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猫咪:你是我的铲屎官吗? > 第737章 不吃了

第737章 不吃了

第737章 不吃了

庐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办公室,门扉轻掩。

“胡闹!简直是胡闹嘛,老吴!你我都清楚,这些学生还是孩子心性,他们不懂分寸,可你作为教育者,长者,怎能任由他们胡来?

就算这孩子是百年难遇的天才,人的大脑也非机器,怎么可能承受得了如此超负荷的学习量?这不是在压榨他们的潜力,而是在挥霍他们宝贵的青春时光啊!”

杨教授的声音里满是痛心疾首,对贺子秋的决定,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吴副校长。

“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得如同晨曦中的露珠,转瞬即逝。想想那些在数学领域摘得菲尔兹奖桂冠的杰出人物,哪一个不是在三十岁左右便崭露头角?

对他们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岂容浪费?我坚决反对这样的决定!”

吴副校长被这番话喷得有些狼狈,伸手抹了抹脸上不经意间溅到的唾沫星子,有些无语,却也深知两人在资源和影响力上的巨大差距。

工大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沉默一会,等杨老脸色稍微好一点,老吴才小声提议道:“杨老,消消气,人家年轻人的确是聪明,要不你先看一看,在学识上打击打击他,用知识的力量让他彻底认清一个现实:人力有时尽?”

杨教授闻言,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波澜,最终点了点头。

“好,那就让他进来吧。”

他之所以如此坚持,并非为了个人的权欲或地位。说实话,所有该享有的,他都曾经拥有过。

如今他这么一大把年纪还一直活跃在工大,是因为他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当年也是毕业于工大。

他只想为工大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希望这个学校能更好,家乡能更好,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生活得更好。

不久,贺子秋被领进了办公室。

杨老上下打量,这孩子面容清秀,气质温润,仿佛山间清泉,不带丝毫尘世的浮躁。特别是那双眼睛,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又似藏着无尽的智慧与秘密。

杨教授心中不禁暗赞,这孩子确有自己年轻时的几分风采,是个难得的好苗子。

好看的人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的。

“听说你有意同时学习多个专业?”杨教授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的,教授。”贺子秋的回答简洁而坚定。

“好,那就让我看看你的实力。”杨教授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两份试卷。

“这是我上学期手下研究生期末考试的高等数学与材料分析题,给你一个小时,如果两科都不能达到九十分以上,那么你最多只能选修两门课程。”

然而,贺子秋只是略微扫了一眼试卷,便自信满满地开始作答:“不必了,教授,我现在就可以给出答案。数学第一题选 B,第二题……”

他语速极快,答案脱口而出,准确无误,仿佛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杨教授对比着答案,虽不动声色,心中不禁暗自惊叹。

这孩子不仅聪明,而且有着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和智商。他的表现,甚至让杨教授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那个遥不可及的学神——丘老,那位在数学界享有帝皇之称的大师。

我徒子秋有‘菲尔兹’之姿!不,先别急着沾沾自喜,或许对方只是根基扎实罢了。杨老沉吟片刻,继而深入问道:“子秋,你对周海中教授所提出的周氏猜想有什么见解?”

所谓的周氏猜想,乃是 1992年中国杰出的数学家兼语言学家‘周海中’,在其著作《梅森素数的分布规律》中,以精妙绝伦的表达式提出的一项大胆假设。

此猜想至今悬而未决,既未被证实也未被反驳,已然成为数学界一道谜题。

而提及梅森素数,则不得不追溯至马林·梅森——这位跻身“世界科学史百位巨匠”之列的学者。

1644年,他在《物理数学随感》中掷地有声地指出:在小于或等于 257的素数范围内,当 p取值为 2、 3、 5、 7、 13、 17、 19、 31、 67、 127、 257时, 2的 p次方减 1为素数,其余则均为合数。

其中,前七个预测迅速得到了前人的验证,而后四个则是梅森个人的卓越洞见。得益于梅森在学术界的高尚威望,其断言在当时被视为金科玉律,无人质疑。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后人才发现梅森的断言中实则隐含着几处瑕疵。

尽管如此,梅森的工作却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人们对 2的 p次方减 1型素数研究的热情,使之不再仅仅是“完全数”的附属品,而是独立成趣,数学界因此将这类数命名为“梅森素数”。

两千三百年时光荏苒,人类仅在这浩瀚的数海中捕捞到 51颗梅森素数的璀璨明珠,它们的稀有与迷人,让每一个数学爱好者为之倾倒。

自梅森提出其断言以来,人类发现的已知最大素数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梅森素数的范畴,因此,探索新梅森素数的征途,几乎等同于踏上了寻找新最大素数的壮阔旅程。

你要问数学家们研究这种类似的问题有什么用?说实话,他们也不知道。

但至今为止为了寻找新的梅森素数或者说类似的问题,数学家们发明了很多种定理、公式、方法,却为其他地方的计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就比如让人头秃的拓扑数学,几何数学,代数之类。

数学强者,恐怖如斯!贺子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浅显易懂,但正是这份质朴中蕴含着数学的无穷魅力——就如同那高悬于众人头顶的苹果。

无论是对数学殿堂中的大师,还是门外满怀热忱的爱好者而言,那抹诱人的绯红都是那么清晰可见,只待一位智者踮起脚尖,将其摘下。

二十载春秋,全球的数学精英们,在数论的浩瀚星海中遨游,无一不将目光投向了梅森素数、孪生素数、费马素数这些璀璨的星辰,它们不仅是探索数学宇宙奥秘的灯塔,更是通往“哥德巴赫猜想”( 1 1=2)这一世纪谜题的关键桥梁。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路上,无数尝试证明周氏猜想的努力虽未能成功,却点燃了后来者心中不灭的火焰。

