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择日走红 > 第673章

择日走红 第673章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4:26

第673章

《十七层》第二季开始预热,发布宣传片。

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热播的剧,现在续集出来,原班人马全员回归,当然备受关注。

陆严河作为男主角,并没有参与大部队的宣传行程,其实,不只是他,江军也没有。

不过,好在这部剧的明星够多,即使他们两个不参与,其他人也一样可以把宣传跑起来。

而蒋兰这个时候做了一件事。

她向《跳起来》的营销宣传团队支付了两千万,用于请《跳起来》团队为《十七层》第二季做宣传。

陈梓妍说:“人家确实够聪明,哪怕你跟京台的关系闹僵了,她自己还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示好,维持她跟你的私交关系。”

陆严河点头。

《十七层》第二季肯定是有充足的宣传经费的。

只不过,这笔经费再充足,用到哪儿,那是蒋兰说了算。

而蒋兰拿了两千万出来给跳起来团队做剧宣,这绝对是高价。

一方面,正常情况下,剧宣也好,电影宣传也好,都是“广撒网”行为,不会在一家宣传团队那儿投入太高的经费。

因为再大的宣传团队,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覆盖的范围都是小的。

而跳起来团队的宣传营销,一向是走质不走量。

另一方面,京台自己本身就是一家体量很大的传统电视台,有着自己的媒体矩阵,旗下更有着很多做这一块业务的公司和工作室。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都属于一个集团。按照惯例,这些资源,一般也都会优先承包给他们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在外面去找。尤其是《十七层》第二季这样的大热剧集续作,它需要的其实就是让大家知道,这部剧要开播了,喜欢这部剧的观众记得来看,就够了,要的是量而不是质。

宣传重点不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蒋兰却找到了跳起来团队。

-

其实,现在跳起来团队最大的盈利项目,就是广告业务。

因为跳起来本质上还是一个内容平台,从杂志,到电子版,到旗下不同的媒体号和内容平台,以及签约的作者号……

跳起来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媒体矩阵。

这个媒体矩阵大到被很多资本势力觊觎,每周都有人来谈收购。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陈思琦团队仍然坚持要做其他的业务板块?

因为任何一家公司,如果盈利来源单一,都很容易受到制约,因抗风险能力低而陷入危机。

宣传营销业务,就是陈思琦非常看重的一点。按照跳起来团队对于宣传营销业务的要求,其实这一块业务的净利润无法实现较大增长。他们走的是“精品路线”,个性化定制宣传营销方案,而不是跑量。

一切不能跑量的商业模式,都注定了难以实现利润的量级增长。

但是,陈梓妍认为,这对于跳起来的品牌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个业务板块,去打通跳起来跟影视圈的关系。要知道,跳起来还有另一块非常重要的业务,就是IP运营与开发。

所以,对于《十七层》第二季主动找上门来,拿出两千万请他们做宣传,甚至对于宣传想要达到的效果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要求,陈思琦的第一反应就是——

京台这又是想要坑谁?-

“这个可以接。”陈梓妍跟陈思琦说,“《十七层》是蒋兰负责的项目,蒋兰算是京台里惟一跟陆严河关系真不错的人,她这也是想要感谢陆严河还愿意配合《十七层》第二季的播出,愿意继续做完第三季。”

陈思琦恍然。

她问:“所以,其实他们的关系还挺不错的吗?”

“是的。”陈梓妍说,“本来陆严河跟京台都不来往了,现在他唯一还愿意搭理的京台人,也就是蒋兰。”

陈思琦:“我本来还担心,是严河他现在不愿意搭理京台,所以京台才突然找到我这边来,让我做《十七层》第二季的宣传,讲实话,《十七层》第二季的宣传,根本用不着我们来做。”

陈梓妍:“我还挺想知道的,站在你的角度,你觉得《十七层》第二季如果有什么值得做宣传的地方,你会觉得是哪里?”

陈思琦说:“我还没有看剧,没有看素材,单纯从这部剧的题材和阵容来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十七层》播出以后,这一类型的剧,基本上就只有《鱿鱼游戏》播得比较火,后面再也没有出现比较热播的同类型剧。我曾经试着去分析过,你看,好几个平台都用大明星主演的阵容来开发过类似的剧集,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比较同质化,都是那种一群人被集中在某个地方,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一些生死游戏式的挑战,大同小异。”

陈梓妍闻言,说:“但是,这种类型的剧,不就是这样的设置吗?这也是这种类型的剧,最大的卖点。”

“可问题是这种类型的剧集,它往往需要有非常鲜明的人物特点,尤其是能够让观众情感共鸣的情感走向和人物命运,才能够真正地让观众进入这个世界观,不然就跟看着一群小孩玩过家家游戏似的,你是没法儿相信这些人物的。”

