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347章 回家当个厂长好像也不错

第347章 回家当个厂长好像也不错

夫妻俩横穿半个四九城,来到了位于前门大街的‘三八家务服务公司’。

这家公司的来头不小,是妇联成立的四九城首家家务服务公司,俗称保母介绍所。

夫妻俩下车,站在门口打量了一下简陋的门头,这才迈步走进了四合院。

介绍所的业务很繁忙,院里有不少穿着得体的中年人在排队等待,都是来介绍所找保姆的。

“啧啧啧,这生活到底是好了啊,现在雇得起保姆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李清风看着长长的队伍,冲着胡家宝小声说道。

胡家宝正在认真的看着公告栏上的雇佣保姆章程,漫不经心的说道:“有钱人越来越多,手里有了钱,想偷懒的人自然也变得多了起来”

“有道理,不过我们为什么不去劳务市场呢,那边也有雇佣保姆的,不用介绍费,还不用排队”

“那地方良莠不齐的,不如中介所的放心,最起码中介所这里保姆的档案齐全,身家清白,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行吧,你说了算”

在中介所排了半个小时的队,两口子顺利的进入一间厢房改造的办公室内。

互相做过介绍,工作人员胡大姐认真的听取过胡家宝的需求后,很快便从档案袋里抽出几张简历递给胡家宝。

还别说,做的还挺正规,人家整个中介费挣得不亏心,简历上各种信息齐全,曾经服务过几乎人家写的清清楚楚,就连上一任主家的评语都有。

家里的事全由胡家宝做主,李清风只能看胡家宝看过的简历。

在随便翻了几张简历后,李清风好奇的问道:“胡大姐,这些简历上的地址,我看都是一个县的,难道没有其他地方的保姆吗?”

“您家是第一次找保姆吧?”胡大姐笑呵呵的看着李清风。

这话问的李清风莫名其妙,第一次找保姆,跟保姆的户籍都是一个地方的这事有关系吗?

心里奇怪归心里奇怪,不过李清风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是的,第一次。”

“那就对喽,我给你们推荐的大多都是无为县的保姆,如果有过找保姆的经历就知道,无为的保姆是最好的,在我们公司里,无为籍的保姆那可是很抢手的”胡大姐笑呵呵的向李清风解释原因。

无为县地处皖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虽然土地丰饶,但由于人多地少的原因,当地民众的生活一直比较贫困。

改革开放之后,无为县里的年轻人开始陆续走出家乡,走向憧憬已久的大城市,其中就有不少人选择一路北上,来到了四九城。

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们,大多学历不高,他们来到四九城之后,可供选择的行业不多,最后在社会的服务行业内落了脚,保姆属于大部分女孩的选择。

根据统计,在八十年代约有5.5万名无为妇女在四九城等大城市当保姆,并且还流传出“首都保姆在皖省,皖省保姆在无为“的说法。

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李清风了然的点点头,回想起了自己几年前看过的国产电影。

好像那部电影讲的就是无为保姆在四九城的故事。

胡家宝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心里想着既然人家都说好,那就按照人家的选呗。

当即便从里面抽出了三张简历,表示要看看简历上的三人,来个简单的面试。

胡大姐也不废话,将剩下的简历重新装回档案袋,领着夫妻俩朝着后院走去。

后院叽叽喳喳的很热闹,有不少人正在后院面试保姆。

胡大姐让二人坐在露天的凳子上,她则是拿着简历去叫人。

很快,便有三个穿着朴实的姑娘跟了过来。

李清风看了看胡大姐身后的三个十**岁的年轻姑娘,又看了看胡家宝。

嘶,胡家宝对自己这么放心吗?选保姆都竟然不选阿姨,选年轻姑娘!

李清风眼珠子滴溜乱转自然是瞒不过胡家宝,趁着她们还有一段距离,胡家宝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请一个年轻漂亮的保姆,你开不开心?感不感动?”

“不敢动,不敢动”李清风讪讪一笑,连忙摆手。

胡家宝傲娇的冷哼一声,没有继续说下去,站起身上前一步,礼貌的迎了上去。

俩人一起生活这么多年,相互之间自然十分了解,在生活作风问题上,胡家宝对李清风还是很相信的。

因此,挑选保姆的时候,这才不考虑年轻漂亮的问题。

要是让胡家宝知道小混血的存在,估计胡家宝的选择就成了,年龄四十以上的大龄阿姨了。

“胡同志,李同志,别看这三位年轻,经验都非常丰富,最少也有过两次工作经历,洗衣做饭,照顾孩子,都是一把好手”胡大姐拉着三人站到两口子的面前,为三人说着好话。

看了三人的长相,胡家宝满意的点了点头,一看就是老实本分的孩子,照顾俩孩子应该没问题。

胡家宝简单的和三个女孩聊了会天后,便选定了其中一个叫蔡根花的女孩。

旁边的李清风,在听到蔡根花这个名字后,一脸的古怪。

蔡根花,小蔡,这踏马不是后世一部电视剧里保姆的名字嘛。

不知道为什么,李清风脑海里总是回荡着‘他图你什么?图你岁数大?图你不洗澡?’这句话。

现在姑苏那边不会还有一个在学校工作的苏大强吧?

