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579章 各打算盘

满唐华彩 第579章 各打算盘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579章 各打算盘

“朕竟有你这么愚蠢的儿子,擅自动兵,你打算忤逆朕吗?!”

一声怒叱之后,殿内众人鸦雀无声,只能听到父子二人争吵之后沉重的喘息。

李隆基原本以为这句话能够镇住李亨。

然而,李亨并不服气,道:“祖宗基业差点被父皇毁于一旦,如今你还要一意孤行。非要让社稷因你的自私而落入外人之手才甘心吗?!”

他并非是愚蠢,并非是不知道贸然起兵会给薛白讨伐他的借口,而是故意让李俶握住兵权,更重要的是,激化冲突,让李隆基与薛白针锋相对。

“儿臣请皇父下诏。”

“够了。”李隆基道:“当朕不知你的心思吗?”

感受到了一丝隐隐的杀意,李亨心中一凛,故作恭顺地执了一礼,道:“孩儿告退。”

再说什么都没意义了,李隆基既然不打算用太上皇的名义宣布薛白有罪,相当于李亨的挑拨两虎相争的计策不成功。他只能诉诸于武力了,先除掉薛白,进而逼迫李隆基传位。

两人的齐心协力也就到此为止了。

看着李亨的背影,李隆基自语道:“这个蠢货,给了李倩兴兵的口实。”

他招过高力士,道:“你亲自去安抚李倩……不,且等等,让朕这两个孙儿再有个一决高下的机会。”

才吩咐到一半,他便改了主意。

最好是让那两个强势的孙子都去死,便没有人能影响到他重掌朝政。

“告诉张汀,倘若李俶胜了,朕想立李佋为储君。”

这句话乍听很矛盾,李俶胜了怎么反而立李佋?那自然是要张汀除掉李俶、李亨。

李隆基又道:“再召杜有邻来见朕。”

“喏。”

“找到李祚了吗?”

“颖王与歧王已经亲自去了禁苑。”

颖王李璬是李隆基的第十三子,也是当年向李隆基禀报李瑛曾向他借两千副盔甲的那个。

李璬时年快四十岁了,举止高雅,擅文词。薛白监国这一年多,削掉了他的所有封地与俸禄,他过得很不好,但碍于礼法,薛白终究是没有杀了他,还保留着他的王爵,说来已算是一种恩典了。

他并不感恩,而是受够了那种随时处在担忧之中的日子,觉得薛白既是李瑛之子,肯定迟早要杀他。

因此他是支持李隆基复辟最活跃之人,李隆基让他去禁苑招抚樊牢,或许是出于信任。

禁苑在长安以北,有着不小于整个长安城的巨大面积,李璬一路向北,出了大明宫北面的玄武门,再经过夹城,出了重玄门,前方就是禁苑。

两道城门都已在他们的掌控下。

禁军的驻地就在禁苑,薛白离京前任命的左神武军大将军樊牢一直都在大营中拉拢士卒,甚至都没有参与宫变,这已算是长安贵胄们如今的笑谈了。

“颖王李璬、嗣歧王李珍,奉太上皇帝诏令,前来封赏诸将军!”

到了军营前,他们命人上前通传。

过了一会,营门就打开来,一个体格魁梧、相貌粗豪的大将迈步迎了出来,用目光上下打量着他们,也不行礼,也不说话。

看这粗鄙无礼的样子,当然就是贩私铁的贩子樊牢了。

李珍跨坐在马上,没有下马,他不愿先开口与樊牢说话,与李璬交头接耳道:“这匹夫瞪着我们做甚?”

“乡野之人,莫与他一般见识,宣旨吧。”李璬道。

李珍于是用下巴示意身后的随行官员,对樊牢以及禁军诸将封赏。

说来,禁军一直以来都是李隆基通过陈玄礼这样的心腹大将管辖,也就是李隆基幸蜀之后的这几年才落到薛白手中,还是有不少将领心向李隆基,这也是他能迅速控制大明宫的原因。

现在封赏,目的当然是动摇禁军军心,至于樊牢怎么想其实不重要,只要旨意传到各个将领的耳朵里,也就够了。

果然,诸将纷纷领旨,并没有显出敌意。

樊牢大声问道:“这么说来,太上皇临朝称帝,是因为圣人突然暴毙,太子不在长安,皇位以后还是要传给太子的?!”

李珍与李璬对视一眼,李璬点点头,意思是可以承认这点,反正李亨、李俶父子会除掉薛白。

“不错!”李珍遂道:“太上皇帝与太子都是一条心,你等不必有所顾虑!”

