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1534章 工坊!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1534章 工坊!

作者:九剑本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1

第1534章 工坊!

当然。

仅仅是知道了“工厂”这东西的存在,孙思邈也还不会多么在意,毕竟这是货殖之术,而自己……孙思邈老小的时候,还是个孩子那阶段就已经自我定位清晰了,日后要做个伟大的医者——

当然,根据史书记载,孙思邈也跟大多数人没啥区别,这样的梦想持续到了少年时代的中后期,然后就依旧进入了“出入豪富之家,往来冠盖之门”的恰饭模式,至于当年的梦想……那至少让孙思邈扎扎实实的学了好几年的医,也的确起到了作用。

不过这毕竟都是年轻时的往事,随着人到中老年阶段,这钱也不缺了,当年的梦想当然也都找了回来。

这些人物小传,自然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因为这样的背景,孙思邈对各种货殖之术的确都是兴致缺缺。如果不是因为李盛的偌大名头……

孙思邈,是断然不会去研究商贾们的工坊!

但在城西书院研究了几年抗生素与相关的医道之后,孙思邈研发新抗生素失败,心中挫败之余,也深感李盛学识之恐怖。

自己明明一把年纪,明明半生浸淫医道,不吹牛逼的说,平素里也为天下人所敬——这“天下人”也是真的不吹牛逼。但即便如此……自己却依旧在抗生素一道上分毫无获。

而李盛分明年纪远远小于自己,却能察知出其中的门道,并且真的搞出了青霉素的制备之法,这厉害程度,简直骇人听闻……

如果不是这样的程度,自己又岂会拜一个晚辈为师?尽管民间有许多关于李盛是神仙转世的谣传,一般有识之士也不会当真,但孙思邈却是时不时便感觉那没准都是真的……

搞不好这李盛,就真是神仙转世而来!不然这学识简直完全解释不通。而也是在深感挫败之际,孙思邈想到了……这天下似乎还有许多东西,都是为李盛所造。

……有道是格物致知。

既然有这么多东西凝结着师尊李盛的心血,那自己何不都去格一格看看?说不定其中便有关于抗生素如何研究的法门暗藏其中。

而这一研究……

孙思邈倒也没搞到什么研究抗生素的手段,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却是另有了别的意外的发现。

这个发现也是突然发生,一开始的时候……“工厂”这玩意在大唐,随着海贸经济的兴起而兴起。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贸易的兴起带动了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则带动了工业——不是手工业也不是规模工业,而是无差别的带动工业本身,而商品制造的需求大了起来,同时大唐如今的农业……更有化肥和繁荣的水泥制水利工程,进境之大比工业还要夸张。

更关键的是隋末打了一场全面战争,贫富差距是彻底被打下来了,于是到了如今,百姓在农耕之余自然有余力参与到新的经济当中去。而这么一来……

工厂这东西,自然就以其极高的效率迅速的席卷了天下,光速掠夺了大唐百姓的芳心——这玩意干活又简单来钱又多,简直美滋滋……当然,这种好事还是因为大唐百姓的爽点阈值尚未被拉高,同时简单的基础制造业也没有因为饱和而内卷,利润率还能让社会十全十美。至于日后……

这些东西看似只是货殖——也就是商业领域的东西,外行按说应该不会懂。不过孙思邈却不是凡人,他还真看出来了这工厂的强大之处和局限性……

这便是神州的底蕴和恐怖之处,史书上许多自称出家修仙的那些人,多半……或者说肯定是没有真的修仙技术,但见识眼光却往往极为厉害。

不过孙思邈志不在此,了解完了一看这跟抗生素也妹啥关系啊?于是也就渐渐淡忘了此事。

不过某一天,孙思邈突然想起来了。

这叫做“工厂”的东西……

等会,这玩意既然可以百倍迅速的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货物——比如神妙的化肥,比如精巧的钢制品。

那既然这样,岂不是也能用来速产青霉素吗???

这个想法一在脑海里出现,孙思邈顿时就感觉浑身都仿佛长了草——不对,是找了火一般,整个人当场就淡定不下来了。如果真能那样……

速产青霉素,不是速度研发新的抗生素,只是速产而已。研发新的抗生素,这个事自己努力数年都没有效果,让孙思邈时至今日每每想来还觉得十分心塞,但是……

青霉素的制法,现在可以说已经算是成熟了——自己在城西医学院里带的学生,凡是真的给自己打过下手的,几乎个个都可以亲手主持青霉素制备!

而这玩意一旦能速产……

玛德,那这变化可就夸张了。如果说过去,自己每个月到访一地,诊病百人,一年也就千人。但自打有了这青霉素,每年治好的病人少说也在数万开外,甚至……

如果要算上一些病患,在病好的比较快的时候就悄悄把剩下疗程里的青霉素给私藏起来,那这事就更夸张了,因为这些悄然流传出去的青霉素虽然……画风不太好看,但客观上也能治疗更多病患,而这么一算,那数目搞不好就直接上十万了。

但是!

这些依旧只是……用双手来制造青霉素所达成的效果。

而如果工厂的生产速度效率,也能在制作青霉素上发挥效用……那这事就不是一般的夸张,而是极度夸张。因为根据孙思邈稍微调研了这么一波得到的信息是,那生产速度少说都有数十倍之多,而要是往多了说,一些货物的产造速度能提升几百倍都不算夸张。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盛搞出来的炭笔,这玩意要是五个匠人手作,那每人每天大概就二十支笔,加起来就一百,这还得是熟练的老匠人才能做到。

但如果是以工厂的套路分工合作,那就完全不同,一天下来平均每人的炭笔产量,一算都在上千,这还是相对小一些的工坊。如果是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