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339章 一场游戏

满唐华彩 第339章 一场游戏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339章 一场游戏

六月初一。

四更天,屋外还黑蒙蒙一片,屋中已点起了火烛,青岚与永儿轻轻推醒了睡梦中的颜嫣。

“娘子,醒来吧,郎君与虢国夫人已在用早膳了。”

颜嫣没听清后面说的,记忆还停留在睡着之前与薛白、杨玉瑶听故事的情景,以为自己在大堂上睡着了,遂嘟囔了一句。

“好,我回屋再睡。”

她好不容易睁开眼醒来,才想起薛白夜里已经将她抱回榻上了,于是睡眼惺松地到了堂上,只见薛白与杨玉瑶等人已打扮得分外隆重。

“夫君、阿姐,你们做什么去?”

杨玉瑶玉手一抬,捂着嘴打了个哈欠,道:“别提了,玉环过个生辰,却要我这当姐姐的早起伺候着。”

她昨夜饮了酒,脸色还有些红,自有股慵懒的风韵,颜嫣看得十分羡慕。

“我也去吗?”

“忘了?你说的,我们出门前唤你起来吃些东西。”

“我有说吗?”颜嫣揉了揉眼,嘟囔道:“贵妃可真是气派,过生辰,这么多人变着法地献好玩的逗她开心。”

薛白闻言看了她一眼,想着倘若有朝一日能实现心中抱负,眼前这个迷迷糊糊的小姑娘有的是母仪天下的气派……终究是想得太远了。

“夫君看我做什么?”

“伱脸色不太好,不太舒服?”

“没有。”颜嫣道,“就是这阵子太高兴了,有些累到。腾空子说是我说了太多话,伤元气。”

杨玉瑶遂从一个锦盒里拿出一块透花糍,道:“尝尝这个,吃过了你再去歇一会。”

“这是阿姐给贵妃的贺礼,我可不能吃。”

“不妨的。”杨玉瑶道:“我年年都送这个,玉环早吃腻了,多一块少一块都一样。”

众人一起用了朝食,待时辰差不多了,薛白与杨玉瑶出门去往大明宫。

颜嫣则自转回正屋睡回笼觉,这一觉睡到了天光大亮,耳畔又听到了永儿的呼声。

“娘子,有给郎君的信到了呢。”

“永儿你一天到晚真吵。”

颜嫣起身,发现身子骨已舒坦了一些,不像以往发病时那么沉重。

她有些惊喜地感受了一会,方才问道:“谁来送信?”

“是杜二娘身边的女使送来的,说这信是从汴州随着丰汇行的邮差来的。”

“丰汇行如今还有邮差了?”颜嫣道,“夫君以前好像提过一嘴这事,是给人送家书的吗?”

永儿不明白自家娘子关注的怎么都是这样的细枝末节,道:“可那女使说一定要将信交到郎君或娘子手里,宁可等着,也不愿交给我呢。”

“这是尽忠职守,更衣,我去见她。”

也许是杜妗有过交代,颜嫣见了人,很快就拿到了一个厚厚的信封,封上写着“薛白亲启”“长安宣阳坊西街第三宅”数字。

一看字迹,她便赞道:“好书法,苍劲雄浑而气势飘逸,用笔收放自如,法度不拘一格,功力了得。”

永儿上前看了一眼,问道:“真是好书法,笔墨酣畅,一气呵成,娘子能看出是谁的字迹吗?”

“夫君识得的人里擅书法的多,可不好猜。”

主仆二人便拿着这信封回了颜嫣自己的书房,也不拆信,只分析着上面的书法。

薛宅与其他宅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女主人也有一个自己的书房,且占地并不小,里面摆着三排书架,放着颜嫣各式各样的藏书,有故事有字画,已经快要放满了。

没猜多久,永儿忽然“咦”了一声,道:“娘子,还记得蓝田驿诗墙的拓本吗?”

