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118章 西南知青进京

重生在火红年代 第118章 西南知青进京

作者:爱吃葡萄的狗哥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34:28

第118章 西南知青进京

第118章 西南知青进京

回到堂屋,那仨姑娘脸上的红晕还没下去,李清风看了看手表,此时也到了饭点,索性直接带着她们吃饭去。

在路上马文慧不停的吐槽周围的街坊多管闲事,胡乱举报,除了李清风附和两句外,剩下那俩姑娘全都低着头不吭声。

从便宜坊出来后,李清风神色复杂的看向马文慧,这姑娘怎么这么能吃,一个人吃了一只鸭子,不嫌腻得慌吗?

下午的学习结束,看着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三个姑娘,李清风琢磨了一下,试探性的开口说道:“招娣要回家,你们两个要回学校吗?”

“要不然呢?不回学校我们睡哪啊?”马文慧白了李清风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胡家宝这妮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红着脸低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没接李清风的话茬。

李清风一拍大腿:“睡这啊,五间屋子,床和被子都有,反正明天还要来,这不是省下明天你们来回折腾的时间嘛”

停下手上的动作,马文慧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俩人,似笑非笑的看向李清风打趣道:“睡你这也不是不行,就是伱晚上不会把我撵走吧?”

“.”

最终她们俩还是没有在这里住下,只留李清风一人独守空房。

看着俩人骑着自行车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李清风落寞的转身关上房门。

晚上去国营饭店打包了两个饭菜,把回家的胡学理叫了过来,开了瓶酒,俩人一起小酌了几杯。

酒足饭饱后,躺在宽敞的雕花大床上,李清风深深的叹息一声,卷起被子睡觉。

胡家宝她们俩来的很早,刚刚结束洗漱的李清风看了看手表,才刚刚七点出头,甩了甩手上的水,出去街边的早点摊上买了几份早餐回来。

“这是啥啊,怎么绿色的?不会坏了吧?”马文慧拿着勺子在豆汁里面来回的搅拌,好奇的说道。

瞅了一眼马文慧面前的豆汁,李清风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是绿豆浆,没坏,专门给你要的,赶紧喝吧”

“那你和家宝怎么不喝?”

“家宝不爱喝绿豆浆,我吃俩包子就行”

看到李清风要捉弄人,胡家宝强忍着笑意,配合的点点头。

听到是这么回事,马文慧也没怀疑,端起碗来喝了一大口。

本来李清风都已经准备躲开呢,谁知道马文慧这姑娘吧唧吧唧嘴,一点没有露出不适的表情,呲溜呲溜的一口气将碗里的豆汁全部喝进了肚子。

将空碗放下,马文慧擦了擦嘴:“你还别说,这四九城人就是会吃,绿豆浆还挺好喝的,我再去买一碗”

李清风惊愕的看着马文慧,这小姑娘口味挺独特啊?

胡家宝同样瞪大了眼睛,看了看胡家宝的空碗,又回忆了一次上次喝豆汁的感觉,心里忍不住怀疑自己上次喝的豆汁是坏的。

看着拿着空碗要往外跑的马文慧,胡家宝犹豫了一下,也拿了一个空碗,跟着去打一份豆汁重新尝尝味。

只是抿了一小口,就差点又吐出来的胡家宝,看了看打了个饱嗝的马文慧,又可怜巴巴的看了看自己的对象,那意思不言而喻。

黑着脸从胡家宝手里接过盛满豆汁的碗,李清风捏着鼻子一口喝进了肚子。

那股酸不拉几的味道,实在是上头,李清风连啃了好几口包子,这才将那股味道压下去。

吃过早餐后,趁着林招娣还没来的这段时间,三人聊起了王为民。

马文慧一边往外掏英语词典,一边和李清风说道:“李清风,你说这第二次知青大会就要开了,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能不能让知青们都回城啊”

“对啊,说起来,我还有点想王为民和吴香倩他俩的,也不知道她们俩现在怎么样了”胡家宝也跟着附和。

“谁知道会讨论个什么结果,这种事不是咱们能操心的事,要是想他们了就给他们写个信”李清风摇了摇头,马上四十条就要出来了,现在讨论这个没意义。

正巧此时林招娣也走了进来,俩人见状也不再讨论这个,而是拿起了英文小说,跟着李清风学口语。

国庆三天假,四人也没出去玩,连着在四合院学了三口的口语。

能考上大学的都是聪明人,本来就有基础,在李清风这里连着讲了三天的英语,每个人的口语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口语上有了进步马文慧很开心,扬言以后每周都要来这里找李清风练口语,对于这话,李清风只当她在开玩笑,笑嘻嘻的说欢迎欢迎。

