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174章 挑唆者

满唐华彩 第174章 挑唆者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174章 挑唆者

崔翘走到了窗边,居高临下地向庑房中的士子们看去,等到最后也没看到有人弃考。

他捻着长须,目光愈发深沉起来。

达奚珣坐了一会,喃喃着“湘灵鼓瑟”,忽想到了什么,倏地站起身来。

“崔尚书,你胆大,你这是明摆着搞……...”

崔翘却不像大胆的模样,脸色愈发阴沉下来,摆了摆手,止住了达奚珣要说的话。

“这边来吧。”

两人避过旁人,走到一旁,达奚珣低声道:“我才想起来薛白之父名叫薛灵,可圣人许了薛白一个状头。”

“你收到圣旨了?”崔翘反问一句,“我从未接过点他为状头的圣旨。”

达奚珣眼睛一瞪,讶道:“都不是刚进官场,诡辩何用?”

“晚一年罢了,他不过十七岁,何必急?”

“可右相答应他了…...”

崔翘道:“此事后果有人担了,你大可再去问问右相。

“我这就...”

达奚珣脚步才动,但略略一想,疑惑地看了崔翘一眼,也不问那个“有人担了”是谁担了。

只要有人担,于他而言,到时推说不知薛白之父的名字是最简单的办法。

“那就不必问了,这题目我没看出什么来。”

两人不再多说,转回楼阁。

陈希烈盘腿而坐,似乎睡着了;杨光朔倒是尽忠职守,还在替杨钊盯着考场上发生的一切,却没发现有任何的异常。

时漏一点点流尽,渐渐到了酉时。

“咚!”

“收卷!”

随着一声钟响,天宝七载的春闱考试也就这般结束了,吏员们开始收卷。

每一封卷子的诗题上都写着《省试湘灵鼓瑟》,一字不差。

礼部院北边,明经科的第三场考的是时务策。

杜五郎放下笔,任由小吏收走了自己的卷子,滞愣了一下,有种空落落的怅惘之感。

他觉得自己答得普普通通,落榜很正常,中了也说得过去。若能十七岁中了明经,确实算是不错的成就,若不能,其实并没甚遗憾。

揉了揉那张肉嘟嘟的脸,他又恢复了笑意,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尤其是薛三娘送的那个砚台。

出了考场,远远就看到正打着哈欠的杨暄。

“你考得如何?”

“还不错吧。”杨暄道,“写了名字,也填了一些字,不至于拽白。”

“你还知道‘拽白’?”

“哈哈,我为了中榜,一年学了几百字。”

杨暄似乎刚刚睡醒,此时才精神过来,一把揽住杜五郎的肩,道:“走,与我到东市抢地盘!娘的,长安有几个渠头投靠了王准的朋友,名叫刑什么的,那字我不认得,你来当我的军师。”

“唉,你阿爷都当一国重臣了,就懂点事吧。”

杜五郎从杨暄腋下钻了出去,拔腿就跑。

“让一让,让春闱五子过一过。”

挤过人群,往南跑了数十步,路过了礼部南院,远远地,他望见了薛三娘。隔着人群,她正站在柳湘君的后面,显得那样娴静。

一时间,旁的人在杜五郎眼里都失了颜色,成了潮水,唯有她是鲜明的。

“三娘!”

他挥了挥手,那些人们的对话声。

往那边挤去,没在意周围到处都是唉声叹气,天下贡生汇聚长安近三千人,每年明经不过取百人,进士不过取二十余人,绝大部分人都是来当陪衬的。

不时总能见人将笔掷在地上,愤愤骂上两句。

“再不考了!”

“唉,若要谋前程,投边镇去吧,若能受得了那份苦寒。”

“男儿学得书剑,为求功业,何惧苦寒?今科再不中,求人引荐往高将军幕下罢了。”

“同去同去。”

“想得轻巧,欲投安西军幕下的豪杰多了杜五郎挤过了这一群人,前面依旧有人在骂骂咧咧。”

“这科场哪次不泄题?”

为谋個进士及第,脸都不要。”

“岂止是泄题?还有人丧父不守不戴孝。”

“说的是薛打牌?听说他阿爷没死,露面了。”

“不说薛打牌,便没有杨识字了吗?‘我阿爷是高官,我识字就能中榜’。”

“认命吧,没家世,又不够无耻,你一辈子都中不了……

偶尔才能响起一些语带欣喜的对话。

最有才气、名气的当世俊杰往往都聚在“仲文!这里……文房,我为你引见,钱一起。

起钱仲文,吴兴大才子,你莫看他年轻,诗文却了得。

“见过文房兄,贞一兄万莫如此说,今科我是初次下场,只是来熟悉一二罢了。

“诗赋如何?”

