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三十七章 开荒种田,农业来临

回到石器时代 第三十七章 开荒种田,农业来临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三十七章 开荒种田,农业来临

春季狩猎过程完成时刚刚进入四月。石路明白,即便是不去做这次大规模的狩猎,山谷里也能提供足够的食物。只是那样子需要每天抽出大部分的人力,而耽误自己的计划。

同时,他也明白尽管这两年以来他的威望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但都是建立在完善和发展了狩猎以及居住条件上获得的。

族里的人并不缺少聪明人,像在他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组织过程中,配合他的长老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不过他们的眼观毕竟有限,如果贸然改变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把原有的生活方式改变的话,他们就会有一些看法。

这一年多的时间,不论是弓箭还是陷阱渔网,提升的是狩猎的水平。而狩猎是人们赖以生存了几千年甚至更久的手段,怎么改进都没有改变部落靠着狩猎为生的生活。

建设房屋则是把居住条件的提升,竹排和骑马也是提升原来的行动能力。只是种植和养殖的时候,多少就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敢肯定是不是就比狩猎能够更好。

如果一下子只凭着自己的威望,转变赖以生存的方式,未知的风险会让人不敢前行。如果没有石路超越这个时代的思维,从狩猎到种植养殖的生活将要用上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转换。

因此,石路一直以来都是本着循序渐进的过程,潜移默化的改变部落的思想观念。

长老们也经常担心石路提出的发展农业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开展,如何总结。所以在小规模的实验的时候他们并不表现出太多的看法,只是现在食物的丰富让他们更相信了狩猎的手段。

石路也观察过族人的心态,弓箭推广的时候,假如一两次不成功,不要紧。回到传统的捕猎模式也能活,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只是在他多次提出未来要用农业替代狩猎的时候,他们都有些怀疑和犹豫。毕竟这个事儿需要占据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目前种出来的少量东西还没有真正吃过,人们没有看到粮食代替猎物的可行性,很多人就怕这么冒险会挨饿。

而现在,通过去年秋天的狩猎和今年的春季狩猎,储存了足够的食物。石路才真正的能够推行自己的农业计划,也让族人内心不在那么的担忧。

至少到了秋季的时候,如果种植养殖不成功,新的狩猎季节就到来了,也不用担心食物短缺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总体特点就是,并不会因为领导的威望大而无限的相信你不会犯错。人最初的愿望都是现实的,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先让众人看到希望。

好在石路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打消了别人的担忧,族人也愿意跟随着石路进行新的建设。

一开始石路也是打算用着威望去推动着族人,不管他们知不知道发展的方向对与否。只是这样子的被动学习并不适合他所要的发展。

只有让更多的人积极的跟着他去学习和开拓,未来才有更多人能够成为助力。他宁可耽误一点春季的宝贵时间也要完成在食物丰富季节的储备,就是为了从心底先让众人放心。

等狩猎活动结束,安定了族人的心以后,石路的农业建设就正式的开始了。四月底去年的冬小麦就可以收获,在雨季时可以种一季春小麦。按照今年的种子数量,可以种植一百亩左右。

水稻是刚刚开始播种,出芽率不太好。虽然去年采集的野稻晒干后有四十多斤,秧苗也只够能开拓十多亩的水田。

粟米今年也应该能够种个五十亩左右,加上豆子,南瓜以及芋头等,整个四月份需要开垦两百亩的土地。

根据去年的种植情况看,所有的作物加起来,一亩地一个种植季节的产出能养活一个人将近九个月左右,比起后世还是远远不足,不过配合上适当的狩猎,倒是基本够。

大规模的开荒就在全族周围开始了,石路带着族人把华村后边的土地都烧荒了一遍。烧荒很简单,划定要开垦的区域,把里面的竹木全砍倒。能用的粗大的和结实的送回村里储存,其他的就作为燃料就地点着。

等植被砍倒之后,在周围挖出一些防火的沟渠,引来水灌满。过了两三天以后,砍倒的树木竹子用引火的材料能够点着的时候,族人们就在各处放火。

烧荒的地边上还布置了网,预备抓捕跑出来的动物。烧荒的收获也不小,大的动物虽然没有多少,不过一些兔子、狐狸、野鸡、黄鼠狼、獾等纷纷的逃出来,钻进网里或者掉进防火沟里被淹死了。

