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69章 凭空变出土地?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9章 凭空变出土地?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32:53

第369章 凭空变出土地?

第369章 凭空变出土地?

泉州,朱元璋和马娘娘走在拥挤的大街上,不一会儿就出了一身的汗。

本来想逛街买点东西,结果被人潮挤的动都动不了。

景色没欣赏到,反倒是累的够呛。

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却发现沿街的酒楼茶肆全都爆满。

还是汤和出马,用锦衣卫腰牌在一家酒楼找了个包厢。

打开窗户,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朱元璋笑道:

“早就听说泉州乃大明最繁华的地方,今日一见才知道传言不虚啊。”

泉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大明开海之后,这里迅速爆发活力,再次繁华起来。

就商业繁荣度来说,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重镇。

“呼……”马娘娘坐在椅子上,长吁口气说道:

“就是这城太小了,能把人挤死。”

提起大街上的拥挤程度,老朱也心有余悸的道:

“是啊……不过倒也不全怪城小,主要是人多。”

“全国各地的商人都云集于此,据说在此务工的人都超过了十六万。”

“再加上本地人,小小的泉州城住了有二十七八万人,都快赶上应天了。”

马娘娘端起茶一饮而尽,说道:“但这城可比应天小多了……”

汤和在一旁笑道:“不过这城也挤不了多久了,听说新城区已经完工,不日即可启用。”

马娘娘赞道:“还是景恪目光长远啊,刚开海的时候就提议建设新城区。”

朱元璋也不禁颔首道:“是啊,当时他就说,开海之后几座海港城市必须要扩建。”

“现在看来,确实很有先见之明啊。”

马娘娘想起了什么,嘲笑道:“也不知道是谁,当初还认为他想得太多,不想同意这个提议。”

老朱丝毫不觉得尴尬,说道:“咱要是什么都懂,还要他做什么。”

当时陈景恪提议,泉州、福州、宁波以及更北方的几座城市,都要建新城区。

以应对未来的发展。

当时朝中都觉得他想太多,宋元海贸都很发达,也没见他们觉得这几座城狭窄?

幸好陈景恪一力坚持,老朱最终还是同意了。

事实再次证明,他的意见多么具有前瞻性。

提前扩建的新城区,完美承接了商业爆发到来的大量人口。

节约了朝廷大量的时间。

汤和忍住笑,说道:“陈伴读的目光之长远,世所罕见,所料从未出错过。”

“我还想和他结个亲家呢,只可惜……咳咳……”

话说到一半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假借干咳试图转移话题。

马娘娘叹道:“没什么不好说的,他们家这子嗣一直如此,急也急不来。”

老朱点点头,然后看向汤和,说道:

“好你個汤和,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小心思。”

“咱劝你别做梦了,他家生女儿就是将来的太子妃皇后,生儿子那就是未来的驸马。”

这是给朱雄英的孩子预定婚事了。

啥,你说差辈了?

辈分是问题吗?

啥,还是近亲结婚?

这叫亲上加亲。

反正老朱就是这么计划的,陈家必须牢牢的和朱家绑在一起。

以后怎么样他管不了,只要他活着就必须如此。

汤和嘿嘿笑道:“那不敢和上位抢,但他家要是有多出来的孩子,我总能攀这个亲戚了吧。”

老朱大笑道:“算你小子识相,他家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那都是咱老朱家的人。”

“第二个孩子,咱可以不管。”

“不过等着和他家攀亲的可不少,你怕是不好抢。”

马皇后翻了个白眼,说道:“你俩老不修的,能不能有个正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抢孩子的土匪呢。”

“哈哈……”老朱和汤和大笑不已。

正说笑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嘈杂声。

老朱起身来到窗前,朝外面看去,只见远处似乎有人在大呼小叫的说着什么。

只是隔的太远,并不能听到再说什么。

不用他吩咐,汤和已经安排人去打听。

过了很久,打听消息的人才回来,并带回了详细的情报:

“老爷,是一队被认为葬身在暴风雨里的商船回来了。”

“据说他们被海风吹偏了航线,却因祸得福,在东南方向发现了一座大岛,上面生活有蛮夷。”

