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九十二章 煤矿建村

回到石器时代 第九十二章 煤矿建村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九十二章 煤矿建村

在解决纺织问题的时候,薛那边也有些麻烦,长老们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

薛的冶炼组里,燃料出现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利用,薛对陶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烧制砖瓦和冶炼的技术也提高了不少。

燃料的问题出在合适的木炭已经不多。周围的竹木虽然茂盛,不过烧出来的炭无法烧制好的陶器,冶炼铜的时候效果也不如以前。

这点是石路没有注意到的。他一直以为,只要是木炭,都能够作为燃料,烧制器物。不过薛几乎天天与炭打交道,已经总结出哪类木炭适用。

陆果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找到合适的树木,开辟新的炭窑。只不过此类树木较多的地方离着华村比较远,也不靠近其他的据点。

要建新的炭窑,有几个地方可以选。一个是华谷外,离着华村有一天的距离,选那里有个弊端,运输不便,要修专门的路。

另一个地方是北岸熊山上,那里的缺点是能用的麻栗木太少,一两个月就能砍光。建造一个炭窑,必须按照一个据点的布局,只使用两个月划不来。

其他地方也是种种原因被排除在外。长老们做不了决定,只好让石路想办法。

石路首先想起的就是煤矿了。已经发现的小煤矿,由于一开始人手不足,就没有考虑使用。加上那里需要建设的地方多,规模不小,所以就耽搁了。

本来石路是想在统一开发梅河北岸的时候,再去建设的。现在看来也许要提前。当然,石路也不是盲目的去建设,他首先派了和去挖一些煤回来,交给薛试用,能用了才决定开发与否。

煤炭的确是好的资源,哪怕那只是露天的品质不高的煤,都有很多用途。只是一切的原则就是实用。如果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或者能够找到比煤成本更低的燃料,都不用去利用。

石路可不想好高骛远,一切都超出实际的去发展。如果他那样做了,部落再先进,也会被自己给折腾到虚弱。

不过幸好这煤炭还是有价值的。薛用和带回来的煤,分别烧制了砖瓦和陶器,效果都很好。只不过在炼铜的时候,不如木炭。

等石路听完薛的报告,他决定建设煤矿,挖煤烧砖。这样就能减轻木炭的需求压力,有用的炭都集中的供给炼铜的炉子。

煤炭的开采倒是简单,埋藏不深的矿床挖起来比铜矿容易多了。铜矿面对的都是更坚硬的石头,现在都能开采出来,煤层就不在话下。

难点在于建设量大。首先是运输问题,部落需要建设一个码头和一段路。冬天封冻之后,如何运送也是一个难题。

其次就是那个小盆地里就得建成一个新的据点。挖煤的人至少要上百人,生活设施规模不小。加上北边的活动少,猛兽比南边多,防御设施也不能少。

石路心想,早晚都得开发,不如现在动手。于是他召集相关的长老和建筑组的讨论,集中建设的话需要多少时间能完成。

陆果报告的消息不错,如果动用部分建造城墙的人,十月末封冻前就能完成。如果顺利的话,新码头甚至可以使用起来。

材料方面不成问题。为了建设城墙,一年来部落里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砖头和石灰。至于木材的话,华村和百里村的储备能够用好久。

条件都具备,石路决定马上赶工。他让陆果组织两组人马,一组负责建设码头,另一组负责修路。等简易码头完成之后,大量的材料就运到盆地。

码头就选在老虎湾,那里离着神马谷很近,有事情也能就近照料到。陆果抽调好人手之后,几百人就赶往那里开工了。

码头建的比较简单,只要在河边打上一些木桩,砌上一些石头就成。因为那里运送的主要是煤炭,只要能让竹排和船有稳固的停靠地点就行。

边上还建起了两栋人住的屋子,组成一个小院。在院子边上就建起几个草棚仓库,不淋雨就成。由于运送的是煤炭,可能容易燃烧,所以仓库边上还挖了些水沟。

路比较难修一些。从老虎湾到桃林那里是山坡。要让运煤的马车能顺利上去,就得绕开平时走的近路。由于那里土质相对疏松,还得防止滑坡。

石路亲自去指挥修路。他在坡度比较大的地方打下了许多柳树桩子,稳住路下方的土。接着让石匠从开采的石料中紧急加工了一个石碾,运到路上用牛拉着压路。

路面单靠土还不够结实,周围石头又不多。所以族人们在他的指挥下砍了不少的老竹子和木材,填在路上。上面盖上一层土压实了之后,马车就能通过了。

这样的路坚持不了多久,明年雨水来的时候就糟糕了。石路也不担心这问题,只要能在冬天使用就够了,加固的问题明年解决。等开春后,族人就有足够的时间开采石头,然后填充进去。

