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再创新大明 > 第七十五章 危机四伏(一)

再创新大明 第七十五章 危机四伏(一)

作者:龙醉九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1:21

第七十五章 危机四伏(一)

第七十五章 危机四伏(一)

范之理看了看孟歆,笑了笑,说道:“少东家,不仅仅如此。有了5轴数控车、铣、钻、磨一体3D打印的车床,我们可以直接为大明皇家百信机械厂生产各种机床的配件。同时,大明工部、兵部的机械厂也向我们订购了更先进的机床。下一批的兵器,我们可以生产自动步枪了,经过和兵部协商,我们已经开始试生产aK47突击步枪。准备装备到班长、副班长。”

孟歆想了想,说道:“应该配合三三制的作战要求,装备到每个战斗小组一支aK47。”

范之理笑了,说道:“没有问题,每个班只不过是增加了一支aK47的枪机生产的产量。况且,不过是半自动步枪的枪机生产换成了突击步枪的枪机生产。只要是我们的生产组织做一些调整,就可以满足部队的需求。

还有有了5轴数控车、铣、钻、磨一体3D打印的车床,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生产蒸汽机了。”

孟歆摇了摇头说道:“不,我们自己不生产蒸汽机了。用蒸汽机效率远远低于内燃机。我们自己直接使用内燃机技术。对外,对民间可以出售蒸汽机。今年,山东的大明皇家百信农厂春播之后,让大明皇家百信农场子弟学校的校长李师师用VR技术配型一批石油开采、冶炼的技术人才。争取今年的秋天,我们开始开采、冶炼山东的胜利石油。第二步,明年开始以大明皇家百信农厂山东分厂的农业技术人员、石油技术人员为骨干,向东北进军开发东北松嫩平原的黑土地和大庆油田。”

范之理看到孟歆如此的急切,不由得说道:“少东家,百灵搂草打兔子买来了玲珑三号的核反应堆技术。我们只要有稀土钍232熔盐堆这种核原料,我们就可以建立钍基熔盐堆为代表的第四代核电站。你看,主要优势有首先是该系统的耗水量很少,适合在内陆干旱地区建设。而传统的核电站要么建在沿海地区,要么建在水资源丰富的河流沿线。一旦出现核事故,含有核污染的废水很可能流入江河湖海,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威胁。与人员密集的东部地区相反,西部内陆地区缺水且人口密度小,显然更适合建设新一代核电站,通过特高压电网等方式向东部地区输送能源。

其次是造价和运维成本更便宜,能大幅度降低上网电价。有助于减少人类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钍基熔盐堆核电站,既可以输出电力(布雷顿循环发电),也可以输出氢气(高温电解制氢),或联产甲醇(二氧化碳与氢,经过催化合成)等大宗化工产品。

少东家心心念念的鞑靼、瓦剌不是在蒙古高原吗?那里的包头白云鄂博可是世界的稀土之乡啊!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中“钍”储量约22万吨,占全国钍资源储量的77.3%呐。”

孟歆一听到包头白云鄂博,顿时两眼发光彻底地开发那里,对鞑靼、瓦剌的畜牧业生产进行工业化改造;同时引导鞑靼、瓦剌的蒙古族老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工业化;现在,再加上白云鄂博铁矿的开采、冶炼以及随之而来的钍基熔盐堆核电生产的工业化。土木堡之变就可以避免了吧!

孟歆念念不忘靖康之耻,又怎么会忘记土木堡之变表面上看蒙古贵族逃出大都(今北京)后,蒙古分裂,东西蒙古互争雄长,征战不休,明朝趁机统一了蒙古。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别遣使与鞑靼、瓦剌”谕之通好”。瓦剌首领马哈木为借助中央力量对付鞑靼,归顺大明,明成祖亦分别封之为王。经长期征战,鞑靼势力不断削弱,瓦剌逐渐强大。

永乐十三年(1415)正月初八瓦剌遣使谢罪,瓦剌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博啰派使谢罪,贡马,并且归还所拘留的明朝使臣,请求仍象以前一样朝贡。成祖答允了其请求。

永乐十六年(1418年),马哈木之子脱欢袭父爵为顺宁王。几年之间,脱欢攻破鞑靼,兼并其众,又统一内部,其势日张,雄视漠北。脱欢立成吉思汗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受明朝封为太师,掌瓦剌部实权。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其子也先继位后,不仅漠南诸部全被征服,且东胁朝鲜,西略哈密,草原大半,尽为其所制。也先每年冬遣人贡马于明。初,所遣使者不过五十人,后贪朝廷厚赏,岁增至二千余人,并屡屡索要贵重难得之物。稍不遂,即制造事端,明廷所赐财物,不得不岁有所增。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明朝太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明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御敌。

当时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张太后病逝,元老三杨或死或贬,王振更加擅作威福,无所忌惮,竟盗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内臣干预朝政所立之铁碑。从此,大权独揽,广植私党,使其侄王山为锦衣卫指挥,王林为锦衣卫佥事,其党羽个个升官进禄,飞黄腾达。他又排斥异己,陷害忠良。

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野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