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316章 太池宴

满唐华彩 第316章 太池宴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324.第316章 太池宴

四月初,长安城天气明媚,桃花将谢,牡丹花却要盛开了。

庭院中响起几声咳嗽,薛白等李林甫缓过来了,道:“月中的太池宴,右相也是要去的?”

“自是在受邀之列。”

“右相不会在御宴上失神?”

“你意在让我以公务繁忙之由推辞?”李林甫道:“朝中已有我病了的传闻,到时若不去,相位必失啊。”

说到这里,他眼中有了焦虑,失了过往索斗鸡的精神刚戾之色,这是他最容易发病的时候。

薛白已更了解了一些李林甫发病的规律,一是身体差了,冬日受了风寒一直绵延四个月不好,至今还伴着咳嗽,二是那癔症,大夫说是风疾,听描述该是脑血管类的病症,薛白以为是老年痴呆了,也许都有。

不过,即使是老年痴呆的李林甫,有时也让人感到难以应对。

“去是必须去的。”薛白道,“或可早些告退。”

“本相能撑住,此事不需你担忧。”李林甫道:“说南诏之叛。”

“好,王忠嗣病了,太池宴他不去。”

“何病?”

“背疽。”

李林甫点点头,道:“可。”

薛白道:“但在王忠嗣病之前,朝廷得先任命他为剑南节度使。等他病时,鲜于仲通依旧任节度副使,秣马厉兵。”

“他推举何人接替河东节度使?”

“韩休琳。”

李林甫想了想,道:“韩休琳虽名望不显,资历却深厚,曾随信安王李祎征讨突厥。由他暂代河东,杂胡暂不得染指,李祎虽死,在军中威望犹深啊。”

李岫遂问道:“如此,台省的文书,孩儿便批复了?”

“可。”李林甫虽不放心,也只能交代给他们办了。

无非是配合王忠嗣,表面称病,暗中调兵遣将,之后出其不意,如高仙芝一般神兵天降,破太和城,擒阁罗凤。

到时,史书上必会记为王忠嗣病中破敌,一桩佳话。

若是他的病也是假的,暗中剪除政敌,那就好了。

薛白趁机道:“王忠嗣想要调用一些旧将,他拟了一份名单。”

“十郎。”李林甫道:“你仔细审一遍。”

“孩儿明白。”

薛白道:“还有一事,万年县令冯用之因功升迁了,人选,我想举荐杜位。”

李林甫摇了摇头,道:“要对付东宫,又不能与杂胡一心,得拉拢信安王李祎的旧部。李祎的长子袭了爵,但他有个三子,才干出众,叫……叫李……”

“李岘。”李岫应道:“李岘,信安王第三子,字延鉴。起家左骁卫兵曹,迁太子舍人、鸿胪丞、河南府士曹,现任高陵令。”

“为父记得,要伱多嘴。”

李岫一愣,行礼道:“孩儿知错。”

李林甫摇了摇头,也不知到底是不满意李岫哪里。

“右相对十郎苛刻了,十郎为人至孝,温良恭谨,目光长远。”薛白道:“难能可贵。”

“优柔寡断,行事温温吞吞。”李林甫依旧不给李岫鼓励,叱道:“难堪大任。”

李岫不敢顶嘴,薛白却敢,又道:“我记得,天宝五载,十郎就看出相府的危机在何处,如今应验了……”

“看出有何用?谁看不出?他看得出,担得起吗?”

薛白道:“右相不信任他,不给他机会,如何知他担不起?”

李林甫吟哼道:“相府家事,不需你管。”

话虽如此,李岫看向薛白的目光便有了些不同。

李腾空站在一旁,眼看这一幕,却知薛白这是在一点点影响阿爷放更多的权力给阿兄,到时,薛白便可从她阿兄手里借更多的权力。

“废话少说,说正事。”

李林甫正要开口说话,却是愣了一下。

他眼中闪过迷茫,喃喃道:“方才说到哪了?太池宴,这场御宴本相必是要去的。”

“右相?”

“阿爷?”

