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穿越封神开始 > 第30章 偶遇

从穿越封神开始 第30章 偶遇

作者:西门要吹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35:59

第30章 偶遇

第30章 偶遇

逛了遍后,三人来到了二楼会议室。

陶成章直奔主题,说道:“殷兄,机器已经谈好了,上海刚好有套现成的,是德国人运来的,只要资金到位,我明天就启程,五六天后就能把机器运回来。”

殷启问道:“多少钱?”

陶成章说道:“两万五千块大洋。我朋友说,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机器,开足马力,一天印刷二十万份报纸都很轻松。”

殷启点头,从怀里取出大叠的银票,说道:“这里是三万五千两银票,除了购买机器外,其他留着报社运营。”

看着殷启直接掏出三万五千两银票,饶是陶成章和鲁迅有心里准备,也是被震得不轻。

殷家的财大气粗,他们总算是体会到了。

陶成章回过神来,忙说道:“殷兄,用不了这么多,留两千块大洋作为启动资金就可以了,后续我们报纸就算不能挣钱,维持运营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代,报纸也是很赚钱的。

首先是卖报纸,参照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每期报纸售价10文制钱。

其次报纸还可以登广告,这也是主要收入。

殷启正色说道:“陶兄,周兄,我们的民报有其存在的使命,因此我不需要靠它来挣钱,相反每年还会补贴进来。

你们要做的就只有两件事情,一是尽可能地降低报纸价格,让更多人都能够看得起报纸,甚至是免费都可以;二是提高稿酬,吸引好的文章登报,汇聚天下英才。

再具体的,你们商量这来办。”

陶成章和鲁迅凝重点头,心中同时也隐隐兴奋。

有充足的资金,民报肯定可以快速扩大影响力,成为中国第一报。

资金有了,机器也确定了,接下来就是确定版面了。

经过三人的商讨,最终确定了六板块,分别是论政、时事、启蒙、诗词、小说、常识。

论政:介绍国外政治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时事:当前国内国外热点时事。

启蒙:启蒙文化。

这三个板块是民报最核心的内容,可以让百姓睁开眼睛看世界,在见识广阔了之后,思想自然而然的会进步,从而对落后的满清政府产生痛恨之心。

后三个板块,则是为了吸引人的。

诗词,主要是针对文人墨客。

小说,这是殷启强烈建议的,以白话文写小说,可以吸引大批识字的百姓看报,而且通过说书的人,也能扩大民报的影响力。

常识,则包括科学常识和生活小常识,这个接地气,亲民。

板块确定好,接下来就是分工。

因为民报初创,至少前一个月,这版面内容肯定是要他们三人亲力亲为的,等民报打响名声后,再找招揽些编辑进来,他们就可以轻松了。

殷启说道:“这样吧,小说和常识这两个版块,由我来负责。因为要推广白话文,用白话文来写诗,前期也有我来负责。至于其他三个板块,就看你们了。”

陶成章和鲁迅都讶然地看着殷启,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这些天,他们也打听清楚了殷启。

可以说,在知道殷启过往的情况后,他们是完全不敢相信的。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还是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绝不相信这个见识广博,出口成章的殷启就是传说中的恶少。

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有人恶意中伤殷启。

而且,这三个版块他们也是懵的

陶成章说道:“论政我负责,启蒙周兄负责。”

至于时事则很简单,有什么事情发生就登什么事情就是。

或者是转载杭州的报纸。

鲁迅闻言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写文章,他拿手。

事情谈好后,殷启就起身告辞了。

陶成章和鲁迅把他送出了报社,他们还得继续商讨报社的扩大和发展。

殷启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绕道城东买了五支钢笔和十瓶墨水,这写小说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用毛笔写肯定不行。

这会儿钢笔工艺刚刚成熟,还没有大规模进入中国,因此价格都比较贵。

一支德国造钢笔,需要十块大洋。

随后,殷启又买了十刀白纸,这才准备回家。

刚转过街角,一个人影就往他怀里撞来。

殷启本能地就要挥拳,以为是人要偷袭他,幸好他及时反应了过来,看清楚是个年轻女子慌不择路地撞向了他。

幽香扑鼻,软玉满怀。

“唉哟!”

女子惊呼,她也被撞懵了。

许久才抬头看向殷启,然后连忙后退,不住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殷启这时也才看清楚对方,眼中闪过惊艳之色。

这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长相清纯甜美,气质清新淡然,身上散发着犹如山茶花开的迷人魅力,让人看一眼就不舍得移开目光。

殷启温和一笑,轻声询问道:“没事,小姐,伱没事吧?”

“啊,没事没事。有人追我,我先走了。”

说着,她侧身就跑走了。

殷启转身望去,就看到一个洋人朝这里追来,穿着罗马长袍,应该是教堂的传教士。

只不过这人比较年轻,不是那个威廉神父。

殷启皱眉,眼中寒芒闪过。

这群洋鬼子实在是太猖狂了,当街就敢如此肆无忌惮地追一个妙龄女子。

想到这里,他暗暗掏出一块大洋。

在洋人越过他追向妙龄女子之后,他忽然转身甩出银元。

啊!

洋人忽然惨叫,他左脚一瘸,人就朝前栽了下去。

因为扑得太猛,连门牙都磕掉了。

妙龄女子听到洋人的惨叫声,忍不住转头回望,就看到了栽倒在地的洋人,以及朝她挥手的殷启,知道是对方出手了。

她感激地笑了笑,继续跑走。

殷启也不想惹麻烦,转身快速离开。

他刚与教堂结过仇怨,不宜对教堂动手,以免官府在英国人的压力下胡乱抓人,搞不好也会把他列在其中。

原地,只留下回过神来发狂怒骂的英国人。

……

回到家中,殷海还在练拳。

书房中。

殷启坐在书桌前,思考着诗词、小说、和常识的内容。

常识很好写,他前世看过很多生活小常识。

至于科学常识的话,其实就是简单的科普,比如说光的现象、声音的原理等等。

诗词也简单,他记忆中有很多白话文诗。

但如何选择,却需要考究。

最终,殷启决定先刊登文字优美的白话诗,或者说现代诗,从而打开人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即便是用白话文也能写出优美的诗来。

比如说《错误》: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比如说《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再比如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当然,也不能一味只有这种诗。

民报,更需要激发人们爱国情操的现代诗。

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