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一百零七章 野驴迷踪

回到石器时代 第一百零七章 野驴迷踪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一百零七章 野驴迷踪

桃河牧场已经建立起来,陆果带着人在那里把桃部落住过的草棚改造成马棚,薛也在那里建了砖瓦窑。华枫也带着骑兵队进驻,正在那里训练。

同预料中的一样,山羊和鹿在那里不大适应相对湿热的气候,牛倒是过得十分安逸。这样,开发牧场的念头在石路的想法中越来越强烈。

不过是否就在北梅河那里建新牧场,他还是有疑虑,毕竟那一带路途十分不便。为此他先研究了一下南梅河的上游,当初发现铜和他的族人的地方,也是高山草甸。

派了一队人去探查之后,他一边在百里村做规划,一边听取华村的汇报。这期间,桑又为他生了个女儿,名字还没有定,要等他回去取。石路决定先等探险队回来,就回华村一趟。

十多天后,去南梅河上游的探险队回来了,并且把画在羊皮上的简易地图给他看了看。云这时也帮他研究和看图。这样,石路就多了一个帮手,不再那么累。

“从南梅河修路通往山上,比在北边的草甸要远许多啊。”云说。

“按照去年修路的速度,我们需要用三千人,修一年才行。”石路说,“运送物资太难。”

说着石路把中梅河到那个草甸边上的高地一比,画了一条线:“如果修这条,你算算看,大概多久。”

石路不想修太好的路,只需要牲畜能通行,二轮马车也能过就差不多。回来时的路上,地形已经查探清楚。

“中梅河同那条小河交界的地方,需要一座桥。”云说,“虽然别的地方可以从河里过去,不过太远。”

“这是整个路最难的地方,先回华村再决定吧!”石路想先回去看一下人手的安排,根据能抽出的人数,决定是否修桥。

回到华村之后,石路先看了一下自己的孩子,并且把小女儿取名叫做玉。这是根据发现的草甸取的名,那里的河就像玉带一样,蜿蜒在草原中。

同时,那里也被命名为玉河高原。北梅河也被称为玉河,高原两边的山就叫做南北玉山。这样,石路的每个孩子,都有以自己命名的地方。

询问了陆果劳力的分配情况后,石路决定建设牧场。他让陆果安排好一千人,然后送到百里村,那里将作为新的筑路起始地。

看完女儿后,石路又到了百里村,补充好物资之后,探险队又出发了。这次的目的是中梅河上游,查探要修路的地方。

回到玉河高原后,石路把那高地所在的地方命名为玉村,今后作为牧场的核心。这里也不缺水,两边的山上都有溪水流淌。而且东西两面的山,也起到避风的作用。

流向中梅河的小河,就叫做鹿河,道路将沿着河修建。由于植被不多,所以只需要把沿途的树木杂草除去,一些坑洼的地方填平,双轮马车就能通过。

确定了北段的路之后,南段的就好办了,只需要选好造桥的地点,然后沿着中梅河一路砍开,就能通往下游。

当造桥的地点刚刚选定的时候,陆果派来的人已经进入了中梅河峡谷,开始从下往上修筑工作。在三岔河附近,工程量不大,他们可以沿着水路进入山谷中,十多里的地方才开始清除树木。

石路决定两头进行。修路的人被抽调了一半,先沿着探险队砍出来的通道进入上面,从上往下修。等两头汇合后就开始造桥。

这段路只有两个难关,一个就是桥,另一个就是要绕开水流很急的河岸,找到更平缓的地方往山上延伸。不然直直的在山坡上,马车很难通行。好在这里地形没有南梅河路那么复杂,很快就能完工。

筑路的时候遇到最大的难题还是运送物资。竹排只能把东西运进中梅河下游十多里的地方,从那开始就是山坡。

探险队已经走了两趟,石路知道马和牛都不适合在未完工的路上运送重物,于是他想到了驴。说干就干,留下一半的人负责保护修路队不受野兽攻击之外,他带着探险队进入玉河高原,开始寻找驴的踪迹。

找了几天后,没有看到任何踪迹。石路只好带着人回到最初发现驴的山谷,寻找到驴啃过的草皮,留下的粪便和脚印。

驴在这一带也是飘忽不定,过着迁徙的生活。它们的脚印带着探险队在南玉山里钻来钻去。这样绕了几天后,终于绕出了山,而且向南,进入了中梅河上游的峡谷。

这峡谷比南梅河的峡谷还窄,几乎和当初迁徙时穿过的狰兽山峡谷差不多。驴留下来的痕迹一直就向西边的高处延伸,一直到三天以后,才失去了踪迹。

失去踪迹的地方,也是峡谷的尽头。出现在石路眼前的是一片高山灌木从,地形很开阔但是也很陡峭。探险队在这一带的山区转悠了几天,还是没有找到驴的踪迹,石路决定先返回。

就在探险队收拾东西,正准备返回的早晨,上游传来了驴的叫声。队伍立即改变方向,沿着河走了上去。

中午的时候,探险队终于发现了驴的脚印,而且是离开不久。就这样,一路的跟着踪迹,队伍又开始漫无目的的到处转。

一直到十天后,离着修桥的地方都差不多百里了,探险队到了一个同样充满草甸的山谷。这里很宽,差不多是玉河高原的一半大。中梅河就从山谷中流向下游。不过水量已经减少了不少。

开阔的地带,驴的脚印更清晰了。哪怕这几天一直在下着小雨,也不能冲走它们的痕迹。不过除了发现一个被狼群吃剩下的驴骨架之外,依然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一带的地形崎岖了不少,草也不是很多,到处是裸露的石头。驴依然沿着河往上游走迁徙,也不知会到哪儿。

