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九十八章 建筑繁忙

回到石器时代 第九十八章 建筑繁忙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九十八章 建筑繁忙

当了解了生产组的情况之后,石路又继续了解建筑的情况。虽然他能直观的看到工程的进度,不过具体的事儿他还得仔细的了解。

最大的工程莫过于城墙了。今年的进度并不理想,仅仅是完成地基的部分。这主要的原因是运输的困难。

城墙的地基壕沟早就挖好,现在众人忙碌的是把石头砌进去,作为牢固的基础。这就需要大量的石头和熟练的建筑指挥者。

然而华部落正式开始建房并没有几年,人才远远不够。大部分受过训练的人,仅仅懂得最基本的木尺和吊坠的使用。当真正的让他们去组织施工时,错误百出。

陆果就对石路说:“有时候镶嵌一块石头,都得反复的进行一两天。太慢了。”

毕竟城墙不同于房屋,需要的石头更大更多,让族人无所适从。幸好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建筑队的人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才稍微加快了进度。

运输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采石场离着华村并不远,也没有什么坡度。不过巨大的石头,运送起来特别的麻烦。运一块石头,就需要两头牛和十多个人,一步一步的挪。马车根本用不上。

装卸的时候,也缺乏工具。大多时候就是靠着人力抬起来。修桥那边用的木头滑轮数量不够,还得随时支援别的工程,这拖累了城墙的进度。

最难办的一点还是人手的不足。一旦部落里有其他地方需要劳力,往往都是从城墙这里抽调。比如修路,收割和煤村的建设时,城墙建造几乎就停了下来。

这么艰难的工程,让长老们就有些疑虑,到底需不需要建设呢?就目前华族可能会面对的危险,实际上还不必要,简单的篱笆和栅栏就足够。如果先集中于别的建设,也不会让华部落无法抵抗入侵。

未知的危险,毕竟还没有到来过,谁也不知道城墙是否有用。众人的心思就是,要能够马上看到成果,这样大家才安心。

巫就说了:“城墙既不能住人也不能马上完成,劳力是不是浪费了?”

石路也注意到族人们多少有些这类顾虑,毕竟这又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他曾经也犹豫过,是不是现在建设城墙太早了些?

后来他一想,一切都得从一无所有开始。当初几年,每年都会耽误狩猎时间去耕种和照料庄稼,族人因为迟迟见不到好处而也有疑虑,为此石路还开辟了新的猎场。

这次也是如此。尽管他还不能确定华谷是不是会遭受攻击,但是事先准备是最好的。南北战略的布局已经安排下,短期内能够把已知的危险阻拦在外。这正是华谷加紧建设的好时机。

就算是华谷不会遭受攻击,但是提前让族人得到锻炼也是好的。毕竟在这个时空,他所要的人才,必须由自己去培养,现成的极少。

在族长的权威下,长老们还是继续的执行了石路的策略,而没有提出反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石路也将尽可能的去解决。

运输的问题,石路决定赶制几辆大的车,以及趁着冬天给陆果制作足够的木滑轮。现在木匠的手艺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他的需求,因此他决定在采石场和华村之间铺设一条木轨道。

大车的轮将用铜铸成,然后放在木轨道上滚动。至于调运的滑轮,他吩咐薛想办法造一些铜轮试试看。

沼泽的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北边的码头都造好了。未来竹排的建造就可以在那里进行,华村这边只需造船。

谷口挖出的排水道已经固定好了,柳树不久都发芽成活。靠近华坪的部分,水田也建好,明年就可以种稻谷。石路决定在那里育秧,因为那里的气温回升时间比十里平原早一些。

几个大鱼塘也挖好了,在水田北边形成一道水网。水网中竹排和小船能够通过,并且一直通往谷口的南北走向的水道。

同梅河相同的大池塘也完工了。陆果带着人把河水引进去之后,里面的泥土都被冲走,没能冲走的部分就堆在河岸上,形成了一个人工的堤坝,把池塘和梅河分隔开来。

在封冻前,梅河下游游来了不少的洄游的大鱼,它们都是要到华谷产卵的。为此叶还特地的让人把部分鱼关进池塘,做好拦水坝不让这些最大超过三十斤的鱼跑出去。

石路让人去凿开冰面捕获一条看了看,原来是一种鲟鱼!这么大的鱼,要是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吃到鱼子酱了。

这可以说是一种更好的捕鱼手段,每年秋季的时候,鲟鱼就会回来。只要在池塘的出水口处打开栅栏,放鱼进去,等里面的鱼差不多了就封闭起来,冬天砸开冰面就吃。

叶学会了观察和记录的情况。她发现这种鱼在秋天的时候才出现,产卵完毕后又回下游了。所以在冬天,烧开梅河的冰面时并没有捕获。

她之所以能发现鱼在这产卵,也是因为那个沼泽里的池塘。池塘底部,按照石路的要求,族人扔进去了些石头,还有打下了一些柳树桩子。

等深秋水位下降时,露出的部分就能看到鱼卵,而且往水里看还能看到正在产卵的鱼。这个发现倒是不错!