选定保姆后,胡家宝便开始签合同办手续,交了蔡根花半个月工资的中介费30块钱后,便顺利的带着早已收拾好行李的蔡根花离开家务服务公司。

这年头的保姆属于低收入人群,月工资并不高。

市场行情价是五十块钱左右,四十块的也能找到,好在主家管吃管住,没什么额外花费,也能攒到钱。

也就是家里不差钱,再加上这姑娘合胡家宝眼缘,对方报出60块后,胡家宝没有讨价还价,一口答应了下来,惹得小姑娘高兴不已。

兴冲冲的前去后院收拾自己的行李,好像生怕胡家宝反悔一样。

一个农村来的姑娘,还是第一次坐小汽车,坐在后排的蔡根花很是拘谨,规规矩矩的坐着不敢乱动,生怕自己碰坏了车里的零件。

通过后视镜察觉到了蔡根花的拘谨,胡家宝开口试图安抚对方紧张的情绪,笑着说道:“小蔡啊,你今年十八岁吗?”

“对,还有三个月,刚好满十八周岁”

“我看你的简历上说,你有过两年的工作经历,十六岁就来四九城工作了啊”

“嗯,初中毕业我就跟着村里人一起来了”

经过闲聊,蔡根花的拘谨缓和了很多,在即将到学校时,已经和胡家宝有说有笑了。

看着学校的大门,蔡根花惊讶的说道:“李老师,家宝姐,不是要回家里吗?怎么来学校了?”

“你李哥是学校的老师,我们家就在学校家属院里面”胡家宝笑着解释。

在中介所时,李清风只说自己的职业是老师,没有具体说是哪个学校的。

通过后视镜看着蔡根花那崇拜的目光,李清风不自觉的挺了挺腰杆。

在楼下停好车,上电梯后,李清风让胡家宝先带着蔡根花回家,他则是前往三楼接上自己的一对儿女。

把孩子送上八楼,李清风没有掺和剩下的事,教蔡根花平时主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自然由胡家宝负责。

李清风下楼后,直奔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打算去看看李红梅那边怎么样?什么时候回家过年?

“哥,你来了啊,我给你倒杯水”百无聊赖的坐在柜台里的李红梅,见到李清风进来,有气无力的起身去倒热水。

见到李红梅无精打采的样子,李清风也不意外,自从开了这个店以后,这幅状态已经持续好久了

用搪瓷缸子暖着手,李清风随口问道:“孙乾呢?怎么不在店里?”

“有一家私企要装电脑,他出去给人家装机器去了”

“嚯,卖出去一台电脑,加上一堆杂七杂八的各种软件,这笔单子少说也要挣个五六百的吧”

李红梅苦笑一声:“是能挣五六百,有啥用啊,这单是运气好让我们碰上了,平时店里冷冷清清的,挣不了几个钱”

相比于以前,市场上物资匮乏已经缓解了很多,甚至在87年时,电风扇等家电产品已经出现了挤压,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今年的抢购风波太过疯狂,老百姓像是疯了一样哄抢物资,拿出全家的积蓄将工厂挤压的产品哄抢一空。

口袋里的钱全部变成了物资,手里没钱的老百姓,自然要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

可以这么说,自从抢购风波过去,一直到现在国内社会都没缓过劲来。

从企业,到普通老百姓,私企摊贩,日子都不好过,全国上下都弥漫着阴郁的紧张空气。

在前段时间刚进入89年的开篇时,国家报纸上特意发表了一篇题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社论。

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

初读这篇社论,给李清风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从后世而来的李清风,更能深刻体会此时国家面临的艰难,和人民的韧性。

毕竟报纸上说的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改就灵,主要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嘛。

“哥,你说我是不是不适合下海做生意啊,上半年时生意还那么好做,随便干点啥都能挣到钱,怎么我们一下海,市场就成这样了呢”李红梅此时已经有些自闭了,双手托腮,怀疑起了自我。

看到李红梅的这个样子,李清风忍不住笑了出来,耐心的给她解释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上半年是物价上涨,老百姓都看涨,生怕自己的存款贬值,所以引发了抢购,想要快速把钱花出去”

“现在物价已经得到了控制,并且开始下跌,再加上上半年的物价上涨,掏空了老百姓的钱包,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市场经济不景气”

“唉,我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回老家去,接手咱爸的那个碟片印刷工厂,回家当个厂长好像也不错”

“.”

读过大学的李红梅,虽然不是学经济的,但是多多少少懂一些经济学的原理,李清风所说的她都懂,只是被生意的不景气给干的怀疑自我了

就当兄妹俩在聊天时,出去给人装计算机的孙乾兴冲冲的跑了进来。

一边往店里跑,嘴里一边大喊:“媳妇,媳妇,我想到一个挣钱的生意”

听到孙乾的喊声,兄妹俩全都看向了门口声音传来的方向。

此时,孙乾也注意到了李清风,尴尬的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向李清风打招呼:“三哥,你来了啊”

“什么挣钱的生意?说说”不等李清风开口说话,李红梅一下子从柜台后面窜了出来。

李清风同样好奇的等着孙乾的回答,想看看这位理工男找到了什么挣钱门路。

“我今天不是去给人装计算机嘛,我了解到现在国内很多人都不懂计算机,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特别是单位里,那么多计算机完全是摆设,落在那里吃灰,最多拿来打打游戏”

“给人装机器的时候,我就在想,既然咱们国家的人都不懂计算机怎么使用,那我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培训呢?教他们怎么使用计算机,以及各种计算机软件”

孙乾也不拖沓,当即便将自己今天想到的赚钱门路说了出来。

听完孙乾的想法,李清风不由得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门路,而且还是一个超级蓝海市场。

因为李清风之前搞PC的原因,国内现在有着大量的计算机在使用。

虽然大部分都在机关单位里,但是自从高学历人才下海后,计算机在私企内的使用量也开始慢慢增加。

有了计算机,那就需要人来操作,不然花一万多买个机器回来干嘛?

孙乾这小子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这个赛道都让他给找到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