族人们一点也不浪费,把这些收集起来也获得了将近千斤的肉和几百张皮。这也幸亏这两年附近的大型动物被猎的差不多,否则不会有这么好的收获。

整个山谷浓烟弥漫了几天,又下了一场雨以后,山火逐渐的熄灭。石路就带着族人开始平整土地,划出要种植的作物的区域。

许多人还不大会用石锄头,也不会翻地,石路就不停的骑着马来回的教。小麦和粟米主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翻了一遍把灰烬埋进土里,就算完成。

而芋头田则选择了些沙土多的地方,翻土之前还先盖上一层积累的农家肥。来源就是饲养的动物排出来的玩意,混合上枯枝败叶。

水田就在育苗的田的边上,那里粘土相对多,容易保持水分。麻烦一些的就是需要打田埂,施肥,工具的简陋使得进度最慢。

整个平整的过程中最麻烦的就是树根,比石头还难处理。处理石头时,大的石头就留在那,小的全搬走。树根就不同,盘根错节的,有的还是长了近百年的大树,当初都砍不断,只是用火烧。

平整了几天,效率一直不高,石路只能采取人海战术。他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连孩子和后勤组的都亲自上阵,才算是完成了。

这时候石路就带着族人播种。没有犁,没有结实的锄头,只能用石器慢慢的来。

粟米、豆和麦用了简单的方法。石路弄来一些比较直的竹竿,排在地上,沿着竹竿用锄头和木片把土稍微的拢起来一些,成为矮矮的沟壑。

点种的人按距离在陇上插一个洞播种,最后面是负责盖土的。这是一种低效但是有用的方法,能节省种子和减少撒播盖土带来的深浅不一。

本来播种不用这么麻烦。但因为翻土受到工具的限制,并不能做到全面均匀,种子数量也有限,石路不得不采取这种手段。

种植芋头的土地由于选的是原来树木少的荒草地,就快一些,挖沟以后把发芽了的芋头摆好,盖上土就成。

从开荒到把豆麦等种好,几百人用了半个多月。开始的时候山谷是百花齐放,结束的时候大部分的花都谢了。

这时候秧苗差不多可以插了,这个时空的育苗时间好像不用那么长,很快的秧苗就长很高。

插秧的时候,显得更慢,好多人都不大会,石路只有自己带着几个人慢慢的进行两天,等这几个人学会了以后再带着人进行。

完成了插秧以后,都进入了四月末,这里的冬小麦也差不多要收了。

休息了几天,眼看雨季要来,小麦也差不多能够收割,众人又带着工具去麦田里劳作。先收割比较成熟的七八亩,这次亩产稍微好一些,每亩两百斤,晒干后一百五十多斤。

石路想可能得益于施肥以及阳光充足。脱粒还是用去年的老方法,让俘虏们拿着棍儿敲。等到三千斤没晒干的小麦收割完毕已经五月二日了。

这时候最先收割的小麦差不多能够播种,他又拿出些种子把未播种完的土地全种上,连刚刚收了的地也迅速的翻了一下就下种。

尽管种子没有经过休眠期,不过只要能发芽,按照去年的气候,秋天还是能够收获一些。等到这些完成以后,石路又带着人在地里挖排水沟,边上扩充了篱笆。这时整个耕种季节才算结束,整整花了一个半月。

南瓜、白菜、葫芦以及苎麻都不太多,选择在村边一天也就搞定。乌头这次则交给巫负责去种,而且这东西多年生,去年种的今年还能继续生长,只是扩大一些规模就行。

石路现在也很欣慰,南瓜这类东西今年应该收获更多,零零散散的种了不少,合起来一亩应该有。

水稻第一次种,但最后还是种了二十亩。小麦则由于又种了刚刚收获的一部分种子,种了九十多亩。只是他有些担心雨水的过多会影响收成,但愿七月以后少一些降水。

粟米刚好五十亩,豆40亩。芋头也比较多,二十亩,按照去年的情况,应该能收不少。从云族那里弄来的种子中,苎麻也种了一亩,成功的话不几年就能摆脱兽皮衣服了。

倒是茶种子要到雨季以后才移栽,现在正育苗,而且还找不到太合适的地方种植。

虽然种植的规模上都不大,总体上看,只要今年成功,以后全族就可以以农耕为业了,这个时候,农业时代才算正式的来临。

有了稳定的食物供应,未来的开发也才能够更顺利的进行。特别是石路想建设更安全舒适的家园,就要依靠土地的产出。

种植结束雨季也来临,又是连续的几天雨不停。尽管如此,新的房屋建设还是如期开始。对于最好的消息就是,野猪已经能够繁殖,上百只野鸡也开始产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