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1352章 吸收资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1352章 吸收资源

作者:九剑本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1

第1352章 吸收资源

而就在阿丝敏猜测之中,李二便笑着说明了完整的来意。

朝廷需要阿丝敏协助,来推广大唐的纸钞!

换言之,朝廷需要海外各处军镇,都用纸钞与外邦交易,并且……当然,为了让外邦接受纸钞,朝廷自然还需要外部各邦都接受这个东西。

而这纸钞……

这东西即便在大唐也是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事物,连大唐的百姓都不曾见过。

现在需要推广出去,还要让外邦的百姓也都接受这个东西。

那就可想而知,这事有多难办。

阿丝敏脸色微微有些发白,脑海里莫名蹦出汉文课本里没有,但唐帝国的生民却常用的的两个字:卧槽……

这简直想想就刺激。拿纸票子去和那些凶残原始的土人部落采买东西,这简直想想就玄幻的很。这些家伙怎么可能接受自己辛苦弄到的猎物/辛苦种出的粮食一转手的功夫,就变成了一个屁就能吹走的几张纸票?这只怕是……

不过,阿丝敏此刻面露难色,李二却没有生气之类,只是微笑看着这名出色晚辈。

没错,这样的反馈……李二早就见过不知多少次了。

按说大唐乃是南北朝之后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新的大一统王朝,下面的人应该都很有逼数才对。尤其是海外军镇……虽然都是军人执掌,天生有不爱听人话的属性,但今时不同往日,海外军镇的日子能不能过的舒坦,这高度依赖于大唐本土给不给相应的支持,甚至于……

海外军镇的运行中,许多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

尤其是海商们建立的那些,这可都不是大唐搞的而是海商们搞得,而正所谓在商言商,海商们造的各种基地是不能闲着的——而必须盈利。

那么问题来了,当大唐关上大门,拒绝和海外的基地交易的时候,海外的基地……还如何盈利?因此正常来说。

无论是大唐官方派遣禁军建立的军镇,还是海商们自己在海外建立的盈利性军镇,都应该不会跟大唐朝廷顶牛才对。

然而……

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意料,各地的军镇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厉害的创意,眨眼之间编造了无数理由借口,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拒绝了李二给的这个使命……唯一慨然领命的,只有柴绍本人直接管辖的东南岈军镇中的——东南岈有许多军镇——中的凌牙门。但即便是柴绍……

这就非常难顶了,李二简直头大。

好吧……这么多人都齐齐反对,自己也不能光是怪别人哪里哪里这不对那不对,因为毫无疑问的就是,这事却是很难搞,而自己代表朝廷也没整出个方案给他们参考……

这让李二心中很是懊恼,看来这次这事想的不够周全。不过话又说回来,李二也对这些不听话的刁毛有些不爽,这些家伙咋就不能先接了任务再自个想想办法呢……

当然,其实也有,类似柴绍麾下的凌牙门这样的军镇和海商有好几家。但问题是……杯水车薪就不说了,关键即便是这些一意忠于朝廷的家伙,也都在奏疏上声明了不保证完成时间,言明这件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能徐徐图之……

李二就很想开喷,特娘的难道朕不知道要徐徐图之?这不还是看你们这群刁毛有本事,朕信任你们,这才想着让你们都去试试看能不能完成的快一些高效一些么。

结果你们干的这都叫啥?这可真是……

思来想去……李二寻思,这事只怕还得从国内干起,只有这纸钞先在国中完全流行起来,然后才能在海外真正的传播开去!

如此才算是能从海外吸收资源了……工业的进一步提升,显然就离不开更多的资源,这一步现在可算是到了关键之处了。

不过李二心中也很是蛋疼,因为这纸钞推广的事,还真是不好办……首先,自己原本的打算,是先将纸钞在国中主力推广,在境外则徐徐图之——从这一点上说,让柴绍等出镇海外的禁军干部想办法,而国中则先试试硬推。但这都不是李二的想法。

李二的想法是,境外和境内两条腿走路,互相增益。原因……很简单。

目前大唐在境外列国的眼中,是个十分强大而最关键的是最为富庶的国家。连大唐国境之内自己都在使用纸钞,外邦之人就会相信手里的纸钞是真的可以当做金银来看待的,毕竟这玩意能用来和最强王朝唐帝国进行贸易。

而境外的纸钞推行起来,对于大唐内部也会造成冲击——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利润。

有海贸的金融规模打底,就不怕百姓对这东西有所疑虑。

但是……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在海外推行的难处这一点李二已经看到了,而在大唐境内推广,同样不容易。

毕竟都是大唐的百姓,贸贸然之间就去找人说把你家金银拿出来,给你纸票子,这种话……有没有人能理解都不敢想了,关键是百姓听到这话,只怕多半立刻之间心态就炸了。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问题。禁军由基层百姓组成,用纸钞来给禁军发放俸禄的话,大概率是能行的。并且禁军本身有神圣性,百姓看到禁军战士都领纸钞为俸禄了,也会接受更多的东西。但……这么搞风险却就比较大,要是禁军也不买账,那只怕就是分分钟快进到……

纸钞这件事毫无疑问,就只能从朝中百官开始推行。

但这样做却未必能彻底……朝中百官,无论是原本就是世家大族出身——世家大族也有听话懂事的——还是寒门士子凭本事考上来的,在武德那几年中能有条件读书,往往都是家境其实还可以的,而到了贞观这几年下来,家中都有一定积蓄。

那么问题来了,从百官开始推广纸钞,要不要强制置换掉百官家里的金银?

如果这么做,只怕朝中乱作一团,虽然犯上作乱可能不至于,但分分钟冒出一堆小圈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