陈思琦无奈地耸耸肩,接着说:“但你看国内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之前冰原视频开发的那个《元年》,主线故事就是一对已经分手的情侣和他们的朋友被邀请到一座岛上,进行寻宝游戏,没想到这些游戏里藏着致命的危险。这部剧一开始热度很高的,主演的都是当红明星,但播了六七集以后,口碑直接下滑,为什么?因为游戏世界观设计有Bug,被观众发现了,这是其一,一旦游戏世界观设计有Bug,这个世界就直接被证伪,喜欢这一类题材的观众,会毫不留情地抛弃它。其二,他们的主线变成了这对男女主角不断地为之前在一起的各种事情吵架,回忆,在一个充满致命危机的环境里去开展他们的情感大戏,哪个观众看了不烦?”

陈梓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最重要的是,要是这些感情的争吵、复合等等,可以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也不说了——尽管这本身对这类题材也是一个大忌,因为观众不喜欢,但在这个基础上,这些甚至都跟主线没什么关系,感觉就是找了一个编剧来写感情线,找了另一个编剧来写游戏线,然后生硬地凑在了一起。”陈思琦说,“后来我也去打听过,说白了,他们还真的就是为了尽快做出这个项目,找了几个编剧,攒了这么一个剧本出来。说白了,现在的平台,对剧本还是不重视,无论怎么说都不重视,那些演员,也不是省油的灯,有点名气的,都要求要给自己的角色加戏,那能怎么加戏?每个人物都是有既定的安排的,哪一关要受伤,哪一关要死,那不就只能加感情戏了,再加回忆戏。”

陈梓妍:“说起来真可悲,剧本的重要性谁都知道,结果就是谁都可以插手剧本的事情。”

“是啊。”陈思琦说,“我们做跳起来剧场,合作过的大部分一线明星,无一不会对剧本提出修改意见的,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绝对的坏事了,有意见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是在正常接触的时候提出的,我们也都可以讨论,最烦的就是那种前期沟通的时候什么都好好的,到了要进组了,或者要开拍了,就开始各种要改剧本了。”

“对于这种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

“不惯着。”陈思琦说,“我基本上都是直接告诉他们,他们要耍大牌,行,那我们会直接发通报,哪怕这部戏不拍了,或者重拍,也不惯着,只要他们能承受事情的后果。他们那些演员,说白了,就是平时在别的剧组嚣张惯了,总觉得自己大牌,为了留住他们这个主演,我们都会忍让。”

陈梓妍:“有那种跟你们硬刚到底的吗?”

“没有。”陈思琦说,“你要知道,他们这些演员敢这么嚣张地叫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背后有人撑腰,就算你是个制片人,是导演,那也不重要,他们在平台有人撑腰的,不怕被封杀。可问题,这是跳起来,我说了算,平台也好,投资方也好,谁都管不到我身上,谁来说好话都没有用,我跟人拍了几次桌子以后,也就没有人再敢蹦哒了。”

陈梓妍叹了口气。

“想想还真是挺可悲的。”她说,“我们不断地致力于让这个行业步入正轨,可是,每当我们觉得进步了一点点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件事提醒我们,其实并没有。”

陈思琦:“但是总还是有所改变的,至少在我们自己的影视项目里,我们真正地重视剧本,尊重创作者的想法。”

陈梓妍:“跟整个行业比起来,这也太杯水车薪了。”

“如果有一天,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里面,有四五部是我们做的,年度爆款剧集里,也有一半来自我们的项目,那我们制定的规则,就会成为整个行业的规则,我倒是很有信心。”陈思琦说,“说实话,你看那些一开始把自己当剧组皇帝一样的大咖,最后不也还是老老实实地演完了跳起来剧场的戏。”

“那是因为你们足够强势,但很多剧组是没有能力像你们一样强势的。”陈梓妍说,“算了,我们也只能做好我们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没有办法管这么宽,你说得对,至少从我们这些项目里出来的人,都知道要怎么样做,才能做出一部好戏。”

“是啊。”陈思琦说,“明年跳起来剧场的制作经费又可以进一步追加提升了,今年跳起来剧场推出来的剧,整体播出成绩都非常稳定。做了一年这个剧场之后,各个方面都进入了正轨,现在大家都认可了这个剧场,在筹备项目的时候,也终于不用再为了跟别人解释什么是跳起来剧场而费口舌了。”

陈梓妍:“那明年跳起来剧场还是像现在这样的做法吗?”

