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255章 国内物价上涨

重生在火红年代 第255章 国内物价上涨

作者:爱吃葡萄的狗哥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34:28

第255章 国内物价上涨

第255章 国内物价上涨

正月初八,李清风一家人过完年,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四九城。

在离开前,李清风前往公司总部大楼,和即将出发前往美利坚的十六名工程师见了一面。

自从年前准备将PC业务卖出去,未来专攻软件工程的想法后,李清风就已经开始考虑在美利坚成立一家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先从即时通讯软件为主积累经验,方便以后上马万维网,以及无线网这两个互联网领域的顶级项目。

此时的香江还没有接入网络,在香江没有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土壤。

全球只有欧美等地的实验室才有计算机网络连接,李清风又没有日本那个科研实力,从美利坚弄个调制解调器回来,关起门来自己搞计算机网络。

因此,想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只能前往美利坚。

经过半个月的筹备工作,在年前收到小混血的消息,斯坦福校董事会同意在校内为柠檬科技提供一個接入计算机网络的实验室,方便柠檬公司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研究。

所以,这才有了今天的工程师出发前往美利坚的现象发生。

送十六名工程师坐上飞机,李清风又和方婉贞以及公司技术总监开了个简单的会议,嘱咐他们尽快配合IBM将PC业务交接完毕,等IBM的收购款到账后,加大公司在研发部门的投入。

忙活完公司的事,李清风一家三口在没有任何人的相送下,登上了前往内地的飞机。

听到这姑娘在给人做衣服,李清风一愣,上下扫了一眼这丫头小小的个子,这小丫头才多大啊?印象中应该还在上学吧?怎么就出去干个体户了。

胡家宝到底还是没有答应趁着转机时回家看看,一是心疼钱,二是前往姑苏还要坐一个小时的火车。

李清风刚把推着自行车出来,听到后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女声热情的和自己打招呼。

看着小丫头红红脸蛋的两个小酒窝,李清风也露出了笑容:“是苏丫头啊,我闲着没事,准备骑着自行车在四九城转转,你推着缝纫机干什么去?”

同学朋友们都在上班,闲的无事的李清风推着胡家宝那放在墙角好久没骑的自行车,打算出门来个绕四九城骑行。

“没事,这才几个钱,咱家飞机都买得起,不差这点钱”李清风一开口,浓浓的暴发户气息扑面而来。

前排机舱二十多个座位,空荡荡的只有李清风一家人乘坐。

在飞行途中,飞机上的空乘频繁的从李清风一家人身前路过,偷偷的打量一次性买下这么多机票的一家人。

“李老师,您这是干嘛去啊?”

在即将到魔都时,胡家宝一直通过飞机上的窗户朝着外面看,李清风立马明白了胡家宝这是想家了。

“.”

回到四九城,胡家宝顾不得休息,第二天便抱着初一去医院销了假,重新开始了工作。

胡家宝通过窗户,看向姑苏自己家的方向沉默了好久,缓缓摇了摇头:“还是等孩子大点再说吧,花了这么多钱,要是现在回家,这钱不就浪费了吗?”

此时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正在废寝忘食的研究视频音频压缩解码技术,李清风对于芯片硬件方面又不懂,过去也没什么事情,也就不打算填这个乱。

这次返回四九城,为了避免初一吸到飞机里其他乘客的二手烟,李清风可是下了大手笔,直接清空了前排机舱的所有机票。

一家人回京并没有通知别人来接,在机场用外汇打了个出租车,回到了位于钱粮胡同的家里。

这年头也就是国内没有私人飞机,要不然得话,李清风高低要整一个私人飞机玩玩,主打的就是一个豪横。

心里暗骂自己怎么就忘了这回事,于是开口说道:“等会要在魔都转机,你要不要回姑苏看看,你也有两年没回去了”

自从上次初一坐完火车生病后,胡家宝对于带着初一前往人多的地方有点担心,在香江的这段时间,最多就是带着初一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就没带初一出去过。

转头一看,认出了来人,是隔壁大杂院里的小姑娘,好像姓苏,具体叫什么李清风不怎么记得,只知道这丫头挺苦的,她妈是扫大街的,小小的年纪就没了爸,跟她妈妈相依为命,性格倒是挺乐观的,平时见人就先笑。

“李老师,我现在在街道口干个体户,专门给人做衣服”苏晓红脸上的笑容没有落下,说了一下自己现在的工作。

可能是看出来了李清风的疑惑,苏晓红勉强的笑了笑,低了低头有些自卑的说道:“我不上学了,我的成绩考不上大学,每次模拟开始成绩都不好,连预考也过不了,没有高考的资格,再加上家里条件也不好,就不在学校浪费时间了,跟学校说好给我毕业证以后,我就回家了。在家里找不到工作,我做衣服还行,索性就出来干个体户了”

这种情况在这年头很正常,八十年代大学没有扩招期间,高考的录取率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下,如果加上高考之前预考刷下来的学生,那录取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十。

很多成绩不行的学生,都会和苏晓红一样的自觉退学,可以这么说,这年头但凡能考上大学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中龙凤。

“这样啊,考不上大学也没事,不以成绩论英雄,现在都改革开放了,也没必要去吃那个铁饭碗,干个体户不丢人,把握住国家政策,个体户挣得比公家单位多多了”看出了这小丫头有点自卑,李清风开口勉励了几句。

“李老师,干个体户真的不丢人吗?我同学听到我在干个体户给人做衣服,都不怎么愿意跟我来往了”

现在‘造原子弹的收入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的收入不如拿剃头刀’的口号还没有喊出来,社会上普遍还是歧视个体户,男的女的只要干了个体户,都不怎么好找对象,国企工人还是香饽饽。

“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国内工人老大哥的观念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深入人心,长久以来的思想一时间无法扭转过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老百姓的思想会被扭转过来,要不了几年,社会上就不再会歧视个体户,给予个体户应有的尊重。”

“真的会这样吗?李老师你是大学老师,而且还在美利坚留过学,你对我们个体户是个什么看法?”听到李清风所说,苏晓红抬起了头,认真的开口询问道。

“对于个体户这一群体,我个人是支持的,你们.”

