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1683章 这又是何物?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1683章 这又是何物?

作者:九剑本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1

第1683章 这又是何物?

李盛这般轻松的拉家常似的说起思路,孙思邈一听,更是恍然。

这办法好像还真行得通,不对,不是行得通,而且只怕还极为有效。

山中的蛇咬毒伤,解毒的药物往往就在毒蛇出没的附近地点,而这还只是万物生克这个道理的基本用法。

至于这个道理本身。

万物生克,正是中医的核心法门!

天下之事便是一物降一物,就是这么简单。

李盛这个思路却似乎比采草药治蛇毒的法子还要好用!

不过仔细想想,这玩意却似乎就同一般的医术有些差别了。虽然医道讲究一个万物生克,但主要依据是五行阴阳,可李盛这“生物防治”之法却好像没有遵循五行阴阳的道理。

这让孙思邈感到十分困惑,并且因为孙思邈身为大唐医道大家的关系,这种困惑还不是一般的强,接着看向李盛,干脆也就问了出来。

不过李盛一听。

“五行阴阳?这,这生物防治倒是跟五行阴阳没什么关系。”

“这样。”

孙思邈思索着抚须点头,接着不由莞尔一笑,“原来是乡间小术,老朽行走天下这许多年,却是不曾听过,倒是惭愧。不过,没想到老师学究天人,竟也通这等民间小术,这等博学,实让老朽大开眼界啊!”

孙思邈觉得这事真是越想越觉得赞,李盛这博学程度太夸张了。

不过这次李盛闻言一怔,却是随口道,“说是偏方那倒也不是,这算是用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思路吧。”

“食物链,食物网?”

孙思邈一怔,“这又是何物?”

“这个嘛,所谓食物链,就是说这天下万物都有天敌。例如黄蜂会吃小蠕虫,而蛙类又吃黄蜂,然后蛇类,蜥蜴等等又要食蛇,然后是一些猫科鼬科动物又以蛇为食,而这些小型的猞猁、鼬鼠之类又要被虎豹捕食,而虎豹的皮毛还挺贵的。”

李盛这一说,孙思邈怔了下,倒也含笑点了点头,“不错,这的确是。”

不等孙思邈发表完感想,就见李盛接着说道。

“而至于虎豹人类,差不多就是食物链的最顶层了。不过因为虎豹,尤其是人属于杂食动物,紧要关头什么都能吃一吃,因此生物的天敌也可能不止一个。至于等到人与虎豹死去,这又成了土中的肥料,再作草木,总之生态循环就是这么回事了。”

李盛这么简单的说了一番中学生物课——不对,是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说完之后孙思邈就当场懵逼,原地震惊了。

这也太刺激了!

自己原只是与李盛攀谈,偶然提起此来路上的见闻,然而一不留神这又听了一番天地大道!

这让孙思邈脑海里不由得产生出一股奇异的感觉。

就仿佛。

自己是置身于话本戏文里的世界,只要到了紫霄宫这个地方,就必定能听到自己绝对没听过而绝对需要的信息,一夜之间修为大涨,而李盛毫无疑问那就是鸿钧老祖一般牛逼的存在!

而理性的想想,好像也真是这样,李盛这学识水平真不是一般人的水平了,这真就是鸿钧老祖一般。

这“生态循环”的妙道简直是太绝了。

这一日孙思邈先是跟李盛其乐融融的饮酒,但饮到后半段,实在是顶不住李盛的光环了,来回对着李盛千恩万谢,次日一大早便早早在李盛的房门外等候李盛睡醒,见到李盛就郑重行礼接着行色匆匆,快速离去了。

孙思邈心中震撼无比,如果不是李盛提点。

自己不知要到何时,才能从阴阳五行之道里推测出,从千山万水中观察总结归纳出这生态循环的道理来!

至于眼下,那当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孙思邈还真是从未想过,医道本是究察人体奥妙之道,按理说应该也算是一份天道了,没想到“生物学”的世界,却竟然远远超出医之一道。

这下子,孙思邈算是突然明白自己在跟什么样的存在对话了,李盛这学识简直是神级。

不过这生物防治之法,自己回头还要去试试再说,因为,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而这个“真知”毫无疑问在未来肯定会对自己的医道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既然蚂蟥可以用于拔毒,那么类似的更多的治疗手段是否存在?这里边可挖掘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大唐目前的情况虽说增长迅速。

不过在李二这种视角,神州的“状态”是永远不可能好的。

增长快速,那不代表就天下太平了。眼下大唐面临罗马这等强力竞争对手,尽管眼前来看大唐是取得了一定竞争优势,但下一步会如何?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事情。

而目前因为与罗马的激烈博弈,斗争之中,大唐的府库开支也自然加大。这种情况下,能用在神州境内的部分自然也就少了,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反而增大了一般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对投资——的需求缺口反而进一步放大。

这种异样的氛围渐渐的也在逐步变成越来越清晰的普遍情绪,弥漫在神州的五洲四海漫漫大地上。

而孙思邈所偶遇到的情况。

也正如孙思邈和李盛在交流中所料的那样,这不是个案与孤立,而是正在普遍发生。

随着海贸与工业的兴起,乡间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原本。

神州的情况,因为经历了隋末的大乱世,如今大唐立国,正是地广人稀,只要愿意开垦就能拥有更多的不断增长的美好时代。

地广人稀能够美好,那是建立在人均能够耕种的土地有所局限的情况下。

在过去的神州,再怎么勤劳的人也不可能一人耕种一百亩地,这种情况下,地广人稀才是成立的。但,如今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土豆和红薯的耕种难度比稻谷和麦子大幅降低了,并且同时,因为水泥的出现,在过去极为稀有和奢侈的水利工程如今搞的到处都是,就导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