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313章 人民企业家李付强同志的奋斗

第313章 人民企业家李付强同志的奋斗

第313章 人民企业家——李付强同志的奋斗

“妹夫,听说你跟无锡影碟机工厂的王老板很熟?”

在店里待了一会,到了中午,胡家栋请客吃饭,李清风自然不会拒绝。在饭桌上,两杯酒下肚后,胡家栋开口问起了正事。

听到自己大舅哥的话,李清风在心里感叹,正所谓黑眼珠子见不得白花花的银子。

这才多久啊,曾经那个老实巴交,不愿意占自己这个妹夫一点便宜的大舅哥,现在也变了性子。

对于和王为民的关系,李清风也没隐瞒,大大方方的说道:“对,不但我熟,家宝也熟,我当年都是一块插队修地球的老朋友”

“哎呀,原来你们之间还有这个关系呢,妹夫你是不知道,王老板的影碟机在魔都的国营商店卖的可火了,每个月只要影碟机一到货,两三天就能卖光,可惜就是产量不高,我们一直都找不到门路进货”

大嫂兴奋的一拍手,向李清风说着影碟机在魔都的销量火爆,那意思不言而喻,想要让李清风帮個忙,给他们引荐一二,拿到一部分影碟机的货源。

对于大嫂的心思,李清风有点为难,自从出口受阻转为国内销售后,影碟机因为涉及到地方财政的补贴,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要统一卖给省贸易公司,由省贸易公司统一调配。

两者相当于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影碟机卖到哪里,销售价是多少钱,由省贸易公司说的算。

“一台机器的出厂价是一千七,一百台的进价是十七万,大哥你能拿下不能?”

晚上等全家人回来吃饭,李清风在饭桌上提起了影碟机的事,表示每个月影碟机厂可以给一百台的货物。

中午吃过午饭,大嫂也没让李清风继续给他们带孩子,而是把孩子给留在了店里,表示要自己照顾。

胡家栋看出了李清风的为难,试探性的问道:“妹夫,是不是不怎么方便?”

听了李清风的讲述后,夫妻俩表情有些失望,不再提影碟机的事,而是热情的招呼李清风吃饭,聊起了家长里短。

在距离过年还有两天时,李清风一家告辞老丈人一家,乘坐火车回家过年。

胡家栋欣喜过后,马上问起了影碟机的进价:“对了,妹夫,一台机器的进价是多少啊?影碟机在魔都的售价不便宜,我们家不一定能吃下这一百台机器”

好家伙,确定过影碟机售价后李清风直呼好家伙,原本李清风给的定价是两千,过了王为民一道手成了两千二,又过了省贸易公司一道手,售价直接飙升到三千四.

别说李清风了,资本家过来都要直呼吾不及也。

怎么说都是关系最近的亲戚,对于这点小忙,李清风自然是能帮就帮,反正又不是不给钱,东西卖给谁不是卖?

“哥,嫂子,你们有所不知道.”李清风简单的把里面的道道讲了一遍。

“.”

一百台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姑苏就这么大个地方,胡家栋他们是零售又不搞批发,一百台足够了。

王为民已经回家过年,影碟机厂留守人员接到李清风的电话后,当即表示,每个月可以给挤出一百台的份额给到李清风。

把影碟机厂的联系方式告诉了胡家栋后,李清风随口问了一句魔都百货大楼里影碟机的售价多少,得到的结果让李清风大吃一惊。

“三千四”

“十七万,还好,我们家能拿出来这笔钱”

“什么?你说一台机器多少钱?”

看着胡家栋的表情,李清风琢磨着看来这两年他们两口子是真没少挣,十七万的货款都面不改色。

对此,李清风自然不会拒绝,有初一这么一个就够了,三个孩子再带下去,李清风都觉得自己都快神经衰弱了。

“呀,一百台就足够了,要是再多,我们店里也没那么多的本钱来进货”大嫂眉飞色舞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回到医院家属院,李清风没有急着上楼,而是用楼下的公用电话给影碟机厂打了一个电话过去,问了一下厂里能不能小批量的出售给个体户。

今年回老家相比去年,待遇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去年回来,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今年回来竟然混上了小汽车。

虽然是浑身铁锈,老掉牙的威利斯吉普,但是也算是个四轮汽车啊。

“还不快上车,你在看啥呢?”