“看书法的眼光可以嘛,快拿来看看。”

因竹纸的推广,如今长安市面上各种书籍层出不穷,李白与薛白在蓝田驿墙上题的诗也有好事者将它们制成了书籍,薛白还开玩笑地说过这该是要给他与李白什么版金的。

很快,一本诗集与那封信便被摆在了一起。

“不像。”颜嫣道:“但这所谓的拓本不是真的拓本。”

“是呢,郎君说了,这书籍是旁人照着李白的字迹仿的,缩小了许多,李白写在墙上的字可大呢。”

永儿偏了偏头,道:“不过,这信一定是李白写的。”

得出了结论,颜嫣便将这信封收好,准备等薛白回来再给他。

正准备去用膳,却有婢女跑来,道:“郎君回来了!”

颜嫣不由大为疑惑,亲自迎出去,竟见真是薛白回来了,正脚步匆匆往里赶。

“嗯?夫君是独自回来的,可是贵妃的生辰宴结束了?”

“还未开始。”薛白道:“少了个道具,我回来拿一趟……对了,你感觉如何了?”

“已经没事了,舒服多了。”

“我让青岚去请腾空子了,她一会便会过来陪你。”

颜嫣狐疑地看了薛白一眼,问道:“夫君莫非是担心我才回来的?”

“真是有伶人忘了拿装扮的。”薛白走到侧院,指了指一个很大的布兜。

“那是什么?”

“肚子,安禄山的肚子。”

颜嫣笑了笑,将收到的来信递出,道:“夫君回来得正好,你的忘年交给你寄了信。”

薛白多的是忘年交,但一看信封便知是李白,拆开看了,只见里面只有一句话,李白说是要往幽州至安禄山麾下谋出路。

后面是一首诗,诗名为《留别于薛白游塞垣》。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

诗的前半部分皆是典故,叙述了古时天下的纷争,隐隐暗示圣人身边奸邪围绕。

而关于这次幽州之行,李白只写了四句,但这四句话却颇有深意。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薛白微微一叹。

虽然李白没有明说,但该是因薛白提及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遂决定亲自北上,打探安禄山的虚实。

一直以来,李白在薛白心中都是大诗人的形象,可真正相处下来,首先感受到的反而是一股侠气,恰如其诗中所言“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这些年,在朝堂之上,薛白没见到有几人心系天下,反而是长安之外,有许多义士不得已而离开了他们最怀念的长安,鸣鞭走马,走进了风霜之中……

~~

再赶回大明宫的一路上,薛白脑中一直回荡着李白的诗。

直到一段舞乐响起,打乱了他的思绪。

他转头看去,花团锦簇的场面里,圣人与贵妃终于入席了。

原以为既然是杨玉环的生辰宴,那也许会排一场《白蛇传》,哪怕是不能由她亲自扮演,能够观赏也好。但宴会开始,首先却是献礼。

等袁思艺把安禄山送来的宝物一件件呈上前,开了一个好头之后,杨国忠便开始拿出他准备的各种贺礼。

首先是一颗夜明珠,透着淡蓝色的光,十分夺目。

“圣人、贵妃,此珠曾为宰相张说张公所有。”杨国忠说着,还稍稍瞥了张垍一眼,继续道:“此珠名为‘记事珠’,若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哦?”

李隆基大为惊奇,问道:“真有此奇效?”

