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325章 贵妃醉酒

满唐华彩 第325章 贵妃醉酒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333.第325章 贵妃醉酒

宫城,右监门卫。

吴怀实回来后屏退左右,把木匣子放在桌案上,打开来,从中捧出一方铜镇纸看起来。

这物件有些旧了,许是一直放在府库里,微微有些泛青色。乍看之下,会以为上面盘踞着一条龙,仔细看方可辨认出它是没有角的。

吴怀实把镇纸竖在眼前,眯起一只眼,觉得它是有些歪的,遂将它掰了掰,没掰动。

铜本是软的,这方铜镇纸大概是添了些锡、铅。

“汝阳王找这个做什么呢?”

正这般想着,有小宦官赶过来。

吴怀实不等他上前,将铜镇纸放回匣里,夹在腋下,道:“走吧。”

边走,他边思忖着措辞,想着怎么把薛白在查汝阳王死因之事不动声色地告知高将军。

他知高力士常常偏爱薛白,但这次薛白确实多管闲事管到了内侍省,而且一个逆臣养子总是掺和宗室之事,显然是居心叵测,高将军当明白才是。

“阿爷。”小宦官恭敬赔笑道:“奴婢禀过了,可高将军这会儿没空见你。”

“没空?”

吴怀实停下脚步,感到十分讶异,问道:“你说了我有要紧事回禀吗?”

“说了,但好像宫中出了大事。”

“什么大事?”

“奴婢还不知……”

“那还不快去打听!”

吴怀实当即紧张起来,一时也不会往别的事情上想,满脑子想的是这“大事”定与汝阳王之死,甚至三庶人案有关。

而这两件事,以及近期荣义郡主出嫁,皆与李琮有关。

眼下高力士既没空见他,吴怀实招过心腹,吩咐道:“你们去暗查庆王,我要知道庆王最近都在做什么。”

“喏。”

“还有,汝阳王之前的行踪,加紧了查。”

“喏。”

吴怀实则重新放下手里的匣子,不停转动脑筋。

想着想着,他忽然想起一事,干脆拉开屋门,见门外一个小宦官站在那,便道:“伱进来,站在那。”

“喏。”

“帽子解下。”

“喏。”

吴怀实再次拿出铜镇纸,比划了一下,狠狠地朝着那小宦官的后脖颈砸了下去,连着重重砸了三下。

三声闷响。

小宦官来不及痛叫,被他砸倒在地。

吴怀实确实是用了全力,累得连连喘气,道:“起……起来。”

他放下手中的镇纸,俯身去探那小宦官的气息,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真将其打死了。

人命脆弱得出乎他的想像……

“吱”的一声,门被推开,进门来的小宦官见了屋中情形,吓了一跳,连忙捂住嘴。

吴怀实转过头,露出一个阴翳的眼神,淡淡道:“怎么了?”

“阿爷,打……打听到了,宫中出的大事是……圣人把杨贵妃撵出宫了……”

“什么?!”

吴怀实倏地站起身,大为诧异。

“你说的不是杨淑妃、杨昭仪、杨婉仪、杨婕妤……说的真是,贵妃杨太真?”

“是。”

吴怀实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铜镇纸,一时也说不出哪桩事更大。

~~

虢国夫人府。

香闺中,正在兴头上的两人停下动作。

“那我先回去了?”薛白道。

“别,你到客房等着,玉环也许还要你出谋划策呢。”杨玉瑶匆匆整理着发鬓,“忽然出了这等事情,谁知如何是好。”

“可让她知道我此时在你府中……”

“你真当她不知我们的关系不成?”

杨玉瑶重新披好彩帛,借着烛光擦了擦薛白的脖子,发现那红印子擦不掉,也无暇再管,匆匆往堂外赶去。

还未出后院,便见杨玉环往这边走来,边走边看着周遭的风景。

她连忙迎上去,问道:“如何回事?你吓我不成?真是忤旨被赶出宫了?”

“是,我若不是贵妃了,三姐便不欢迎我不成?”

“谁与你这般说了?问你出了何事,方好想办法。”

“到你屋里说。”

杨玉环自往杨玉瑶的屋中走去,同时,流风回雪地转身看了张云容一眼,示意她守好院子。

姐妹俩进了屋,明珠正在收拾床榻。杨玉环打量了屋中情形,忽道:“既然薛白也在,便将他请来,省得我还要再与他说一次。”

杨玉瑶知妹妹出宫是大事,也不打算瞒着,便吩咐明珠去将人请来。

“我正与义弟议论国事,谈谈南诏之战、汝阳王之死……但你是如何知道他在我府中的?”

