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986章 互开边市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986章 互开边市

作者:九剑本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1

第986章 互开边市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盟约……”

既然有人联盟抗唐,李盛很自然的也立刻想到了合纵——

拉一派打一派,逐个击破,这也是战国时代的政治创新大潮中涌现的智慧结晶之一,一直许多许多许多年后,这依旧是天下万邦最为重视的基本外交方略,乃至于都可以算是一些小邦的生存之道,几个大邦都不得不以最大的重视对待这个思路。

但此刻……

李盛稍一思索,好像……首先,吐蕃跟大唐本来就有夙愿,因为几年前吐蕃也来过大唐,还是来做生意的。但后来这个在古代十分有名的“互开边市”,这种友好往来的典范操作,结果却不是很理想。

因为据说在那次吐蕃使团到来带来的短暂的贸易之中,吐蕃一方……损失惨重,亏掉了极大的利益,乃至国本都为之动摇。

如果是小摩擦,比如边关偶然打架,这个李盛估计还是能处理的——只要双方上层不上头,钱的事慢慢商量着来就好了。

但既然是血亏还闹到“动摇国本”的地步,要谈连横可就有些麻烦……

这个时候,李盛也不由的有些惆怅的畅想了一下,当时的魏征,杜如晦,房玄龄……

这些历史名臣,究竟用了什么神奇手段,一次贸易就重创了敌国……

却是不得而知,但总之,要跟吐蕃结盟的想法,多半是不可行。

“唉……”

李盛轻叹一声,难怪会有文人发“汉以强亡”这种暴论的土壤,魏、杜、房这几个老东西要是别那么聪明厉害,吐蕃当初也就不会亏爆了。

吐蕃当初不亏爆,今日要结盟不就简单多了么?真叫人头大……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李盛嘀嘀咕咕一阵,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尽可能继续占地盘,多拿几个港口再说了。

不过李盛这一嘀咕,一旁的骆宾王却是露出了奇怪的神色。

不对啊……搞定吐蕃那事,自己也听过内部消息,那就是恩师的计策,怎么……

这么大的功劳,还能甩给魏大人他们?这是否有点……不过这毕竟是他恩师,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又有倒是儿女不闻父母之过,自己的恩师……他这么厉害,有点甩锅的小毛病也无所谓了。

骆宾王摇摇头,吐了口热带潮湿沉闷的浊气,不再言语的静静等待李盛拿主意。

略微思索了一阵,李盛自然……很快也想到了一件事。

后世虽然文明昌盛,天下所有地方都有其独特之处,独特的产出,不过随着自己年纪慢慢大了学会上网,也知道了许多经济冷知识,知道在国外成名许久的科技和独特名产,在一个叫义乌的地方都能轻松搞出一模一样的版本来……

这些经历和见闻对李盛目前面临的题目倒也没啥直接帮助,不过却也给李盛打开了思路……

那就是这乌兹铁矿,或许并不是唯一一处由沃斯田铁和波来铁矿石叠加的特殊矿产,更不是唯一能打制达马斯谷刀的铁矿——要不然后来电商平台上常年在卖的带“大马工艺”纹路的各种金属制品都是哪来的?总不可能都是天竺的乌兹铁矿搞的,不然这天竺不是早该发财了……

这么一想,李盛顿时感觉天下还有不少资源需要去占领。

这个念头跟当时李二等人确立的先取金银,再以此为媒介收集天下一切资源的思路有些相似,但又不同。收集天下资源,是因为大唐需要这些资源来真正的推动文明。

而目前……对于开采成本最低的,蕴藏量特别大的那些矿产,只怕大唐是需要早点行动起来去占位置的。

毕竟收集天下资源是个漫长的过程,中途得确保大唐在这个世界上一直有主动权,不能半路上突然杀出个强悍国家把大唐的节奏断了,那就搞笑了。

但是……

现在李盛也面临一大问题,可以说是难题,也是想到要站位的地方不仅是天竺这里的港口芒白城,也不仅仅是一片乌兹铁矿。

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了,更多的资源……即便是自己,记得的也不多。

最最出名的乌兹铁矿,自己尚且需要专门出来跑一趟化身唐人街探案人员一番调查之后才碰巧找到线索。

那么更多的,岂不是更不好找……

李盛虽然自知有动植物图鉴,有矿物勘探的手艺,但毕竟自己是一个个人又不是神仙。至于更多的那就需要更多人去做。

怎么吸引更多人去做,这个不成问题,贸易已经兴起,工业的利润正在撩拨天下豪杰的胃口。

但是怎么做……才能让大唐的海商和水手们获得的比外邦之人更多?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海贸和工业是新东西,可以丰富文明质量,可以反哺农业消灭饥荒……但大唐既然有大唐的雄心壮志,那就需要做的比别人更优秀。

李盛不由思索起来,这个时候……李盛正坐在沙滩上的篝火旁。

骆宾王在一旁干呆着对着李盛大眼瞪小眼,毕竟这个时候也没自己啥事干了,一瞬间还真有点无聊……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恩师何事烦心,何不说与弟子一闻?弟子虽驽钝,但也愿……”

“呃,没事,就是……”

骆宾王也是可靠之人,关键还是在李盛记忆中都有数的历史明星,说一下交流交流还真无妨。

说完心中所困之后,李盛本也没指望骆宾王能想个答案出来。

毕竟骆宾王能在自己记忆中留下名字,是因为诗词文采,却不是韬略谋划。不过……片刻之后,骆宾王忽然道,“恩师先前之策便如商君之法,既是如此,何不再用?”

先前海贸兴起的时候,李二等人为了“怎么才能让商贾们把金银往家里搬而不是往外搬”,可以说费劲了心思,最后依旧是李盛思路奏效。

效法商君,利出一孔。往家里的搬的赚钱,往外搬的?让他赔钱就完事了。

事到如今,这计策也算卓有成效,李盛带阿丝敏、骆宾王离开杭州前夕,就听人提起过杭州一股大船队近日不再出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