杨国忠答道:“张公曾亲口说过,他过目不忘的本事,便因为此珠。”

“来,给朕看看。”

很快,李隆基将那记事珠握在手里,只觉手掌一片冰凉,但这冰凉又十分舒服,让人神志一清。

至于能不能记起忘记之事,他这皇帝还没到忘事的年纪。

“太真,你试试。”

高力士连忙上前,双手捧过这记事珠,递向杨玉环。

杨玉环正在用一个刚收到的金盆净手,没有马上接。

高力士于是捧着记事珠,努力回想着,开元二十五年看到的那个尸体是否早年间见过的李倩……根本一点都想不起,可见这记事珠无用。

待杨玉环擦了手,接过记事珠摆弄了一会儿,问道:“圣人,臣妾可否将它赠给旁人。”

“太真的生辰,太真的贺礼,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杨玉环遂道:“张驸马,既是你阿爷的物件,那便物归原主吧。”

张垍诧异之下连忙出列,执礼道:“臣谢贵妃赏赐,臣以为物尽其用,斗胆请贵妃将此记事珠赐给右相,以解右相健忘之症。”

李林甫今日也来了,正坐在那里沉默不语,闻言脸色难看下来,很不高兴地瞪了张垍一眼。

之后,公卿贵胄们各自拿出了精心准备的贺礼,仿佛越是稀奇贵重,越能表明对圣人的忠心。

这一番献礼,天色渐暗,殿中已添了烛火。

薛白留意到,建宁王李倓送的是一张完整的狐狸皮,据说是亲自猎得的。

李隆基很高兴,夸奖了群臣一番,直到不再有他感兴趣的贺礼,忽道:“薛白,你既是太真的义弟,可有准备贺礼。”

“臣得圣人重托,任为游艺使,特献上一样游戏,为圣人、贵妃排遣无聊。”

“好,摆驾一观。”

李隆基早就知道薛白在太液池畔改建了一排房屋,也数次派了心腹宦官去看过,可惜看不出所以然来。问了一些伶人,据说是要薛白调度才算好玩。

故而,今日群臣的贺礼之中,唯有薛白的布置让他最为好奇。

……

杨玉环端坐着,借着低头吃荔枝时抬眸瞥了薛白一眼,意识到他有些隐隐的不高兴,虽然他脸上始终带着得体的笑容。

这场生辰宴,连她自己都没有预想中开怀,毕竟又添了一岁,岂值得开怀。

移驾时,她隐隐听到李隆基问了陈玄礼一句什么,之后陈玄礼低声答道:“圣人放心,安全无虞。”

一行人转向太液池畔,只见薛白已站在那排被改建好的庑房前。

“圣人可否答应臣一个请求?”

“说。”

“一旦进了里面,请圣人暂时忘记天子身份,只将自己当作是游戏中的人物,可否?”

李隆基哈哈大笑道:“那是自然。”

“好,今日这个秘室,名为‘南诏侠客行’,圣人与贵妃等进了秘室,便是大唐前往南诏刺杀阁罗凤的义士,不可以天子之权破局,只凭智勇。”

“有趣,朕依了你便是!”

“可有十人进入秘室,请圣人安排。”

虽说薛白布置的这游戏是给杨玉环的贺礼,此时李隆基的参与感反而是最强的,他转头看了一眼,带了杨玉环、陈玄礼、高力士、袁思艺、杨国忠、张垍。

忽然,李隆基心念一动,吩咐道:“将太子与广平王、建宁王招来。”

“请。”

薛白一抬手,自己在冯神威、李大宜等人的陪同下由侧门进入秘室,准备调度。

李隆基等十人则是由正门步入。

“吱呀”的声响中,大门被缓缓关上,屋中只剩昏暗的月光……那不是月光,而是悬在房梁上的圆形烛台。

烛光照耀下,可看到这间屋子被布置成了密林模样。

“哈哈哈哈!”

忽然,嚣张的大笑声响起。

有个粗犷的男声在远处道:“我阁罗凤叛唐了,你们能奈我何?我要当这西南真正的王。”

“夜郎自大。我大唐义士的刀锋迟早会砍下你的头颅。”

“来人,杀了张虔陀。”

“啊!”

一声惨叫,周围安静下来,房梁上的烛光也暗了许多。

李隆基往前走去,发现前面的一座房屋竟已被改造成了一个水池,隔着池,更前方黑黢黢的,看不清是什么。

池水不知深浅,但上面有一艘小船,显然得乘这小船过去。

小船上,坐着一个小宦官,打扮成了南蛮模样。

袁思艺当即上前,指着这小宦官道:“杨八,还不快渡圣人过去?”