“若只是三姐你自己在这榻上躺过,何必让明珠收拾?”杨玉环轻哼一声,啐道:“欲盖弥彰。”

“岂能凭这点就猜到?你怕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口说他在我这里。”

“冤枉你了吗?”

“说了,议论了些国事。”

她们从小到大都喜欢拌嘴,从进屋到坐下这几息工夫内已是你来我往地说了对方几句,但杨玉瑶还是忧虑的,不由道:“都失宠了,你还说这些闲事。”

杨玉环径直拿起桌上的洒壶,对着壶口便饮了一口,方道:“渴死我了,在宫中争吵了一架,到现在还未沾水。”

她并不回答姐姐的问题,目光向屋门处看去,等了一会,只见明珠引着薛白进来。

薛白衣衫齐整,束发戴冠,头发一丝不乱,面容清峻,透着股凛然正气,总之是一派正人君子模样……杨玉环看他这样,不由怀疑起来,暗猜他真的与三姐苟合吗?

“见过两位阿姐。”

“嗯。”杨玉瑶端坐着,正儿八经地应了,略显得有些刻意。

杨玉环则是笑道:“坐,拿个杯子来,边喝边谈。”

“好,我酒量浅,陪阿姐三杯。”

“说来,有两年我们都未曾这般说过话了吧?”

“不到两年。”

“也是,还没到七夕呢。”杨玉环端详了薛白一眼,道:“阿白长大了,我却要老了。”

薛白一愣,这才凝神看向她,烛光下只见那张祸国殃民的美貌容颜比记忆中更美,不由惊讶于她也会自觉老了,紧接着,便见杨玉环眼中闪过促狭之意。

她许是故意那般说的,好让他看她一眼。

见他目光看来,杨玉环不由莞尔,倒了两杯酒,自己先饮了一杯,神态轻松,倒有种出宫更加自在了的感觉。

薛白本想夸她一句“你没变,看着倒是更年轻了”,但却没开口说出来,而是问道:“阿姐是因何事出宫的?”

杨玉环想了想,似也有些不解,道:“没来由便与圣人吵了一架。”

“没来由?”杨玉瑶道:“那便是你撒泼使性了。”

杨玉环听了这话只觉好笑,道:“圣人若不容我撒泼,岂非出了问题?”

“瞧你说的胡话。”

这姐妹二人,杨玉瑶素有跋扈之名,看似泼辣,但实则待人义气,反而更好哄;而杨玉环看似温柔,但因长得太美,天然有股子傲气。

“三姐莫插嘴。”杨玉环再饮了一杯酒,方才道:“今日我本在排演《白蛇传》,唱得好好的,圣人过来先说汝阳王过世,再说用度不足,总之食言反悔,不肯设宴排这出戏,我自是不依,遂成了忤逆圣旨。”

“就这样?”杨玉瑶问道。

薛白反而脸色郑重了些,认为李隆基可能很不喜欢这出戏,上次唱白蛇他遇刺了,还差点失去了杨玉环。但杨玉环既早已表现出想要再唱这出戏,若真是千依百顺,反而显得虚情假意。

“出宫时,高将军还悄悄提醒了我几件事。”杨玉环道:“前几日的太池宴上,玉真公主座位落在了我三位姐姐的后面。”

“有吗?”杨玉瑶当即迷惑起来,道:“我却不记得此事,便是真的,那也是她让我的。”

“事虽小,放在以往圣人恩宠时不算什么,如今,他只怕是觉得杨家声焰太大,过于跋扈了。”

“敲打我们?”

“圣心难测,我如何知晓。”

“敲打便敲打吧,锦衣玉食都是圣人赐的,现在他嫌张扬了,收敛便是。”杨玉瑶实有不满,却还是道:“向圣人请罪便是。”

“阿白说呢?”

“只怕不能请罪。”薛白道:“阿姐态度越强,才越显得问心无愧。”

“我亦是这般想的。”杨玉环道:“非得要圣人先低头了才行,否则往后在宫中可不好过。”

她拿着酒杯碰了碰薛白面前的那只酒杯,问道:“计将安出啊?”

“阿姐且安心等等,待我探明了圣人心意。”

“我们杨家的首要谋士,就只有这一个计策?”

