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

回到石器时代 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

石路定下了要同莲部落合作的基调以后,长老们以及桃开始讨论采取什么方式合作。

由于今后遇到的事儿还很多,单凭石路一个人想来想去的是很难有完善的方案的。因此他第一次采取了这种方式,培养手下的思考能力。

部落的事务越来越多,他希望自己的手下具备更好的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力。如果每个人还是按照传统的游猎时代管理,那就跟不上发展了。

商议的结果是促成对方加入联盟。至于如何说服,如何确定交易规则等,石路让桑抽调一个副手,去桃部落商议。

桃很乐意促成这件事,因为在去年的联盟协议中,桃部落拥有了一些物品的代理权,只是一直接触不到别的部族。如果莲部落能够同华部落联盟达成协议,这意味着桃部落的生意上门。

这时族内事务中也有喜讯传来。五月末的时候,南梅村通往三岔河的道路按照石路设计的标准修好了。

这条路用了大量的粘土和石头,沿着河边,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方式筑起路面。这段路的路面宽一米,长度是六十里,中间还有两座木桥。一些水量小的小溪,人马就直接从水上趟过去。

之所以修的这么快,是因为最早运送锡矿的时候,峡谷中比较危险的区域已经被清理,几年来断断续续的也修了一些原始的路。南梅村到锡村估计要五十里左右,目前正在从两头向中间修。

路修通以后,运输队从三岔河到南梅村的时间就缩短了,早上出发,傍晚就能到村里休息。

这时候欠缺的就是三岔河的据点,水路行驶到这最快需要一天,来往的运输队都得在有老虎、狼群和狰兽活动的地带过夜。

正好沼泽改造的大部分工程已经完成,接下来的是需要几年时间的事情,石路就调集了这部分工程组人员,亲自前往三岔河修建据点。

为了方便材料的加工,有十个木工带上工具随行。到了三岔河以后,石路考察了一天,然后决定把新的据点修在南梅河与主河道的交界处,他看中了梅花山脚的一片几百米的滩涂。

在这里修建据点有几个好处,一是在山脚,有利于开发山上的果树资源以及木材。二是这里有修建码头的良好水域,作为中转站十分便利。三是这里处于梅河南岸,沿岸的滩涂平地一直延伸到梅河盆地,南边则是适合开发成种植粟的丘陵。

建成以后,这里就成为连接南梅河谷以及华村的交通中枢,能够支援两边的建设。

新的据点被命名为百里村,表示这里是华谷的起点——梅河从这里到谷口经过几次测量得出有一百里左右。

按照石路的一贯风格,主要建筑区就放在滩涂边上的一块高地上,防止洪水袭击。高地连同滩涂一里范围内都将被栅栏围起来,这项传统的活儿工程组两三天就完成。

在石路的规划中,时机成熟后百里村将会扩展成一个小城,作为北大门防御华谷。所以村里也建起一座神庙,一些居住的房子。码头、木工作坊以及能造竹排划子的船坞也会陆续的建造起来。

沿着百里村往南梅河上游走一里左右的河比较窄,六米宽的河面夹在两岸的峡谷中。为了通行方便,石路决定在此建一座木桥,这是此次他亲自来的主要目的。

这里建木桥最大的障碍是太高,桥墩难搭建,加上长的粗大巨木很少,而且目前根本没法运输。砖头和石料就不用想了,粘合剂只有石灰,经不起河水的冲刷。

按照他的估算,至少一两年内,从锡矿村运送来的物资都得通过水运的方式才能放进百里村的仓库。

尽管困难重重,工具也简陋,石路还是决定把桥的建设推动起来。经过对桥两边的地形考察,他发现其中一个较矮的地方,比较适合木质的桥墩放置。

经过一番谋划以后,伐木的人就开始到附近山上找巨大的原木。按照族长的吩咐,他们要选择一人才能抱过来的栗木,这类型的树比较坚硬而且耐水。

木匠们除了加工木板以及修理工具以外,还要负责在两岸建起一个木头的塔台,为调运粗大的木头做准备。

族长大人也没有闲着,他做出了几个巨大的木轮,拼成滑轮组。又吩咐运输队回华村时告诉陆果,做一些粗大的绳子。几天后,绳子运到,木轮也做成了,木匠也搭起两个坚固的木塔台。

