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431章 要是避了,我李清风以后还怎么混?

第431章 要是避了,我李清风以后还怎么混?

出租车按照李清风提供的地址,停在了大姐李玉梅的家门口。

周末正在院里洗衣服的李玉梅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停下洗衣服的动作,出门查看情况。

“哎呀,初一,十五,有没有想大姑”

看到从出租车上下来的俩孩子,李玉梅连忙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冲着俩孩子迎了上去。

“大姑”

“想了,大姑我在家里天天想你,一直催着我爸爸带我回来看你和大姑父,我爸爸一直不带我回来”

听着好听话张嘴就来的初一,刚给司机结完账的李清风露出了老头问号脸。

也不知道这孩子满嘴跑火车的性子是跟谁学的,自己跟胡家宝都是实诚的人啊,怎么能生出这么一个油嘴滑舌的闺女出来?

“我们初一说话还是这么好听,大姑就爱听我们初一说话”初一的这番好听话逗得李玉梅呵呵直笑,双手不停的揉着初一的小脸逗弄。

旁边的十五沉默了良久,也学着初一刚刚的那番话,扭捏的说道:“大姑,十五也想你了,暑假一放假就催着我爸爸带我们回来”

“是吗,十五真乖,大姑没白疼你”李玉梅摸了摸十五的头,直起腰一手拉着一个,朝着院里走去:“走,跟大姑回家,大姑给你们做好吃的”

李清风嘱咐孙爱党他们去车行想办法租辆车,作为这段时间的用车后,亲自提着行李走进了李红梅家里。

租车也是没办法的事,李清风旗下的产业在国内刚刚起步,而且集中在特区,首都,和东北这三个地方。

老家省城这里实在是没什么产业,不能提供基础的帮助。

明火执仗的表明自己的身份,确实能调动得到来自官方的资源,不过那更是一个麻烦事,身份一旦暴露,就等着上面的领导挨个过来跟你谈建设家乡的话题吧。

如若不然,李清风在机场也不会直接走人,主要还是实力不够,要是实力够的话,李清风才不走呢,就在原地等警察过来,跟那个杨厂长比拼比拼硬实力。

那个杨厂长明显就是本地的地头蛇,李清风在省内惟一的高端资源就是在琴岛一二把手一肩挑的老俞同志。

找他帮忙确实能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收拾杨厂长,不过李清风最近挺烦老俞的,那老伙计最近没少给李清风打电话,张嘴就是让李清风拿个几亿美金在他那搞个投资,帮他的进步之路提提速。

李清风的大项目都已经落地,去哪再给他找投资几亿美金的项目去?只能先拖着,等个一两年再说。

李清风将带来的礼物放到桌上,扫视了一圈,不见家里有其他人,好奇的向李玉梅问道:“姐,我姐夫跟我大外甥呢?大周末的怎么没在家里?”

“哦,这不是暑假了吗,给你小宇报了个计算机的兴趣班,你姐夫带他去少年宫上课去了”李玉梅一边从橱柜里拿零食给俩孩子,一边随口回答李清风的问题。

“小宇才多大啊,学什么计算机?”

“邓公都说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也是响应领导的号召”

“孩子太小,现在学这个没啥用,净打游戏了”

“管他有用没用的,反正都在学,我们家也跟着学呗,你在搞计算机,红梅也在搞计算机,咱们老李家还是有这个基因的在身上的”

“行吧,学就学吧,学好了等以后大学毕业,来我这里上班,让小宇也挣上美金”

李玉梅笑着开了个玩笑:“怎么还要学好才能去上班,要是小宇学不好,想去你这个舅舅的单位工作,你还能不让去?”

“让让让,大门永远为小宇敞开”李清风摸了摸鼻子,笑着说道。

“那不就得了”

和李玉梅聊了会天,初一这孩子就吵着要去看课本上的趵突泉。

这大热天的,李清风懒得出门,李玉梅还要在家做家务,被初一吵得头疼的李清风随手从冰箱里拿了瓶啤酒,光着膀子领着俩孩子出门。

“爸爸,为什么趵突泉里的水冬天是热的啊”

“因为那是温泉”

“那温泉为什么叫温泉”

“因为从地底涌出来的水是温的,所以叫温泉”

“那为什么只有趵突泉里的水是热的,大明湖不是呢?”

“问学地质的去,你爸爸我是学计算机的,不知道”

领着俩孩子出来玩的李清风,是真的快要崩溃了,初一就跟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一路上有问不完的问题。

“爸爸,你看荷叶上有青蛙”

“有青蛙怎么了?大明湖里一直有青蛙,民国的时候,有人写了一首诗,内容就是讲的大明湖里的青蛙”

“什么诗?”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菏叶,菏叶上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

在大明湖风景区溜达了一个下午,累的腿肚子发软的李清风,在傍晚时,领着两个依旧精神奕奕的孩子打车返回李玉梅家里。

此时李玉梅院子门口停了两辆车,一辆是黑色的桑塔纳,一辆是国产的夏利。

在车里的孙爱党看到李清风回来,连忙从车上下来,一脸歉意的说道:“哥,济南这边的车行没有租车的,这辆夏利还是我好说歹说,交了一万块钱的押金,人家这才愿意租给我”

“没事,车嘛,我对这玩意又不讲究,只要有空调,能遮风挡雨的就行”李清风笑着拍了拍孙爱党的肩膀,无所谓的说道。

“额哥,这台夏利是1991年生产的,低配车”

“所以?”

