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341章 嫡系自然要享受嫡系待遇

第341章 嫡系自然要享受嫡系待遇

处理完公司的事情,不用跟着考察团四处奔走的李清风,通过校董事会的关系,接连拜访斯坦福的那些教授们。

斯坦福对于李清风这个创业已经成功,并且一直和董事会保持良好关系的校友,同样很重视。

邀请了不少目前正在硅谷进行创业的小学弟,以及有创业倾向的在校学生,连着几天举办了好几场座谈会,请李清风上台给他们分享创业经验。

对此,李清风来者不拒,只要他们搭台子,李清风就登台唱戏。

此时硅谷已经崛起,斯坦福这两年完全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再过两年,等进入互联网时代,斯坦福更是会原地飞升,成为世界级顶尖名校。

趁着斯坦福即将飞升的这个时间点,李清风混个脸熟,将来迟早能用得上。

连续几天的疯狂刷脸不是没有好处,一位从事芯片行业的老学长在和李清风聊天时,随口说出的一个消息引起了李清风浓厚的兴趣。

根据四月份美日双方签订的共同开发 FSX战斗机的协议,美利坚有权能得到运用在战斗机上的所有技术,美利坚借此打开了获得日本技术的渠道。

这个老学长所在的企业参与了本次项目,拿到了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某些先进技术,由于公司缺乏资金投入,目前正在计划对外出售部份产业和专利。

在详细了解过后,李清风当即大喜,连忙让小混血和对方公司接触洽谈。

小混血的公司现在只是单纯的芯片设计公司,没有自己生产能力,如果能洽谈成功,将对方出售的产业接下来,将会补足芯片公司的短板,能够独立完成芯片的设计,制作到封装测试这一完整流程。

现在的台积电还是个小卡拉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专业的芯片代工企业,为解码芯片寻找代工企业很是麻烦,不能稳定的长期合作,因此能自己生产自然是最好不过。

双方一个想卖,一个想买,完全可以用一拍即合来形容,经过技术人员现场考察后,双方很快就进入了下一流程。

不过哪怕双方的速度再快,这么大笔的采购也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李清风时间有限,不能在美利坚待太久。

在三个考察团全部回归后,李清风也要准备跟着一起回国了。

在微电子研究所考察团的总结会上,李清风笑着询问道:“王院士,此次美利坚考察之行,您感觉怎么样?”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这次能深入那么多芯片企业一线工厂内部参观,确确实实是让我涨了见识,美利坚的芯片产业都这么发达了,不敢想象全球第一的日本那里又会是什么样子”王院士感慨道。

李清风笑了笑,大手一挥的说道:“这不算什么,如果您想去日本企业参观,也是可以的,NEC、东芝、日立、富士通这些大企业可能不行,但是给我们代工的小型企业是没问题的”

“真的吗?”听到还可以去日本,王院士倒是颇为意动。

“当然是真的,随时可去”

思索了良久,王院士摇了摇头:“算了,贪多嚼不烂,咱们国内和国外的差距太大了,美利坚就够我们追好多年了”

李清风笑了笑,没说什么,拿出笔记本,总结会正式开始。

总结会刚开始,王院士当仁不让的扶着桌子站了起来,铿锵有力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要想发展我国的微电子工业,光靠引进是不行的。”

“想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和装备纯属幻想。”

“要抓要害,解决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成品率的问题,我国半导体企业在某些技术上,并没有落后国际上太多,只是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技术不过关,设备,生产线可以暂时放下,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的良品率才是重中之重”

在下面认真的听着王院士讲话的李清风,忍不住摇了摇头,这老头还真是参加国内行业座谈会成习惯了,一张嘴就是以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过王院士还真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能看出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停滞不前的症状在哪,对国内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政策和策略上的确有很高的见解。

只不过可惜了,他提出的建议一针见血,但是国内企业没人听他的,毕竟造不如买这个观念现在可是深入人心,没人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下场搞研发。

等王院士讲完以后,下面微电子研究所的其他人皆是面面相觑。

他们从单位出来时间久了,考虑问题习惯了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这种站在国家立场上,全国一盘棋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很不适应。

倪广南左右看了看,开口提醒道:“那个,王老,您说的很对,咱们国内目前确实是过于急于求成,上上下下都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但是目前咱们是私人企业,只能管自己的事,其他人的事我们管不到”

“嗯,这个是我的错误,习惯了”王院士经过提醒,意识到自己现在还在人家公司里面兼职。

李清风笑了笑,开口说道:“刚刚王院士的那一番言论,不管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都是很正确的建议”

“光靠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这个观点很正确,不过我们现在没有那个实力,暂时还需要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

“不过自研我们是不会放弃的,等几年以后,把从西方引进的技术吃透,再谈研发也不迟,先当人家学生,再当人家先生嘛”

经过这一个小插曲,下面的会议内容就务实了很多,没有再提国内半导体行业如何如何,而是开始了总结起这段时间看来的国外先进经验。

一屋子人都是行业大牛,李清风这个搞计算机的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装成认真听讲的样子,时不时的点两下头。

