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295章先富带后富,不是说着玩的

第295章先富带后富,不是说着玩的

“盗版磁带?我知道市里有家工厂在生产磁带,你说的是他们那种吗?”不等郑亮亮开口,旁边见多识广的李老大率先说道。

李清风点了点头:“是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咱们国内很少有正版的磁带,包括国营工厂生产出来的磁带,也属于盗版产品,因为他们并没有付给人家版权费”

“老三,你的意思是让亮亮在家干盗版磁带?”

“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让亮亮老弟干的不是盗版磁带,而是cD”

说着李清风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cD光盘,给众人展示,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光盘是做什么的。

随着79年cD的标准规范完成,82年第一张光盘的问世,到现在cD的技术已经很完善,不过正版的cD因为各种版权费用,外企的高额利润,cD在市场上的价格依旧很昂贵,属于国内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产品。

因此,李清风将VcD投入市场时,就没考虑做正版cD的生意,而是把目光放在了盗版碟上。

盗版碟别看不起眼,在VcD产业发展起来后,盗版碟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仅在国内,盗版碟产值就高达数百亿。

一点不吹牛皮的说,盗版碟这条产业链上,提供了数十万的工作岗位,养活了上百万人。

其他的不说,光大街上抱着孩子喊:靓仔,要盘吗?的妇女,全国上下就有几千上万人。

当然了,李清风不会自己去做盗版碟,这玩意这年头虽然不违法,不过说到底是个污点,李清风打算暗中支持盗版碟产业。

比如在国内投资一家光盘厂,再进口一批音频刻录机,加上视频解读器改造一番后在国内销售,特区那边走私船不是天天在海上漂嘛,香江是柠檬公司的大本营,也有很多的国际商人

李清风是正经人,做的全是合法合规的生意。

众人对能播放电影的光盘都很是好奇,从李清风手里接过光盘后,互相传着看了一下。

把光盘还给李清风后,郑父感慨的说道:“时代发展的真快,老百姓还没用上录像机呢,现在录像机都要被淘汰了”

“爸,你就别感慨这些有的没得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事关自己的前途,郑亮亮很是上心,连忙讨好的看向李清风:“三哥,这个光盘能卖多少钱一张啊?怎么着也要比磁带贵,能卖个三四十吧?”

“不好说,这个是最新产品,市面上还没有这种影音光盘,和它原理相同的正版LD镭射盘,市面上三四百一张,同尺寸的索尼随身听cD机里面的音频光盘,一张七八十”

VcD产业还没出来,市面上只有音频光盘,音影盘独一份。

听到李清风的说的价格,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不敢想象这玩意怎么能这么贵。

“啥?三四百?这么个小玩意,怎么不去抢啊”

“要是抢劫能来钱这么快,他们早就去抢了”

事关自己亲弟弟的前途问题,郑莉莉同样很上心,连忙询问:“老三,这个东西应该属于高科技吧?我弟他就初中毕业,能干的了这个吗?”

“嫂子,您想多了,这个东西很简单,有手就行,买台刻录设备,然后再买些空白光盘过来灌装就成了”

“盗版不违法吧?”

不等李清风解释,旁边在局子里工作的李老大就开口解释道:“现在没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干这个又套不到口袋罪里,没事”

“我哥说的对,现在处于用市场换技术时期,不问专利,不问知识产权,也不问设备和技术是哪来的,只要办厂国家就支持”

“那”

在回答完郑家人详细的询问过后,李清风让他们考虑考虑,钱和设备的事不用担心,可以先借给他们,前期生产出来以后也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八块钱一盘的价格收购,有多少要多少。

盗版产业的前期,光盘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一张盘子综合成本算下来也要六块多,等到几年后市场成熟,一张光盘成本被干到两三毛.

李清风需要盗版碟来充实VcD的片源,他们生产盗版碟也能挣点小钱,这算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酒足饭饱后,李清风也没多留,把空间留给郑家人考虑,李清风则是告辞骑着自行车回家睡觉。

郑家人也没考虑多长时间,大年二十九吃团圆饭那天,大哥一家来的时候,郑莉莉直接带了一兜子钱过来的。

“嫂子,你这是干嘛,不是说了这笔钱我先借给亮亮兄弟的嘛”

看着兜里装的满满的五千块钱,李清风苦笑一声,这应该是郑家全部的家底了,全给自己拿了过来。

“老三,我爸的意思是,你又给亮亮找门路,又是垫钱买设备,保证销路的,我们家要是一毛钱不出实在是不像话,家里只能拿出五千块钱,剩下的钱就麻烦你先借给亮亮,到时候挣了钱再还给你”郑莉莉推回了李清风递过来的钱袋子,坚定的说道。

旁边的李老大也开口附和:“老三,你就收着吧,把事给办好就成,这里面也有你大哥我的一笔钱,以后能不能吃香的喝辣的,就指望你了”

眼看他们两口子都这么说了,李清风也就不再说什么,把这五千块钱收了下来,表示等过完年,就想办法给拉来一批设备,让他们尽快开工。

一旁自从郑莉莉提着钱进来后,就在观察的李父,被三人的对话吸引的心里痒痒的。

自己的事业被无情的摧毁,现在看样子,老大和亲家好像通过自家老三想要做生意办厂,听着挺挣钱的样子。

等三人交谈完后,李父在心里暗自琢磨,一旦办厂,那不就成了报纸上说的农民企业家了嘛?自己虽然不是农民,但是在名头后面加个企业家,好像也还不错,比自己以前那个个体户老板好听多了。

想明白以后,李父顾不得继续生自家老三的气,从兜里掏出华子,想要跟自家老三来个破冰行动。

“老三啊.”

