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360章 李清风要在东北建汽车厂

第360章 李清风要在东北建汽车厂

通过商品交易最原始的形态,以物易物的方式,牟其钟从老大哥那里用罐头换来了图-154客机,是国内商业史上最具有传奇色采的经典案例。

交易成功后,直接将牟其钟送上了神坛,成为当时国内名副其实的商业领袖。

擦了擦嘴角喷出来的口水,李清风神色怪异的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这位竟然找上了自己合作。

李清风的失态不出牟其钟的意外,毕竟私人买飞机这事对于此时的国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不等李清风开口,牟其钟就连忙开口解释:“李老师,我没说胡话,这事是真的,这能从老大哥那里弄来飞机”

“从老大哥那里弄飞机?具体怎么个情况,您给我讲讲”对于国内神话版的经典案例,李清风还是很好奇的,饶有兴趣的问起了具体经过。

眼见李清风有兴趣,牟其钟眼中一亮,连忙讲起了具体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你也知道我是做贸易的,经常在全国各地跑,年初的时候,我来四九城倒货,在火车上认识一个中原省的老板,他是做国际倒爷的,经常来往老大哥那里”

“我们闲着聊天的时候,他说北边的老大哥现在穷的尿血,国内动荡,经济一蹶不振,想要卖掉比较先进的几架民用客机,但是还没有买主,正在满世界找买主呢”

“我心里琢磨着,老大哥的飞机,资本主义国家肯定不会买,东欧也都快穷疯了,没人买得起,划拉来划来去,能买他四架飞机的好像只剩咱们了”

“于是我就去老大哥那边打听,你猜怎么着,这事是真的,和老大哥那边接触了一下,人家说了,只要给钱就卖,还包送货”说到这里,牟其钟兴奋的拍了一下大腿。

听着牟其钟的讲述,李清风有些震惊,好嘛,这么大的消息,竟然还真是从火车上听到的。

震惊完以后,李清风也不得不佩服这哥们,真踏马的牛皮,不是一般人。

一个在火车上侃大山时听到的消息,估计告诉他这个消息的人,都是当做玩笑在讲的。

毕竟这种事在常人看来,那是需要国家出面才能做成的大项目,正常人听到这种消息都是一笑而过,没人会当真。

结果人家放在了心上,并且亲自远赴国外,确认消息真假后,马上付之行动。

果然,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不是善善之辈。

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李清风看着牟其钟明知故问道:“确实是个好生意,不过牟老板您今天找我的目的是?”

“李老师你也知道这笔生意中间的利润,老大哥那边的先进客机,在国内就是个天价,只要把四架飞机全部搞回来,中间最少有一个亿的利润”牟其钟没有正面回答李清风的问题,而是开始吹嘘起了这次飞机贸易的利润。

牟其钟画出来的饼,李清风并不怎么想吃,也没搭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等他说出真实目的。

眼见李清风迟迟不说话,办公室里只有自己在中气十足的声音,牟其钟慢慢停止了画饼,微微咳嗽一声后,表明了真实来意:“是这样的,李老师您也知道,四架飞机就算再便宜,一架飞机也要好几千万,总价两三个亿的项目,我们南德在资金上有些不凑手”

“不凑手?还差多少?”李清风装作听不懂场面话的样子,笑吟吟的看向对方。

脸皮厚的子弹都打不穿的牟其钟,面对李清风的询问,也只能尴尬一笑,不作回答。

不是钱凑不凑手的问题,以南德目前的经济状况,别说半架飞机,一半的发动机能不能买下来都够呛。

以这位想一出是一出的性格,又没个正儿八经的生意,光靠来回倒货,把公司掏干撑死了也就有个一两千万。

这么大的生意,还是跨国项目,没钱啥都不行,这就不是凭着一张嘴就能解决的事情。

牟其钟之所以会找上只有一面之缘的李清风,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想看看能不能从这位貌似实力很强的大学老师这里游说一笔钱,投进采购飞机的项目。