“治家务如治病,对症下药才好,技巧再漂亮没有用。”

杨玉环遂真正地完全轻松下来,不像是被撵出宫了,更像是回娘家玩,手指一抬,指着薛白的酒杯,道:“喝。”

眼看着薛白喉头滚动,她才满意,道:“难得我们姐弟有机会小酌,今夜不可吝啬,你诗写得好,该多写几首诗赠我才行。”

虢国夫人府这酒口感颇甜,却十分能醉人,才一杯下肚,薛白已微微有些头晕。

“阿姐舞跳得好,我却没让阿姐多舞几曲。”

“你想看吗?”

忽然听得这一句问,薛白有些恍然。

他觉得自己大概是醉了,遂摇了摇头。

杨玉环不由抿唇而笑,道:“你不想看我跳舞,我却想让你写诗,活该你白白给我写诗。”

看着这鲜明的容颜,薛白脑中倒是真想到了一首诗,一首长诗。

他却没有抄,而是主动又饮了一杯酒。

说好了陪三杯,他想着干脆饮完这三杯便告辞。然而,他第二杯才放下,却见杨玉环已起身,翩翩起舞,曼舞轻歌起来。

“海岛冰轮初转腾,奴似嫦娥离月宫……”

薛白闻言,不由甩了甩头,认为自己是真的醉了,因这分明像是戏剧《贵妃醉酒》里的贵妃唱的,可眼前却是一个真贵妃。

那也许,真是因贵妃这么唱过,它后来被写进戏词里?薛白不知道,只听得出来,曲调完全是不一样的。

他不敢看杨玉环醉舞,又饮了最后一杯酒,郑重执了一礼,转身往外走去。

“薛白,你醉了。”

杨玉瑶却是过来搀住他,将他抱在怀里。

“没醉,我如今的酒量已不止三杯。”

薛白依旧往外走去,奇怪的是,耳畔还是能听到杨玉环那优美的声音。

他不由转头看去,原来是因为她的歌声幻化成了飞舞的雪花,在他身旁环绕着,难怪走了那么远还能听到。

走在这飞雪中,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心说那首长诗不能抄,倒可以抄一首歌给她听听,可惜自己是个白嗓,唱出来要贻笑大方。

“薛白,你醉了。”

“我没醉。”

薛白觉得自己落在一片柔软的云里,乘云而去。

他这般只到了无人处,才独自哼唱出来。

“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

~~

“薛郎,薛郎。”

薛白再睁开眼,看见了明珠,她正很焦急地推着他。

“我醉了是吗?”

他坐起,感到有些头晕,转头看去,夜还深,屋中点着烛火。

那明珠此时推醒自己,该是出了急事。

“怎么了?”

“宫中遣了宦官、宫娥来服侍贵妃。”明珠语速飞快,道:“他们要接管虢国夫人府的守卫,现在瑶娘正拖住他们,你快出去,晚了就出不去了。”

薛白原本就有些奇怪,虽说在置气,杨玉环这般出宫,李隆基岂能放心,原来是人来得稍晚了些。

他连忙起身,心里却想到,万一在宣阳坊大街被人撞见,只怕会很麻烦,但此时只能走了。

“过街安全吗?”

“贵妃已有安排。”

薛白遂往侧门而去,也不掌灯,由着明珠拉着他带路。

仅凭一点星光,他们绕过花径,前方便是虢国夫人府的西侧二门,周围的护卫已被明珠支开,薛白略作思忖,果断跑了出去。

明珠连忙过去,重新插上门栓,正要走,便听到那边传来了对话声。

“咱已经看到门了,自会着人守卫,就不劳张尚宫操心了。”

……

次日,天刚亮不久薛宅便来了一个客人。

薛白赶到前堂,先是讶然,之后道:“吴将军今日怎这般早就过来?”

吴怀实笑道:“薛郎猜猜,我是为了何事?”

“该是为了荣义郡主的婚事,右相命我帮忙礼院一同操办。”

“正是如此。”吴怀实道:“圣人很重视此事,亲自看了礼院负责婚礼的官吏名单,见了薛郎你的名字也在上面,问‘薛白未在礼部任事过,能操持一场婚礼吗?’”