李清风眼角余光早就注意到了李父,现在见他过来,哪还不明白他打的什么主意。

面对李父对自己展开的破冰行动,李清风同样一点不接茬。

学着昨天李父的样子,李清风脸一扭不去看李父,也不接李父递过来的华子,自顾自的从兜里掏出了自己的牡丹。

李父动作一滞,尴尬的收回了递过去的华子,准备开始转变战术,和李清风打亲情牌:“老三呐.”

只不过让李父没想到的是,李清风根本不接话茬,在刚开口的瞬间,李清风直接溜了,去到厨房陪着李母有说有笑的做起了年夜饭。

通过大儿媳妇得知了详细的情况后,李父很是心动,在晚上的年夜饭上,不停地和李清风套近乎,想要将破冰行动继续展开。

不过李清风就是不松口,搞得李父没了办法,眼见李清风这里行不通,就把主意打到了胡家宝身上。

作为儿媳妇,面对公公的请求,胡家宝也不好拒绝,一口答应了下来,晚上就跟李清风说。

“我爸可真行,竟然还找上你了,你怎么还给答应了”晚上睡觉之前,听完胡家宝所说后,李清风无语的说道。

胡家宝白了李清风一眼,娇嗔道:“哎呀,咱爸第一次找我办事,你说我当人儿媳妇的,我能拒绝嘛,不就是想做生意嘛,就让咱爸做呗,咱爸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动了,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给他找个事干”

李清风没说话,在心里觉得李父这一把年纪了,老老实实在家带孩子呗,不缺吃不缺喝的,还折腾干嘛。

胡家宝见到李清风不说话,翻了个身,抱着李清风的胳膊一阵摇晃,撒娇道:“哎呀,你就让咱爸去干吧,好不好嘛,我都答应咱爸了”

“停停停,胡家宝同志,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你,你现在已经不是十八岁的小姑娘,而是两岁孩子的妈了,明年秋天就会升级成两个孩子他妈,你现在已经不适合撒娇了”李清风被胡家宝撒娇搞得有些受不了,连忙制止道。

pia的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

“嘶~~”

李清风捂着胳膊,疼的龇牙咧嘴的,忍不住在心里想到:我不就说了两句实话嘛,这也下手太狠了。

当然了,心里的想法是心里的想法,嘴上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自己挨了打,还要去哄胡家宝,这事办的,早知道就不说实话了。

最终李清风还是答应了让李父去办厂做生意,并且还和胡家宝签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大年初一的早上,在出门拜年前顺利得知李清风松口同意自己办厂的李父,当时就抖了起来,不屑的瞥了李清风一眼,龙行虎步的率先出门。

走在最后的李清风,看着李父那副得意扬扬的样子,恨得牙都咬碎了,行,这次算你赢了一场,骑驴看账本,咱们走着瞧。

李清风一家今年在县里倒是多呆了几天,把亲戚全部走完,过了初六才买票返回四九城。

“老三啊,我听说办厂是需要什么刻录机是吧,等你回去的时候记得给我整个四五套设备,你老子我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在李清风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李父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瑟的说道。

看着李父那瑟的样子,李清风冷冷一笑,伸出右手朝上一翻:“一台商用设备要一万多,看咱怎么父子一场的份上,我给你打个折,给四万吧,我给你整几套”

“什么!这么贵!”一听要这么多钱,李父一阵惊呼过后,讪讪的说道:“我哪有那么多钱,你先给我垫上,等挣钱了还你”

“不行,快给钱,没钱您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带孩子吧”

“咱们不是父子嘛?父子之间算这么清干嘛,你先帮爸垫上,挣钱了肯定还你”

“亲父子,明算账,您还是老老实实给钱吧,反正我是一分钱都不会给你垫的”

“逆子!”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父把采购的设备从四五台变成了两台,黑着一张脸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个存折,狠狠地拍在交看李清风的手上。

李父干录像厅这一年多,确实挣了点小钱,除去给自己的录像机租赁费,还剩下有三万左右,盖房子装修买家具花了八千,也就剩下两万出点头,这下全被李清风给搜刮走了。

看着李父黑着一张脸生闷气,李清风心情很是愉悦,也没把存折上的钱取走,转身就还给了李母。

临走之前去了郑家一趟,嘱咐他们在家等自己通知,等机器到了四九城后,会给家里拍一封电报,到时候亮亮兄弟买票北上学习怎么操作机器。

返回四九城以后,李清风把胡家宝一个人丢在家里,以采购刻录设备为由,一个人提上行李直奔香江而去。

等李清风到香江时,小混血果然还没走,在李清风新买的另外一套豪宅里,等着李清风回来。

软件行业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公司最近几年的重心在网络研究所,以及美利坚的芯片公司上,香江总部这里的精兵强将已经被调到了美利坚,香江这边目前只需要维持好已发布的软件即可。

去公司转悠了一圈,查看了一下公司在85年的财务报表,和一众高管们开了个会后,便和小混血没羞没臊的鬼混了小半个月。

直到过完元宵,李清风送小混血坐上前往美利坚的飞机后,这才和在香江采购的刻录机一起返回四九城。

改装刻录机不是什么难事,目前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刚刚起步,做不了这种改装的活,只能由微电子研究所出马,工程师用了两天的时间成功改装了三台大型商用刻录设备。

李清风带到四九城的除了大型商用刻录机外,还有数量不少的小型刻录机。

有枪还要有子弹,这些小型刻录机就是李清风准备的子弹。

这些数量不小的小型刻录机,一旦卖出去,不出半年,有多少机器就能造就多少万元户。

先富带后富,不是说着玩的,李清风今年就要给他实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