“嗯。”陈思琦点头,“就沿用这种短剧模式,因为本身我们跳起来是没有影视剧制作能力的,主要是通过灵河以及岳湖台、冰原视频以及北极光视频下面的制作公司在负责具体项目的拍摄,短剧能够减小制作周期,不用把战线拉得太长,比较适合我们。”

陈梓妍:“我估计严河接下来几年,除了他自己演戏之外,其他的重心可能要放到海外去了。他似乎还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在海外建立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和势力,当然,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觉得这么做也是一个好事。只不过你也知道,现在灵河还是挺依赖他的项目,虽然说有几个项目要做,但都是《小鬼当家》《破产姐妹》《合租男女》几个系列作。我是想说,如果你这边还准备继续按照之前的做法来做跳起来剧场的话,要请你这边多给灵河几个项目。不然,我怕他们还真的玩不转。”

“这个是当然的,我会的。”陈思琦说,“我听说灵河签了不少制作人员。”

“是的。”陈梓妍说,“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入那几个项目,他们签的不少人,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新人,还需要不断地跟组,来积累经验。”

陈思琦点头。

“我会尽量在跳起来剧场的项目里给他们提供一些工作机会。”

-

陆严河其实并没有去思考过,自己未来的工作重心是不是要转移到海外去。

陈梓妍只是从陆严河接下来的几个项目,看到了这样的趋势。

她现在都很少会专门去跟陆严河讨论,接下来他的事业应该怎么样规划。

这其实很不符合陈梓妍往常的作风。

但是现在陈梓妍却觉得,对于陆严河的规划,永远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身上最大的变数就是他那层出不穷的剧本。每一个新剧本的出现,似乎都能够带着陆严河进入到一个之前都不敢想的阶段。

比如《源代码》《红眼航班》《活埋》几个剧本轮番冒出来以后,谁都没有想到,它们成为了《毁灭日》陷入僵局之后的几个破局点,还在这种情况下,让陆严河阴差阳错地抓住了机会,成为了《毁灭日》的制片人。

灵河成为《毁灭日》的投资方之一,正式进入了好莱坞电影的投资圈。虽然说,这其中有着很大的偶然因素。

这一次牛刀小试,最开始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要打赢陈品河阻击战。

但是,就像陈梓妍对陈思琦所说的那样,陆严河在成功地把江军推上了《毁灭日》男主角的位置以后,他内心深处确实萌生出了一个崭新的想法:一方面,他在努力地推动华语影视剧出海,另一方面,他也应该发挥这个行业最大的宣传利器,明星作用,比如,推动更多的中国演员被世界更多人认识,让他们通过演员,去了解更多的中国影视剧。

他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现在陆严河主演的电影,在美国院线这边的票房,基本上都能够达到百万美元的成绩。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对很多的外语片来说,想要突破五百万美元的票房都极难。

很多人都只能看到那种取得石破天惊成绩的黑马之作,实际上,如果真的像很多导演一样,有了自己忠实的影迷,他们的作品一样是可以打破藩篱和限制的。

就像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他的电影可能在任何单一市场,都无法取得特别高的票房成绩,顶多数百万美元,可是,这样的导演,在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影迷,他们的电影上映,甚至不受档期等各方面的束缚——因为受众的目标很明确,最后去看他们作品的全球总票房,少则三四千万美元,多则近亿,甚至破亿。

现在陆严河在世界各地的电影市场,颇有一点这种“作者型电影人”的性质。有一小部分影迷,认可他这个人。所以,导演也好,主演或者编剧也好,只要是他真正参与进去的电影项目,都会有一批影迷愿意买电影票。

商业上的影响力,陆严河是靠《迷雾》《鱿鱼游戏》《老友记》打出来的。

但真正的、核心的影迷,无论他拍什么,做什么,都有一批人愿意支持并买单的影响力,陆严河是靠《三山》《暮春》《荣耀之路》《胭脂扣》这样的电影,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江军也好,江玉倩也好,他们两个现在都站在一个非常高的起点。

可以说,有合适的项目推动他们进一步被全球观众认识的话,他们是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知名度,甚至是作为演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

但是,好莱坞项目里有没有亚裔角色,这真的需要运气,也需要等。

所以,陆严河是觉得,与其总是等别人,不如自己主动创作一些项目。

就像《红眼航班》这种项目。

它确实不是什么经典大作,也无法拿奖,可能在票房上也没有破亿。

但是,这却是一部真正由女主角扛票房的惊悚剧情电影,当时全美拿了五千多万美元的票房,它没有其他电影明星(基里安·墨菲反而还是从这部电影才在好莱坞打出名头来的,他甚至是因为这部电影才被诺兰注意到的),瑞秋一个人扛票房,最后,属于收益很不错的一部片子,对瑞秋的事业帮助很大。

要知道,如果你在好莱坞真的有一部是由你单扛票房的片子,最后获得了成功,你基本上就等着进一线名单了。因为在那之后,各大电影公司的邀约都会送过来,敲你的档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