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611章 陷害

满唐华彩 第611章 陷害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611章 陷害

颜季明走进书房,只见颜杲卿正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着他。

“孩儿见过阿爷。”他连忙行礼,故作关心道:“前日大哥来信,还问起阿爷的身体。”

颜杲卿并不搭理他这一茬,道:“御驾已出了雁门,很快就要到范阳。你瞒着我的那些事,瞒不过圣人。”

对此,颜季明不以为然,笑道:“我能有何事瞒着阿爷?”

颜杲卿深深地看了眼这个儿子,眼中浮起些担忧之色。

与在长安为官的颜泉明不同,颜季明没那么上进,这些年看天下平定,便放弃了升迁,寻了个机会调到范阳任了个营田使的差事,侍奉在颜杲卿身边。

人没了正事,就容易结交狐朋狗友。

范阳城里三教九流很多,充军的多是杀了人的游侠、被流放的罪犯,或是内附的胡人。据颜杲卿所知,颜季明就是渐渐与这些人混在一处,沾染了一股匪气在身上。

也正是这股匪气,前阵子有士卒闹事时,颜季明才会在他没下令的情况下就拔刀杀人,完全是一副军头作派。

“别给我嬉皮笑脸的。”颜杲卿一念至此,叱喝道:“你自从到了范阳,尽日为非作歹,还不知错?”

“孩儿何时为非作歹了?不就是之前兵变时孩儿帮忙阿爷镇压,好心还做错了不成?”

“未得军令,擅杀士卒,你那是镇压吗?”

“否则还等阿爷对他们晓谕大义不成?”

“啪。”

颜杲卿拍案,怒叱道:“是谁教你顶撞长辈的?!”

颜家是儒学世家,颜季明从小就被教导得十分知礼数,确实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有些叛逆。此时突然挨了责骂,他连忙执礼道:“孩儿知错。”

可他还是没回答颜杲卿的提问,是谁在影响他。

父子二人的沟通并不顺利,直到颜季明退了出去,颜杲卿依旧对他的态度不太满意,再想到要不了多久天子就要巡视范阳了,颜杲卿遂招过身边一名心腹,吩咐了起来。

“你去暗中盯着十二郎,看他都与哪些人来往。”

“阿郎,十二郎不是那种会走上歪路的人。”

“让你去盯着,不论发现什么,据实来报我。”

“喏……”

颜季明回到了屋,很快就熄了灯。

他在榻上躺了小半个时辰,终是睡不着,干脆起身,从窗户翻了出去,之后矫健地爬过院墙,出了宅院,一路往城北一个荒废的寺庙而去。

月朗星疏,依稀可看到寺庙上挂的牌子写的是“正经寺”,大门却是被钉死的,上面还贴着封条。

颜季明绕到围墙,翻了进去。里面的建造样式非常奇怪,斗拱上雕刻的并不是常见的瑞兽,而是形如猿猴一样的怪物,墙面虽然残破,也能看出刷的并非红漆,而是十分鲜艳的各种颜色,有股西域风格。

大殿内供奉的神像已经被人砸碎了,散落在地上的半个神像头部带着角,形状如牛,这是祆神。

此地乃是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时兴建的祆神祠,叛军战败后被改为佛寺,没过几年朝廷削减天下寺庙,勒令僧侣还俗种地,把能拆的石木都拆走,此地也就荒废下来。

一开始,还有流民或是混混在此聚集,但后来,官府发现竟然有人在这里祭祀安禄山,遂将此地查封,也就没人敢来了。

“谁?”偏殿内有人低声问了一句。

“我。”

颜季明答了,径直入内,只见几个汉子正要迎出来,他遂将他们赶了进去,道:“别出来,里面说。”

殿内,坐着一个女子,见了他来,当即问道:“我们听闻薛白要到范阳来,是真的吗?”

“嗯。”

“既然这样,你带我去见了他,早作了断。”

“你别急,我会先与陛下请罪……”

话音未了,守在门边的汉子忽然返身过来,道:“娘子,有人来了。”

另几人当即大惊,道:“颜季明,你出卖我们!”

颜季明猜测是家里派人盯着自己,安抚住他们,道:“你们在此等着,我去应付。”

他遂大步往外赶去,忽然听到“嘭”的一声响,却是庙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灰尘不断往下洒落,被门外的火亮照亮。

来的并非是颜杲卿派来盯他的人,而是许多兵士,带队的是个留着三缕长须、相貌文雅的中年人,一见颜季明便问道:“颜十二郎,你偷入朝廷封禁之地,意在何为啊?”

