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73章 正式进入猫冬

重生在火红年代 第73章 正式进入猫冬

作者:爱吃葡萄的狗哥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34:28

第73章 正式进入猫冬

第73章 正式进入猫冬

舒服日子没过两天呢,大队里所有的粮仓全部堆满,需要将粮仓内的粮食运往粮管所交公粮,给还在晒的粮食腾位置。

交公粮的当天,队上的所有牲口全部套上车,除去老弱妇孺外所有青壮全部出动,夜里两点钟就要起床去大队粮仓往牛车上抗粮食。

三座几百平米两层楼那么高的粮仓,需要把里面的粮食全部运到粮管所,李清风下意识的摸了摸肩膀,只感觉一阵心累。

整个大队的牲口运输车其实是不少的,全村小一千口人,8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里都有六七辆各类牛马运输车,说起来运力是不小的,但是想要运走这么多粮食,那完全是做梦。

所有车队加起来只能也运不走多少粮食,剩下的粮食全靠肩挑手扛,独轮车,架子车运输,想想粮管所距离十几里路,李清风想死的心都有了。

粮管所时期的麻袋标准80公斤,160斤重的粮食往肩头一扛,差点把李清风给压到地上,咬着牙扛了十来袋粮食到牛车上,李清风感觉自己已经脱力了。

将所有粮食装车完毕,大队长组织运粮的时候给了李清风照顾,不用李清风挑扁担,分给了李清风一辆独轮车,上面放了2袋粮食总共320斤,跟着车队去粮管所运粮。

运粮的队伍排成排,在大队长的铜锣声中,所有车辆按照排好的顺序往前走。

赶牲口车的车把式舒舒服服的坐在车上赶着牲口走,其次是这些推独轮车和架子车的,最后则是长长的挑着扁担的队伍。

独轮车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费力,等车子跑起来以后就轻松了很多,李清风在心里暗暗感叹,看来自己的东西是真没白送,这不就发挥起作用了嘛。

这会的土路坑坑洼洼的,推起独轮车来要时刻注意,一个没搞好车都能翻了。

车队走到半路,前头领路的牛车停了下来,众人纷纷抬头向前张望,就看到十字路口处自家的车队和其他村的运粮车队撞上。

交公粮落后一个村子,就要在粮管所哪里多排一两个小时的队,谁都不想等那么长时间,为了抢先运粮,两个村子的领导在路口打起了嘴架,另外村里的青壮互相推搡,俨然一副要打一架分出先后的阵仗。

关键时刻,大队长这老头眼珠子一转,二话不说的直接往路中间一趟,耍起了无赖:“来来来,想抢先是吧,你们的牛车从我身上压过去,只要你们敢压过去,你们大队就先送粮食”

李清风在后面看着嘴角一抽,这老头这么大年龄了,竟然还会耍这种无赖,还真是小看他了。

对面的大队长领导嘴角一抽,其中有一个小老头也往青山大队的车队前面一趟,学着大队长的话,说让青山大队的牛车压死他。

这下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一直这么停滞不前也不是那么一回事,最后还是用了最原始的手段解决先后问题,双方赶车的青壮打了一架。

这下李清风可是看了一场好戏,双方二三十号人直接就在野地里打了起来,看得人热血沸腾的,李清风在人群后面一个劲的拍手叫好。

最终还是青山大队这边胜出,优先前往粮管所交公粮,大队长他们几个村里的领导像是斗胜的公鸡,得意洋洋的从对方面前走过。

牛车上装满了粮食,车队行动缓慢,用了两个多小时这才赶到了公社的粮管所。

到了粮管所的粮库,李清风看着排队交粮的长龙瞪目结舌。一条排成两三里路的队伍,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和车队,看得人头皮发麻。

来交公粮的人实在是多,这边车队刚刚排上,后面立马就又过来了两三个村子,队伍一下子又排出去好几里地。

排队是最累人的,天还没亮就已经到了,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没轮到青山大队,这一上午又累又饿又渴的,还好来的都是大老爷们,想上厕所往路边一站就行,要不然的话更是难受。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这年头的农民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后世那些说农民懒惰要谴责的教授那是真的该死啊。