看着牟其钟罕见的窘迫表情,李清风笑了笑,没有继续逗他:“牟老板,我对你所说的引进飞机的项目,没什么兴趣,不过我倒是有个主意,可以让你不付出多大的资金,轻而易举的拿下这四架飞机”

“哦,李老师有什么好办法?”牟其钟连忙说道。

李清风也没打哑谜,将明年牟其中自己想法,提前告诉了他:“你不是都说了嘛,老大哥那边的经济一蹶不振,轻工业,农业长期落后,基础民生物资匮乏,很多基础民生物资储备不足,有钱都买不到,在现在的老大哥那里,初级轻工业产品是和钱画等号的”

“对啊”牟其钟狠狠地一拍大腿,兴奋的大喊:“老毛子那边最主要是缺物资,物资就是钱,我怎么没想到这点”

兴奋没多久,牟其钟又萎靡了下去:“就算以物易物有可以钻空子的地方,能省下一大笔钱,但是想要采购那么大一笔物资,那也是个天文数字”

“谁说双方必须一次性做出交割了?你在国内找好买家后,可以先往老毛子那边发个几百万的货物当做订金,然后让他们发过来一架飞机”

“提前联系好货物的供应商,让他们做好准备,等老毛子那边的飞机一落地,马上拿着这架飞机去银行贷款,用贷出来的钱给供应商打款,让他们往老毛子那边发下一批货”李清风摊了摊手,把后年牟其钟罐头换飞机的套路,毫无保留的讲了出来。

第一次听到这种运作模式的牟其钟,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来回回的走了好几圈。

表情时而兴奋,时而皱眉,好半晌才停下脚步,兴奋的上前一步,紧紧的握住李清风的手:“谢谢,谢谢李老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先别急着谢我,我这番话可不是白说的,我也想从你身上得到点什么”李清风挣脱了牟其钟的双手,意味深长的说道。

“对对对,您放心,等这笔交易做成,到时候我分您一百.不,两百万”

听到牟其钟愿意给自己五百万,李清风在心里撇嘴,嘴上说的挺大气,张嘴格局,闭嘴大战略的。

落到钱上,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就踏马只给两百万,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多小目标的利润。

有了李清风的这个方法,只要是个能拿出三五百万的倒爷,都能去做这笔生意。

心里想归心里想,行动上却是十分装叉的摆了摆手:“不用,我不要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额”

面对李清风嘴里说出来的话,一直以来,自觉能说会道,嘴皮子利索的牟其钟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如果可以的话,牟其钟想当面怼一句;你踏马是真能装。

压下心里的想法,牟其钟试探性的问道:“李老师,既然你不想要钱,那你是想.”

“我对老大哥那边的某些技术还是很感兴趣的,可以的话,我想通过你作为中间人,帮忙在老大哥那边采购部分技术专利和生产线”

“什么技术?”

“汽车工业的专利技术和全套生产线,以及计算机,半导体方面的人才”

现在的老大哥,芯片产业拉胯,但是人才还是不少的。

比如解体后,前往美利坚发展的彭特科夫斯基,这哥们到了美利坚没多久,就入职了英特尔。

凭借强大实力以及把许多在老大哥开发的先进技术带到了英特尔,彭特科夫斯基顺利晋升为英特尔 CPU首席工程师。

之后主导了奔腾3的架构研发,正是这款带着老大哥遗产的芯片,将英特尔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嘶,汽车工业的专利技术和全套生产线,那可是很大一笔钱”

牟其钟不懂计算机和半导体,在听到李清风想要的东西后,将注意力全部放到了汽车工业上。

抿了口茶,李清风笑着点了点头,自信的说道:“我知道,但是如果是以物易物的话,我觉得这笔费用我可以承担,你尽管去问,我只要技术专利和生产线,其他的不要”