“你们拦我也无用,朝中已有我病了的传闻,到时若不去,相位必失啊……”

薛白凝神盯着李林甫,总结规律,认为李林甫这种轻微的失忆若是越来越频繁,只怕比癔症还难遮掩。李腾空已上前,伸手拦住他与李岫。

“阿爷累了,今日别再谈了。”

“好。”

薛白求之不得,最好李林甫以后只负责露面,什么也别再过问了。

~~

转到相府外书房,薛白随手从袖中拿出王忠嗣要调用的人员名单。

“烦十郎着台省各部官员,将它拟成公文。”

“怎还有太医署、将作监、军器监、供军院使等衙门的官员任命?”李岫不由皱了眉,“方才阿爷在时,你又不说。”

“没来得及说右相便累了。”薛白道,“怎么?十郎做不得主?凡事都须问过右相?”

李岫此人,天资与才华都是不错的,但长期处在李林甫强势的威压下,极不擅长做决断。此时被薛白一句话问到弱处,他不愿承认,淡淡应道:“做得了主。”

“那就好。”薛白道:“南诏多瘴气,药物必是得配足的;王忠嗣还打算造些新式的武器、器械,以便作战;再加上军需衣粮的输送,为帅者,若连这些人手都不能得心应手,如何取胜?”

李岫仔细看过王忠嗣要的所有文武官职,先确定了没有太重要的职位。这个判断是否重要职位的依据,在于是否会对相府造成威胁。

之后,他大概扫了一眼名单上那些名字,道:“我再定夺。”

“十郎得快些,太池宴之后,便要宣布王忠嗣病了,所有的人事任命最好就在这几日内颁布。”

时间确实很赶了,相位之争加上李林甫之病,耽误了太多时间,李岫皱了皱眉,把名单与任命王忠嗣的公文放在一个卷宗里,招过几个官员。

那边,薛白懒得等,随手拿起了另一封文书看起来,之后,摊开笔墨,在写着什么。

李岫对薛白颇为防备,当即分了心,把手里的卷宗交出去,道:“你核查一下,尽快将提拔这些人的批文呈来。”

“喏。”

安排罢,李岫则看向薛白,问道:“你在做什么?”

“圣人中旨,设进食使一职。”薛白指了指他方才看到的那封文书。

“此事说来还是由你而起的。”李岫笑了笑,“自你献炒菜至今,已有些年景,圣人许久未吃过新奇的美味了,因此置进食使,专管诸贵戚所进献膳食,宫中宦官姚思艺任为检校进食使。”

薛白道:“姚思艺此前搜罗了水陆珍馐数千盘,他是因此得圣人喜爱?”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李岫感慨一声,见薛白手中毛笔不停,不由道:“你还写什么,阿爷虽让你参详,你却没资格批阅文书。”

“故而我在弹劾。”薛白道:“我身为殿中侍御史,此为份内之事。”

“什么?”李岫再次惊讶,“你弹劾谁?”

“姚思艺。”薛白道:“此人身为圣人内侍,不劝圣人勤俭节约,反倒铺张奢侈。他所搜罗之珍馐,一盘可抵中人之家十家之产,如此蠹虫不除,大唐难安。”

“别闹了。”

李岫又累又烦,没心思与薛白打这种官腔,屏退左右,道:“你直说,想做什么?”

“我是忠直之臣,还能视而不见吗?”

“说得多了,连你自己都信了?”李岫问道:“你忘了你是给圣人献菜献骨牌起家的狎臣?吃饱了砸别人的碗?不怕朝堂容不下你?”

“此事错不在于进献,在于奢侈。”

“你如何知晓的?”

“这种事,少得了杨国忠吗?”

“又是他多嘴?!这唾壶。”李岫不悦地骂了一句,苦口婆心道:“万不可在此事上再触怒圣人……”

李腾空一直在看着薛白,忽然开口道:“你在名单里安排了你的人?”

薛白笑了笑,因被她看穿有些无奈。

李岫一愣,反应过来,薛白无非是在王忠嗣给的名单里掺了些名字,再用进食使之事当障眼法,吸引他的注意。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那几个官位你想要,直接提便是,右相府既用你,岂惜几个小小官职?何必如此?”

“与此事无关,我若不弹劾姚思艺,有损我忠直之名。”

李岫夺过薛白手中的笔,道:“看在我的面子上,此事稍缓,我来安排。”

他学着李林甫平时一言而决的样子,以坚定的眼神看了看薛白,意思是右相府由他作主。

这般似乎有用,薛白真就没有再继续写那份弹劾奏书。

……

次日。

“十郎,这是王忠嗣举荐文武官员的迁调公文,吏部已批过了。”

“大概审过了?”