樊牢听了,向身后的诸将道:“都听到了?太上皇并没有废掉太子,他还是大唐名正言顺的储君。”

李璬心中微微冷笑,目光往营地深处看去,发现有一些宫人正在活动,其中便有宫婢手持铜盆,打着水走动。

果然,薛白把家眷就安置在这里。

现在先把樊牢这个匹夫哄投降了,控制了这些兵马,拿住薛白的家眷。再等薛白与李俶两败俱伤,太上皇想治谁的罪就治谁的罪。

忽然,却有兵士高声问道:“殿下既然还是储君,忠王为何不让他入城?!”

“你在说什么?”李珍立即叱责。

“小人只是不明白,忠王为何要派兵截杀殿下?!”

李珍讶道:“他何时这么做了?”

这里是禁苑,而薛白还在城西的金光门,相隔甚远,连李珍、李璬都不知道城西发生了什么。毕竟,他们出发之时,李俶也才刚刚出兵而已。

李璬预料到事情不简单,皱眉道:“到底是如何回事?”

“殿下!”

樊牢忽然转过身,向一顶军帐中大喊道:“殿下听到了吗?太上皇已为殿下正名,殿下无罪!”

“哗”的一声响,那军帐的帘布被人扯开,薛白端坐其中,他赤着上身,正在包扎,身上的裹带满是血迹。

李珍、李璬见状都愣了一下,心想薛白分明才刚到西城,如何会出现在这里?谁又能那么快伤了他?

薛白站起身来,向他们这个方向走来,一字一句朗声道:“你们来的正好,告诉我,圣人是如何驾崩的?!”

“你……这是何意?”

李珍已经糊涂了。

权力之争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每时每刻都有着微妙的敌友变化,李珍显然已经不能适应。

反而是李璬先明白过来,知道他们再想通过安抚,来收服薛白的势力已经不可能了。薛白早就有所布置,现在要栽赃他们弑君,以便动手清理他们。

“杀了他!”

眼见薛白没有披甲就向他们走过来,这恐怕是杀薛白最后的机会了,李璬当即下了决心。

他反应不可谓不快,大喝的同时,也转身亲自从身后的士卒身上去抢弓箭,对着薛白张弓拉箭。

可惜这动作费了一些时间。

“他们反了,杀!”

“嗖嗖嗖。”

樊牢身后的弓箭手早有准备,不知何时早就把箭搭在弦上了,随着一声号令当即就放箭。

一轮箭雨就把李珍前面的护卫射倒,李珍也惨叫一声,摔落马下。

李璬见状,拨马便逃。

“李倩反了,快走!”

“救我!”

李珍还在大喊,可惜身后人仰马嘶,他带的人已经仓皇逃命了。

他爬了几步,眼见不能逃脱,只好坐在地上,瞪大眼看着薛白,大声道:“李倩!你这是何意?太上皇又没有废你的储位!”

这般一说,他身边的几个禁军就没再杀他,而是拿出腰间的绳索想将他捆住。

薛白则不作声,依旧向他走来。

李珍大为惊恐,挪着腚不停往后退,道:“我又没有对付你,太上皇给你留着储位,我带你回宫。”

“李珍交构李亨,弑君夺位,罪大恶极!”

“你疯了?我说的你听到没……”

“噗。”

薛白根本就不理会李珍的话,干脆利落地拿起一柄刀,径直斩杀了李珍。

于是,那张酷似李隆基的脸僵住了,脸上带着狰狞与恐惧之色,瞳孔放大,眼神中却有恍然大悟之色。

到最后,李珍其实明白过来了。

薛白的计划就是故意让李琮死在他们手里、然后清洗他们,不论他们是否废黜薛白,结果都一样。今日他们若是来宣告薛白的罪状,迎接他们的也是这样的刀箭。

可为什么呢?

其实大家互相妥协一点,薛白也能够顺利登基,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血腥呢?

这一点,李珍就没能明白了。

“社稷多难,外寇侵扰不休,李亨趁我统兵御敌之际,勾结吐蕃、弑杀圣人,罪不可赦,今日请诸位随我平叛!”

薛白就站在李珍的尸体边披上了盔甲,道:“杀入大明宫,尽诛叛逆!”

“杀!”

樊牢提起了刀,想到了就任之前薛白与他说过的话。

他的任务很简单,谁敢阻止薛白登基,就杀。

李璬终于奔到了重玄门前。

他惊魂未定地回头看了一眼,所幸,追兵还未赶到。

然而,离开大明宫到禁苑容易,从禁苑再到大明宫却很难。

“快开宫门,我是颖王!”