“裴奰。”

颜季明高声怒骂道:“你这小人,又要陷害我不成。”

随着他这一声喊,躲在殿内的人便连忙从后门离开。

不多时,有兵士大喊道:“捉住他们!”

“发现叛贼余孽了,正从后门逃跑……”

这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裴奰听了,脸上隐现出一丝得意之色,盯着颜季明,似有嘲讽之意,问道:“颜二十郎,你还有何好解释的?”

颜季明道:“你不配听我解释。”

裴奰讥笑道:“事到如今,还嘴硬。”

他挥了挥手,自有人押了颜季明,随他往后门去捉拿叛贼余孽。他们到时,兵士们已经捉住了两个,杀了一人,却另有三个逃了。

杀喊声渐远,有士卒捧着几个包袱献上,道:“发现了这个。”

“打开看看。”

“咣当”一声,有个灵牌掉了出来。

裴奰亲自上前拾起,看了一眼,便将它摆在颜季明面前,让他瞧个仔细。

这灵牌不大,漆面斑驳,已有些年份了,上面字迹分明地雕刻着“显考史公讳思明府君之位”。

颜季明抿着嘴,没说话,似乎已认了罪。

裴奰道:“这些反贼,至今还在供奉安禄山、史思明,其心可诛……押下去。”

一行人才出了这废庙,前方又是火光阵阵,却是颜杲卿亲自领人过来了。

裴奰遂上前行礼道:“使君。”

“发生了何事?”

“下官正在追查供奉安禄山的叛贼余孽,捉到了这些人,且缴获了证物。”

裴奰转身指了指那三个汉子与颜季明,刻意没提颜季明的名字,只以“叛贼”相称。

在祆神祠祭祀安禄山,这是颜杲卿所不能容忍之事,他一直也在督促城中守军捉拿叛贼。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牵扯其中。

此时,他才终于知道颜季明这两年是与哪些人混在一起,难怪会堕落得那么快。

“押下去仔细审问。”颜杲卿语气如常地吩咐道,仿佛被带走的不是他的儿子。

裴奰就是吃准了颜杲卿这不会徇私的性格,应道:“喏!”

接着,他小声道:“颜公放心,下官定会善待令郎,助他洗清冤枉。”

“禀公行事便是。”颜杲卿板着脸说了一句,转身便走。

颜季明却是直到被带走都没有开口喊冤。

十数日之后,御驾进入了范阳境内,颜杲卿领着一众文武官员出城迎驾。

裴奰立在队伍中,目光看去,前方的官员派系十分复杂,有颜杲卿、袁履谦这样当年随天子在河北抗敌的;有严庄、田承嗣这样的降臣;有这些年朝廷委派过来的各式官员,比如杜甫;有胡人,有范阳当地将士,也有调任过来的将领……总之是矛盾重重。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矛盾,颜杲卿并不能在范阳形成一言堂,使得裴奰敢于检举他。

没想到,天子这么快就亲自来了,也不知是来为颜杲卿撑腰的,还是来调查颜杲卿?

“让一让,我来晚了。”

有人匆匆赶过来,正在后面小声地插队。

裴奰回头看了一眼,自觉地往后了让好几步,让独孤问俗、李史鱼、杜甫等人都排在他前面。

“裴公。”

一个名叫魏翎的官员见了,便请裴奰到自己前面,两人小声地攀谈起来。

“裴公就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

“颜家是天子姻亲,裴公却上表检举他,还捉了与陛下交情匪浅的颜季明,岂不怕报复?”

裴奰道:“我一心为公,何惧之有?你也知我的奏折并无半句虚言,所述俱属实,倘若圣人只论亲疏远近,不论是非公道,要为颜家出气,哪怕斩杀了我,我亦愿赌服输。”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魏翎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一个字,赌。

“裴公可是认为圣人有了忌惮颜家之意?”魏翎小声问道,“当此时节,旁人不敢言半点颜家之事,裴公为天下先,或可被圣人高看一眼。”

“你猜错了。”裴奰淡淡道:“此事无利可图,反可能有杀身之祸。若非大义使然,我何必冒如此风险?”

这般一说,魏翎倒也有几分信了,毕竟他看在眼里,裴奰确实没对朝廷撒谎。

队伍安静下来,御驾已经到了。

裴奰本以为天子今天只会与那些亲近的臣子说话,没想到的是,薛白才向几个地方要员问了话,马上就召他相见。

这让他心中的忐忑尽去,意识到自己赌对了。

至少天子没有把亲疏好恶带到公事上来,能够允许针对亲近臣子的真实弹劾。“臣拜见圣人。”

裴奰行礼时很板正,显出一个敢言直谏之臣的风骨来。

“平身。”薛白打量了他一眼,问道:“你与故太子少傅裴宽是何关系?”

