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264章和李母讨论生老二

第264章和李母讨论生老二

抬手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此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李清风手上的动作不停,拿起已经收拾好的公文包,准备下班。

这个时候学生早已离开,稍微一猜就知道外面来的人是谁。

果然,刚从讲台上下来,吴思敏从教室外面走了进来。

“老师,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要不是因为我,她们俩也不会打架”吴思敏一进教室,深深的鞠了一躬,沙哑着嗓子向李清风道歉。

现在只想赶紧下班回家的李清风,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没事,她们俩本来就不对付,打架这事跟你没多大关系,你不用自责,赶紧回去吧,现在教学楼这边已经没人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赶紧走吧,明天你不是还要去实习吗?晚上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到所里好好工作,现在挣得可都是你在美利坚的生活费”

“她们.”

“她们没事,已经在老师的调解下握手言和了”

“我”

“你选上了公派留学生,可能会引起一些同学的嫉妒,不过没事,明天就是暑假,他们都要回家,等开学回来应该就能接受事实了”

“老师”

“对了,你老师我也是留过学,我给你讲讲去留学的流程。这去美利坚之前啊,首先”

利索的把教室房门锁上,李清风根本就没给吴思敏说话的机会,一番说东扯西之下,顺利的将吴思敏给忽悠走,骑上停在楼下的自行车放假回家。

学校放假,研究所的重点在美利坚,位于北大的两个所里没什么事情要忙,李清风现在彻底无事一身轻。

懒得去马文慧的服装店做监工,在家无聊的待了两天,琢磨着是不是要回家一趟,算算时间,也有一年半没回过老家了,也不知道家里是个什么情况。

当晚,胡家宝带着孩子下班回来以后,李清风一边逗孩子,一边和胡家宝说起了自己想回家看看的想法。

“想回去就回去呗,说起来,确实好久没回家了,现在你放暑假,要是再不回去,公公婆婆就要有意见了”听到李清风要回家去看看,胡家宝没有任何意见,起身就要帮李清风收拾东西。

李清风连忙拦住了胡家宝,有些担心的说道:“那你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行吗?”

“这有什么,平时孩子都跟我去单位,现在文慧也下海了,这段时间我可以让文慧住咱家里,晚上她也能帮忙照顾一下孩子”

“要不咱们一起回去吧,我爸和大哥他们,还没看过孩子呢,咱们顺便再回姑苏一趟,让我老丈人也看看孩子”

相比于李清风只是一年多没回家,胡家宝已经三年没回过姑苏了,对于这个提议很是心动。

思索良久,还是摇了摇头:“算了,我就不回了,你忘了上次初一生病的事了?再说了,最近医院比较忙,回家一趟最少要一个多星期,院里不会给我批假”

“不要因噎废食嘛,上次初一是刚满月没多久,再加上冬天火车上空气不流动,现在是夏天,孩子不会有事的”说到这里,李清风顿了顿:“请假的事不用担心,王老头跟你们院长挺熟的,让他打个招呼,这个面子医院会给”

“还是算了吧,等过年吧,今年过年我多请几天假,从你家里过完年,咱们全家回我娘家”

“那行吧,你在家照顾好自己,我最多一个星期就回来,不会在家里待太久”

和胡家宝商量好,李清风拿着介绍信买上一张飞机票,乘坐飞机前往省城先去大姐那里看看大外甥,然后再坐火车回家。

到省城时,正好是个周末,大姐两口子都没上班,李清风逗弄了一下已经会走路的大外甥,中午在她家里和两口子一起吃了顿饭。

大姐两口子都是实在人,对于现在的工作生活很满意,也没有下海赚大钱过好日子的想法,看出来这点后,李清风也就没在饭桌上说什么,而是有说有笑的和大姐一家聊起了家常。

聊了会天,留下礼物便告辞离开,大姐夫张奋战骑着自行车送李清风前往火车站,出钱给买了张回家的火车票,站在月台上送李清风登上火车。

笑着在窗户上挥手和大姐夫道别,等火车开动以后,李清风的脸就垮了下来,看着满满当当的硬座车厢摇头。

算了,反正省城到家里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忍忍吧。

李清风在心里安慰着自己,随便找了个地方站着,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金庸老爷子的《神雕侠侣》翻看了起来,无聊的打发着时间。

“哎呦,不好意思啊,同志,我尿急,您多担待”

看书看的正入迷的李清风,突然被人撞了一下,不悦的抬头看向来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不停地向李清风弯腰道歉。

火车上人来人往的,李清风也不怎么在意,摆了摆手:“没事,老同志,您赶紧去上厕所吧”

“哎哎哎,同志你可真是个好人,不跟我这个老头子计较”

“老同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火车上人这么多,你撞我我撞你的,这有啥”

“真是个好同志,那我就走了,老头子是真的急着上厕所,忍不住了”老头笑着伸出手拍了拍李清风的胳膊,这才转身离开。

看着老人家的背影,李清风点了点头,这个年纪,还这么有素质的老人家不多见,轻轻撞了一下,竟然弯腰给自己这个小年轻道歉。

火车到站以后,李清风扛着行李从火车上下来,刚一下火车,突然感觉下面一凉,伸手一摸,穿着的宽松长裤上面,出现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大口子。

这个位置出现一个大口子,李清风一瞬间吓得冷汗直流,也不管是不是大庭广众,连忙把行李放下,弯腰仔细查看情况,确定只是外面的裤子被割破后,这才送了一口气,万幸万幸,没有伤到肉。

这要是再深一寸,小兄弟今天肯定要见血。

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其他东西,李清风都无语了,这家伙缺不缺德,啥人品啊,划一个挎包就行了,里面也有个几十块的,拿钱走人就得了,怎么还划我裤子呢?

