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204章 出阙

满唐华彩 第204章 出阙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204章 出阙

满唐华彩正文卷第204章出阙右相府。

一盆盆冰块摆在桌案边,侍女们打着扇,给李林甫扇去丝丝凉风。

他年岁大了,懒得建自雨亭、清凉殿,唯习惯这古朴简单的降温之法。

“圣人马上要游幸华清宫了。”

“如此,朝政又将完全交由右相打理,真是辛苦啊。”

其实,圣人就算在长安,也是不怎么打理朝政的,只是对于李林甫而言还是有些区别……至少他不怕有些幸臣动不动又去请圣意了。

比如前阵子贬谪王昌龄一事,当时圣人若在华清宫,那么,任薛白再诡计多端,也不可能让圣人因这点小事而特意派人去把王昌龄召回来。

“幸臣干涉朝政,是最让人生厌之事!”李林甫如此想道。

他收回心神,看向陈希烈,道:“圣人到了华清宫,依旧是要看邸报与文萃报的,你可掌握了刊报院?

陈希烈微微迟疑,没有马上回答。

李林甫又道:“若顺利,本相打算就在下个月提出设置刊报院诸官职。”

一秒记住httpsm.

“回右相……此事,不太顺利。”陈希烈缓缓答道。

他知道“顺利”的意思指的是调走薛白,换由旁人来刊报,还能顺利刊出报纸。

但他确实还做不到。

免费领币一是工艺,虽知是用雕版、活字两种印刷术,但许多细节还不知,且天量的竹纸都掌握在杨党手中;二是人手,上至官员、下至工匠杂役,都得了杨銛私下给的好处,哪怕薛白不在也能井井有条地做事,哪怕陈希烈过去也只能被束之高阁;三是能力,若少了薛白、王昌龄,拟出来的报纸只怕就是没那个味道。

另外,即使刊印出来了,薛白散发报纸的办法也颇为神秘,若让陈希烈办,也只能让南衙巡卫来发放。

虽做事不行,陈希烈却擅于回答,应道:“薛白狡猾,杨党跋扈,处处防备。想来此事要办得顺利,还是得让他们妥协才行。”

“你要本相与杨銛、薛白谈条件?”李林甫问道。

他不太愿意,除了放不下高高在上的宰相气派,更主要的原因是杨党言而无信。说好只拉拢王忠嗣,却阻挠他除掉王忠嗣;说好只普及竹纸,却推出了报纸;说好不干涉中书门下事,却将圣谕直述臣民,夺翰林、中书舍人之权。

“你要本相与这些小人再谈条件?”

“那是否……由我来问问?”陈希烈带着些试探之意,瞥向李林甫。

一瞬间,李林甫眼中精光绽出,目含狠厉瞪向他。

陈希烈惊得背脊生寒,暂时不敢再存欺李林甫心软之意。

恰在此时,有女使进来递了一个消

“太乐丞薛白,将随圣驾往华清宫。”

李林甫也不惊讶,道:“听到了吗?”

“是。”

“到时薛白不在,刊印院这一点小事你可能办得好?若不能,本相换别人来。”

“办得妥。”

好不容易秘书监才有了一点权力,陈希烈自不会放过,当即应下…….

但等离开了右相府,他思来想去,觉得不论薛白去不去华清宫,夺权都不太容易,最好的办法还是双方达成一致。

官场最讲究的就是妥协。

“让你们盯着薛白,他在何处?”

“回左相,他又在虢国夫人府,已一整日没有出来了。”

陈希烈心中暗骂,觉得这等攀附裙带上位的面首太过小人了。

“回吏部吧。”

到了吏部,陈希烈拿了一块茶饼,便去了功考司郎中的公房。

公房中,杜有邻手捧一本书,倚在那睡得正香,听得动静,一见是尚书来了不慌,行礼苦笑道:“让左相见笑了。”

“无妨,无妨。想必是公务繁忙,过于疲乏了,老夫也是深有体悟啊。”

“是。”

“看看这茶。”陈希烈顺势便坐下,安排人煎茶。

杜有邻反而希望他有话直说,问道:“敢问左相,可是有公务吩咐?”

陈希烈挥挥手,吩咐随从出去,杜有邻连忙接过茶具。

“文萃报骂得满朝体无完肤,连薛郎都被骂,不能再这般下去了。老夫前次给的明哲保身之法,他考虑得如何了?”

