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1123 章 圣侯可有看法?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1123 章 圣侯可有看法?

作者:九剑本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1

第1123 章 圣侯可有看法?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也就意味着,高句丽或许不能制造燃烧手雷……但不代表,他们不能使用油田这个资源搞火攻,如果是那样,事情就不好说了,等于是在评估高句丽战力的时候,还得额外再算一个新的战力。

那事情就更为复杂。

长孙无忌沉吟不语,这一切怎么看都不是用十辆马车能运载的东西就能搞定的。

现在高句丽还有水泥,能修建坚固的要塞,这个东西……长孙无忌能隐隐的感觉到,水泥正在淘汰从东汉时开始兴起的重甲骑士。

穿戴扎甲的骑士自东汉末年开始,以关张的武勇传说为起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数百年大乱世。期间出过多少传奇的战士?

关张之后,冉闵,陈安……全是重甲战神。最恐怖的一次,甚至是在人相食的严重饥荒中,一个老哥靠着身强力壮穿着最沉厚的超规格重甲,依旧重创了慕容恪的中军,一人杀穿千军万马——最后被俘甚至还不是因为他没力气了,而是他的战马没力气了。

可是现在……即便冉闵复生,能拿水泥建筑怎么办?那玩意比迄今为止天下出现过的任何建筑都要坚固。

你纯粹用大石头垒出的建筑都不一定能比得上水泥,因为大石头之间会滑动,而很难有什么手段可以让石头之间真正紧密的黏连起来。水泥就不同。

水泥修建的堡寨就是一整块形状规整的大石头,天生硬度就跟石头差不多,而因为没有石头那样难以连结的特性,水泥中间可以用粗壮的竹筋,甚至是更恐怖的钢筋来连结,这玩意等于比石头还坚固。

李盛带的兵器……难不成还能一次破开一面城墙吗?天下哪有这种事情。

当然,不是不可能,只要能将一路军安全的送到对方的城墙下,大量的手雷还是能一次破坏一面城墙。但这么做难度不是开玩笑的,第一这种命令基本等于在要求兵卒自杀,大唐的禁军再有忠义,又能自杀到什么程度?而且作为将领能下几次这种命令?不靠谱。

再说了,即便士兵忠诚无畏人均姜维,但对方也会阻拦,这又回到大军互相博弈的路子上去了……

于是……

长孙无忌和李孝恭,一开始还是对李盛这堆马车十分兴奋。

但慢慢的想想还是不够靠谱,只能摇摇头当没这回事了。不过相比这个……

“呃,那这名分……圣侯可有看法?”

长孙无忌跟李二去见李盛的次数不多。

学会避嫌,这是在政坛混必须学会的第一重要的技能。

但这不代表长孙无忌对李盛无所了解,李二有多少决策是从李盛这直接偷过去用的?

长孙无忌一清二楚。

自己这个外甥绝非白混的。

他这样一问,一旁的长乐也不由轻轻吸了口气。

她知道哥哥一定有办法。

因为,这是自己的哥哥。

当然这部分不重要赶紧划掉,重要的是,哥哥的学识是真正的广博,无论是造物之妙,还是军政之道,哥哥都总是能折服父皇。

李孝恭倒是没怎么期待,还是在自己努力思考。

这个不是说他对李盛的能耐不熟,而是他感觉这个事可能李盛也不是很了解。

主要这回是新形势,李盛虽然学识厉害,但也不可能马上想出什么好主意,所以显然还是得群策群力。谁也不能偷懒,都得努力动脑。

名义的军事价值不是开玩笑的,拿出一个好名义,可以直接瓦解掉高句丽体系的团结性,出征就能事半功倍。

不过李孝恭没想到的是,下一刻李盛完全不假思索,就开口道,“名义这个不就简单了,反正科学也没发达,就从宗教上找呗……佛道两路那不是有的是人。”

“佛道?”

佛门道家这是目前神州最流行的两大意识形态,当然,底层意识形态是更加纯粹简练的东西,不过总的来说这俩都很流行就是了,百姓有点什么事,都会抽时间去拜一拜这神仙那菩萨什么的。有时候如果地灵人杰,也会拜一些古代名人,最著名的就是武侯祠和关帝庙。

不过李盛这话一说,众人却有些不得要领。

这事……找佛道的和尚道士来有啥用?战场上虽然有伤亡,但大家忙得很,哪来什么时间做法事。

不过长孙无忌和李孝恭毕竟不同常人,闻言对视了一眼都眯起了眼,一旁的长乐和岑文本也露出思索之色。

这个思路好像行啊……

李盛耸了耸肩随口接着道,“这……这不是科学理性还没影么,那人肯定就要信点什么神明。当然了,咱都知道天下没有神明,好了也就有英雄照料天下,不好了就全员开摆,神灵只是一种……”

“但既然都吃这一套,咱们就宣扬咱大唐是佛门道家的正统,不服大唐教化的,就是佛祖和道祖的敌人,要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反正不知多少层地狱,这不就行了?”

李盛这么一说,李孝恭和长孙无忌恨不得给自己脑门上来一拳。

这特娘的不就是汉代的谶纬学么!

实际上在西周之后,神灵什么的就已经基本上完全祛魅,百姓还是信,但知识分子都知道“鬼神”实际上只是治国理民的一种工具性质的东西罢了。

但百姓毕竟还是吃这套的,有时候有好处,有时候则会冒出邪教之类的害人东西。

那么怎么让宗教这个暂且无法消除的东西发挥正面作用,去除其危害性,成为一种像河堤水坝这类公益事业一样的东西呢?

于是汉代的读书人,就发明出了谶纬学,将政治放在隐喻当中,来一方面安抚百姓,一方面警告不法分子。

不过因为几百年大乱世,这套相对原始的东西逐渐被淘汰,而且现在大唐的政治,从“天道”这种词进步到了“大义”,于是渐渐的,相关学问就更为人所遗忘。

但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