“回圣人,他是臣的族叔。”

“河东裴氏。”薛白点点头,道:“裴宽曾任范阳节度使,当年李岘举荐你到范阳任行军司马,可是有此考虑啊?”

裴奰正色道:“裴公离开范阳已久,并无故旧。臣也并未攀附李使君,乃因政绩迁至范阳。”

因上元三年的宫变,李岘已被罢相,出任亳州刺史。不论裴奰是否依附李岘,在朝中都已没有靠山,这种情况下还敢弹劾颜杲卿,至少颇显胆色。

薛白再次点点头,道:“说说范阳的情形。”

裴奰心想,这么多官员圣人都没问,先问自己,显然是因为旁人要么是降臣,要么是元从的功臣,都太多顾忌了,唯独自己由朝廷远调而来,没有利害关系在其中,值得相信。

他遂说了他的看法,认为范阳还是有叛乱的隐患,比如一些当地的将领跋扈,比如其复杂的情形容易造成主官军政一把抓,滋生不臣之心。

说到这里,他偷瞥了一眼薛白的脸色,可惜什么都没看出来。

只略作犹豫,他还是下了决心,赌圣人也许已对颜家起了猜忌之心,遂将颜季明勾结叛贼余孽之事说了。

“有证据吗?”薛白听了,也是公事公办的语气。

“有。”

“颜季明为何这么做?”

“臣斗胆猜测,或者是颜公授意他收买叛贼余孽,以树立在范阳的威望。”

“查实再禀,入城。”

这次小小的奏对,薛白虽然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但裴奰认为这就是倾向于他。

因为他的弹劾是事实,求的是圣人的公允,颜杲卿靠的才是天子的旧情,公事公办就是不讲旧情,当然对他有利。

或许,颜杲卿也是这么认为的,见天子与裴奰交谈的情形,脸上又浮起忧虑之色。

颜季明并没有与别的叛贼关在一起,因他身份特殊,还是得到了裴奰的礼遇,有一个素净的厢房待着。

门“吱呀”一声被打开,有兵士进来道:“颜季明,提审了。”

颜季明老老实实站起,跟着对方往外走去,却是被带出了衙署。

不多时,他便见到了薛白。

两人有多年未见了,他嘴唇哆嗦了两步,有些不习惯地道:“圣,圣人……”

“我是以朋友的身份来见你的。”

薛白穿的是一身普通的襕袍,且还摆了酒菜,抬手道:“坐着聊聊吧,叙叙旧。”

颜季明道:“可臣是落罪之身。”

“你的案子,还轮不到朕亲自查。”薛白话风一转,道:“当皇帝也得有下班的时候,现在我下班了,来见见你而已。”

“那臣就放肆了。”

颜季明当即坐下,拿起一个鸡腿便啃。

啃了一口,抬眼偷瞄了薛白反应,见到一个久违的笑容,他便放下心来,大口大口地咬。

“被关了这么久,真是饿死我了。”

薛白在他对面坐下,道:“都说你与叛贼厮混,大逆不道。我是该信你,还是信他们?”

颜季明道:“其实那叛贼,说的是史朝英。”

“猜到了。”

“果然瞒不过陛下。”颜季明道:“但我与她是清白的,我也是这么大的人了,有家有室有知己,不敢招惹她,之所以帮她,是出于以往的义气。”

薛白道:“我信。”

“真的。”颜季明道:“史思明父子死时,她还在太原当俘虏。朝廷念在她并未参与叛乱,且曾答应招安史思明的份上便赦免了她,但她日子不好过,总被当成叛贼,便打算往北去投奔回纥的移地健,与大唐对着干。”

“她怎知移地健会接纳她?”

“史思明覆灭后,有一部分史氏族人部将就往北逃了,先是逃到奚人部落,后来回纥内乱,移地健侵扰奚人,那些史氏的族人部将便跟了移地健。”

薛白道:“你怎知此事?”

颜季明道:“我原本是不知的,但她回范阳搜罗旧部时被我捉到了。我便劝她,与其到回纥受风霜之苦,不如为大唐立功。”

“她答应了?”

“说了好久,好不容易才说服她。”颜季明道:“我让她设法与身在回纥的部将联络,为大唐内应。到时我再让阿爷伺机出兵,灭回纥,献移地健至长安阙下。”

“想得倒好,能做成吗?”