闲着也是闲着,对于这个见人就笑的小丫头,李清风还是很有兴趣和她聊聊的。

俩人就这么站在自家门口就这个体户的问题聊了起来,直到有客人进到胡同里来找苏晓红取衣服,她才惊醒,慌里慌张的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把做好的衣服拿出来交给客人。

“李老师,今天真是谢谢您了,耽误了您这么久的时间,我还要做生意,我就先走了”急匆匆的和李清风道过谢后,推着自己的缝纫机脚步匆匆的往胡同口走。

看着这丫头的背影,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发现和这姑娘聊了小半个小时,李清风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真是当老师的时间久了,竟然有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把家门锁上,跨上自行车,李清风开始了今天计划的骑行活动。

在路过胡同口时,特意找了一下苏家丫头的摊位,发现刚支起的摊位上,已经有了好几个客人,在苏晓红的摊位前排着队的做衣服。

看样子这姑娘的手艺确实不错,要不然的话,不会有这么多人找她做衣服。

骑着自行车上了长安街,刚到**这里,李清风就骑不动了。

又冷又累,腿上跟灌了铅一样,蹬不动自行车的脚踏板。

“哎呦,不行,我怎么这么虚了,想当年刚下乡那会,走个十几里路一点都不带喘的,这才骑几里路就不行了”李清风在**门口,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放,整个人坐在马路牙子上,絮絮叨叨的垂着有些酸疼的大腿。

坐在马路牙子上休息了一会,在旁边推着三轮车卖烤红薯的商贩那里,买了个烤红薯补充了一下体力,一个调头,还是回家歇着吧,看会电视也挺好。

在返回胡同时,李清风眼角余光看到了正在自己摊位上认真做着衣服的苏家姑娘,想了一下,到底是旁边的邻居家的小丫头,见到了可以过去照顾一下生意。

来到苏家姑娘摊位跟前,看着牌子上写的工工整整的‘代客裁剪,来料加工’的牌子,李清风点了点头,字写的倒是不错。

听到旁边有动静,正在忙碌的苏晓红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一看,发现是李清风后,好奇的说道:“李老师,你不是要绕着四九城转一圈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啊,这个啊,突然想起家里有点事,就回来了”提起这事,李清风心里多少有点尴尬,不过还是面不改色的说道。

“这样啊,那您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这不是马上就要开学了吗,我想做一件白衬衣,这不就来找你了吗”

听到李清风的话,苏晓红有些不可思议:“啊,李老师您要找我做衣服?”

李清风是北大的老师,而且还留过学,每次进出都开着一辆进口的小汽车,是附近所有住户里公认的最有钱的人家。

平时和他媳妇穿着都不错,那料子一看就是好料子,在苏晓红的想法里,不差钱的李清风应该是买成衣穿的,怎么也没想到李清风要从她这里做衣服。

“怎么?伱这里做生意是挑人的?不做我生意?”看着苏晓红震惊的表情,李清风开了个玩笑。

有生意上门,苏晓红也不会拒绝,连忙拿起给客人晾衣服的软尺:“怎么会呢,就是有点意外,李老师,我这就给您量尺寸”

李清风脱掉厚外套,伸开双臂,配合的让苏晓红给自己量尺寸。

“李老师,您的衣服要用什么料子?”

“棉布吧,现在不是取消布票了吗,直接从你这里买吧,布料带上你的手工费,总共多少钱?”

“好嘞,这布票说取消就取消,也没个通知,我妈攒下来那么多布票,一下子就作废了”

这个话题涉及到政策,有些敏感,李清风嘿嘿一笑,没有接话茬。

量完尺寸后,苏晓红很快算出了所有费用,抬头说道:“李老师,您的衣服用料是七尺布,每尺七毛五,总共是五块两毛五,我的手工费是一块钱,您给六块两毛钱就成。”

“嚯,这两年没去没买过布,现在布价涨这么多了”李清风从兜里掏出六块两毛钱递了过去,对于现在的布价发出感慨。

苏晓红接过钱,唉声叹气的诉说着这两年的物价上涨,对自己家里的影响:“对啊,这两年也不知道怎么了,物价一个劲的上涨,猪肉都涨到一块三了,我去年上学的时候,我们家一年都没吃过几次猪肉”

平时不怎么买菜,要么是胡家宝去买菜,要么去下馆子,听到猪肉涨到一块三一斤,李清风也是暗自咋舌。

在李清风的记忆里,猪肉在两年前才八毛多一斤,好家伙,这一下子涨了一多半,幸好前些年调整过一次工资,要不然的话,普通老百姓哪里吃得起。

现在都这样了,要是再等几年物价大闯关的时候,这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可真就没法过了。

又和苏晓红聊了几句,约定好拿衣服的时间后,李清风便骑上自行车回家。

晚上等胡家宝回到家里,李清风和她聊起了现在物价上涨的问题。

哄着孩子的胡家宝笑话李清风已经脱离基层好久了,现在才发现物价上涨的事情,她早就发现了。

物价上的上涨还不算什么,也就百分之二三十而已,自从她上班的这两年,挂号费已经从一毛,一路涨到三毛了,医院的各种检查费用也是成倍的往上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