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 > 第1163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村长看到村里那么多老头老太婆支持自己,顿时更加嚣张了,他在村里可有很多重量级的粉丝呢。

接着说:“等把祠堂修建好后,就修学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俺们徐家村的娃子才是徐家村的将来,考不考取功名是一回事,但一定要识字。”

村里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也知道读书的花费。

有些村民不乐意了,特别是目光短传的徐癞子他爹徐铁树说:“村长,读书可费钱了,俺们村里哪里能供得起,俺看读书这方面还是不要费那么多钱下去吧。俺们泥腿子的娃子最重要是学会种地,种地才是根本哩。”

徐铁树能养出徐癞子这个极品是有原因的,看看他的目光,就是如此短浅,只知道种地,其他的根本没想过呢。

月娥好想反驳公爹,她可不这么认为的,特别现在怀孕了,不久将来娃子出生了。

月娥可喜欢怀里的娃子能读书,最好做个出色的读书人,不用面朝黄地背朝天。

看看村长家的徐秀才,在衙门干活多好啊,体面又赚钱,还不辛苦。

月娥也希望她的娃子能成为读书人。

月娥最终还是把气咽在肚子里,公爹就是公爹,是长辈,没有她这个做儿媳的反驳的。

月娥暗暗地想让阿娘帮忙带娃子,不用公爹带。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月娥还是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的。

村长没好气地看着徐铁树,就他喜欢说话,哼。

村长不客气地说:“你们现在看读书没用,那是目光短浅,是目不识丁。你们是不是忘记当初怎样逃难的?是谁通知你们逃难的?

如果没人通知,徐家村的汉子早就被捉去当兵哩,留在徐家村的妇孺早就被鞑子祸害了。你们为什么能及时逃出来?

还不是俺家旭哥儿通知的?俺家旭哥儿为什么知道官府来捉人,鞑子即将南下?

还不是读了书。

在县里干活,收到消息才跑回来通知俺们的?如果俺家旭哥儿没读书,你们凭良心说,你们知道跑路吗?”

村长这么说,在场的村民立即不出声了。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不敢否认啊。当初要不是徐秀才回来通知村民,他们真的可能等着官府上门捉人去前线做炮灰。

留下的人也不会想着逃跑,只会等着鞑子南下来烧杀抢夺。

徐秀才为什么得到消息?那完全因为他是秀才。

他为什么是秀才,还不是因为读书,考上去的。

哎呦,村长这么一说,村民缓一缓,缓过来了,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

这件事最有发言权的是许大夫和徐老头,丫蛋娘。

当初他们留在村。

一来因为有着侥幸心所以没有逃跑,二来是真的没有人跟他们分析利弊,以为不严重,最后被官家捉去充军。

要不是遇到徐家村,他们早就埋尸荒野了。

丫蛋娘想说支持娃子读书,不过人言轻微,只能沉默不语。

许大夫德高望重,走了出来说:“村长说得对,读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有条件了,就应该让娃子读书。大家苦一苦,累一累,也要紧着娃子读书。天下始终是读书人的天下,我们的娃子不说将来要多出息,但也要比我们出息才行。”

徐老头也站出来说:“没错,读书的娃子总比不读书的娃子好。俺们当初没条件,如今俺们的娃子有条件,就应该支持娃子去读书。特别俺们村有张夫子,比外村好太多了。凑一凑钱,就能把学堂弄好了。何况根本不用俺们凑钱,公中的钱拿出来用就行。俺们分不分钱无所谓了。”

徐老头不愧是个有眼光的,大字不识就能在老家赚了不少地,之后更厚着脸皮攀上徐家村,再后来大儿子大牛更被选入做衙役,最后自己也抢占先机成为村里会议的重要人物。、

别看徐老头不怎样,但小人物的智慧可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来。

比一般的村民聪明太多了。

这时候张夫子也走出来说话了。

对着徐家村的乡亲们说:“各位,村长说得对,娃子读书这件事可不能耽搁,过了读书的年纪再读书就难了。我们有条件,就应该优先安排娃子读书的事宜。钱可以慢慢赚,但读书错过了岁数,再读就难了。”

张夫子都这么说了,大家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了。

程顾卿也说道:“乡亲们,俺是支持村里帮学堂弄好些,公中现在有钱了,不用俺们出了,俺们更应该支持娃子读书。这可是村里的福利,外村人想要都难哩。”

钱婆子吵着说:“大壮他奶说得对,村里谁没有娃子,村里就应该先紧着学堂,俺们分不分钱都无所谓哩。”

钱婆子话一落,大家奇怪地看着她,这可不像钱婆子说的话啊。

刚才不是她提出来要分钱吗?怎么那么快就变节了?

还有她什么时候会想那么远,一直都是目光短浅呢。

钱婆子得意地看着村民,心里想着靠她家供金宝读书那是没可能,蹭着村里福利就不一样了。

她的金宝也有书读哩。

上次张夫子还说她家的金宝聪明,是个好苗子,钱婆子当然希望金宝能读下去,考个秀才回来那该多好啊。

其实上次张夫子看到钱婆子,前面的确说金宝聪明,是个好苗子。

后面张夫子用了“但是”来转折,突出金宝调皮坐不住,希望钱婆子能管一管。

结果钱婆子只听前面的,把后面的忽略。

既然村里德高望重的人都说要搞好村里的教育事业,有意见的也只能说没意见了。

村里一致通过先建祠堂,后建学堂。最后有剩余的钱再分给村民。

至于能分多少,大家也不知道哩。

不过村长和七叔公也能顾及一些贫困户的。

村长补充道:“如果想建青砖屋,又没有钱的。,可以向村里借钱。俺们会一一审核,通过了,就给你们借钱。不通过,那肯定不给你们借了。至于怎么还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们想借钱的私下找俺。俺会跟你们慢慢说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