终于,贺子秋缓缓开口:“之前我曾经看过一篇论文,是泽尔贝格教授于 95年发表在《数学年刊》上的论文,其中关于拓扑学方法对筛法理论的补充性研究,我觉得上面的某些计算方式可能对这个猜想有一些帮助……”

“哦?”随着话题的深入,杨老眼睛越来越亮,甚至抽出一旁的黑板两人开始热烈讨论起来,连下午的学术会议也忘了。手下研究生想要过来提醒,进门,听了一会,满脸的迷茫,又默默走了出去。

当研究生的最重要的就是有眼色,一场会议而已参加不参加的无关紧要,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到下午,吴老收到李海潮一个电话才想起来,那孩子还在杨老手上呢,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家,不会被打击得哭了吧?心急如焚之下,吴老匆匆赶往管理学院,推开门,只见杨老正以一种复杂而又充满期许的目光注视着贺子秋,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师徒情深。

“我毕竟是搞计算机的,你在数学等方面的知识我已经无法教导你了。

现在我给你三个选择:第一:我给你写一封介绍信,你可以任意选择国外一个名校,我推荐你过去直接读研究生。

第二:听说你有兴趣读计算机,我直接收你为学生,学得快的话,最多一年博士毕业,到时候你再做其他选择。

第三:我不对你做任何干扰,提供你一切的研究条件:资金、设备、人员、材料、场地等,你研究出来任何东西也都属于你,只要你挂一个工大学生的名头就行。”

贺子秋沉思片刻,坚定地说:“我选择第三条路。”

“好!”杨老爽快应允,随即从抽屉中抽出一张职工卡,交到贺子秋手中,“这是我的职工卡,以后你在学校里需要什么,尽管刷,一切费用我来承担。

但记住,别动提现的念头,那是违法的。若真缺钱,直接告诉我,要多少我打多少给你。

我们搞计算机的,最不缺的就是钱!

哦,对了,老吴你之后给子秋办一张工资卡,以我的名义给他发奖金,暂定就一个月两万好了。”

吴老:???

杨老,我还是喜欢上午你那个桀骜不驯的样子!

贺子秋眼睛一亮:“谢谢老师。”

目前为止最让他为难的就是那些国内外最前沿的论文不好找,找到了也要花不少钱去看,很麻烦,也很费钱。

甚至他想着某一天有钱了,自己建一个网站,找原作者把那些论文版权全部买下来,免费给所有的学生看。

……

三日后,夜幕低垂,李尖尖肩扛沉甸甸的画板,步履艰难地踏进面馆。

望着那角落里,小哥仅凭一支笔、一本子,在面馆悠然度过整日,甚至连课也不用上,作业也不用写,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懑。

不公平!片刻之后,状元面馆的左边的静谧拐角,李尖尖正埋头于纸笔之间,时而愤愤不平地涂涂改改,时而拿起刻刀,在旁侧的雕塑上发泄似的刻下几道痕迹。

偶尔还不时抬头,目光中带着几分不满,瞪向对面那位悠然自得、沉浸在书海中的小哥,嘴角挂着一丝不服气的哼声。

这个角落,被精心设计的藤蔓屏风温柔环抱,屏风中央巧妙嵌入了隔音玻璃,仿佛一片与世隔绝的小天地。

而角落的另一侧,一扇紧闭的门扉,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这一切,皆是李海潮在面馆翻新时特意要求打造的,不惜重金近万,只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宁静的学习空间。

毕竟,之前孩子们偏爱在放学后到面馆来写作业,而食客们的欢声笑语有时却成了干扰。

前台,陈婆那张能说会道的嘴此刻正对着李海潮滔滔不绝,言语间满是担忧与不满。

“海潮啊,我早就说过,这没血缘的孩子,你再怎么掏心掏肺也没用。你看,凌霄还不是说走就走了,去找他那亲妈了。”

一旁的阿婆连忙宽慰:“话也不能这么说,李老板不是还有子秋这孩子嘛。”

陈婆冷笑一声,话锋一转:“子秋爸妈哪天找上门来暂且不论,就说现在,子秋还要带着尖尖一起上大学,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可不是小数目啊!

四年下来,十几万眨眼就没了。你说,这些孩子将来真能孝顺?我可不信!”

“说起来也是,我听说老家那边有个村子的老汉,捡了个女娃回来养大。结果因为大学学费没凑齐,那女娃还反过来把老人告上了法庭,说什么‘没钱你捡我回来干吗?’现在的孩子,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李海潮只是微微一笑,不说话。

就在这时,李尖尖嘴里叼着根棒棒糖,大步流星地闯入前台,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百元大钞,“啪”的一声拍在桌上,得意洋洋地。

“老爸,我今天去交学费了,老师夸我和小哥成绩超群,所以生活费学费全免呢!”

此言一出,陈婆等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李尖尖成绩好?

这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还有呢!”李尖尖眼珠一转,又从包里抽出一张银行卡,递到李海潮手中,“老爸,这是小哥给你的工资卡。那老教授说小哥学得太好了,让他进国家级、顶尖级别的、终极科研实验室,当助理,月薪两万!如今咱俩在学校吃住全包,你就放心大胆地花吧,这是你儿子的一片孝心。”

李海潮闻言,心中涌动着激动与欣慰,连忙小心翼翼地将银行卡收好。

而陈婆,则是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转身就走。

“哎,你晚饭还没吃呢?”同行的阿婆招呼道。

“不吃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