“本来他们以为发现了新的国家,准备把货物卖给那些蛮夷。”

“只是那些蛮夷非常落后,连冶铁都不会,只能遗憾的回来了。”

听到这里,老朱就失去了兴趣。

这些年大明的商人没少发现岛屿,有些岛屿上面有人,有些没人。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岛屿蛮夷非常的落后,普遍不懂得冶炼技术。

用陈景恪的话说就是,还生活在原始时代,连贸易的价值都没有。

一点都不夸张,这些岛屿蛮夷不会冶炼技术,手里就没有贵重金属。

连正儿八经的农业都没有发展出来,原材料都没办法提供。

真就连通商的价值都没有。

不过朝廷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对于发现岛屿的商队,都会给予丰厚的奖励。

然后朝廷派遣人员上去勘探,估测评算有无经营的价值。

如果是有人的岛屿,就对土著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查记录。

但这些事情,朱元璋并不太感兴趣。

那手下继续汇报道:“听说那些商人不甘心,沿着海岸线走了好几天。”

“所见都是较为荒凉的草原和荒漠,遇到的蛮夷也没有什么差别……”

听到这里,朱元璋愣了一下,追问道:

“你确定他们沿着海岸线走了好几天?看到的环境大同小异?”

那手下仔细想了想,肯定的道:“传闻确实如此。”

朱元璋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马娘娘和汤和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开船沿着海岸线好几天都没走到头,还遇到了很多蛮夷部落……

结合以上情况,这座岛屿恐怕不是一般的大。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汤和立即起身,说道:“我去找那群海商,打听详细情况。”

朱元璋提醒道:“一定要将海图拿到手。”

汤和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朱元璋又对马娘娘说道:“如果真如猜测的那般,咱们的旅途恐怕就要结束了。”

马娘娘笑道:“你以为我想到处奔波啊,还不是为了陪伱。”——

这天下班,陈景恪刚回到家中,蓝玉就带着两个儿子,提溜着一大堆山珍海味上门。

他一点都不见外,进门就招呼仆人,将东西送厨房好好烹饪云云。

仆人们对他也早就熟悉,笑嘻嘻的上前打招呼,接过东西就往后院去。

蓝玉在花园找到陈景恪和福清,一见面就让两个孩子跪下:

“快喊师父师娘。”

蓝春和蓝斌兄弟俩虎头虎脑的,听到父亲的话,扑通就跪在地上磕头。

陈景恪很是无语,蓝玉这混不吝的性子,属实让人无奈。

一开始说让两兄弟认干爹。

可惜差着辈呢,陈景恪坚决不同意,他只能作罢。

然后不知道谁给他出的主意,拜师啊。

于是他就带着拜师礼上门,也不管陈景恪同不同意,就让两个孩子磕头拜师了。

不过相比于认义父,拜师还是能接受的。

毕竟达者为先,拜师确实不怎么讲究辈分。

然后就把福清给高兴坏了。

师娘也是娘啊,终于有孩子喊娘了,她可太高兴了。

把俩孩子疼的不得了。

这俩孩子和她也亲,磕完头就手脚并用往她身边爬:

“师娘师娘,我们想死您了。”

福清则心疼的把两兄弟拉起来:

“跪什么跪,别听你们爹的,他就是个混蛋,师娘带你们吃好吃的去。”

听到她骂自家爹混蛋,两兄弟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在他们心里,师娘才是保护神。

很简单,亲娘怕亲爹,蓝玉生气了亲娘都护不住他们。

但福清可以,她一点都不怕蓝玉,敢当面骂他混蛋。

在俩孩子心目中,师娘可太厉害了。

闯了祸不是去找亲娘,而是跑过来找师娘寻求庇护。

还好,两家离的近,也不怕路上出什么事儿。

福清拉着两个孩子就离开了,只留下陈景恪和蓝玉二人。

陈景恪招呼他坐下,就问道:“串门还是有事?”