陆果带着熟练的队伍进展很快,在路只修到一半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码头和仓库的建设。这时候路已经修到桃林,上面的平台运输就简单许多。

石路让他去盆地开建村子,这是陆果擅长的事情。至于路,只要完成上坡的那一段,到了桃林就可以暂停下来。桃林通往小盆地的路段,现在只需要把途中的树木砍了,填平坑洼的地方就行。

这活儿就不需要族长大人亲自指挥了,因此在路还未完工的时候,他就去盆地规划矿点的建设。

石路先把露天的矿床探测了一遍,然后把整个矿圈了起来。除掉上面的植被和薄薄的土层后,矿工就可以直接开挖了。

这里的煤有个特点就是含水量太多,这是因为煤层处于山脚,加上雨水充沛造成的。石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地在盆地里清理出一大片场地,挖到的煤会先放在那里,晾干水分。

煤炭这东西如果放在外就不用太担心淋湿,因为水分挥发的很快。于是他否定了陆果要求建设草棚的要求,如果有需要的话,明年再建也不迟。

至于冬天下雪会覆盖在上面,只要经常扫雪就没多大问题。石路倒是没有否定陆果的另一个建议,那就是在挖煤的地方建起草棚。

这种草棚面临的难题就是冬天可能被雪压垮,所以石路要求和铜矿那里的一样建造的结实些。挖煤的时候,矿工就能避开头顶的雪,等挖完草棚下的矿之后,转向另一个点继续挖就是。

陆果建设村子的速度很快,不过他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牲口棚。百里村、南梅村和锡村本就是重要运输线,石路布局时都安排好来往牲口的圈和给养。陆果由于匆忙,却在这里忘记了。

未来运煤的时候,牛马是必不可少的。矿村里就得有相应的设施,还得安排好饲养的人。这里暂时就一个据点,牲**动的范围小,不像其他地方能够分散开来。

陆果急忙在桃林边上规划了新的牲口棚,并且把防御的设施弄得和华村差不多。

十月末的时候,经过近千人的赶工,所有建设都完成了。村子和锡村一样,有着各种完备的设施。神庙和澡堂都不缺。

建成的屋子能够容纳五百人左右,石路决定把挖矿的活儿交给俘虏,再派一队警卫队看守就行,普通族人和游民就负责运输和照料牲口。

当所有工程完毕之后,石路立马派了管理人员,并且命名为煤村。巫也按照惯例来举行了一个建成后的祭祀,把图腾旗挂在神庙上。

祭祀结束后,挖煤的俘虏也压了过来。为了在下雪前就储备下足够的煤炭,石路命令他们立即开挖。

建设的队伍也集中的挖了一天,一直到石路估算差不多能用一个月时才带着他们回华村。

运输队也开始忙了起来,他们要在封冻前尽可能的运回更多的煤。毕竟冬天不论是烧炭还是运势都很困难,而薛在那里每天都喊炭没了。

今后这个煤矿的主要管理就由桃长老负责,这样除了石材和木材之外,她又多了一项任务。薛已经忙不过来,他都想把一些活儿交出去,专门的搞陶器和铜。

负责管理兴村铜矿的华铜申请使用些煤炭,拿去炼制粗铜。这样可以减轻他那里制作木炭的压力。他让石路想想办法怎么用这些煤。

就这样,本不想一下子就炼焦炭的石路不得不把神马谷的炭窑改造成土法的炼焦炉。陆果认为不用这么麻烦,干脆就在煤村建就成。

只是现在时间不够,石路没法在封冻前完成,所以还是继续使用神马谷的炭窑。至于这里炼焦的事儿,也推到明年开春再说。

运回华村的煤也将利用原有的炭窑开始生产焦炭,供给薛炼铜用。虽然炼焦同样需要一些燃料,不过就不像冶炼那样需要的多。只要能燃烧的东西,不论是柴草还是木工的下脚料都能用。

石路返回华村第二天,今年华谷的第一场雪就到来,比锡村的那场雪晚了好些日子。送锡矿和枫糖回来的运输队说那边已经有积雪了,林草还在继续的赶工,要把路修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