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再创新大明 > 第133章 小康之家

再创新大明 第133章 小康之家

作者:龙醉九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1:21

第133章 小康之家

第133章 小康之家

进入永乐十三年的12月中旬,山东的田税改革摊丁入亩全部完成。因为永乐十二年、十三年连续二年的旱灾,饥民遍野,大明皇家百信农厂召集起全部的饥民以工代赈,开始了水利工程和公路铺设一个月了。从威海一路走回济南,朱棣参观、考察了大明皇家百信公司在山东的各处产业,同时给北京的朱高炽去电,让朱高炽以朝廷的名义马上下旨宣布免除北京、河南、山东永乐十二年的税赋。

朱棣来到的第一家是随机选择的烟台西郊的崇义村顾明义家。

一眼望去是一排排的大棚,顾明义的家就在大棚的边上,房间嵌在大棚的内侧不是很大,东墙是厚厚的双层保温墙,靠墙放着三张门板,头顶是明晃晃的发电玻璃屋顶,脚下是红砖地,南墙是一层薄薄的矿渣水泥墙板,西墙仅仅是一道布帘子,北墙是火墙,与暖棚的北面火墙相通,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四只凳子,两个木箱。顾明义老爹顾有德、老妈顾王氏、顾明义、顾明义媳妇顾黄氏、儿子顾彦召、女儿顾爱玲恭恭敬敬站在地当中,面对众人,不知所措。

朱棣也是从小跟着朱元璋在部队里与士卒厮混过的,他拉着顾有德在板凳上坐下,笑吟吟地说道:“老哥,敢问贵姓啊?”

顾有德听儿子顾明义说今天合作社有人来参观大棚种植,来人一定是合作社的大官,于是陪笑道:“小老儿姓顾,名有德。”

朱棣笑了笑,说道:“我是咱们公司的股东,来看看合作社的大棚种植情况,顺便看看咱们的合作伙伴。说说你们家的情况。”

顾有德有一些自得,说道:“我们家的三十亩地加入了崇义村农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大明皇家百信济南农厂合作,种植了4000亩的冬小麦,800亩的烟台苹果,我这里是30亩的烟台苹果,”顾有德示意,顾明义拉开了西墙的布帘子。

顾有德说道:“合作社正在建设客家围楼的楼房,我们只是暂时居住在这儿。您看,这脚下的红砖底下还是好好地土地,我们一旦住进楼房,这地还能种庄稼。对了,这面就是烟台苹果。”

朱棣看到,西面大棚里地面时一排排矮株的果蔬,郁郁葱葱的绿意显得整个大棚里面春意盎然,奇怪的是,苹果树的上面搭着竹架子,上面是一层又一层的绿苗。

朱棣走过去,从胸口高的第一层上摘下一颗幼苗观察,这不是大麦芽吗?

他举着大麦芽看了看顾有德。

顾有德说道:“这是咱们合作社养殖厂的牛、羊饲料。农厂每7天来收一次成苗,送一次培养皿,我们只是负责平时的照看。拿的是合作社和农厂给我们开的工资,我们老两口基本工资是2块钱加2块钱,4块钱,每旬2个加班、一个月六个加班能开1块钱,我们老两口加班费能挣到2块钱,一个月我们是6块钱的收入。”顾有德是昂首挺胸、志得意满。

顾明义接着说道:“我们夫妻在大明皇家百信烟台门楼水库和莱州玉雕厂上班,每个月也有8块钱的收入。孩子在大明皇家百信烟台小学上学,不收学费,明天中午还管一顿饭。到了过年的时候,合作社卖了猪、牛、羊、鸡鸭、兔子,我们还有分红。而且,明年的春天,冬小麦收获了我们也能分到粮食和分红。”

朱棣看着孟歆,问道:“门楼水库?你们莱州还有玉吗?”

计之然马上回答道:“在烟台,我们以工代赈在白洋河、清洋河下游修了一个门楼水库,辛安河下游修了一个高陵水库。现在正在开掘灌溉渠道。明年春天就能够使用了。”

另外,莱州玉是烟台莱州的地质岩层结构中,夹杂着一些白色、黑色的滑石和一种呈绿色而透明的冻石,这些石头是发展莱州玉雕的良好原料。

冻石因其质地坚韧,纹理自然多变,色彩绿中泛黄,晶莹透明,有玉的质感,故又称莱州玉。莱石质软且韧,易于雕凿,莱州玉雕伴同莱州玉石的发现而产生。莱石种类繁多,有白滑石、竹叶石、毛公石、豹纹石、翠星石、黑石、条纹石、黄花石、绿冻石等,其中绿冻石碧绿润腻,透明感强,居诸石之首,称为“莱州玉”。莱州玉雕技艺,靠石雕艺人世代相传得以延传。现在,莱州玉雕已有人物、动物、花卉、炉瓶、文具、山水6大类,12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样。有用功浩繁价值连城的高档巨制,也有精巧别致、玲珑剔透、妙趣横生的小件雕品。神态各异的人物、动物造型及端庄古朴的炉、瓶、樽、觚等仿古产品和种类繁多的图章、镇纸、书档、笔筒,笔架等高雅文具,交相辉映,各放异彩。”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山东也是人杰地灵啊!另外顾老哥,你们现在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的一个知县了,生活的怎么样啊?今年遭灾,你们家没有什么影响吗?”

顾有德说道:“怎么没有影响?我们现在吃的粮食都是农厂借给我们家的,还有顾明义去修水库的时候以工代赈领的一份。多谢朝廷还惦记我们吃不上饭,差一点就要逃荒了,现在有了合作社和农厂的工作、工资,每个月我们就六口人,要吃180斤粮食,就要720文钱。如果没有农厂的工资就真的要讨饭了,现在除了吃饭就是要攒够楼房的80块钱的房钱。”

朱棣点了点头,就要住上楼房了,看来合作社农户日子已经可以了,这样反观自己的县官的官俸是有一些少了。

朱瞻基好奇道:“种了这么多苹果?有人买吗?”

计之然答道:“烟台是我们国家苹果种植最早的地区,也是苹果栽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地区。烟台苹果,品种优良,风味独具,很受人们喜爱,被誉为胶东水果家族的“皇后”。烟台苹果甜脆可口,富于营养,除了含有丰富的糖外,还含有苹果酸、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烟台苹果果型硕大,浓红如涂,郁香四溢,甜脆爽口;青香蕉呈淡绿色,含糖率极高,香甜如饴;烟台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这崇义村所在的芝罘区作为烟台的中心区是其重要的苹果产地,被誉为苹果之乡。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应天府、杭州府试销了一部分产品。”

孟歆看着朱棣,连忙补充道:“烟台苹果主要是在坡地上种植,平整的耕地咱们农厂都是种植的冬小麦,大面积的用机耕只能是平整的耕地。”孟歆知道这个永乐皇帝骨子里还是最看重粮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