“奴婢……我……不是杨八,我我我是诚节……”

“你想死吗?”

“莫吓他,玩嘛。”李隆基笑道:“诚节,你可是阁罗凤的兄弟?”

“圣人……这位义士……竟知晓我我我的身份,我因与阁罗凤争权,被流放至此,想去投奔大唐……你们若能助我,我可助你们渡过沼泽。”

“不要你渡又如何?”

“这沼泽……可可是能吞人的。”

“好,你如何才能渡我们所有人过沼泽?”

“需每人答对我一个问题。”

“问。”

杨八最开始还有些紧张,渐渐地放开了,语言也流利起来,道:“诚节久仰大唐文华,须读典籍,方可为唐人,故想向义士求教,子曰‘众恶之,必察焉’,后一句为何?”

李隆基还当是什么问题,见如此简单,有些失望,笑道:“众好之,必察焉。”

“好,我先渡义士一人。”

那船很小,也只能渡一人,陈玄礼留意了一下,池很浅,没什么危险。很快,杨八小心翼翼地把李隆基渡到了小池另一边。

之后过来的则是杨玉环。

杨玉环觉得十分有趣,与李隆基走到了池的另一边,抬头看去,眼前是一大片砖墙,只有一个紧闭的门。

“这要怎么过去?”

“此便是‘太和城’了。”李隆基语气充满了自信。 杨玉环抬头一看,方才留意到那门上挂着一个牌匾,上书“太和城”三个大字。

李隆基虽是初次玩,却显得非常熟练,道:“我们得想办法进入太和城……”

谈话间,有几人已过来,但轮到了杨国忠时却出了意外。

“我答不出又如何?”杨国忠喊道,“我大可趟过去!”

“不可啊……”

忽然。

“什么人?!”

那第一间密林屋里,侧门被打开,有人冲了出来,喊道:“唐人来了!杀了他们!”

火光登时熄灭,一片黑暗中只听得喊杀声大作,陈玄礼、高力士皆紧张起来,护在李隆基身前。

“放开我!呜!”

杨国忠叫嚷了几句,忽然没了声响。

“杀了?”

“回头领,杨国忠已死!拿下了袁思艺、张垍!”

隔着池子,剩下的七人默默等了一会儿,待那些假扮的“南诏兵”离开,李隆基方才轻声骂了一句。

“杨国忠这个废物。”

李倓则拿出一个火折子点亮了一根火把。

李亨大为惊讶,问道:“哪来的?”

“方才捡的。”

借着火把的光亮,李亨抬头看去,只见那砖墙上方有个气窗,可容一人通过。

他看了看四周,发现还有残破的攻城云梯。

“父皇,我们可以翻过去。”

“不。”李隆基断然拒绝,道:“朕听到城中的梆子声了,城内必有内应,朕要从城门进去。”

李亨默然,执礼道:“喏。”

杨玉环侧耳倾听,果然听到了隐隐约约的梆子声,她忽抬起头,惊喜道:“是秦王破阵乐。”

“敲错了。”李隆基道,“得有鼓,朕得给城中回应,快找鼓。”

众人连忙去找鼓。

李隆基四下一看,却是吩咐李亨道:“你带人翻墙进去,替朕将鼓找来。”

“喏。”

李亨只好带着两个儿子架好那残破的云梯,由李倓先爬上去,接了李亨,李俶则在下面推着,父子三人由此翻过了那墙。

杨玉环抬头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拍掌道:“真有趣。”

李隆基淡淡道:“还是太简陋了些。”

~~

屋子另一侧,薛白也听到了圣人的评价。

转头看去,只见杨国忠正在聚精会神地观摩着这边的调度,努力学习着,显然是想以后接替了薛白这游艺使的差事。

这当然是一桩大肥差,以后要让圣人玩上“不简陋”的秘室逃脱,场景自然该造得更大。

薛白懒得理会杨国忠,去转向另一处,隔着小窗,看向一间屋子。

这屋子是牢房模样,袁思艺、张垍正被蒙着头关在里面。

一个大胖子正打扮成将军模样,站在屋内等着,见薛白打了个手势,便“咿咿呀呀”地大叫起来。

“快,杀了这些南诏叛军。”

“杀啊!”