“车里没有空调”

李清风挑了挑眉,望着孙爱党愧疚的表情,无所谓的说道:“都行,看到那辆桑塔纳没,应该是我大姐他们家的,这几天我坐他们的车,只要你们俩不嫌车里热就行”

回到大姐家里,大姐李玉梅还在厨房里忙活,从少年宫回来的大姐夫张奋战和十三岁的大外甥张飞宇,在客厅各自捧着一本书在看。打发俩孩子去找表哥玩,李清风和许久没见的姐夫坐在一起聊天。

“姐夫,听我姐说你现在升了?现在成厂里的技术主任了?”李清风让了一根烟过去,笑着问道。

张奋战苦笑着摇了摇头:“什么主任不主任的,没什么用处,厂里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去年厂里的利润还勉强够发工资。”

“今年的员工工资都够呛,搞不好等到了年底,就要跟其他厂子一样吃银行了,如果情况不得到改善,不出十年,我们厂子就要倒闭,我这个主任就要下岗”

听着张奋战抱怨完,李清风并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

自从92南巡结束以后,国内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国家,那些计划经济时代建起来的工厂,并不适应全新的市场经济。

想要改革工厂的弊端,但是一没技术,二没资金的,头顶有各种婆婆管着,背上还背着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沉重包袱,内部还有各种派系的相互倾轧。

对于改革,完全可以用有心无力,积重难返这八个字来形容。

国内大部分国企,只能坐看时代的变革,自身的躯体在时代的浪潮中慢慢的腐朽消亡,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沉默着将一根烟抽完,李清风看着张奋战开口说道:“那姐夫你有没有考虑过下海呢?自从去年南巡结束后,短短一年时间里,体制内有几十万人下海开始了经商,你有技术,也不缺资金,完全可以下海创业啊,说不定可以挣上亿万身家呢”

李清风口中的这批人,在后世有着大名鼎鼎的称号——92派。

92年这一批下海的人员确实挺猛的,大部分是官员,学者之类的高级知识分子,普通人占少数,而且就算是普通人,在学历上起步就是中专毕业,随便单拎出来一个,都是这个年代的精英分子。

他们有知识,有资源,有人脉,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众创业者中杀了出来,把第一代创业者拍到了沙滩上。

“我?算了吧,今年我都四十多的人了,早已就没有了年轻人的冲劲,还是在厂子里混着吧,万一上面调下来一个有能力的厂长,把厂子重新盘活了呢?”

说到这里,张奋战顿了顿,自我调侃的说道:“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我媳妇她娘家人才辈出,有娘家的补贴,家里钱财不缺,连小汽车都开上了,守着老婆就能过上小康生活,我这么一把年纪了,还出去折腾什么?”

“.”

李清风诧异的看了自己这个姐夫一眼,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妙人,能把吃软饭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李清风也没要求身边人都去商海闯荡的执念,既然人家不愿意下海,那就不去呗。

再怎么说也是领导,就算到时候工厂破产,那也是工人下岗找工作,领导依旧是领导,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领工资而已。

晚上的饭桌上摆了满满一大桌子菜,除了大姐的几个拿手家常菜外,还专门去外面馆子打包了几个正宗的鲁菜回来。

经常吃京菜和淮扬菜的俩孩子是第一次吃到鲁菜,平时爱挑食的十五这顿饭都吃的津津有味,更别提来者不拒的初一了。

如果不是真吃饱了,初一都想把盘子里的汤给舔了。

一顿饭吃完,李清风砸吧砸吧嘴,云飞兄还真是诚不欺我,正儿八经的京菜和辽菜自从动物保护法出来以后,这两地方菜就废了,目前北方菜里能放在台面上吃的还真就鲁菜了。

晚上住在大姐收拾出来的客房里,第二天两口子向单位请了假,开车带着李清风一家三口满省城的游玩。

连着用了三天时间,把省城的景点转悠了一圈,吃遍了当地小吃后,李清风向大姐两口子提出了告辞。

没让他们开车送,李清风和顺利退车回来的孙爱党他们打出租车前往火车站。

“哥,火车站那边好像在找什么人”

王虎去售票处那里排队买票,李清风则是领着俩孩子坐在大厅的长椅上休息。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孙爱党,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后,俯在李清风耳边小声的提醒。

“嗯?”

顺着孙爱党指出的方向看去,李清风果然发现有几个人眼珠子乱转,不停的观察着火车站的乘客。

对于独身一人的,他们直接略过,但凡是带着两个孩子的男人,都会仔细观察。

看着这一幕,李清风哪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那个杨厂长的手笔。

“哥,怎么办?要不要避一下?咱们分开进去”

“怕了?”

“那倒不是,他们人多,我担心如果动起手来,伤到初一和十五”

“灰溜溜的避着他们走,这要是传出去了,我还怎么见人?,等着,我打个电话”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以李清风现在的地位,哪能受这个气。

说着李清风起身来到大厅的公共电话旁,翻出随身携带的电话簿,打了一个电话出去。

这年头的通讯技术不发达,不同的城市之间还存在着技术标准、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入网的大哥大有可能无法接入当地网络进行通信。

去了外地,想要通讯,还是要靠固定电话。

“喂,这里是秘书处,您哪位”

“我是李清风,找下你们领导”

“好的,李老师您稍等,我现在向领导汇报”

老俞这段时间经常和李清风通话,他的秘书对于李清风也有所了解,知道俩人的关系。

得知是李清风的电话后,二话不说立马向老俞汇报这个消息。

一肩挑的老俞同志工作是相当的繁忙,五分钟后还有一个会议要开,不过听秘书说是李清风打来的电话,立马让秘书把电话接进来。

至于五分钟后的会议,往后延迟个十来分钟也没什么关系。

电话刚刚接进来,老俞刚开了个口打算说一下投资的事,话筒里面就传来了李清风的声音:

“别提投资的那点破事了,我都被人堵在火车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