薛白道:“答圣人,臣不过是负责审核些用度。”

“那我便这般回禀圣人。”

谈过正事,吴怀实换上了亲切的笑容,道:“薛郎若遇到难题,只管与我说。今早我出宫时,贵妃还特意叮嘱,要我多帮衬着她义弟些。”

薛白脸色毫无变化,应道:“多谢贵妃,那我便不与吴将军客气了,到时必请教将军。”

“好,好。”吴怀实细细端详了他一眼,看不出太多问题来,遂又道:“你是太乐丞,汝阳王的葬礼你亦去过吧?自从天宝八载入冬以来,这朝中公卿的丧事、喜事,真是没断过。”

“是啊,生死有命,变化无常。”

“你识得汝阳王?”

“之前见过一次。”薛白答道:“说来那倒是一桩趣事。当时是在安庆宗的宴上,汝阳王扮成女子弹琴,我未能识出他来……”

他说得颇为详细,显得光明磊落。

吴怀实暂时没能打探出端倪来,带着笑意告辞了。

但他今日出宫走这一趟其实是怀疑薛白与杨贵妃有些瓜葛……这怀疑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从那年七夕,薛白与杨玉环在长生殿待了一夜之后,他就隐隐感到两人间有些故意疏远。

另外,汝阳王忽然查访三庶人案的细节,吴怀实也怀疑这与薛白有关。因为他亲耳听姚思艺说的,薛白确实是随着和政郡主去了掖庭,且不是为了私通。

吴怀实虽已不太了解男人,但思来想去,认为薛白必是因与杨贵妃私通了才不与和政郡主私通,那去掖庭也是为了查访三庶人案,如此,一切都说得通了。

哪怕真相并非如此,也没关系。因吕令皓之事,彼此之间嫌隙已生,再经姚思艺之事,更是势不两立,他必须尽早除掉薛白,这是一个机会。

……

出了薛宅,吴怀实没有马上回宫,而是去了虢国夫人府,求见贵妃。

不一会儿,张云容出来回禀,道:“娘子说她是戴罪之身,自幽禁于三姐府中,不敢见人,更怕连累吴将军,请吴将军回吧。”

“老奴惶恐,贵妃若不敢相见,老奴便在此等候。”

“吴将军自便。”张云容万福而去。

吴怀实本就不以见到杨贵妃为目的,等了一会,只见一个宫中女官出来,正是与他对食的吕瑧娘。

吕瑧娘是个颇有手段的女子,在宫中尚宫局任六品司制,权力不低。她是吕令皓之女,正因这层关系,吴怀实才自称为吕令皓之婿。

“如何?”吴怀实问道:“可发现什么了?”

“我看你是异想天开。”吕瑧娘道,“说薛白与杨三姨有染便罢,与贵妃,如何可能?”

“不论有无,贵妃住在此间之时,薛白只要来,便是要命的把柄。”

吕瑧娘道:“你若真想拿他把柄便该给他偷腥的机会,我们昨夜既已守在贵妃身边,如何能有端倪?”

“岂需真捉到赃?未及收拾的东西,衣袜、字迹,只需要贵妃屋中有,我便可引圣人微服来看。”

吕瑧娘本不以为然,听得这般一说,倒是想起了什么道:“昨夜,我们到时,贵妃有些醉了,她在唱歌。”

“这有何奇怪?”

“隔着院墙,我们只隐隐听了几句,那歌很是……奇怪。”吕瑧娘形容不出奇怪在何处,眉头也微微皱起。

吴怀实道:“你唱来听听。”

吕瑧娘本就是被调教好了才送进宫里来的,因此不仅是妙龄美貌,还歌舞俱佳。昨夜虽只是隐约耳闻,竟真能还原出那几句歌声。

她稍稍清嗓,唱道:“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

吴怀实听呆了,惊道:“这歌,好生古怪!”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皆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必是薛白所作。

吴怀实再一想,贵妃昨夜才回的虢国夫人府,马上便会了这歌,且唱的这三句,一句“情”、一句“爱”、一句“恋”,很可能是与薛白幽会了。

这确实不是铁证,但这种事不需要铁证,只要在圣人心里种下一根刺就够了。

在虢国夫人府上既已得了这条线索,吴怀实便不在多待,转回宫中,一路上思忖着该现在出手对付薛白,还是再等等。

眼下已查到薛白去过掖庭、见过汝阳王、查了汝阳王之死、献了一首歌给贵妃,这些线索串在一起,推测出来的罪责很可怕,但都只是推测。

心中犹豫不决,吴怀实进了宫中,迎面有宦官小跑过来,道:“阿爷,高翁要见你。”

“我这便过去。”

因揣着心事,吴怀实赶到高力士面前,才想到那方铜镇纸没拿过来,遂道:“阿爷,那物件……”

“熔了吧。”高力士淡淡道。

“喏。”

高力士问道:“你的人死了两个?”