石路不去管这些鱼卵是如何度过冬天的,不过只要春天放这些鱼苗往下游去,就不妨碍鲟鱼的生长。部落也能形成一种捕获大鱼,培育小鱼的模式,形成一种平衡。

至于捕获的大鱼,那就无所谓了。不管它们是否和中华鲟一样二十五年才能产卵,只要每年留下足够多的鱼卵就行。未成熟的鱼也不会回来,过度捕捞根本不用担心。

叶担心把那些大鱼困在池塘里,是否会被冻死或者没有食物而死亡。还有就是这种鱼也吃别的小鱼,会不会影响边上的鱼塘。

这点石路就不担心了,只要鱼塘做好防护,鲟鱼是进不去的。万一发现它们在里面活不下去,很好办,提前捕捞起来做鱼干就是。

鲟鱼可比平时捕捉到的鱼美味多了,而且个头巨大。甚至长在鱼背的骨化鱼鳞还能充当皮革,石路都决定试试看鲟鱼皮鞋如何。

这几年也曾经偶尔捕获过这种鱼,不过不多,因为它们基本在深水里。加上它们洄游的季节正是华谷繁忙的时候。那个时候不是收割就是打猎,捕鱼也不在梅河进行,而是在云梦泽里。

“那里真是一块宝地!明年继续建设和改造沼泽,今后就能有一个巨大的渔场。”石路嘱咐陆果。

了解完沼泽的改造建设成就之后,石路让陆果说说住房的事儿。

如今好多族人都分到了自己的房子,而且还会越来越多。华村里已经把规划中的住宅用地用了将近一半。

“盖房的地倒是很充分,就算现有的游民也加入族里,华村还有很多空地给他们盖房。”陆果说。他和石路一样不担心这问题,除了规划用地以外,还有不少空地,目前正堆放着各种材料。

“不过材料上有些吃力,砖头和瓦不够。”他补充道。

“这样吧,改变一下建房的方式,建造一部分土砖墙和草顶的房。”石路说。

石路自己也观察了好久,砖瓦房对于这个时空来说还是太超前。不过既然已经捣鼓出来了,那就继续使用,不足的部分就由草房代替,几年前大家都还是和风餐露宿差不多呢。

接着他也调整了分房子的策略。今后凡是成家的,族里只分草房给他们。如果想住砖瓦房子,就得用工分来换,同时分到的草房也会折算成工分。

巫担心,这样的差异会让族人觉得不公平,破坏了过去的传统。叶拿出统计的资料说:“老族人基本上都已经成家而且分到瓦房。少部分还没有分到的,都是负责某项劳作的管理者。”

“那么瓦房的分配,管理者优先,现在长老们住的都是院子了嘛,不用担心。”石路说,“你们拿出一个分房的标准来,确定一下等级。我们也需要加强管理者的权威。”

生产的进步必将带来等级分化,这点石路阻止不了,也不想去阻止。毕竟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乌托邦不会存在。

不管这是好还是坏,他只能是去适应然后想办法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好在新族人和游民能够拥有的生活,已经远远好过以前。在他们还完全没有融入部落之前确定初步的等级,还更能稳定和持续发展。

今年的工程中,除了城墙、沼泽和房子之外,就是道路和桥梁的持续性最长了。西边通往锡村的道路由于已经实地看过,石路只要求维护好就行。

不过新的道路规划还得继续。煤村的路还需要继续的完善,十里平原的路也得继续延伸。石路希望明年把神马谷通往华村的路修的更结实一些,保证冬天也能更快的到达。

百里村也得开始在冬天准备工具,明年开发部分梅河盆地的时候,道路也要跟上。至于桥梁,目前也就那一座联通百里村和南梅河路的在建造,石路让陆果争取明年完成。

这时候桃提出来一个建议:“桃河那里要建设马场的话,通往桃河的路要不要修一下?”

“目前有水路,而且陆路沿着沼泽边也能通,先规划吧,等以后人手充足再慢慢建设。”石路回答道。那里的路更长,更麻烦,暂时只能搁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