“事在人为嘛,如此一来既能帮史朝英一把,又能为大唐安定边塞。若能平定了回纥,河北形势也能好不少。”

薛白打量了颜季明一眼,发现这些年他看着没太多变化,还是很简单,热血、赤诚,也可以说是没什么长进。

但这是他的真实样貌吗?

“此事,为何不与颜公说?”

“我阿爷定然是不同意的。”颜季明道,“他首先便不会让我与史朝英来往,觉得她是粗莽的胡女。可若没有我一直劝着,史朝英也不愿为大唐立功。再者,阿爷身边人多嘴杂,若是泄露了风声,事未做成,先将史朝英与她的部族害死了。”

说到这里,为证明颜杲卿身边人多嘴杂容易泄露风声,他又补了一句。

“我之所以被捉现形,便是因阿爷派人跟着我。我出门时倒是没被盯上,但阿爷派的人在街上找我,倒叫有心人察觉了。”

薛白问道:“你是说,裴奰故意陷害你?”

“那当然,他是小人。”

“说说,他如何陷害你的?”

颜季明说不出来,只道:“裴奰便是借着有人祭祀安禄山揽权,原本只是一些拜火教众,他非要大张声势,便是为了以此对付我阿爷。”

“他官位不如你阿爷,在朝中又无靠山,出于何种目的要对付你阿爷?”

颜季明道:“这等小人,嫉妒报复、有利可图、受人指使,自有其见不得人的目的。”

薛白道:“你说的这些,有证据吗?”

“没有。”颜季明问道:“陛下信我吗?”

其实,薛白听说有人祭祀安禄山之时,也感到十分的焦虑。这件事会让他觉得河北人心不在大唐,那会不会是他这些年的治理出了问题。

若千辛万苦却终究与李亨、李俶父子没太大差别,这是他难以接受的。而朝廷派来范阳的官员几乎也都是这种情绪,都是第一时间紧急弹压。

这种情况下,颜季明跑到那个被封掉的祆神祠去,某些方面上来看,确实是犯了大忌讳。

有过那么一瞬间,薛白也想过,或者有一种可能,颜杲卿、颜季明父子真的另有所图。

他一直对他们有种既定印象,觉得他们是忠烈。可忠烈是旧的历史对那个壮烈死在安史之乱中的颜氏父子的评价,如今一切都改变了,如何还能以既定印象看问题。

而人是会变的,尤其容易被权力改变。

“你不觉得一切太巧了吗?”薛白道。

颜季明顿时没了胃口,放下手中的食物,叹道:“是啊,我也知自己难以洗清了。”

薛白道:“所以,我信你说的,你被人陷害了。”

脑海中那一瞬间的怀疑掠过之后,他依旧相信颜季明。

虽然人容易被改变,可总有那些始终坚定的人。

巨大的灾难会让这些人磐石般的品质被呈现出来,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而灾难若没发生,人依然还是那个人。

“陛下信我便好。”颜季明笑道。

“但我虽是皇帝,却也不能说一句话就把你放出来,除非能证明史朝英不是叛贼。”薛白道,“另外,裴奰是个外来的官员,他没有能够陷害你的能量,此事背后必然还有旁人指使,且涉及到更大的利益。”

这些,薛白从洛阳出发之前就知道。

他到范阳来,本就是查这件事的。

对于裴奰对付颜杲卿父子之事,薛白有三个猜测,一是裴奰就是一个敢言直谏之人,但事情发生得太巧了;二是裴奰代表的是像河东裴氏这样的世族对变法的态度,通过弹劾支持天子变化的颜家,以示不满,这是最有可能的;三则,是河北当地的旧势力,对朝廷不断加强管制的反抗,但裴奰毕竟没有与这部分势力有利益瓜葛。

到了范阳的数日间,薛白并没有马上做些什么,没有插手军屯,也没有督促各项变革,只是派人暗中调查范阳文武官员之前的利益关系。

他常常召见杜甫,询问关于文教之事,偶尔能从那些武将子弟的轶事当中感受到降将们的态度。

直到数日过去,终于有了进展。

“属下查到裴奰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公正不阿,他有些怪癖……他私下里喜欢搜集新罗婢。”

“什么?”

“裴奰暗中在范阳城外置了个大宅院,收罗了一百余新罗婢。”

“他做贩卖奴婢的生意?”

“恐怕不是,他似乎是自己享用。”

薛白有些诧异,但原本的一些疑惑也就此消除,喃喃道:“怪不得他能捉到颜季明,果然是故意的了。”

如此,他的三个猜测也就有了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