直到下午,这才轮到青山大队进场验粮,粮站的质检员手里拿着个粮钎往麻袋上狠狠一插,往外抽的时候能带出来不少粮食。

把带出来的粮食倒在手上先观察又品尝的,然后跟站在身后的办事员说粮食的品级。

这个活是个肥差,粮食的品级全靠人家说了算,来交粮的头一天,大队长专程过来给验收员送了点小礼品,人家这才没为难青山大队,老老实实的给青山大队评了级,没有多加,也没少扣。

验完粮食的干湿程度以后,紧跟着就是上称称重,当地粮站的领导是个实在人,没有干那些恶心事。

本来农民就不容易,每年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是缴六留四,再狠一点的地方能到七三。

有些地方的粮站领导那是黑了心的,还会在交公粮的称上做文章,足斤足两的粮食一到了人家的称上斤数就是不够,要么给人家领导送礼,要么回去补粮食,总之就是想着办法欺负人。

交公粮这活来来回回折腾了小半个月,总算是将所有的粮食全部给交了上去。

秋收彻底结束以后,公社又下了命令,每个大队都要安排人去修公路,每家每户都要出人,这叫义务工,由队里记公分,没有钱拿。

所有青壮都要去,老弱妇孺则是留在地里收菜园子或者自留地里的白菜萝卜。

对于修公路的这种义务工,李清风那就呵呵了,别想让他干活,每天就在工地上到处溜达,光明正大的磨洋工。

在工地上磨了几天以后,大队长就坐不住了,这个李老三天天在工地上磨洋工不干活还要给他记上一工,这队里不是亏了吗?于是直接就将李清风给撵了回去。

这样正合了李清风的意,反正自己不缺钱不缺粮的,能休息为什么不休息,至于其他人说闲话?李清风只能说随便,爱怎么说怎么说,反正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个懒汉,无所谓了。

回到知青小院,李清风什么也不干,一觉睡到大中午,睡醒以后跟着社员去山上捡柴火,为冬天烧炕做储备。

在知青小院里呆了两天,李清风就察觉到了不对,每天看着赵海霞她们两个女知青早出晚归的,跟着大部队进了山以后就看不到人影,这是干什么去了?知青们又没有自留地要忙活,这怕不是偷偷的在外面开了片地吧?

这天李清风和马文慧在厨房抽烟时,看到赵海霞她们两个不在,李清风就问起了她们俩的事:“唉,海霞姐她们俩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伱知道她们在外面干什么吗?”

马文慧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其他人后,将脑袋凑了过来,小声的说道:“她们俩在山上开了块地,在里面种了不少的甜菜,你可别出去和人乱说”

“我跟谁说去啊,我是那种嘴碎的人吗?不过说起来这俩人胆子是真大,这要是被人发现,那不完犊子了吗”

李清风心里有所猜测,听了马文慧的话没有表现出来什么惊讶的,而是感叹俩人的胆大,到底是沿海地区的姑娘,心思就是活泛。

甜菜这玩意可以熬糖,红糖虽然比不上白糖,但是也算是金贵物品,在黑市上能卖出好价钱,要是种的多的话,搞不好那块山地里的产出,比她们一年的工分还多。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啊,再说了,大队的社员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可以搞些副业,就我们知青没有,开片地怎么了,不也是被他们逼得吗”

“你说的有道理,下次别说了,我可跟你说好了啊,你跟胡家宝可别跟着她们俩学,这要是被人发现了,真不是闹着玩的”

“知道,知道,我心里有数”

俩人点到为止,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聊赵海霞她们俩的事,而是聊起了其他来。

修路这活一直修了大半个月,总算是停了下来,李清风的快乐生活也算是到头了,大队长给知青们安排了挑粪的工作,需要把家家户户茅坑里的粪给挑到地里去。

东北都是冬天沤肥上粪,等开春了把冻了一冬天的肥翻到地里。

这个活分到知青头上,李清风这些新来的知青算是炸了锅,一个两个的都嫌脏,不愿意干挑粪的这个活。

队上安排的活你不愿意就行了?那不能够,经过一番抗争,李清风他们还是挑起了粪桶,挨家挨户的上门掏粪。

还好现在天已经凉了,味道没有夏天那么大,要是夏天干这个活计,这些知青们更受不了。

将村里所有人家的粪坑掏干净以后,地里算是彻底没活了,从大队领来菜园子里收上来的萝卜白菜,全体社员正式进长达三四个月的猫冬时间,这些知青们终于彻底闲了下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