“好吧,我可以帮忙接触一下”察觉到李清风语气中的自信,牟其钟语气更加客气了几分:“不过李老师,我给你提个醒,目前国内只有国营企业可以生产汽车,民营企业是不允许的”

“这个不用担心,我敢买那边的生产线和专利,就有办法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

“好吧,那我就明白了,我先帮你打听一下吧”

俩人又聊了一下物资换飞机的细节,牟其钟便急匆匆的告辞离开。

在牟其钟即将离开时,李清风想起了什么,连忙叫住对方,开口嘱咐道:“汽车的事情首选以物易物,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给部分美金”

“但是计算机和半导体方面的人才,只要对方愿意给组织团队来国内为我工作十年,每来一个人,只要通过我们的要求,我愿意最低每年给老大哥十万美金的报酬”

距离老大哥解体没几年了,在人才吸引方面,国内根本无法与美利坚相比,到时候大部分顶尖学者都会跑到美利坚去。

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老大哥遗产,李清风只能趁着还没解体前,用钱雇佣一部分的学者来为自己工作。

送牟其钟离开后,李清风收拾东西开车前往马文慧家里。

“呦,我说马老板,你这月子坐的时间够久的啊,这都两个多月了,就算生的是哪吒,您这会也该出月子了”

进到马文慧的院子,就看到马文慧悠闲的躺在摇椅上,拿个红彤彤的苹果在啃着。

张亚鹏又是给孩子换尿布,又是洗衣服的忙不停。

啃着苹果的马文慧,听到李清风的声音,只是扫了一眼,便没好气的说道:“老娘乐意,愿什么时候出月子就什么时候出月子,你管得着嘛你”

“文慧,你怎么这个态度,就不能好好说话”旁边的张亚鹏停下洗衣服的动作,冲着李清风歉意一笑,开口劝说马文慧。

已经结婚生子的马文慧,面对张亚鹏早已没了谈对象时的温柔贤惠,瞪了对方一眼,不耐烦的吼道:“老娘乐意,怎么那都有你,赶紧洗你的衣服去”

被训斥的张亚鹏,缩了缩脖子,没敢回嘴,低头继续洗起了衣服。

这一幕看的李清风咧嘴直笑,遇上马文慧,这哥们后半辈子惨了。

事实证明,漂亮的女人都是骗人的高手,恋爱时的温柔贤惠是可以装出来的,只有结婚以后,才能真正看到对方的真面目。

抱起在婴儿床上呼呼大睡的宝宝,李清风随口和马文慧聊天:“你不出月子,店里怎么办啊?四九城,魔都,两家店呢”

“喏,有他呢,现在厂子都没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给我开店,我也好歇歇”马文慧冲着洗衣服的张亚鹏努努嘴,得意的说道。

“不行咯,你还是出月子回去看店吧,你男人我要用”

“干什么?你又要开什么工厂吗?”

一边逗弄着孩子,李清风风轻云淡的说道:“嗯,小厂子,我打算从老毛子那引入一套完整的汽车生产线,在东北搞一个大型汽车生产基地,你男人不是学机械的嘛,正好用得上”

“.小厂子.你真能装,不装能死啊?”马文慧损了李清风一句,皱着眉问道:“为什么要在东北呢?四九城不好吗?你不能让我们夫妻两地分居啊”

“汽车城不管在哪,对我来说都没影响,不过你确定不把厂建在你们东北?”

“什么意思?”

“唉,东北的重工业这些年已经隐隐有成为国家负担的趋势,大部分国企都是半死不活的活着,能维持收支平衡就是好企业,这种情况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会恶化的越来越严重”

“等改革持续深入,集全国之力发展南方工业的时候,如果一旦国家下定决心甩包袱,让东北那些亏损的国企破产,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然清楚东北那边的情况。

如果李清风的话一旦应验,想想东北几百万工人集体下岗的场面,马文慧就觉得不寒而栗。(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