座谈会结束,李清风给众人放了两天假可以自由活动,大后天下午乘坐飞机返回国内,为期一个月的美利坚考察之行正式结束。

回国之前,李清风抽出时间,陪着小混血来了一个短暂两日游。

这次送行,由于是考察团集体前往机场,小混血为了避嫌,没有前往相送,倒是董怡芬和吴思敏特意请假来到酒店送行。

其中董怡芬还把他的男朋友带了过来,引得柳光民他们一众单身的老同学纷纷开口打趣二人。

李清风看了看,面皮长的倒是不错,符合这个年代小姑娘的审美,属于标准的浓眉大眼帅哥类型。

至于人品咋样,短短一面,李清风也看不出来。

在考察团即将准备登机时,于正那几个出来见世面的几个家伙,叫住了李清风和吴思敏。

于正整理了一下衣领,迎着俩人疑惑的目光,郑重的开口说道:“李老师,麻烦您做个见证,吴思敏同学欠国内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们几个人商量好了,打算凑份子帮她补上,等回到国内,我们就把那三万美金交给您”

“啊,这怎么行,那么大一笔钱,怎么能让你们帮我还”不等李清风开口,吴思敏就急切的说道。

柳光民潇洒的捋了捋头发,故作大气的说道:“那才几个钱,我们在李老师那里虽然挣的没你多,但也不少挣,在国内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一个人拿出三万美金会比较困难,我们五个人凑这笔钱轻而易举”

“那”

“别这那的了,这笔钱我们又不是不让你还,只是提前帮你垫上而已,美利坚挣得多,花的也多,你每年要还我们五千美金”

“这”

看着吴思敏还要开口拒绝,他们几个连忙给站在一旁的李清风使眼色,想让李清风帮忙劝劝。

美利坚的薪水高,但是花费也高,就算吴思敏是计算机硕士,刚毕业没多久,目前薪水一千六百美元左右,虽然属于高收入人群,但是一年一万美元的负担,还是有点大。

对于于正他们几个想要帮同学减轻还款压力的行为,李清风很是赞赏。

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这样吧,剩下的那三万美元公司帮你还了,我等会打个招呼,让财务每个月从你的薪水里扣五百美元”

“那好吧,谢谢老师”

吴思敏纠结了一会,这才点头答应,又冲着李清风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好好工作,你是我的学生,在公司里,可别给我丢脸”

“放心吧,我会好好工作的,绝对不会给您丢脸”

勉励了几句吴思敏,李清风等人便开始排队登机。

临近登机前,李清风把邵恒伟叫了过来,嘱咐了一下吴思敏的事。

除了每个月从薪水里扣掉四百美元后,还提醒了一下,要多给年轻人机会,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要多加加担子。

李清风话里的意思邵恒伟自然清楚,连忙拍着胸脯保证,会对‘高学历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让她们的能力尽快提升上来。

对于会不会影响别人的晋升这件事,李清风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自己的学生那妥妥的属于嫡系,特别是这种自己当了四年导员带出来的学生,更是嫡系中的嫡系。

哪怕放在全是嫡系的中央军里,那也属于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自然要享受超高待遇。

等飞机平稳飞行后,于正就凑了过来,站在李清风座椅旁边,嘀嘀咕咕的小声说道:“老师,你扣吴思敏五百有点多了,这样一年下来,她就要还六千块,比我们给她订的方案要多一千美金呢,这不是增加她的负担嘛”

“.”

扫了于正一眼,李清风没好气的说道:“你一个国内土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还担心人家美利坚硕士的收入问题呢?”

“那不是同学吗.”

“赶紧滚回去,你上学的时候就样样不如人家,你都能当上小领导升职加薪,人家凭什么就不能升职加薪”

“.懂了,马上滚”

又是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顺利抵达四九城机场。

其他人全部下飞机后,李清风仍然留在飞机上没有下来,他的目的地是魔都。

这次是从美利坚直飞魔都,到达虹桥机场自然没有人迎接。

李清风打了个车,根据胡家栋给的地址,来到他们两口子在魔都的门店里。

从出租车上下来,看着爆满的门店,李清风啧啧称奇,好家伙,生意这么好嘛?李清风挤都挤不进去。

尝试了几次,不知道挨了多少骂的李清风,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坐在台阶上用手扇风。

人太多了,都在往里面挤,长期不锻炼的李清风,实在是挤不动了。

眼看实在挤不进去,李清风索性不挤了,打个车前往火车站,坐火车去姑苏。

坐在出租车上,看着路过的行人大部分人手里都拿着大包小包的,就连带包装的电视机,电冰箱都有。

见到这副情况,察觉到情况不正常的李清风,好奇的向司机问道:“师傅,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到处都在抢购?”

“这种情况好多天了,你不知道?”司机诧异的看向李清风。

“我刚回国,在国外出差了一个月”

“去国外出差啊.”司机脸上露出了羡慕的表情,然后才开始为李清风解惑:“哎呀,还不是物价上涨嘛,你是不知道,自从八月份开始,那物价每天都在上涨”

“前两天报纸上还在讲,说是调整了二百八十个种类商品的零售价,这些东西都是小商品或者日常生活必需品,这些东西的价格一天一个样,涨价最少的商品也上涨了百分之二三十,而且每天都还在持续上涨。”

说到这里,司机感慨道:“这日子是没法过了,涨涨涨,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同样的钱,昨天还能割一斤肉,今天只能割八两了,可不是就要赶紧把钱花出去变成东西嘛”

听完司机的讲解,李清风马上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忍不住将目光望向窗外,在心里感慨,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接下来要不好过喽。(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