“是,下官问过薛白了……他说,长安县尉王之咸,博通经史,才华横溢,可入秘书省,只是担心长安县尉之职无人担任。”

陈希烈一听就摇了头,因这是不可能的事。

何谓“赤县”“畿县”

京城所治为赤县,西京的长安县、万年县;东都的河南县、洛阳县;太原的太原县、晋阳县。

京城之旁邑则为畿县,比如昭应县、醴泉县、渭南县、蓝田县。而若是分得更细一点,昭应县、醴泉县还属于次赤县;渭南县、蓝田县才是畿县。当然,一般任官也没这般细致,有人把天下县分为十等,有人分为七等。

畿县与次赤县之间的区别也就罢了,畿县、赤县的天堑却是不容无视。比如颜真卿守孝归来已是名望重于当世,且两次过吏部铨选,登博学鸿词科,也是先任醴泉县尉、再任长安县尉,这便是由畿县到赤县,蓄力一跃为御史,迈入中层清流官员之列。

“长安县尉,他想都不必想。”

陈希烈没想到杨党狮子大开口,原本想给的条件反而有些不好提了,沉吟道:“老夫关切薛郎的前程,特留心了何处出阙,你猜如何?”

杜有邻道:“请左相赐教。”

“龙标县尉恰好有阙额。”陈希烈先开了个玩笑,须臾道:“江宁县丞,如何?”

这是他有把握让李林甫首肯的条件。

杜有邻连连摇头。

陈希烈笑道:“薛郎虽年轻,毕竟是状元,如今官任太乐丞,居八品,江宁县丞亦是八品。进士初入仕,外放多是县尉,能破例为县丞,如何不好?须知,除非是赤县尉,他不论到哪,都得降品。”

朝衔承务郎,兼太乐丞,任长安县尉即可。

“异想天开。”

杜有邻赔笑道:“此事毕竟与下官无关,下官只是转述而已。”

“那你便转述他,除了江宁丞,没有阙员。”

虽说是讨价还价,但双方都不肯开口先让一步,谈话也就暂时搁置了。

杜有邻认为薛白一点不急,初入官途,大不了就在校书郎的位置上多待上一年。

陈希烈也不急,他身为秘书少监,总能慢慢掌控刊报院,到时主动权就不在薛白手里了。

薛白与青岚收拾了行李,便把青岚安置在了虢国夫人府,准备过两日出发往华清宫。

他则借着到升平坊看杜五郎的借口,转去敦华坊颜宅,与颜嫣说了一声。

“也就去一两个月就回来了。”

“我才不管你去哪。”

薛白遂递了一些故事稿过去,道:“那这个给你解闷用。”

“这还差不多。”颜嫣正才转嗔为喜,又瞪了薛白了一眼。

她面对他依旧神态自若,但像是还没开窍,没意识到两人的关系变化……这让薛白有些不知如何自处。

也不能说太久,不合礼数,偷偷说几句话,薛白便退了出来。

杜五郎牵着马在颜宅外面等,正在街边看人下围棋。

薛白出来见了问道:“怎不进去喝杯茶?”

“那可是颜家大宅,儒学世家,进去随便碰到一人,考较我学问,如何是好?”

“有道理。”

“哎,你知道吗?”杜五郎低声道:“我还可以到竹纸坊撒童子尿。”

“虽说已成了婚,那运娘就算不给薛灵守孝三年,守三个月也好的嘛。而且你说的,等明年,我与她都十八岁了,再有孩子也好应对。”

“你也不谋官,婚后每天都在做什么?”

“我们可开心了。”杜五郎兴奋起来,马上便要滔滔不绝地说。”

薛白当即便是一盆冷水,道:“找点正事做吧,不然你们很快也要腻了。”

“哎你真是……我们可多事要做了。”

“薛三娘怎样性格?”

“你不知?她可一度是你妹妹。”杜五郎道:“她就是很温柔细心,我们成亲以后她渐渐就大胆一些了…...”

两人到了升平坊,在坊门前别过,杜五郎独自还家。

只见全瑞正守在门口徘徊,一见他回来便上前问道:“薛郎呢?阿郎有急事找他。”

“他去……他回家去了,有何事,我去与他说。”

“请五郎先到书房见阿郎吧。”

杜五郎匆匆赶到书房,只见杜有邻正在踱步徘徊。

“阿爷,怎么了”

“有人想要保举你为官。”杜有邻皱眉沉思道。

“啊?”杜五郎不喜反惊,问道:“为何?”

“自是有求于国舅、薛郎,难道因你这不学无术的有才华吗?”杜有邻叱道。

“怎么回事?我去与薛白说。”

“卫尉卿、秘书监,嗣许王李璀病倒了,有人想要他的位置。”

“分别是谁?想要哪个位置?”

啊?什么意思

待杜五郎赶到宣阳坊,把事情告诉给薛白,反而被薛白问懵了。

“李瓘有三个可以抢的位置,嗣许王之爵、卫尉卿之衔、秘书监之职。谁来找你阿爷,要哪个位置?”

大唐官场就是这样,李瓘还未死,只是年老多病,却已有许多人像狼一样围着等待他死后出的阙员。

杜五郎道:“是庆王府门下,想要替庆王之子谋秘书监....