之后,大胖子亲自解开了袁思艺、张垍的绳索,道:“两位义士,胡儿可算救出你们了。”

“你是……安禄山?你如何在此?”

“王忠嗣讨南诏失败了,我奉命出兵,两位义士可愿助胡儿一臂之力?”

“圣人呢?”

“圣人当然是在长安城!”

这扮演安禄山的伶人演得十分尽力,捧了捧假肚子,朝天一叉手。

袁思艺、张垍这才想起来是游戏,于是答应下来。

“好。”

“那胡儿带你们走另一条路,到时你们遇到别的义士,便将他们救出来,带他们到阁罗凤所在之处。”

“好……”

薛白听了,重新转回方才所在的侧屋,发现李隆基已通过鼓声联络了内应,进入了太和城。

~~

李隆基等了许久,奇怪的是,李亨父子三人翻过了墙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待他进了下一个秘室,抬头看去,他便发现爬上城墙进的竟不是这里。

而他所在的这间秘室占地广袤,已被布置成街巷模样,站着许多的摊贩。

“找他们问话。”李隆基道,“肯定能问出找到阁罗凤的办法。”

玩到这里,他已渐渐沉浸在这游戏中了。

……

薛白随着李隆基的进度慢慢走动着,偶尔做出调动。

这般连着又过了两个秘室之后,他便听到了对话声。

“袁思艺、张垍?你们怎么在这边?”

“我们找到了一条秘道,跟我来。”

“这边走。”

“还没说你们是如何过来的?”

“是安禄山奉命讨南诏,救出了我们……”

“糊涂。”李隆基忽然叱了一声。

隔着墙,薛白能听到他停下了脚步,不由诧异于李隆基在游戏里倒是很快就判断出安禄山的反意。

然而。

“这游戏既是薛白布置,岂会将胡儿安排为好人?”

“圣人明鉴,快走。”

“这边……”

薛白微微苦笑,挥挥手,安排人进秘道捉人。

他本以为这会是个大反转,也是整场游戏最发人深省的地方,他要让李隆基看一看,相信安禄山会是何下场。但确实是他自以为是了。

李隆基笃定是他薛白千方百计地陷害,也不会对安禄山有一丝怀疑。

接着,墙那边响起了几句呼喊。

“快走!”

“圣人,不要管老奴了……”

不多时,袁思艺、张垍,以及高力士都被带了过来。

薛白搓了搓脸,道:“诸位都出局了。”

“薛白,你好大的胆子!”

“只要圣人、贵妃开心就好,这是我身为游艺使的职责。”

杨国忠上前安抚着袁思艺,道:“袁将军莫恼,我一直盯着,圣人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危险。”

“秘室里太黑了知道吗?竟还要圣人跑动!”

~~

李隆基跑过长廊,喘着气,回头一看,发现身边已只剩下陈玄礼、杨玉环二人。

“太真,你累不累?”他关切地问了一句。

杨玉环十分兴奋,道:“不累,他们捉不住我的。”

“朕就知道,方才那是障眼法,还得按朕原来说的路走。”李隆基道:“走吧,马上就能赢了。”

“三郎如何知晓?”

