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

回到石器时代 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

把亚麻的事儿安排好之后,石路就下山,到了百里村。这时他解散了探险队,让队员们各自归建。

百里村的建设变得更加完善,栅栏被土墙替代,房屋也增加了不少。加上现在成了山上各项工程的指挥中心,因此如今在这里集中了几千人。

由于西北方牧场建设和战斗的需要,这里的建设进度一直被打断,繁忙的时间,物资都被集中运到山上。本该六月就完工的桥,一直到八月份才完工。

不过完工后,从锡村到百里村就更加方便了。如今沿途又建起了更多的据点,这些据点除了作为中转站之外,就是作为新的开垦中心。

新完工的桥被称为百里桥。这种建筑方式,是华部落第一次采用,因此石路到来之后,吩咐巫来举行一个竣工仪式。

桥长也就十几米,宽三木,全部都是用木头搭建而成。底部也用上些石料,不过并不多,按照石路估计,这桥能用个十年也差不多了,到时候技术的进步,就能换成石桥。

桃如今还在忙碌北边建设的事儿,由于需要调度人员和物资,所以她经常在百里村指挥。参加完桥的竣工祭祀仪式后,她提出了新的造桥的要求。

“族长,中梅河上,也应该造一座桥。有部分伐木场就在河的东北边,没有桥不好运东西。”桃说。

石路一看,这还真是个问题。中梅河谷到鹿村的路,起始的阶段就在玉河与中梅河之间。河水的流量却有限,不同于下游的梅河,中梅河出口十多里范围,一年就六月到七月能航行。

“恩,现在有经验的人也多了,你挑几个人去看一下吧!还有,玉河和熊山之间,也挑选个地方造一座,未来北岸开发用得着。”石路对她说。

研究完桥的事儿,石路就带着云,在梅花山的果园和村子周围开辟出来的地方查看。他打算看一遍之后就回华村。

梅花山的果园和部分竹林一直由桃负责,如今已经采收了部分。如今山上种了些桃树,并且还修建了几条小路。面向东方的山坡,被圈了几百亩,伐木工正忙着除去杂树。

耕地也比以前多了些,百里桥的另一端,南梅河路的两边已经开垦出不少的坡地,再过一段时间,种植的粟和豆就能收割了。

东边沿着梅河南岸,村里也在四五里范围内,开垦了不少土地。工匠们还做了一些大水车,用来灌溉。百里村打算明年沿河再建设一些新的据点,争取同南梅盆地的耕地连在一起。

“这里的粮食未来也将增产,是该考虑建设磨坊了。三条支流的水那么急,不用也是浪费。”石路吩咐正要提前返回华村的巫,“让陆果争取在秋收前,完成这个事情。”

确定了要修建磨坊的事儿后,石路就开始寻找周围合适的地点。南梅河的水比较急,不过地形上不适合建设沟渠引水。中梅河水量比较大,但距离百里村近的地方,水流平缓。只有玉河的入河口附近,布满丘陵而且水量较急。

玉河还有一个大的优势,就是由于坡度大、水流急,冬天并不被冻住,一直到离着梅河一里多的地方,才出现封冻。如果建设磨坊,一年四季都能用,哪怕冬天水量减少一大半,也不会影响石磨转动。

选定了地点后,陆果就带着人到了。石路吩咐他马上施工。磨坊就建在玉河的东岸,属于熊山的西南山麓地带。离着百里村也不远,不到两里地。

挖引水渠的地方,要经过一个紧靠着山的丘陵。陆果运来了更多的铜质工具,还调来五百俘虏来施工。

挖了几天后,建筑队伍在那山丘上挖出了些红色的沙砾。石路过去检查进度的时候,仔细看了那些红色沙砾:“难道是附近有铁?”

带着这个疑问,他让人在四处深挖洞,把石头挖出来给他分辨。磨坊的周围,红色沙砾数量倒是挺多,不过没有发现能用的矿。

一直挖到丘陵背后的山脚的时候,施工队才找到石路要求找的红色的石头。这时石路也不敢肯定这是不是铁矿,只能在各处挖了些样品,然后运回华村。

找到疑似铁矿之后,石路就带着云,沿着河进入了梅河盆地。这是梅河盆地开垦后,石路第一次前往查看。新建成的梅河村,就坐落在神马谷和百里村中间的河边,这里作为盆地开垦的中心。

