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二十三章 收割备猎

回到石器时代 第二十三章 收割备猎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二十三章 收割备猎

庆祝完探索成功以后,和在长老会上提出,如果能够制造更大的竹排,带上足够的食盐,就能在外加工肉干。狩猎队只要到外面的大沼泽里捕鱼和猎杀鳄鱼,简单处理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运回来以后就能够储存到冬天。

而巫则提出现在七月末正是最热的时候,如果到八月份则最合适。同时现在的食盐产量有限,需要对盐井改进一下,才能够使得盐足够。

桑也提出,七月正是竹笋最多的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想办法储存一些的话,就能够为冬天做准备。

陆果报告说,现在能够正确使用竹排,能游泳的人并不多,如果大规模的使用的话,会导致一些问题。

石路斟酌了一下几人的意见,决定先做一些准备再说。这次用的竹排虽然在上游基本够用,但是到了下游,河面更宽,特别是鳄鱼都能够晃动竹子,很危险,所以需要改进。

叶则考虑,需要整修一下栅栏,否则主力去大沼泽捕猎以后,村里的防御力不够,最近狼群和其他猛兽又绕回来了,有时候还损毁了一些不太牢固的栅栏。

石路算算时间,现在刚刚进入七月,首先要做的是把麦和豆先收割,这几天作物叶子都已经黄了部分。同时神马谷里应该把盐井修理扩大一下,一直没有人照顾着,现在都被动物给破坏了。

修建神马谷的据点和收割自己都必须参加,不然族人的技术会让这类新的劳作变得一团糟。看作物的情况,他决定先在十天内把神马谷修理一下,然后收割作物。

修建神马谷的同时,族人还要在那里砍伐粗壮的竹子制作更大的竹排。这期间去神马谷就走水路,来回的路上则捕鱼以及找机会打猎,解决这段时间的食物问题。这样也避免了村子附近过度捕捞导致的问题,还节省时间加上可以训练更多的人划竹排。

薛先烧制一窑砖,然后带着老人孩子制作一些架子准备用来晒笋干以及肉干,同时还得负责这段时期的养殖。后勤组的在马场架起十多个大土锅,用来烫制竹笋。

在主力去建设神马谷的时候,劳动组将全力的采收竹笋,并且配合着后勤组在村里加工笋干。

把各组的任务定下来以后,石路首先把收获的白菜种子拿出一部分育苗,这时候种下去,狩猎回来就能移栽。接着就留下几个民兵在村里守护以及保护劳动组采笋干,其他民兵队以及几个后勤组的则带着工具去神马谷。

到了神马谷以后,众人纷纷去砍竹子,石路先让后勤组的把现有的卤水统统吸出来,架起几个锅开始煮盐。他则重新规划了一下盐井。规划好以后,族人就开始按照石路的安排行动起来。

首先是把竹管统统拔掉,接着带着几个人在边上挖几条沟,把泥潭的水慢慢的排干。然后开始打盐井。和带着人深挖了一个十一米深的洞,直到接触到沉积的岩石才停下来。

能挖这么深,是由于这里一直都是泥潭,上层石头也不多。不然就算石路用一年也挖不出这么一个洞。

由于岩石上面没有太多的盐水渗出来,石路决定砸开洞底,直接从盐层中汲水。研究了岩石的硬度和结构以后,他让建设者用硬木加上简单磨制出来的石头做成的钻头使劲往里砸,砸开几个窟窿就开始用砖头砌上来,形成一个窄窄的井。

井弄好以后,和带着几个人小心的把竹管插进窟窿里,然后封上井口,新的盐就算完成了。这样的盐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今后煮盐就方便很多,人们只需要往一个竹管里注水,水到了井底就能溶解里面的盐。等水的盐分足够,变成浓度大的盐水之后,再从其他的竹管里抽出来,放进锅里慢慢的熬,盐就生产出来。

注水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快速的获得盐水,比起之前要等一天才能把卤水抽上来,这样的方法效率很高。

盐井的活儿完毕之后,石路就开始改造周边的设施。

在泥潭周围,首先需要加深排水沟。接着让人找来一些石头填平原先的软泥地,然后围着盐井以及山洞的洞口建造一个牢固的栅栏,还得从隔壁山上引来水作为煮盐用。

以后石路还要在这里建一栋屋子,用来煮盐以及进一步把粗盐弄成精盐。暂时时间紧迫,只能先让煮盐的在山洞里干活儿。

这里的山洞和华洞不一样,不是石灰岩洞,比较干燥,非常适合储存盐。石路决定等有空的时候要把这山洞好好的改造一下,做成一个专门的仓库。山洞仓库完成后,夏天保存盐的时候就不用担心盐受潮。