“杨洄!快放我进去。”

如今负责大明宫防备的是杨洄、李昙等人,之所以用他们,既是因为李隆基身边暂时没有别的可用之人。也是因为这些人的立场天然就站在薛白、李亨的对立面。

此时杨洄就在重玄门这边,眼看李璬这么快就回来,知道出了变乱,不敢开宫门,而是让人放下吊篮,将李璬等人吊上来。

这么一耽误,李璬再次听到了身后追兵的声音,心里焦急,大骂杨洄不止,骂骂咧咧地爬上吊篮。

“快!”

“嗖嗖嗖嗖。”

吊篮才拉到一半,箭雨已经再次向他射来。

甚至还有零星几声“砰”的声音,那是樊牢麾下有人在用笨重的火铳对着他瞄准,打到宫墙上,粉尘飞扬,吓得李璬胆颤心惊。

“放箭!”

宫墙上,杨洄终于下令,以箭雨将追兵压制了下去。

李璬好不容易翻过城垛,当即一把拎住杨洄的衣领,骂道:“你差点害死我。”“别激动,发生了什么?”

“李倩反了!”

“他反什么?太上皇帝都还没治他的罪,他敢反?”

“他借口李亨弑君,禀明父皇决断吧。你守好宫门,莫让他杀进来了。”

李璬不敢在这里多待,当即准备下了城墙,进入南面的玄武门。

然而,他转身一看,不由讶道:“那是什么?”

只见玄武门那边火光晃动了几下,有厮杀声传了过来。似乎是一队人从大明宫那边过来,杀人夺城。

“宫内还有李倩的逆军吗?”李璬问道。

“没有。”杨洄正在发呆,喃喃道:“应该没有吧?”

“应该?你难道没有搜过宫城吗?”

“宫城这么大,短短一天内,我能把所有叛逆甄别出来吗?!”

杨洄亦是骂骂咧咧,又道:“也可能是李亨兵变了。”

他仿佛觉得这样会好应付一点。

两人还没搞清状况,转头往北一看,只见薛白已率领着禁军向重玄门逼近而来。

“怎么办?”

“快走。”

杨洄身负重责,却是丝毫没有要奋死抵抗的想法,命令士卒守好宫门,就试图往东面的银汉门逃窜。

然而,刚刚夺下玄武门的那一小股人已然飞快地向这边赶来,远远地一箭射出,正中杨洄大腿。

“救我!”

李璬连李珍都不救,又岂会救杨洄,根本就不理会,继续往银汉门狂奔。

可惜跑了好一会之后,他远远就望到了银汉门上火光通明,同样有厮杀声传来。

“该死。”

李璬欲哭无泪,只好再返身往青霄门赶去。他这一夜都在来回奔逃,至此已是体力告竭,真的跑不动了。意志更是无法支撑,投降的念头不停地泛起。

跑着跑着,他终于是停下脚步,跌坐在地上。

前方,已经能看到薛白带兵进入重玄门,杨洄已经投降了。

只有李璬白跑了一个来回。

“我降了……殿下!我降了!”

“降了,我降。”

杨洄捂着伤口,看着薛白向他缓缓走来,忽有一种薛白肯定会杀了他的预感。

视线里,他似乎回到了天宝五载的那个大雪天。

那天,他偷偷去了别宅,与他的外室昏天黑地,他知道李娘肯定也在享乐,但没办法,她是公主,他约束不得。结果回到家中,他却见她正在发火。

“啖狗肠,这小子叫薛平昭……李八娘故意的,她把三庶人案的余孽送到我这里。”

“杀了便是。”

当时杨洄只是这般随意地吩咐了一句。

薛家的家奴也好,薛锈的儿子也罢,对他而言,就像是踩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可假如时间能够重来,杨洄真的会更小心。

他会亲自动手,把那个官奴的脑袋砍下来,脑袋埋在城东,身体埋在城西。

不,他会把他大卸八块。

带着这样深深的懊悔与恨意,趴在地上的杨洄流露出狗对主人般忠心又可怜的眼神,唤道:“殿下,我是在等你啊,我在等着殿下回宫。”

薛白还在向他走来,没有回答。

杨洄更不安了,之前薛白监国时他就以为薛白会对付他,但没有,那是薛白以大局为重了,现在的气氛却十分不同。

“请殿下登基!”杨洄灵机一动,认为也许能劝薛白再次以大局为重,遂朗声道:“李亨弑君,臣是证人,唯请殿下继位!”

