖烘烘的。

中间休息时,刘爱雨从炉灰里刨出几个土豆,土豆已经烤熟了,散发着一股香味,刘爱雨磕磕灰,掰开焦黄的皮,里面冒出一股热气,刘爱雨给陈望春一半,她吃一半。

吃完了,陈望春又拿起一个,掰开来后,刘爱雨伸手,拿走了另一半,两人一共分吃了三个土豆,肚子填饱了,刘爱雨说:“唱歌吧。”

陈望春羞涩,放不开,刘爱雨说:“怕啥?就咱们两个人,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每一首歌,都是刘爱雨带头,陈望春跟着唱,有的歌,他只会唱开头两句,有的歌,他不知道歌词,只会哼哼,刘爱雨不但唱,还附加了表情和肢体动作,像一个歌星一样。

那天,他们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唱到《军港之夜》《梦驼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唱了所有他们学过的歌,到后来,刘爱雨的嗓子都哑了。

算完成绩,他们走出教室时,发现竟然下雪了,细密的雪粒落在树上地上,簌簌地响,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刘爱雨惊喜地捧起一把雪,扬向天空,雪粒落在她的脸上脖子上,她被刺激地大叫。

他们给老师交了成绩单,走出校门时,天已麻麻黑了,路上空无一人,刘爱雨蹲在地上,冲陈望春伸出双手说:“拉我。”

陈望春拉着刘爱雨在雪地上奔跑,刘爱雨故意滑脱了手,闪了陈望春一个狗吃屎,她乐得哈哈大笑。

陈望春爬起来,他不再抓刘爱雨的手,而是攥住她脖子上的围巾,那是一条枣红色的围巾,被白雪映衬得像一簇火苗。

陈望春攥着围巾,拉着刘爱雨在雪地上滑起来,他跑得太猛,摔倒了,惯性作用下的刘爱雨,撞在他身上,两人笑得喘不上起来。

刘爱雨解下围巾,拴在陈望春脖子上,拉着他跑,他们一路滑,一路笑,滑雪玩腻了,又开始打雪仗。

陈望春团了雪球,打刘爱雨,刘爱雨灵巧地躲着,总也打不准。

刘爱雨却抓起一把雪,乘陈望春不注意,猛地塞进他脖颈里,冷得陈望春跳了起来。

陈望春如法炮制,也抓了一把雪,报复刘爱雨,他追上刘爱雨,扑倒在地,刘爱雨挥舞着双手拦挡,陈望春去抓她手时,刘爱雨突然不动了,绯红着脸喘气。

陈望春这才发现他压在刘爱雨的身上,她软绵绵的胸脯,传递过来一股异样的感觉,陈望春也红了脸。

可惜这条路太短,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村口,房屋、麦秸垛、大碌碡、全都在白雪的覆盖之下。

村口的大柳树好像变矮了变胖了,一缕缕炊炊,像一片片轻纱,缠绕在树林间,饭菜的香味和蒿草燃烧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这是乡村特有的味道,亲切而舒畅。

在刘麦秆家,烧炕和做饭的柴禾,都是刘爱雨打的。

在秋末冬初的那些日子里,即将枯萎的蒿草,就成为刘爱雨镰刀的收获对象。

蒿草有白蒿和黄蒿两种,春天,刚生出嫩芽的黄蒿叫茵陈,是一味药,也是一味美食,刘爱雨每天挖一篮子,大部分晒干后,卖给老陈皮;小部分嫩些的,用开水煮一煮,放点盐,倒点醋,便是一盘味道绝佳的菜肴。

夏天,刘爱雨割了白蒿,搓成一根根草绳,晒干后,在蚊虫最嚣张的晚上,屋子里点燃着一根蒿草绳,在浓烈的烟雾里,蚊虫被熏得头昏脑胀,刘爱雨却往往能睡一个香甜的觉。

割回来的更多的蒿草,一捆捆码放在院子里,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里,炕洞里塞一捆蒿草,能一直暖和到大天亮。

炕洞还能把雪水弄湿的鞋子烤干,顺带烤几个红薯或土豆,那是一顿美妙的晚餐。

每一个乡村孩子,都和遍地生长的蒿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大雪纷飞的傍晚,永远刻在了刘爱雨的记忆深处。

2012年,当她从北京返回油坊门时,也是一个下着雪的傍晚,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来一捆蒿草,塞进炕洞点燃,蹲在炕洞口,看着暗红的火焰,闻着浓浓的蒿草味,任雪花在身上落了厚厚的一层。

除夕晚上,陈背篓在堂屋里挂起一张中国地图,地图是徐朝阳校长送的,他说陈望春正经历的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役,打仗就得有地图,懂得怎么行军布阵。

地图上,一条粗壮的红色箭头从油坊门直指北京,它傲慢地穿越了泾河黄河,将太行吕梁两座大山骑在胯下。

陈背篓对跪在地图前的陈望春说:“从今以后,每年除夕给这张地图磕头,直到你进了北京城。”

陈背篓怪癖的行为,何采菊不能理解,她一贯的主张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陈背篓批驳她是无为而治,是消极是妥协,是生活的弱者。

何采菊不理他,拉过陈望春,一边嗑瓜子,一边看春晚小品《过河》: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妹妹对面唱着一支甜甜的歌,哥哥心中荡起层层的波,妹妹何时让我渡过你呀的河……

陈背篓不满陈望春如醉如痴的表情,在他脖子上砍了一掌,陈望春疼得泪花直冒,陈背篓目光炯炯,指着地图说:“什么哥哥妹妹的,你要练硬翅膀,早日飞到北京去。”

多年后,濒临退休的徐朝阳老师,在学校举办的理想前途教育讲座上,多次提到陈望春,并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他是我教过的最认真、最严谨的学生,他像计算机一样精确无误。

对着萎靡不振、不断打呵欠的学生,徐老师恨铁不成钢,说二十多年前,陈望春这颗伟大的脑袋,一直要到夜深人静时才上床休息,魁星楼上的灯光,划破了油坊门无边无际的黑夜,是一盏指路明灯。

徐朝阳老师敲敲桌子,问:“你们看见过彗星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有个叫王波的学生说:“我看见过,划过一道长长的线,然后咚的一声,落在地上。”

徐朝阳老师轻蔑地一笑说:“那是流星,不是彗星。”

彗星有扫帚一样的大尾巴,当它出现在夜空时,所有的星辰都黯然失色;彗星不常见,最著名的哈雷彗星,七十六年才现身一次,一个再长寿的人,一生也最多也只能看见两次;流星嘛,瞬间消失,放的是米粒之光。

徐朝阳老师说,陈望春就是一颗哈雷彗星、一块补天的石头。

徐老师再次回忆起陈望春来:多复杂的数学题,他都能解出来;他能记住圆周率后1360位数字,背完了新华字典和英汉词典;他做过的习题,摞起来比他还高等等。

这些,徐朝阳老师都讲过好多遍了,他的目光穿过窗户、田野、树林,爬过一座座山,趟过一道道河,沿着他的得意弟子陈望春的足迹,走进了北京城。

好久好久,他的目光才收了回来,殷切地望着台下的学生,一遍又一遍,然后,他一字一句说:“你们要做彗星,不要做流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