“下一个秘室就是南诏王城,该是最后一个。”

三人继续向前,穿过走廊,前方又是一道门。

这次,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开门的办法,只需要一个人拉住走廊上的绳索,门就会打开,可若手一松,那门又会关上。

绳索与门隔得也远,若松手,根本没办法保持着开门的状态。

很明显,过去的办法就是得留下一人。

“朕明白了。”李隆基抬头看向那绳索绕着的圆环,道:“若上一个秘室只留下一人,那便失败了。所幸,我们还有三人……陈玄礼,你拉着。”

“圣人,这……”

陈玄礼却没动,依旧站在李隆基身边。

李隆基笑道:“让你拉着,傻站着做甚?”

“圣人,虽是游戏,可臣不知道门那边有什么,此处又黑……”

“朕怕黑吗?”李隆基道:“这宫城内,周遭都是内侍、禁卫,能有何事?”

“臣……”

陈玄礼对游戏不感兴趣,只在乎保护李隆基。

见此情形,杨玉环遂过去拉住了绳索,将前方的门缓缓拉起。

“三郎带陈将军过去。”她语笑嫣然道:“我们可得赢了才行。”

“朕岂能留太真在这里?”

“这是在宫里呢,真当在南诏不成?”杨玉环道:“要我猜,高将军就在隔壁,我可不想输了。”

不待李隆基答应,陈玄礼已上前一步,小声道:“此处黑暗,臣绝不离开圣人半步。”

李隆基无奈,只好在陈玄礼的陪同下,走过了那道门。

杨玉环看着这一幕,缓缓将门放下,然后放开绳索,揉了揉手。

她独自在昏暗中吐了一口气,忽有些失落地低下头。

这一刻之前,她玩得都很开心。可就在方才,她意识到,圣人已经完全忘了这是薛白给她的生辰贺礼,一心想要的只有赢而已。

轻声响起,有门被打开了。

杨玉环不想这么快就出去,想了想,往来路方向的小路过去,躲过了来领她走的宦官。

她放缓脚步,提起灯笼逛了逛,发现还有秘室没有去过,走进一看,原来是另一条路线,已被人破解了。

正观察着,身后有人唤了一句。

“阿姐?”

杨玉环回眸一笑,道:“这么快就找到我了?你送的礼物我很喜欢。”

~~

最后一间秘室确实是南诏王宫。

李亨带着两个儿子正站在一个假扮成阁罗凤的宦官面前,与之面面相觑。

“你你你……你们这些唐人……”

这个“阁罗凤”很诧异来的人是太子,原本背诵流利的话也说不清楚。

他说到一半,只见李亨抬手拿一根手指摁在嘴前,比划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于是连忙住嘴。

四人倾耳听去,听得有脚步声往这边而来,同时还有对话声。

“朕都说了,不会有危险,你非要如此?”

“臣知罪……”

李亨连忙推着李俶、李倓往回走,同时不忘对那阁罗凤比划了一个划脖子的动作,并瞪了一眼。

要敢让人知道,他是先于圣人来的,大家都没好下场。

蹑手蹑脚地退回上一个秘室,李亨小心翼翼地掩上门,方才舒了一口气。

只听李隆基在背后满是威严地喝道:“阁罗凤!”

李亨微微扬着嘴角讥笑了一下,心道,堂堂圣人,也玩这种家家酒玩得起劲。

可笑。

父子三人往回走去,经过一间秘室时,远远看到侧边有火光一闪,有人影走开,才发现方才两拨人是可以在这里汇合的。

……

那边,薛白回头看了一眼,心中了然。

他知道李亨应该是更快破局的,此时显然是李亨又退了回来。

~~

最后,这场游戏果然是以圣人的胜利宣告了结束。

待众人退出秘室,李隆基犹在哈哈大笑。

“朕没看错人,你薛白果然是适合任游艺使,比任御史适合得多。说吧,想要朕如何赏你?”

“……”

李亨听着,心道这个父皇果然是更适合当太上皇,比当皇帝适合得多。

今夜旁人不知,但他心里却很清楚,真正的胜者根本不是李隆基,而是他李亨。

想必往后世情亦会是如此。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