他向薛白爬了过去。

“噗。”

一刀搠下,把杨洄钉在了地上。

“殿下。”杨洄却还不放弃,喃喃道:“其实当年武惠妃是知圣人有除太子之意,才让我献计,我……”

樊牢看了薛白一眼,见薛白依旧脸色冷峻,于是又补了一刀。

血从杨洄口中不停涌出,他的故事,薛白根本就没兴趣知道了。

见此一幕,李璬吓坏了,还想再逃,双腿却怎么都没有力气。

他没听到杨洄最后说了什么,以为薛白之所以杀杨洄是为了给李瑛报仇。

“殿下,你听我说,我与二哥感情很好的,当年的事,是另有隐情的。”

李璬说着,渐渐语带哭腔,可这似乎根本没能阻止薛白的杀心。

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接着往下说。

“是父皇认为张九龄与二哥走得太近了,想要试探张九龄,于是授意我在张九龄面前检举二哥私藏兵甲,以此试探张九龄的反应。”

薛白到这里,反而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李璬不知这微笑是何意,大受鼓舞。

“也许当时张九龄只要主张废了太子,他们就会没事。可张九龄偏偏要给二哥求情,学人家劝谏汉武帝的话‘子弄父兵,罪当笞,况元良国本,岂可动?’以为这样就能劝住父皇,父皇最讨厌把他比作汉武帝了。总之,是皇父授意我的啊,我没有想要害二哥,真的!”

薛白终究应了他一句,问道:“你以为,张九龄当时主张废太子,他们就会没事吗?”

“对,对,是张九龄害死二哥的,不是我。”李璬道。

“你错了,不论他怎么答,他们都是死。”

李璬一愣,也反应过来。

既然李隆基怀疑宰相与太子勾结,到了让他告状试探的地步。张九龄哪怕换一种说法,也只会被认为是故意的。

怎么都是必死无疑。

“是啊,父皇怎么都是要杀二哥的。”李璬道:“你看,与我无关啊,我告不告状,都一样。”

“是都一样。”

“噗。”

又是一刀搠下,把李璬也斩杀当场。

如此,薛白已夺下大明宫北面宫门,他没有停留,继续向宫内杀去。

李亨见过了李隆基之后,既知皇位不是通过请求就能得来的,当即下定决心,得以铁血手腕夺位。

“我们还有多少人手?”

“只有三百。”张汀道:“其余人都被李俶带去城西了。”

李亨皱了皱眉,竟是没再问她,而是招过个老宦官问道:“他们到哪了?”

“想必就快到了。”

“得快。”李亨闷哼一声,来回踱着步。

张汀知道那老宦官,乃是忠王府中一个负责处理污秽的,平素不声不响,根本就不会引起旁人注意。

她从他们的对话里大概能听出来是说还有一支武力。

李亨擅长用宦官,这事张汀是知道的,倒没想到李亨竟然背着她还藏了一手。

“怎么?还有兵力可用吗?”张汀问道。

“不算兵力,是当年皇甫惟明送进京的老卒。”

“那批人?不是早已死了?”

“并不只有一批,最后一批人被李林甫查出来,裴冕没处理干净,结果有几个投靠了薛白。”李亨道:“但我们当时在城外的田庄已蓄养了数百死士,以备不时之虞。”

张汀道:“他们还在?”

李亨摇了摇头,道:“经历了这么多变故,早已所剩无几了。只陆陆续续召回了百余。”

“你此前怎不告诉我?”张汀笑了笑,显出些欢喜之色,问道:“打算用他们做什么?”

李亨还是没直接告诉她,只是安抚了几句。

“只要李俶能除掉薛逆,宫城里的事不必太担心,到时你就是我的皇后,我想见李昙一面,你能帮我安排吗?”

“好,只要李昙投靠我们,那就更稳妥了。”

张汀面上笑着,心里却是在猜测,李亨说宫城不必担心,想必是有办法直接让死士进入大明宫政变。

可惜,这是建立在李俶除掉薛白的前提下,若李俶掌着兵权成了太子,她即使当上皇后又有何用?

各自心中正打着算盘,坏消息却又传来了。

“豫王回来了!”

李亨心中忐忑,眼看着李俶匆匆赶回来,连忙问道:“除掉薛逆了?”

“中计了。”李俶道:“薛逆根本不在城西,他是虚张声势,我怀疑他去了禁苑。”

“什么?”

李亨大吃一惊,连忙向张汀道:“你先找李昙,劝他与我们联手。”

张汀见这父子俩又要秘谋,心中狐疑,但还是应道:“好。”

她一走,李亨果然与李俶走到了桌案前,展开一张地图,却是他们早年间就准备好的大明宫的舆图。

“薛逆必然是从重玄门杀入宫中。”李俶手指在地图上划着,道:“太上皇尚有威望,组织禁军暂时守住前殿还是能做得到的,他们两相残杀,对我们就会很有利,只怕……”

“只怕他们不打起来?”

“是啊,万一他们联手,我们必死矣。”

“他们会互相残杀的。”李亨在地图上点了点,道:“此处我安排了人手,等了十余年,还是用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