我就那么像是会用内裤来藏钱的人?

还好重要东西全部都存到了空间里面,从不在外面包里放贵重物品,今天只是丢了些钱而已。

“啧啧啧,这火车上的小偷是真敢下手啊,裤裆都敢划,这要是稍微深一点,那不得被人打死啊”

骑着局里的边三轮,特意前来接李清风的李老大,看到李清风裤裆位置上被划出来的一道口子,嘴里啧啧称奇。

看着李老大幸灾乐祸的样子,李清风也不搭理他,扛起行李,就朝着火车站的出口走。

李老大抿嘴笑了笑,跟在李清风身后朝着外面走去:“怎么样?没丢什么重要东西吧?”

“没丢,就是丢了点钱和粮票,真是人不可貌相,那老头年纪一大把了,竟然还有这个手艺”李清风咬牙切齿的说道。

作为公安,对于这种事情见多了,伸手拍了拍李清风的肩膀:“正常,在火车上敢直接割裆,从裤衩外兜里翻钱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贼,年轻一点的毛贼没这个胆子,也没那个手艺”

“年纪大,经验足,越老越吃香,看来在哪个行业都适用”

“那可不是”

坐在边三轮的后座上,一年多没回家的李清风,好奇的打量着县里的街道。

改革开放的风最终还是吹到了小县城里,县里大街上新开了不少店面,偶尔也可以在年轻人身上看到喇叭裤的影子。

回到家门口,李老大没下车,在李清风即将跨入进门前,小声的说道:“那个,老三啊,你一年多没回来,咱爸今年的变化比较大,你要有个思想准备”

“咱爸有啥变化?”李清风停下脚步,好奇的问道。

说起这个,李老大的神色有些古怪,支支吾吾的不愿意多说,只说等晚上李父回来他就知道了。

这番话搞得李清风莫名其妙的,对于李父,李清风自然还是比较了解的,标准的华夏老父亲一个。

再说了,今天李父也五十四的人了,都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这个年纪的人能有什么变化?

将刚刚李老大说的话抛出脑海,李清风大跨步的走进家里,此时家里只有李母一人,通过窗户看到自家老三回来,李母连忙迎了出来:“老三回来了啊”

说着还朝着后面看了看,发现只有李清风一人后,李母脸上的笑容消失,不高兴的说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你媳妇跟闺女没来?”

“看您说的,那不是还上着班呢,单位又不是咱家的,我还能说给她放假就放假啊”李清风提着行李绕过李母,朝着屋里走去。

李母撇了撇嘴,也没继续追问胡家宝和初一为什么不回来,跟着自家老三朝屋里走去。

李母进到屋里,不等刚把行李放下的李清风喘口气,连忙上前一步,拽住李清风的胳膊坐在沙发上。

“不是,妈,你拽我干嘛啊?有啥事你就说呗”

“先坐下来,坐下来再说”

等俩人坐定,李母一脸严肃的看向李清风:“老三啊,有些话我在伺候你媳妇做月子的时候就想说了,正好这次你媳妇没回来,我好好跟你说说我的想法”

看着李母严肃的表情,李清风就觉得好笑,脸上尽量装出认真的表情,配合着这小老太太。

李母略一沉吟,组织好语言后,缓缓的开口说道:“是这么回事,老三,现在初一也八个月了,你媳妇一直上着班也不能全心全意的照顾孩子,我是这么想的,反正你也能挣钱,家里不缺你媳妇那点工资,要不干脆让你媳妇辞职吧,以后就在家里专心带孩子,顺便照顾你,到时候再生个老二”

“妈,您这个主意可真够馊的,家宝那性子你别看着软,人家主意正着呢,该硬的时候能硬的起来,这话我可不敢和她说,您这不是让我跟我媳妇吵架呢嘛”听到李母的话,李清风连连摇头,表示拒绝。

面对自己这个抓不到重点的儿子,李母恨铁不成钢的上手朝着李清风的胳膊上砰砰两巴掌。

“你真是个傻子,我说的重点是让你媳妇辞职嘛,我说的是生老二的事,你媳妇上着班呢,还怎么给你生老二”说到这里,李母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李清风的脸色,语重心长的说道:“初一是个女娃娃,到底是要嫁人的,到时候嫁人的时候可以给初一分一部分家产,保证她一辈子吃喝不愁就行,但还是要有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产”

“说生老二就说生老二的事,你说什么让她辞职啊”

李母看着自己这个傻的冒泡的儿子,冷笑一声,缓缓开口念出了街上的标语。

听着李母嘴里念出来的标语,李清风想起了在火车上看到的刷墙标语,顿时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

“你还知道现在是计划生育啊,你跟家宝都是单位正式工,你媳妇还在医院上班,要是查出来,也不用麻烦居委会,她单位里的同事就能帮忙把事给办了”

李母的话说的很隐晦,不过李清风确实听出来了里面的意思。

李清风思索了一会,不确定的说道:“现在没那么严吧?你说的那些太夸张了”

“别看这个,这个东西一天一样,谁知道到时候怎么说,咱们县上个月已经有例子了”说到这里,李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在当地委员会当临时工多年,对于这种事情见得多了。

李清风倒吸一口凉气,对于这事在后世略有耳闻,不过记得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会这么搞。

83年立的法,没想到现在才84年后半旬,就有这种情况发生。

这么说来,胡家宝生二胎的事就要好好谋划谋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