“履历都查过了,但许多人并不在长安,还需遣驿马去查。但不知十郎今日就要,下官……”

“阿爷已同意了。”

李岫既看穿了薛白的诡计,反而懒得再查,无非是塞几个人来担些个小官,立些功业,拿起中书令的印章盖了。

“啪”的一声响。

处置过此事,李岫看看时辰,问道:“姚思艺可出宫了?”

“是,正在东市。”

“我去见他。”

姚思艺是个白白胖胖,笑容可掬的宦官,他很懂得吃,因此顶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这身材做事并不灵活,他却很得圣人喜爱。

李岫赶到之时,姚思艺正在享用一大盘浑羊殁忽,今日只吃鹅肚里的糯米。

糯米被鹅油、羊油泡透了,香料用得又足,吃起来有些腻,得搭配解腻的果蔬吃才好。

一个漂亮白净的小宦官拿手捧起一瓣刚切好的桃肉片,持勺舀上一勺糯米放在桃肉片上,卷好,送到姚思艺手中。香料气味、肉味、油味,混着桃肉的甜味,怪怪的。

李岫到时,姚思艺脸上正露出复杂的表情。

“恭喜姚将军出任进食使。”

“哎呀,十郎来了。”姚思艺站起身,却像与没起身时一样高,笑呵呵道:“我能当这么个肥差,还得多谢右相,本该我亲自去拜会右相,反劳十郎你过来了。”

“阿爷本想来见姚将军,可是公务繁忙。”

李岫坐下,在姚思艺的热情款待下尝了些珍馐,不经意地道:“对了,姚将军可识得薛白?”

“贵妃义弟,宫中有几人不知他的。但我识得他,他未必识得我哩。”

“那,姚将军没得罪过他?”

姚思艺一讶,问道:“出何事了?薛白莫不是看我长得像安禄山,这次将矛头冲向我吧?哎哟,他对付起人来,真是斗了一个又一个。”

李岫道:“进食使之事,薛白想参姚将军,被我劝住了。”

“多谢十郎了,也不知他为何与我为敌?”

“宫中内官当中,不知谁与薛白交情最深?”李岫问道。

薛白曾与他说过,可向宫中内官打听圣人是否想再封一位郡主之事,因此,他今日其实是借着这机会向姚思艺打探薛白在宫中的人脉。

“那该是,吴怀实,还有高将军。”姚思艺道:“我见吴怀实每每凑上前找薛白说话。”

“姚将军与吴将军关系如何?”

“好呀。”姚思艺笑道:“我与吴将军亲近得很,那找机会,我该与薛白好好谈谈,若有误会,也好尽快消除才是……”

这机会不难找,没几日之后便是太池宴。

~~

长安城有三个宫城,为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太极宫始建于隋朝,就在皇城以北,乃是大唐开国时的宫殿;大明宫一开始是唐太宗给太上皇修建的,一度停建,高宗不堪忍受太极宫的地势低洼潮湿再度修建;兴庆宫则是由当今圣人潜邸时的宅院改建。

三个宫城之中,太极宫如今是李隆基最不常待的,但偶尔会在太池赐宴群臣。

太池由四个池组成,以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为名,风景绝佳。

四月中。

李林甫走在最前,领着百官步入太极宫,先是南海池子映入眼帘,之后渐渐能看到对面的望云亭。

引路的姚思艺笑问道:“右相也有些年月没来了吧?”

“是啊。”李林甫道:“那边几座宫殿,该是临照、就日、鹤羽、熏风殿。”

“正是,没想到右相竟还记得。”

走在李林甫身后的张垍不由笑道:“那其中还有一座宫殿,右相可还记得是何名字?”

“不错。”

李林甫张口便要说,须臾却是一下子想不起来,而眯眼望入,远远的也看不清那殿名。

他竟因此而感到有些紧张,不自觉地转头一看,周围有几个内侍他并不认得,也不知是真不认得,还是自己忘了。

正担心在百官面前出丑,李琮从另一边走来,与他相见,打了个招呼,解了围。

“右相,许久未见了。”

“庆王。”李林甫淡淡点了点头,道了一声“失礼了”,径直走向咸池殿。

他远比李琮更有气场。

但李林甫身后的李岫却是停下脚步,与李琮低声聊了几句。

“庆王可知圣人要赐婚一位郡主与安庆宗?”