伐木组的效率比较低,才找到两根合适的巨木,用滚木运到工地就花了两天。一切就绪以后,三百多人一起使劲,拉动滑轮组把巨木搭在河的两岸。

搭好以后,除了木匠以外其他的人又去忙活建设村子的事情,伐木组继续寻找更多的巨木。

两根巨木搭起的木桥没人敢走,毕竟这桥有五米高,边上又没有护栏,掉下去很容易。桥也不牢固,木头勉强有十米长,一头粗一头细,两边只是埋在土里然后用大石头压住。木匠的任务就是在底下利用塔台的帮忙,建成两个用巨木做的桥墩。

至少十多根六米高的巨木要支撑起桥面。忙碌一阵子以后石路发现桥墩必须挨着石壁,底下也需要石头的基座来支撑,为此他吩咐调集几个建设城墙的石匠过来帮忙。已经搭起的巨木上挂上了绳索,这样可以利用这个横梁调运材料。

这时候关键的难点都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就是按照计划施工。由于在这里干活儿比较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河里,叶就把俘虏中表现差,反抗情绪重的俘虏调了过来,在底部负责搬运和清理。

一切安排好以后,任命了一个桥的负责人,族长就不再管这事儿,而是投入百里村的建设中去。

桥梁那边的进度时断时续,雨大的时候就没法施工。工程组的基本上就是两头忙,天气好的时候修桥,糟糕的时候建村子。

村子的进度很快,由于所需的材料大部分是从华村运来的,不几天所有的基础就打好了。石路一看基本上不用自己再盯着,去南梅村和锡村巡视了一趟就回了华村。

回村以后,继续调集了一批人前去支援百里村的建设,一下子三岔河就集中了近千人,运输队来来往往的忙个不停。

整个华部落都显得忙碌,生产组有一千五百人在照看着养殖的动物和庄稼,除草施肥都由他们完成。城墙的建筑由于需要支援别处,只剩下两千人在忙碌。

修路的加上桃部落支援的一千人,达到了两千五百人。剩下的人就是运输队,维持各个据点的人员,基本上劳动力就用完了。

俘虏们这时也被分配在各组劳作,没有人能停下来。巫更忙,工地的分散让他不停的来回奔波,每一处都有不时受伤的人。

到了六月中旬的时候,桑搞定了莲部落的事,桃说服了微,莲部落将加入华部落联盟。和桃部落一样,由于华部落同样祭祀水神,尽管方式不一样,还是得到了认同。华部落接受了莲部落的礼物,并且今后对待他们就如同对待桃部落一样。

由于他们生活区域和桃部落一样遭到破坏,石路还是建议他们往北迁徙,到华谷附近生活,这样就能够保证安全。继续在桃部落原来居住的地方,华部落鞭长莫及。

微作为莲部落中唯一能够和水神沟通并且播种莲子的人能够全权代表部落做出决定,她同意了,提出的要求是能够在水边生活,继续种植莲花。

这个要求很容易实现,石路也有信心掌控主导权,就接受了。

完成结盟仪式之后,石路派了和带着一队步兵陪同莲部落的人去接族人。这一去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路上的补给主要靠打猎。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找到棉花分布的地带,到了采收的季节石路将亲自去弄一些种子。

未来莲部落的居住地,在两个月内也就是秋收之前会被确定。那时候和能够返回并且继续他钟爱的狩猎活动。

到了六月下旬的时候,百里村终于完成了。一个神庙,几十栋屋子,一个码头都投入了使用。木匠也有了一个大的作坊,可以集中的加工木材。

安排好村长、祭司以及守卫的人员后,村子正式投入使用。这里的定位是运输以及仓储,河边的土地也会被开垦出来,今年就会被种上小麦。山上的果树林也按照枫林的模式进行了处理,这将是除了桑叶泉之外的第二个果园。

村里暂时住进三百多人,其他的都是临时来帮忙的,主要是修桥。

村子的建成加快了物资的转运速度,锡矿石能源源不断的从山上运下来,不必再等船有空。附近优质的木材也不停的往华村运,补给品更是天天往这一带的据点输送。

一下子,梅河上到处都能见到来来往往的船。为了扩大规模,石路还特地的加造了一些竹排和两艘竹篷船。

等到今年秋播之后,这里定居的人会扩充到近千,人口他也不担心,大荒原的交换一定能够得到更多的劳动力,还有云部落也会带来些新的族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