吴怀实心中一凛,低下头道:“是,奚六娘也不见了。”

“谁做的?”

“暂时还不……不知道。”

“可有怀疑?”

“有。”吴怀实道:“敢对内侍省动手的,可能是东宫或右相府也在查汝阳王之事,或者……儿子有个想法,张驸马说过,右相府好像倒向庆王了,此事当是薛白在其中串联。”

“有这个实力吗?”

“薛白曾在汝阳王府见过奚六娘,查汝阳王之死,之后,奚六娘就被人劫了。”

“找出证据。”高力士吩咐了,之后补充道:“你与薛白有过节,可不敢拿假的证据糊弄我。”

“儿子一定不敢。”

吴怀实低着头,等了好一会,高力士才吩咐让他退下。

“去吧,宫里出了更大的事,这些小事你先去办好。”

“喏。”

听说贵妃出宫才是最大的事,吴怀实当即收了向高力士状告薛白与贵妃有染的心思,此事若先让高力士听闻,必是被抹平了,唯有直接让圣人知道才行。

……

转回右监门卫,吴怀实拿起铜镇纸看了一会,正要招人把它拿去熔了,已有心腹回来禀报。

“阿爷,查到了!”

“发生了这么多事,查到什么了?”

“汝阳王生前经常去见过寿王……”

吴怀实当即起身,道:“传寿王的家令来,不,我亲自去见他。”

“喏。”

脚步匆匆,都走出了堂屋,吴怀实却又想到了什么,回过身,把那铜镇纸塞入袖子里。

~~

十王宅。

李琩也在堂中供了李琎的牌位,终日坐在那发呆。

“十八郎,家令来了。”

家令是管理皇子生活起居的宦官,在十王宅中,除了极少部分的皇子比如李亨能把家令变成心腹,绝大部分皇子的家令都是监视者。

李琩就很害怕他的家令。

但当他回过头,竟看到一个更让他害怕的人。

“吴将军。”

“十八郎不必多礼,折煞老奴。”

吴怀实没工夫与这失势的皇子多寒暄,他在宫内宫外还有一大堆事,很快便屏退左右,请李琩坐下单独相谈。

“十八郎请看,这是什么。”

李琩目光看去,见那铜制的螭龙从吴怀实袖子里缓缓显出来,瞬间吓得脸色煞白,身子一阵战栗。

“这……”

“看来,十八郎是识得此物的?”

“我……我阿娘正是被它吓死的,我……我如何能不识?”

吴怀实唏嘘不已,道:“是啊,当时武氏外戚闹得厉害,但看了这铜镇纸却都无话可说,因这铜镇纸乃是废太子所用之物,最后世人皆知,贞顺皇后是被废太子的鬼祟吓死的。”

“是……是……”李琩强稳心神,道:“是有人把废太子的遗物,放在我阿娘身边,吓……吓她。”

“废太子的遗物,这不假。”吴怀实道:“但十八郎可知,这铜镇纸里,还藏着别的秘密?”

“什么秘密?”

吴怀实却又不说了,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道:“十八郎分明知道的。”

“我知道……吗?”

李琩还想装傻,手掌里已经不由自主地渗出汗水。

他知道,只要眼前这个宦官在圣人面前说他还在掺和三庶人案,他虽不至于死,日子却会非常难过。

“汝阳王那般频繁地来寿王府,十八郎真能不知吗?”吴怀实渐渐冷了脸色。

“吴将军。”李琩忙道:“我不知啊,我已到了如今这等地步,我……”

“那十八郎便请说实话吧,汝阳王已遇害,内侍省也死了两个宦官,圣人雷霆大怒,连杨贵妃都被暂逐,事已至此,只有实言相告,老奴才能保得你。”

李琩先是吓了一跳,之后一愣,讶异于玉环竟也被牵连了。

想到那旧时容颜,他心头一阵刺痛。

“我要如何说实话?”

“汝阳王为何重查三庶人案?”

“他说。”李琩有些恐惧,低声道:“他说,薛白告诉他,李瑛之子李倩还活着。”

“什么?!”

这次,换成是吴怀实惊诧,甚至没能控制住情绪,倏地站起。

“不可能……他……他在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