“并未听闻此事。”李琮微微苦笑。

一时间,两人竟有了些惺惺相惜之意,毕竟都是被他们的阿爷打压的儿子。

“圣人中旨并未说明是哪位郡主,若是再封一位,庆王认为会是谁?”

李琮心念一动,马上便想到,郡主是皇太子之女才有的封号,而正好还有一位皇太子之女没有封号,那正是他的养女。

此事不便多聊,李琮很快噤声。

但他今日已做了些安排,毕竟是难得的机会,必定要与薛白通些消息,因薛白必然已利用王忠嗣平南诏之事为庆王一系安插势力。

……

在百官入座的混乱之际,薛白去更衣了一趟。

隔着屏风,他听到了李琮的咳嗽声。

“庆王好本事。”

“毕竟是在太极宫。”李琮低声问道:“听闻王忠嗣今日不来?”

“他病了。”薛白道:“好在都安排好了。”

“那就好,对了,圣人要再封一个郡主?”

“庆王有何指教?”

“我有个养女。”

“博平郡主?”

“不是。”李琮惊讶于薛白竟还知道博平郡主,但时间仓促,不好多问,只道:“博平郡主是嫡出,佩娘是庶出,年近双十,还没有封号。”

“我知庆王心意,此事或能办到。不过,圣人为何不会把博平郡主许给安庆宗?”

“伊娘有些神智失常,圣人不会让她离开掖庭……”

薛白还待再问,然而,这短短几句话之间,已有人到了附近。

李琮连忙离开。

“薛郎?你在里面吗?”

外面有轻唤声响,薛白掀帘出去,只见一个宫娥正站在那,脸上带着些紧张兮兮的神色。

“薛郎,奴婢想给你传句话。”

薛白点点头,上前,低声问道:“姚思艺?”

姚思艺其实已遣人给他带了口信,想与他交个朋友,薛白却没有答应,只问姚思艺进献的水陆珍馐为何比市价贵数十倍。

想来,今日姚思艺必是来与他谈谈的。

然而眼前的宫娥却是愣了一下,显得有些迷茫,似乎没有听懂,也不管薛白说什么,径直传了话。

“三巡酒之后,圣人会上戏台,请薛郎到承香殿一趟。”

说罢,一块腰牌递到了薛白手里。

薛白接了,收进袖子里,道:“不去承香殿,我来时在千步廊附近见到有座阙楼,可到那谈。”

“奴婢不知这些。”那宫娥官四下一看,匆匆跑走了。

薛白皱了皱眉,自往咸池殿走去。

前方,等候着他的宦官却不见了,他走了一段路之后,一个小宦官赶上来小声说了一句。

“三巡之后,姚将军请薛郎一见。”

“到哪见?”

“将军未说。”

“莫引我到不该去之处,就在千步廊附近的阙楼吧……”

薛白随口应了,伸手入袖,揣摩着那块腰牌,暗忖既然这才是姚思艺的人,方才那又是谁要见自己?

~~

淑景殿。

李月菟落了座转头一看,她的姐姐永穆郡主正坐在上首。

两人对视了一眼,永穆郡主惭愧地低下了头,因今日,她不敢再与李月菟一道去看她阿娘了。

那与太子因“感情不睦”而和离的太子妃韦氏,发落为尼,正是住在掖庭的虔佛庵内。往年姐妹俩都是一起去看的,如今韦会死了,永穆郡主害怕了,不敢再招这种麻烦。

而李月菟虽只是韦氏的养女,感情却不输亲母女,还是想去偷偷见见韦氏。

被拿到又如何,最坏也就是落发为尼,从此在虔佛庵内陪着韦氏……

御宴上,满目珍馐,清歌曼舞,但李月菟从小到大已经见到太多了,一心只等着过了三巡,到那时表演便会热闹起来,或是有百尺幢之类的杂耍,或是斗鸡、投壶之类的比赛。

今次,竟是圣人登台唱戏了,群臣不由齐齐起身……

李月菟见此情形,起身,四下看了一眼,往外走去。

“郡主。”

“我去更衣别跟来。”