蓝玉在他对面坐下,抓起一把松子边嗑边说道:

“串门,顺便问点事儿。”

陈景恪挥手让仆人退出去,说道:“那你还是先说事儿吧。”

蓝玉顿了一下,说道:“关于分封的事情……”

陈景恪眉头微皱,道:“有人怀疑了?”

蓝玉无奈的道:“你懂的。”

陈景恪自然懂,说好的分封到现在没动静。

虽然前段时间,让十几家顶级勋贵组团去帮秦王朱樉,还许诺他们可以组建自己的势力。

可这依然不足以打消大家的疑虑。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大家为何会疑虑,换成自己也一样会如此。

但有些计划确实不能透露太多。

想了想,他说道:“朝廷即将有大动作,如果顺利,明年就可以进行大分封。”

蓝玉眉头一挑,说道:“可是要对南洋番蛮动手?”

灭南洋少不了调兵遣将,这种事情自然瞒不了蓝玉这样的军中大将。

只不过以前他不知道朝廷为何要抽调军队。

经过提醒,他立即就猜到了真相。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南洋藩属国至少要灭掉七成。”

“如此就可以腾出大量的土地,正好封一些藩王过去。”

“朝廷的计划是,册封五位亲王和十位异性诸侯过去。”

“如此,南洋的势力布局就可以正式成型。”

这个计划完成之后,南洋将彻底变成大明的澡盆,宗藩计划也可以正式施行了。

而宗藩计划,则是帝国计划的引擎。

只有完成这个计划,大明才能去施行后续的帝国计划。

正好趁此机会兑现大分封的许诺,彻底稳住勋贵集团的心。

听到这个计划,蓝玉非常的兴奋。

毕竟说了那么久的大分封,终于有了确切的兑现时间。

他更关心的是,自己在不在第一批大分封的名单里。

按照常理来说,第一批分封的定然是功劳最大的那一批。

在他看来,凭借自己的功劳和特殊身份,怎么都能捞一个名额。

听陈景恪的意思,这一次分封过后,就不会在南洋设立别的藩属国了。

不能放在南洋,那就只能是更远的西洋岛屿,或者是极西之地。

要么就是极北的荒漠冻土……

那些地方要么离大明太远,要么太荒凉,都不是什么太好的选择。

南洋离大明很近,又处在出海要道上,未来封国会很富庶。

是最适合作为封国的地方了。

想到这里,他搓了搓手问道:

“那什么……给我透漏点消息,第一批有没有我。”

看着须发花白的蓝玉,挤出谄媚的笑容,陈景恪心下好笑:

“放心……”

闻言,蓝玉心中一喜。

陈景恪接着说道:“没有你。”

蓝玉表情一僵,然后沮丧的道:“这算哪门子好消息……”

然后他不服气的道:“你给我说说都有谁,我倒要看看他们凭什么排我前面。”

陈景恪自然明白他的想法,说道:

“五位亲王里没有蜀王和湘王。”

蓝玉愣了一下,有些惊讶的道:“未就封的亲王里,就鲁王、蜀王和湘王最为年长,为何不封他们两个?”

陈景恪说道:“因为他们和太子关系好。”

蓝玉更是不解:“和太子关系好,不是更应该将封国放在膏腴之地吗?”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压低声音说道:

“莫不是陛下……”

陈景恪连忙说道:“你快闭嘴吧,瞎猜什么。”

当下也不敢在吊他胃口,直接说道:

“因为还有更好的地方等着分给他们。”

蓝玉不信的道:“还有哪里能比南洋更适合的?莫非是倭国?”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是,你不要问,这些现在还不能对你说。”

“还有就是,被封在南海的那十个诸侯,也都是已经退隐的小贵族。”

“爵位最高的也才伯爵。”

“公侯以及能力强的权贵,都要等未来时机到了才分封。”

蓝玉更加疑惑,如果是别人给他说这话,他肯定会认为:

南洋太重要,朝廷才故意封一些能力差的小贵族,比较容易控制。

可这话是陈景恪说的,还如此神秘兮兮的,那肯定是有更大的计划。

可是他实在想不通,就这么点地儿,还有啥可计划的?

难道还能凭空变出一大块土地,将他们这些权贵全都装进去不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