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750章 此书妙极,妙极啊!

第750章 此书妙极,妙极啊!

想想这册子不过是一本识字之书,百官心中安定不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东西好像又没有那么简单。

有人提问陛下,这册子用来识字,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百官心中虽然小算盘打的叮当响,不过也都留上了心。

毕竟既然事关重大,那么想要捞点什么总得付出点……最起码智商吧。

接着呢,李二嘿嘿一笑,便说道。

“这本册子呢,诸位其实可以看看这册子里图画的画工,是不是非常不错?呵呵……”

“这画不是用来干别的,乃是用来猜谜的。至于谜底……那便是下面的字!”

“猜谜?!”

“猜谜是?……”

“陛下,这猜谜是何意,我等实在有些……”

下方百官一瞬间又愣住了,我靠……

这李二说的每个字每个词大家都知道,可是怎么组合起来就这么抽象……

怎么突然之间又猜谜了。

不过就在这寻常百官面面相觑的同时,萧瑀却是脸色大变。

比起一般靠钻营的官员不同,萧瑀这种真能混上来的,一般都有几分真本事,虽说比魏征等人肯定是不如,但智商反应也是很不错的。他立刻明白了。

这册子……

上面的图画,就是谜题,而下面好像画名一般配的字,就是谜底。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意思,不是说猜谜之类的,李二这郑重其事在立政殿召集群臣也不会是为了这种无聊的事情。

谜语和谜底的意思,是说这个图画和字的意思是相关联的,也就是用图来说明字的含义,也可以算是图画和画名。

只不过自古丹青之作,那都是要名家在重要的场合上绘制出来,然后题诗盖印才算是正式作品,哪里有这样一下合订一本的。

但此刻一旦想明白这事,萧瑀就觉得豁然开朗。

是了……千字文之所以能成为孩童启蒙,文教之始这么重要的东西,第一个原因固然是因为它收录的字很全,刚好是真有一千个不同的字——考证下来其实是九百九十九个,但这并不影响。

第二,就是这一千字是被写成了一篇文章,上下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比如第一句“天地玄黄”,说的就是两个神州百姓最常听到的概念,天和地。

只说一个天字,说完学习者可能就忘了,但如果是在“天地玄黄”这个朗朗上口的句子里,理解和记忆起来就容易很多!

无形之中,识字的效率就提升了。

这个效率要进一步提升,那么就只能减少这样的句子里重复的字。

而千字文中……重复的字整本一共就一个,其他九百九十九个字都是不重复的。

这便能看出周兴嗣的厉害之处!

在尽量减少重复字样这一点上,他做到了最极致,效率自然也是古今使用过的无数蒙学读本之中最高的。

但是此刻,情况又不同。

单字组织成语句能加强字在人脑海里的印象,那么图画呢?同样可以。

而且恐怖的是,如果将千字文的效率提升算作是5,那这本图册……估计最少都能算是一百!

这中间的效率差距完全是在数十倍。

而为何自东汉时期纸张发明之后,一直就没人用这种法子?

……其实原因说也简单。

在纸张发明之前,神州都是用的竹简。

而竹简这个东西记载信息,篇幅总是不够用,所以竹简时代的文本大多数都是各种议论文,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

竹简上面不能绘画,绘画只能在布帛上来。

直到工业化之前,布帛这种东西在哪都是硬通货,昂贵的很,价值简直不是开玩笑的。

当初工业革命之初,最先进的人才最敏锐的资本选择纺织业来发财,这都不是没有原因的。

总之就可想而知,一般人家绝对没有条件拿珍贵的布匹来练习画画,甚至如果是秦孝公那种克勤克俭的厉害角色,那就连宫中的后妃都没有这种机会。

换句话说,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其实都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诞生的。而且洛阳纸贵,在洛阳是神州首都的那数百年里,战乱和凋敝带来的长期经济困境,也让寻常百姓没有机会获得纸张。

换言之,绘画的技艺从来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东西,会画画的人非常少。

实际上也看的出来,自东汉发明纸张到如今唐代,这么多年过去,流传后世那种级别的艺术家,头一个也就是唐代的吴道子,至于再往前数的这几百年,建安有不少大作流传,甚至可以说给唐诗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但绘画人才是真的没有。

换言之,通过图画与字的对应的字,这种比语文更加直观的手段来教人认字,办法不是没人想过,但……

画画能力,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上哪去找这么一个丹青手,给几百几千的汉字配画……

这个想法于是也就只能卡在这,难以实施。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真有人给数百个汉字配了画面……

这书册看看页码,估计都有五百多页。

这个量怎么想,都是太特么的惊人了……

关键是自古绘画,要惟妙惟肖往往很难,于是最终多数时候也水墨之术也就停留在写意传神上面。

同是读书人之间都未必能看出画的是什么,一般人那就更看不出了,更难以实施。

可是这本子上的画却不同,一看便知是画了什么,分毫不差。

细节方面还原度极高,关键是还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好像这画还是活的一样,就如同真的有桃、李摆在纸张上。

这画技就非常了得了,关键是人家形似的同时也很传神啊。

这下……自纸张发明之后,数百年间都未能实现的构想,这下居然被人实现了。

你说这,这还能这样……

这一下萧瑀猛地明白李二要干什么了。

而其他的官员们还都在苦思这本子究竟用处如何。

李二面带微笑,而一边的魏征等人几乎已经笑出声了,那真是满脸都是笑。

房玄龄兴奋不已,当即一步踏出,“陛下,此书妙极,妙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