石路还是没有放弃,探险队继续的往上追。越往上风越大,而且路更难走。又走了将近百里之后,驴的踪迹才往北拐。中梅河的源头依然没有看到,只能看见,水量减少了一半的河流从西北方向的群山中流出来。

这里中梅河拐了一个大的弯道。河水从西北流出,形成一个大拐弯之后,变成自西向东的流向。河水很浅,在这水量最大的季节,人能够轻松的过去。不过激流的河段多了些,河里的鱼几乎看不到。

河南岸的远处有一个大的山坡,夹在群山中,就如同马鞍一样。石路带着人走上去看了看,原来山坡的顶端是两座高山的连接地带,由于是东西走向,风特别大。

冒着大风,探险队走了半天后,景色就发生了变化。山越往西就变得越矮,似乎这里就是最高的地方。站在这山口下往西看,可以看到山脚有草地,再低一些的群山,一片郁郁葱葱。

西北依然是高大的山脉,比石路所处的位置高了不少,也许中梅河就是从那一带流出来的,不过路途太艰难,悬崖峭壁更多,而且还有一些松林,形成完全不同的景色。

“或许山脉在这里发生了走向的改变,在三条梅河发源的地带有有一段南北走向的山把南华山脉和狰兽山连在了一起。”石路对依然跟在身边的云说道。

由于风太大,山上又比较寒冷,哪怕是夏天都有些凉意。石路就停止了向西,而是折回头,跟着驴的脚印北边拐。

探险队又开始了在山中的穿梭。驴走的还是太快,队伍哪怕带着马都跟不上。“果然是适合在山间穿梭的动物。”石路边走边想。

几天后,一行人终于发现了驴的身影,它们在啃食一个小沼泽边上的土。探险队就远远地看着,一直到驴离开,才去看那小沼泽。石路挖了点土,生火煮水看了看,没有得到盐。

“看来当初在神马谷发现盐,纯属走运!”石路对云说。不过可能这里有驴所需的矿物,所以它们才不辞辛劳的跑到这里。

队伍继续追踪驴群。不过这次倒是走运,一直没有跟丢,只是找不到捕捉的机会。驴的数量也看的明白了,大概两百多头。一路上,这些家伙依然大声的吼叫,不时地引来狰兽和狼群。

探险队跟在后面,还猎杀了一头熊和一只狰兽,算是额外的收获。跟上驴转悠了几天后,队伍终于从玉河高原的西边群山中,踏入了熟悉的草甸。

驴到了草甸后,行进的速度也就慢下来,一边走一边享用青草。不过探险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波,物资消耗的差不多了。盐快吃完,携带的干馒头也早没了。幸好路途猎物还不少,所以才能维持到现在。

这时候,石路一直在琢磨怎么抓获这些免费劳动力。队伍手头几乎没有什么工具,除了武器之外,绳子都很少。附近也找不到适合的材料现做。

弄死这些叫唤的动物很容易,毒箭和铜矛不少。不过要活捉的话,难度就大了。如果它们再进入山中,那糟糕的地形,根本不适合陷阱或者合围。

队伍只能先跟着驴走走停停,只要不惊动它们,不让它们脱离视线就行。路途中,云发现南玉山的山脚有一些长着灰溜溜的皮的动物,很像是老鼠。于是就建议石路捉几只看看。

这些动物到处打洞,皮毛的颜色和石头以及枯草十分像,而且特别灵活。探险队满草地的乱翻,却一无所获。

“按照几年前我们抓野猪的方法,我就不信抓不住这些大耗子。”石路叫过一个老队员说道,他参加过石路捉野猪的历程。

队员们找到洞之后,火攻就开始了。于是,山脚上顿时冒起了不少的烟。不过这些动物显然比野猪更善于打洞,在一个洞口点火扇风,周围几百米之内就到处冒烟。

这下,后洞就不能确认了。被烟呛到的耗子们,指不定就从哪儿跑出来溜走。忙活了半天,也就抓获一只而已。

扒掉皮之后,石路吩咐烤了看看肉质如何。反正这玩意儿没老鼠难看,也不可能有毒。烤熟后,味道果然鲜美多了,吃起来有一股清香的味儿。他估计,这是这玩意常年吃某种带有香味的食物造成的,就如同桉油味儿的树袋熊一样。

“族长,这叫什么?”一个队员问石路。

石路答道:“山上的么,就叫山鼠吧!”

这动物其实更接近兔子,比老鼠大一些。由于这是是生活在高处的动物,所以云认为这皮做帽子比兔子皮好多了,不但保暖还很美观。

既然是美味,探险队们就不放过,人们继续寻找到鼠洞,然后把四周围住才点火。这样子果然收获不少,不过代价也比较大,一里范围内被翻了个遍。

石路很好奇这些家伙的地下洞穴系统,于是让人找了一个洞,挖开看看到底有多少岔洞。

不一会儿,周围的草皮就被翻的乱七八糟,犹如地下迷宫一样的地下通道就被翻了出来。

这些勤劳的山鼠,还了不少的东西。一些有颜色的石头,各种野果和种子等都堆满了微小的储物间。

就在这些藏品中,石路发现了一种灰黑色的有棱角的草的种子,似乎很熟悉。仔细一看,原来是荞麦的种子。“七八月份种植的东西,估计现在还不到生长的季节。”石路想道。

这倒是一种酿酒的好东西,味道也不差,而且更适合刀耕火种。不过石路已经不像发现麦的时候那也惊喜。

由于发现了这东西,石路命令探险队继续挖,一直到收集了将近一斤的种子才停了下来。他打算把这些东西带到锡村和中梅河修桥的地方种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