“贞一兄,我前几场没考好。但今日这诗,写景写情,正是我最擅长的,我.…....

年轻的钱起对今日的诗题极有信心,正不知如何形容,与他在聊天的李栖筠、刘长卿却已见到了更多的熟人。

“从一、达夫兄。来,为你们引见,李嘉祐李从一,赵郡李氏,颇有诗名,还有这位“作《燕行歌》的高三十五兄!久仰大名!

杜五郎路过时被高适喊了一声,匆匆打了个招呼,掠过他们,一路跑到薛三娘面前。

他倒还不忘先与柳湘君见礼,之后摸了摸薛家兄弟们的头。

“五郎考得如何?”

“考得如何不要紧,中不中听天命便是。”

杜五郎问道:“你们有心事吗?”

薛三娘一听,眼中就黯淡下来,不知这心事该怎么说,不知是该说烦恼阿爷回来,还是说对婚事有了担忧。

“没事的,就是担心你们考不好。”

“我们?哦,对了,薛白呢?”

杜五郎回头看了一眼,竟是很容易就找到了薛白,连忙打了招呼。

薛白看到他们,却只是挥手示意让他们先走,他则转身往东面而去。

“又出事了?”

杜五郎敏锐地意识到了不对,连忙追了过去。

道政坊,丰味楼。

薛白一路登上阁楼,杜始匆匆迎了过来。

许是彼此太过心意相通,虽然薛白脸色

一片平静,她却还是问道:“出事了?”

“进去说。”

两人的手自然而然牵在一起,之后因见到杜五郎匆匆跟进了院中,两人又自然而然松了手,也不进屋了,凭栏而立着。

“诗题犯忌讳了。”薛白道。

杜始脸色一白,问道:“你弃考了?”

“没有。”

“怎么能不弃考?!未放榜之前还来得及,我们得让考官销了你的卷子。”

犯忌讳的影响,薛白其实知道,不过感受没那么深。

别说诗题里明明白白出现了父亲的名讳,哪怕只是谐音都算犯忌讳,这放在后世他根本难以理解,那么,犯忌的恶果也是现代人难以理解的。

“弃考只是耽误一年,犯忌讳却要耽误一生的声名与前途,弃考吧。此事,势必有人针对你,做得这般明目张胆,简直找死。”杜始道:“我们弄死此人,明年再博一个状头。

此时杜五郎正在楼梯上跑。

杜始趁这个机会,贴上薛白,柔声安慰道:“没事的,敢挡你路的人,我们除掉。”

“无妨,本就是独木桥,有晃动太正常了。”

薛白遂抱了抱杜始,在杜五郎登上楼阁前松开。

“必有人指示崔翘,能说服一个礼部尚书,此人能量很大;圣人允我一个状头,他敢这般公然忤逆,胆子也很大。”

“哥奴?李亨?张泗?张汀?”

“最好是哥奴,但应该不是。哥奴好几次在我手上吃了亏,不敢在我圣眷正浓的时候对我出手,何况我最近没招惹他。”

杜五郎已赶到一旁,听不懂这些,但也不打扰,就站在一旁把风,以免有人偷听。

“还有几个可能。”

杜始说着,有些嫌他碍事地看了一眼,认真分析。

“那些卖白藤纸、卖集注的商贩背后的势力,你莫小看他们,一张白藤纸可卖至百钱,连朝廷都不堪其价,集注更是世家操纵科场的利器,有价无市。今科弘农杨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都是有大量弟子应举。比如你那个朋友李嘉祐,乃名相李峤之后,与崔翘之父崔融皆为‘文章四友’,多少科举入仕的宰相都是他们的门生。你不仅是要一个状元,杨党还要三个名额,还有,元载造势造得太过了。”

元载非常有能力不假,但他在寒门中造声望的手段确实显得有些贪婪,此事打着杨銛的旗号,而谁都知道薛白是杨党的幕府主客,连竹纸都是他造的。

世家望族感受到威胁了,逼着崔翘给薛白,以及杨党一个教训,确是有可能的。或者说,崔翘之所以这么做,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这种压力。

“应该不仅如此。”薛白道:“若是如此,不会只针对我,他们会以别的办法把我、以及我们要的三个名额全部罢黜。”

“那要看放榜结果才知道,能先让你落榜,就是对投靠杨党的那些寒门士子的一个威慑。”

“是。”

“还有一个可能,东宫或杂胡想阻止你入仕,问题在于,他们是如何说服崔翘?”杜始思忖着,道:“毕竟是让崔翘忤逆圣意.….”