从淑景殿出来,向东便是彩丝院,之后向南,绕过归真院,便可从千步廊往掖庭宫。

~~

薛白出了咸池殿,姚思艺遣来的小宦官便乖巧地迎过来,引着他往南走。

今日这场御宴上的酒食便是姚思艺这位进食使负责的,其权力颇大,办这点小事甚是轻松。

“姚将军要请教薛郎些炒菜的问题,奴婢带他过去。”

一路上,小宦官腰牌一摆便能顺利通行,偶尔才这般解释一句。

前方的彩丝院、归真院都是为宫中的妃嫔制衣服的地方。

薛白目光一扫,果然如颜嫣所描述的一样,归真院里只有几个老宫女正在绣花样。

绕过归真院,前方有两座阙楼,姚思艺便站在二楼等着,他不光是进食使,也是监门卫的将军,有资格在阙楼值勤。

待薛白一上前,他脸上便浮起笑意。

“薛郎可吃饱了?”

“御宴珍馐值万钱,如何敢不饱。”

姚思艺赔笑道:“薛郎既吃饱了,可不能不让旁人吃吧?”

“姚将军说话风趣,无怪乎圣人喜欢。只是进食一事未免太奢侈,我身为殿中侍御史,既风闻此事,岂可不奏?”

“那薛郎只要不当这御史,岂不妥了?”姚思艺语带威胁地说了一句,笑容马上灿烂起来,接着道:“薛郎想升迁到何处,只管与我说?”

薛白道:“我才迁殿中侍御史没多久。”

“是我失言了,若要升迁,我也办不到,但就在从七品上的官阶上调动……”姚思艺挠着没有胡子的下巴想了想,眨巴着眼睛,问道:“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中书省主书,薛郎喜欢哪个?”

薛白闻言不由笑了,问道:“不能都要?”

“哈哈哈,薛郎耍笑了。”

“姚将军没耍笑?”

“今日在这太极宫见薛郎,便是想请薛郎放心,老奴之所以能任这进食使,自是有手段的。”姚思艺语气诚恳,道:“若没本事,老奴怎么进献价值万钱的珍馐?”

“好……”

薛白还未开口,忽然停顿了一下,向阙楼下方看去。

姚思艺顺着他的目光,只见是和政郡主正在与守着阙楼的内侍们说话。

“薛郎答应了?”

“那是……和政郡主?”

“薛郎识得郡主?”姚思艺道:“我们继续谈。”

“我先与郡主说句话。”

姚思艺一愣,薛白已下了阙楼,大步赶向李月菟,因他一直在与姚思艺商谈,周围内侍并不拦他。

~~

到了千步廊,李月菟提起裙子加快脚步,赶向了嘉猷门。

还未到,她已拿出一块腰牌。

忽然,身后有人拍了拍她

李月菟吓了一跳,再一回头,却见是薛白。

“你在这做什么?”

“你在这做什么?”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问了一句。

之后,姚思艺快步赶上来,笑道:“薛郎,你好大胆,敢轻薄郡主。”

薛白却没被他吓住,而是狐疑地看了两人一眼,道:“姚将军是在帮郡主出逃?”

姚思艺拉过他,低声道:“莫多管闲事,我在宫中做事,一向是与人为善,待薛郎如此,待和政郡主亦如此。”

“但姚将军好大胆,贪墨便罢了。还给郡主腰牌,让她暗中出入掖庭……”

“这又是多大事?圣人既不住太极宫,不过是郡主思念养母。”

“姚将军没有旁的打算,你莫是东宫的人?图谋不轨?”

“胡说什么?”姚思艺道:“薛郎只管说是否愿意迁官罢了。”

薛白沉吟着,有些犹豫,喃喃道:“姚将军没骗我?”

“骗你做甚?”

“那简单,让我随和政郡主去看一眼。若她真是只过去见养母,万事好说。”

姚思艺一愣,摇头道:“如何使得?”

“圣人不住太极宫,不过是去趟掖庭,有何使不得。”薛白道:“姚将军今日不就是想让我见识见识你的手段吗?”

……

事实上颜嫣见过李月菟回来便与他说了。

——“守嘉猷门的是个白白胖胖的姚内官,与人为善。”

薛白一开始针对姚思艺任进食使一事,就是冲着他来的。

此时,李月菟已经站到嘉猷门附近,姚思艺要么放他们过去一趟,要么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而时间已经不多了。

“好吧。”

姚思艺转头一想,薛白这一过去,反而能落个把柄在他手上。

“薛郎去可以,不可秽乱宫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