把行李什么的都搬上车后,李老大看到李清风没上车,围着威利斯吉普打转,时不时还敲敲车身,笑着开口问道。

看着锈迹斑斑,轻轻敲一下直掉渣的车身,李清风皱着眉说道:“大哥,你开来的这玩意,开着开着不会散架吧?”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我们局长的座驾,上过战场,跨山过海都没问题,皮实耐用的很,拉伱一家怎么可能散架?”李老大笑骂道。

“上过战场?上的哪个战场?”

“抗美援朝”

“.”

提心吊胆的坐上这个解放前的产物,一路上都在担心这玩意会不会开着开着就少了一个轮子,或者从中间直接断开。

好在,老美生产的军车用料还是挺扎实的,虽然开着一冲一冲的,顿挫感很强烈,时刻都给人一种即将寿终正寝的感觉,但是好在顺利的抵达了目的地。

家里是朝南的阳宅,今天天气不错,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院里李父躺在一个摇椅上,旁边小凳子上放着一个录音机,里面正播放着吕剧咿咿呀呀的声音。

听到门口的动静,李父睁开眼睛眯了一眼,从躺椅上起身,没有搭理李清风,热情的和胡家宝打了声招呼后,便从胡家宝怀里接过十五,牵着初一的小手,来到摇椅上开始了逗弄。

初一是个标准的社牛,一年没见李父,一点也不怕生,坐到李父怀里,一个劲的喊爷爷。

惹得本想好好看看自己小孙子的李父,把小孙子往刚听到动静出来的李母手里一塞,牵着初一就要出门去买好吃的。

“哎呦,我孙子长得真壮实,看着虎头虎脑的,将来肯定能长大高个”李母则是完全无视了李清风两口子,抱着十五就不松手。

夫妻俩收拾过行李下楼时,李母还在逗弄着十五。

李清风搬个凳子坐到李母旁边,问起了家里盗版碟的生意:“妈,今年我爸搞的那个盗版碟咋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咋样你不是知道吗?印出来的东西,你不是都找人给买走了吗?”李母在逗弄着十五,心不在焉的随口说道。

“我天天事那么多,哪能一直盯着我爸那点事啊”

“这个盗版碟还行,比干录像厅强多了,今年你爸挣了不少钱,年前还在吵吵着想买辆小汽车呢”

嘶,这老头没少挣啊,他用的是商用刻录机,算上机器损耗一张碟的成本大概五块多,收购价是八块一张,这老头今年到底刻了多少张碟?

问清了李父的盗版工厂在哪,李清风便骑上家里的自行车,独自前往盗版工厂,准备参观一下。

来到一处紧邻大路的民房,看着李氏光盘印刷工厂这个招牌,李清风的嘴角抽了抽。

院子上空搭建了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彩钢瓦用作遮雨,院子里摆放了十台正在工作的大型商用刻录机,李清风的小堂弟李奇和几个年轻人在院子里忙碌。

这些年轻人李清风都认识,不是自己的堂兄堂弟,就是自己的表兄表弟,妥妥的家族企业。

此时李父也带着手拿糖葫芦的初一在院里晃荡,只见李父意气风发的指着刻录机对着初一说道:

“乖孙女,你看看,这都是你爷爷我白手起家打下的一片江山,短短一年的时间,你爷爷我就登上了报纸,成了县里的首富,县里企业家的龙头”

“爷爷,什么是首富啊?”嘴里咬着糖葫芦,初一含糊不清的说道。

李父颇为自豪的拍了拍胸脯:“就是最厉害的那个,咱们县总共有四十万人,你爷爷我在这四十万人里面,是最厉害的那个”