这句话入耳,薛白心念一动,沉吟道:“若是,没那么忤逆圣意呢?”

“圣人已许你一个状头了。”

“但并没说过是哪年的状头,在圣人眼里,我这年纪晚一两年中榜,他真的在乎吗?此事只是小小地给我一个教训。”

“因你想让高适中榜,圣人觉得你太狂了?加之有人进逸……未必圣人默许,但他们咬定了圣人不会很生气。”

薛白道:“若只是如此倒简单。但此事还牵扯到了薛灵,那他已死的流言未必是巧合。”

“崔翘必然知晓内情。”

“他是朝廷重臣,查不了。”

“查张泗。”杜姱道:“她想找到薛灵,或许有可能知道什么。”

“她还赌吗?

杜始眼中已闪过冷意,淡淡道:“戒得了吗?”

杜五郎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愈发不安起来,末了,问道:“薛灵怎么了?”

薛白也不着急,道:“弄不好会影响你的婚事。”

“啊?我有什么能做的?!”

与此同时,李林甫听过了达奚珣的禀报。

“因薛灵无足轻重,下官愚钝,初时忘了其名。不过,想来崔翘要教训薛白,不是大事。”

李林甫脸上却没有事不关已或幸灾乐祸的表情。

因为他首先是宰相,厌恶这种不经他允许就擅自改变他吩咐的事。

之所以答应薛白中状元,并非他输给了薛白,而是顺圣人心意,他不允许有人敢忤逆、甚至改变圣人心意。

能绕过他而改变圣人心意者,名字都被他记下来,且绝大部分都已经划掉了。

“阿郎,崔翘到了。”

“他倒是聪明,不等本相派人过去找。”

李林甫挥退达奚珣,又派人去痛叱陈希烈,方才招了崔翘来见。

大家都是紫袍,崔翘家世、名望不凡,连李林甫都撤掉屏风,亲自迎见。

“右相太隆重了,我担不起啊……我真是担不起啊。”

“崔公还有何事担不起?”

崔翘面露苦色,开门见山道:“今日来是给右相一个解释。”

李林甫一听便知,此事不是崔翘擅自对付薛白这么简单。

“确有不少人来找我,让我阻止薛白中榜,给他一个小教训。”

“都有谁?”

“除了几家希望弟子中榜的望族,几位与薛白结怨的公主驸马,还有上柱国张公…..重压之下,我真是无可奈何啊。”

曲江畔有一座奢豪的宅院,乃是一家暗赌坊。

自从达奚盈盈离开寿王这个靠山,便在权贵赌徒眼中成了背主之奴,她的赌坊便一落千丈,如今自有新的赌坊吸引着权贵。

张泗赌了一整夜,直到了清晨方才打着哈欠,乘着钿车转回府邸。

路过修政坊时,忽然,马车外响起了厮打声。

“哪个不开眼的?!”

张泗当即发怒,掀帘看去,却诧异地见到四个壮硕的蒙面大汉手持大棒在痛殴她的护卫们。

这一惊,她不由魂飞魄散,惊呼道:“来人呀!巡卫在哪……呀!”

已有一名大汉探进钿车,一把扯住她的头发将她拖出来。

“别动我!我给你们钱.…...”

“谁叫你来找我们的结义阿兄的?!”

“啊!什么?”张泗一愣,“谁?”

“薛灵,谁让你找他的?!”

张泗不由吃惊,没想到薛灵那死乞白赖的样子,竟有这般亡命之徒的朋友,不由道:“他……他欠我一千贯..”

“就因为这点钱寻他?!”

“这点钱?我…….我……”

“尻,这娘皮不说实话,撬了!”

“别!求你……我我说的是实话,他真欠我一千贯.”

“放屁!我们在山上待得快活,你个蠢娘皮能放出风声,骗我兄弟回长安?’

“不,不…….我郎君出的主意,他与好友们饮酒,说到此事,有人想出了办法……...我说的都是真的!”

“哪些好友?”

“很多人。”张泗想不起来,哭道:“我们往来都是公卿望姓、皇子公主,就是那么一些人嘛…….应该是与薛灵那儿子不对付的公主驸马,我那夜醉得厉害,不记得了。”

她说到这里,那四个大汉中有人道:“啊,对了,她妹妹是太子妃,莫是太子要找阿兄,弄死她算了!”

“太子?吓死我了,快弄死!”

“别!”张泗大惊,哭道:“不是太子!就是一点欠钱的事,真的!”

“不信,你说哪个公主驸马?!”

“总之是我郎君的朋友,招了一群人喝酒,五姓七望,宗室皇亲,我郎君与所有人都交好。‘驸马出的这主意好!’他当时这般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