梅河盆地能开垦的土地更多,不过暂时只是在梅河村周围开出了几百亩。十里平原的土地实际上已经能养活两万人,加上鱼类和养殖,食物已经很丰盛。

不过陆果知道,在未来,族长可能会弄来更多的人,他需要做准备。他不但开垦了更多的耕地,还在各据点新建了些房屋。

“选一些竹林,留下来。还有,想办法把盆地上的溪水拓宽,这地方的水比十里平原多。”石路对梅河村的村长说。

收割季节马上就要到来,山上施工一完成,大部分的人就会撤回来忙活。梅河盆地的开垦,也将继续进行。陆果已经安排好一切,只等收割开始就同步进行。

石路拿着盆地的地图,四处看了看,然后修订了开垦规划。女人们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正在这广阔的地域采收竹笋和野果,同时也拿着刀,砍倒了不少的竹木。

这片比十里平原大六倍的土地,完全利用起来,能为十万人提供足够的粮食。加上南梅河谷,锡村和百里村一带也有了近万亩的土地,华部落今后就不用担心食物不够的问题。

“族长,盆地很宽,不过路难走。加上大部分地带都是竹林,也不好修。”陆果来到盆地里,对石路说,“今年没法多开垦。”

“现在不用急,多在这盆地里找找能用的东西。还有,我看到许多小麦被老鼠啃过,想办法处理下。”石路对他说道。

在锡村和南梅河谷开垦,为的是运粮方便,减少华村的运输压力。暂时生产主要集中在十里平原就足够,等人口更多的时候,再向盆地扩张也不迟。

石路要求陆果,对于盆地先开发沿河地带就够了,明年争取同百里村的土地连成一片。在开垦之前,这里的重点是修路。神马谷到梅河村之间,同样需要一条简易的路,石路希望在岸边也有道路同航道配合。

“盆地六十多里,中间是不是应该多设几个据点?”陆果问道。这么长的距离,如果没有梅河,人要走两天才能完成一个来回。

“你自己看着办吧!对了,建一些圈舍,把动物迁移到这一带一部分。梅河村现在都没有养着猪,未来耕种积肥不好办。”石路说道。

看完新的梅河村之后,石路来到了神马谷。这儿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因此已经有三千人常住。神马山西面的土地也被开垦了一部分,形成了新的耕作区。

“今年秋收的粮食产量大概会多少?”石路问陆果。由于开春他就投入外交和探险,因此今年新开的土地具体多少,庄稼长势如何,他都不大清楚。

“十里平原和神马谷附近,秋粮差不多够全部落吃两年。百里村到锡村的南梅河路一带,收割后到明年夏收,不需要从华村运粮了。”陆果答道。

“现在需要从华村运送食物过去的,只有煤矿和玉河高原一带。周边的锡村和百里村产出,只能满足村里需求。”

“建粮仓吧!在神马谷和百里村都建常设的粮仓。”石路吩咐道。接着他在神马谷,演示了新的粮仓的建筑方法。

在栅栏范围内,找了一个小的山丘,石路派人在山包的顶上往下掏空。底部掏出一个出口。洞挖好以后,内壁上先用石灰和干土填充了上一层防潮湿的内壁。

第一层内壁做好之后,再贴上一层碎陶片,最后再砌上一层砖头,刷好石灰浆,仓库就成了。

仓库的底部还有一个窑洞一样的出口,方便运粮出来。粮仓所在的小山包周围挖出了几条排水沟,水沟比仓库底面矮了不少。

每年收割过后,晒干的粮食可以从顶部放进去,堆整齐后,顶部密封起来。要用的时候,再从底部取出。

这是石路基于华谷的情况想出来的办法。现在华谷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老鼠,失去天敌的耗子们开始无法无天。只选用几间房屋作为粮仓,很容易被破坏。

用陶缸的话,一是数量不足,二是容量有限。平日各家或者公共食堂可用这陶器存放米面,但是面对着丰收,那就远远不够了。

“每个据点建一个小粮仓,如果找到山洞,就按照盐仓那么改建。”完成以后,石路对工匠们说。

“陆果,在梅河村边找个高的地方,建临时仓库就行。其他的粮都运到神马谷或者华村。”

石路考虑的是粮食的安全,百里村是西边前进基地,神马谷是安全后方。两地还有部分能用的山洞,施工就方便许多。

梅河盆地作为未来华谷的产粮区,将作为重要的核心地带防御。石路也不想把所有的重要物资集中在一处,这么分开储存,不但节省运力,还起到保险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