薛白当即冷了脸,道:“他好大胆。”

“不是,我阿爷说…….秘书监是圣人早就答应过等嗣许王死了,哦,薨了,就给庆王的儿子。”

“答应过的?”薛白这才态度缓和下来。

此事发生得突然,他了解了情况,也并不想掺和,遂道:“这是麻烦事,不要理会。你也耐住性子,别被这一点官职引诱了,等一等吧。

“好啊!我特别耐得住,不急着当官。”

杜五郎忧心忡忡地来,欢欢喜欢地就去了。

次日,天还未亮,薛白犹在睡梦中,却被明珠推醒了。

“薛郎,有人到你府上找你,出事了,秘书监、嗣许王薨了,你身为下属,当去吊唁。”

“我现在去。”

“怎么了?”杨玉瑶问道。

“瑶娘,薛郎得先回他府上,在他府上见许王府派来的人,得快些。”

“李瓘是吗?他的礼物我们收了吗?他那忙我帮不了。”杨玉瑶迷迷糊糊道。

薛白不由问道:“什么忙?”

“他想把爵位给他的幼子,但问过了,圣人私下说,年纪差得太大,长得又不像,得给他侄子益嗣。”

“那秘书监之职呢?”

“好像是早答应给庆王之子了吧。”

薛白得了确认,匆匆披上衣服,借着夜色穿过长街,回到自己宅院,换了一副哀容,赶到正厅。

“李监他.…真的吗?”

“校书郎节哀,随小人去一趟吧。”

“好…….”

才到许王府,远远地便听到了陈希烈的哭声。

“许王啊,李监啊!”

“你是兰台太史……要为社稷修一巨编啊,此等大事业方兴未艾,如何能中道薨殂?!呜呼哀哉!”

薛白目光看去,偶然间目光看去,发现李璀的两个幼子确实还小,大的一个还不满十岁,而李瓘死时至少已年逾六旬,有些事确实不好说。

陈希烈一直哭。

薛白心情也渐差,他与李瓘只见过几次,但李瓘一死,却给他添了许多无谓的麻烦。除了身为秘书监的下属要来吊唁,他还是太乐丞,得安排葬礼的一些礼乐之事。

不过,多一个差事也未必是坏事,到许王府露了面之后,薛白便借口离开,去了太常寺……倒不必听陈希烈鬼哭狼嚎。

到皇城时天光已大亮,在进安上门之前,薛白先找了一家摊位,要了一份汤饼,一份羊肉。

“咦,薛郎”

忽被人唤了一声,薛白暗叫倒霉,转头一看,来人却是驸马张填。

值得一提的是,张咱正是太常卿、即薛白的顶头上司。此事倒也不是巧合,而是薛白如今来往的就是大唐最显赫的一批人,挂职哪个衙门都有熟人。

“张寺卿,怎也吃这些?”

“嗣许王薨了。”张填叹道:“我也得到太常寺视事啊。”

薛白道:“嗣许王留下的位置,似乎不少人惦记?”

“还不是因为你?”张珀道:“秘书监本只是一个无权的虚职,因你那三个举措,如今已成了权柄熏天的要职,麻烦了。”

“与我无关,左相上书的。

“呵”

两人仿佛聊闲话一般说着李瓘之事,末了,话题还是说回李琮。

“庆王素爱其子李俅,欲使之承嗣,故而为李俅向圣人讨要一个三品上的官职,圣人确是答应过待嗣许王一薨,就命李俅为秘书监。此事本为寻常,如今却是变味了。

张填道:“我给你一个意见,你自己拿主意。”

“尽快外放?”

“嗯。”张咱点点头,叹息道:“莫沾那些人。”

薛白也是打定了这主意。

他是驸马薛锈收养来的孤儿,是培养来帮助太子李瑛的,谁也不知道当年薛锈曾给他灌输了怎样的想法。

而李俅又是李瑛之子,一旦薛白在此事上帮李俅,难免引起天子的猜疑。偏李琮还自作聪明,派人到杜宅联络。也不知是病急乱投医,还是受人蛊惑?

于薛白而言,倒不如划清界限,谋求尽快外放。

但他不能表现得太着急。

李林甫、陈希烈都是人精,一旦看出他急了,畿县就不要想了。甚至可能为了刊报之利,顺水推舟,把他往漩涡里推一把。

要做的是留心针对他的阴谋,摆脱此事的影响,甚至是借助此事,把下一个官位拿到手。

一路进了太常寺,薛白发现那平素十分清闲的礼院人来人往,这是要履行本职,

给皇亲拟谥号了。

都该忙碌起来才是。

薛白走进太乐署,很快,乐工们奏起了哀乐,太常寺一片繁忙景象。

这等规格的哀乐一响,便代表着朝堂上出了大阙员,大家便要开始如鬣狗争食一般争夺官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