谁知道人家没开玩笑,之后的两个月里,马文慧和林招娣这俩姑娘,每周末都会准时出现在李清风买的那座四合院门口,气的李清风牙痒痒。

本来买房就是想要和胡家宝有个私人空间,好方便自己耍流氓,这下好了,流氓没耍几次呢,突然就出现了两个这么大的电灯泡,又回到了连小手都摸不到的时代。

十二月十日,持续43天的知青会议闭幕,会议决定继续坚定不移的执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反正政策,并颁布了让知青们绝望的《知青工作四十条》。

在313的宿舍里,李清风等人看完今天的报纸,忍不住开始讨论了起来。

宿舍里除了李三喜是农村出身,家里没人下乡外,其他四人都是城市户口,家里都有兄弟姐妹下乡插队的,李清风和郝爱国还有过插队经历,郝爱国的老婆也是知青到现在都还在农村回不来。

除了李清风没说话,剩下的三人都在批判着四十条里的内容,就连李三喜这个农村人都不支持下乡插队,希望能让知青们全部回城。

宋有为看到李清风一直没有参与讨论,忍不住开口说道:“清风,你是除了老郝外,咱们宿舍另外一个插队的知青,你怎么也不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

看着其余四人把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李清风笑了笑,将手中的书放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领导层的视角来看,四十条是正确的,知青确实不能回城”

“清风你”

“停停停,老郝,我话还没说完呢,你别急着打断啊,有什么想说的,等我说完你再补充”看到老郝要开始长篇大论,李清风连忙出声制止。

意识到自己刚刚有点激动的老郝,不好意思的向李清风道了个歉,让李清风继续说下去。

“我为什么说知青不能回城呢,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那么多岗位安置,咱们现在的工厂就那么多,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几百万知青回城根本没办法安置”

“几百万青年返回城市,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会发生什么?社会治安会急速恶化,各种恶性案件层出不穷,你们仔细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听完李清风的话,宿舍里的四人陷入了沉默,都在消化李清风所说的话。

过了好久,郝爱国深深叹了一口气,失落的说道:“那总不能让所有知青都不回来吧?”

“怎么可能,领导的孩子们都回了城,剩下的都是些普通工人家庭的老实孩子,想让老百姓的儿子在乡下吃苦?那不能够,别以为老实人就容易欺负,真要是没有了希望,他们能不闹腾起来?事情闹大了,到时候全部都要回来”

四十条的讨论很快就被一则更大的新闻压了下去,22日,那场对未来影响深远的会议结束后,全国正式进入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篇章。

时间正式进入一九七九年,12月份发生的事情太多,今年的元旦晚会学校都没组织,让各班简单的在自己班里过一下算了。

每人出一个节目,李清风还被推上去和班里的几个人来了个大合唱。

到了元旦的第一个周末,天上飘起了小雪,裹得紧紧的李清风会合了胡家宝她们,朝着四合院的方向走去。

不是非要受这个冻,实在是在学校也不暖和,教室和宿舍里也没暖气,取暖全靠抖,四合院里最起码还有火炕,在里面学习还比较暖和。

“李清风,停下下来,你看那边”

坐在后车座将东北过冬的棉衣都穿上的胡家宝,叫停了李清风,从车上跳下来,指着远处大喊大叫的。

李清风和马文慧俩人停下自行车,顺着胡家宝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一行三十多人排成两列,领头穿着单薄的一男一女手里扛着两面大旗,迎着冷冽的寒风,昂首挺胸在大街上踩着整齐的步伐朝前走。

看着这些人离自己越来越近,李清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批西南来的知青是真的惨,黑黑瘦瘦的,三十多个人,有棉衣的没几件,穿着单薄的秋衣在寒风中脸色冻得惨白。

快速的将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等对方走过来时,连忙上去将自己的大衣披在一个冻得牙齿打颤的姑娘身上。

在对方要停下跟自己说谢谢时,李清风抢先说道:“你们没棉衣,别停下,我以前也是知青”

胡家宝她们三个也学着李清风的样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解开,往这些西南知青身上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