建设的过程是忙碌的。每天早上石路带着人出发,划着竹排运送着物资去神马谷,晚上则运送着神马谷附近采集的粗大的竹笋回村子。竹子比较好运输,只需要把砍到的竹子捆起来,拖在竹排后运回来。

工程进度很快,九天后神马谷的初步建设就完成了。安排下五个人暂时在这煮盐以后,所有的人就撤回村子准备其他的。

神马谷的建设完成以后,石路让民兵队开始制作五个大的竹排,而他则带着几个劳动组的人开始收割豆麦。由于种的不多,所以一天就收割完毕,脱粒时用一根短绳子拴着两根竹棍,往作物上敲。

收割完毕以后,石路称量了一下,还没晒干的两亩麦有三百斤,估计晒干也得有接近两百斤左右,产量不算高。不过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耕细作算是不错的,明年差不多可以种个十多亩了,那时候就不能采取今年的沟种方式。

豆也有两百多斤,基本上明年也可以大规模种植。总的说来,在这种条件下,野生作物的初次被种植,算是非常不错的,本来石路估计,每种能够收个接近一百斤算不错的。

收完豆麦,石路看了一下别的作物的情况,发现粟和芋头则还得等两个月左右才能收。南瓜和葫芦倒不用急,可以到下雪再看。

收割完成,民兵队依然在制作竹排中,这时候劳动组和后勤组已经采收了将近两千斤的竹笋。女人们把竹笋的皮剥掉,削成块,用绳子挂在架子上晒。

由于架子的数量不足,石路就带着收割完成的几个人几天内加紧制作。同时对于肉干石路有新的想法,打算用窑慢慢的烘烤。这需要更多的木炭,以及松枝等有香味的材料。松树附近不多,只有带着人划着竹排到桃林那边去砍。

到了七月底的时候,大竹排终于完成了,比起以前的能够载更多的东西。在村边的河面上试航时,这些大家伙都没法并行。竹排上面的架子更多,甚至加上了帐篷,以及火炉,做饭都不成问题。

没几天,笋干已经晒好收进仓库的有五百多斤了,现在大厅周围,房屋各处都挂满了待干的笋片儿。马场上几乎成了笋的海洋,石路让负责制作这些食物的妇女加快速度,要不然等狩猎队运回肉的时候没地儿晒。

桑估摸着晒干以后能够有两千斤左右的时候就停下来。煮盐的由于每天都不停火,加上卤水也充足,现在运回来了一百多斤,陆续的还有更多!

当盐和笋干差不多已经够数的时候,狩猎前需要做的事只有修补栅栏。石路让大部分族人都先停下手头的活儿,用了两天的时间把破损的栅栏修了一遍。这样在村里,只有薛还得为木炭和烤肉的窑忙活,其他的人都准备好去大沼泽猎杀鳄鱼。

是时候去大沼泽捕猎了,只是还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同时也得计划好如何对付凶猛的鳄鱼。

为此石路召开了长老会议,通过了捕鳄鱼的计划:用鱼和一些肉类吸引,然后一部分人用竹竿把鳄鱼肚皮翻过来,剩下的就用长矛刺肚子或者嘴。为了能更好的杀死这些动物,要特地制作更粗的长矛,用两个人抬着刺。

捕猎的地点则选择在村子两天的路程的沼泽,每一天都将有一组人从猎场返回。石路把能够动用的人分成四组,其中包括一些孩子,打算先出发三组人,去建设好临时的据点,一组则留守村子。

打猎时,等有一组运送着猎物回来以后,留守的则出发。回来的一组负责把运回来的肉烤成肉干,晒制后保存。薛暂时作为指挥,要一直留守在村里负责防御以及指挥制作肉干。

分配了各自的任务以后,整个村子都在为捕猎做准备,先是修好了栅栏,然后是把窑清扫以及改制了一下,接着是制作好需要利用的工具。

等到八月五日的时候,经过煮盐的几个人的赶工,已经有了两百多斤的存量,于是浩浩荡荡的竹排开始往下游飘去。这次石路调动了所有能动的劳力和工具,不论是大竹排还是小竹排,除了留着一个往来于神马谷以外统统调走。

这样充分的准备,每个人都相信收获的季节马上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