“哇,爷爷好厉害”初一糖葫芦也不吃了,用着崇拜的眼神看向李父直鼓掌。

不等李父享受多久自己孙女那崇拜的眼神,李清风的声音就幽幽的传来:

“爸,你别看初一年龄小就忽悠她,咱县哪来的四十万人?县城人口也就不到二十万,算上农村人口,撑死了三十万出头”

正在孙女面前吹牛皮的李父,听到李清风竟然敢拆自己台,当即恼羞成怒的怼了过去:“你知道个屁,这十多年你才回过家几次?县里的人口这十年里增加了不少,四舍五入之下,县里就是四十万人”

“行行行,您说四十万就四十万吧,您老真厉害”李清风也不和他争辩,敷衍的说道。

“什么我说四十万就四十万吧,县里人口就是四十万!”

不再理会被拆穿吹皮后气急败坏的李父,李清风挨个跟自己家里的兄弟们打招呼。

一圈聊下来,李清风也大概知道了这十台机器每天的产量,一天能生产出两千张盗版碟,产品包销,一天能有四千出头的毛利,怪不得李父吵吵着要买汽车,原来是真有这个实力啊。

和这些干活的兄弟们聊了会天,李清风进到屋里办公室,正在陪初一一起玩的李父,看到李清风进来,冷哼一声,没有搭理。

对于李父的态度,李清风也不在意,搬了个凳子坐到俩人旁边,伸出大拇指笑着说道:“爸,您老厉害啊,年入百万,妥妥的咱们县第一企业家”

“那还用你说?”李父很是骄傲的点了点头,然后从抽屉里抽出一张报纸,朝着李清风递了过去:“看看,我这个首富可是报纸上认证过的”

李清风接过报纸看了一眼,是两个月前县里发行的四开四版的小报,属于县级日报。

上面的头版头条的标题是《人民企业家——李付强同志的奋斗》,标题下面还有李父的照片。

简单看了两眼,报纸上把李父给描述成了艰苦奋斗,带领群众致富的大企业家,尽是赞美吹捧的内容。

李清风看完以后,浑身上下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吹嘘的属实有点过了。

看了看一脸嘚瑟的李父,又看了看报纸上的内容,李清风脸色古怪的说道:“爸,你让人写这么一份报纸,花了多少钱?”

“胡说八道,这是县里记者的采访,上面都是客观公正的内容,这是县里对我本人的评价,我花什么钱?”李父被李清风这一句话搞得破防了,对着李清风就是一顿喷。

面对暴怒的李父,李清风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过了一会,心虚的李父实在是受不了李清风那古怪的眼神,脸色稍稍有些尴尬,支支吾吾半天这才小声的说道:“没多少,就给记者塞了两百块钱”

“我就知道,你不给钱,人家记者凭什么把你吹捧的天花乱坠的”

李父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低头摸着初一的脑袋,不搭理李清风。

李清风又打听了一下郑亮亮那边的情况,得知郑亮亮那边干的还行,年底的时候又加了两台机器,李清风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年郑家嫁姑娘的时候,主动帮着李老大添置了三转一响,给了李家面子里子,虽然后面郑亮亮娶媳妇,李老大又还了回去,但是郑家这个情李家是要领的。

这次帮着郑亮亮找了个赚钱的营生,也算是还了郑家老两口当年的情分。

在盗版碟工厂待了一会,李清风看了看手表,开口对李父说道:“爸,今天是年三十,让李奇他们下班放假吧,都是亲戚一家人,大过年的您还让他们上什么班?不怕我那些叔伯舅舅们戳你脊梁骨啊?”

“不着急,再等等就下班”

“马上就中午了,您还要等什么?”

就在李清风疑惑时,院子里传来了李奇的声音:“二伯,县里的记者同志来采访了”

“好,我马上就来”

听到这个声音,李父快速的整理了一下衣服,从包里拿出了一沓厚厚的红包,笑着快步走了出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