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英伦 > 第445章 联合石化

重生英伦 第445章 联合石化

作者:倔强青铜圣斗士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24:56

第445章 联合石化

第445章 联合石化

“恭喜你,David,我的朋友,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始,不是吗?”

“谢谢,巴伦,我也希望如此,也会竭尽全力的去做。”

这是在伦敦市郊的梦幻岛,巴伦同卡梅伦一起来到这里,庆祝他当选了保守党的党魁。

是的,就在12月初,64岁的迈克尔·霍华德辞去了保守党党魁的职务——说起来,作为保守党党魁这样级别的政客来说,64岁的年纪,并不算太大,毕竟在将近二十年后,巴伦重生之前还在任上的美稀宗,比霍华德还要大两岁呢……那个时候,他已经八十多岁了!

主要还是这一次的大选,霍华德率领保守党败给了工党,因此心灰意冷之下,霍华德才没有再等到五年后再战,而是准备将这五年的时间,留给下一任党魁,来为2010年的大选做准备。

今年卡梅伦39岁,这一次保守党党魁的选举中,他最初并非最被看好的人选,不过在得到了上任党魁霍华德的支持之后,卡梅隆最终高票当选,成为了一匹“黑马”。

不过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现任首相在1997年,成为工党领袖,并且率领“新工党”赢得大选,首次担任首相职位的时候,不过44岁。

当时他的年轻,令全世界所关注,并且他的年轻、活力以及锐意进取,也令新工党备受好评。

那么现在作为反对党的保守党,也会愿意以39岁卡梅伦的当选,表明自己依然具有活力,锐意改革的形象。

在卡梅伦当选保守党党魁,发表任职演说的时候,就表示将改革保守党,并希望在下一届大选中率领保守党与布莱尔领衔的工党一决高下。

在圣诞节之前,联合能源集团的CEO埃佩利·辛格尔顿回到了伦敦。

同时,卡梅伦在同巴伦的谈话之中,也提出准备加快保守的“新老交替”的过程,开始重点培养具有潜力的年轻人。

剩下的优尼科员工,联合能源集团除了留下大约三分之二在北美继续支撑其业务之外,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就需要外派到美利坚的海外市场了。

在完成了对英伦国家电网公司的天然气业务收购之后,他将英伦的事务交给了副手——主要就是对新收购的天然气管网与原北方天然气公司的管网进行整合,然后他就去往了加州,亲自负责收购优尼科公司之后的整合。

年轻 少数族裔 女性,嗯,怎么看都是值得重点培养的苗子。

其中就包括将将优尼科公司在加州的一处炼油厂拆迁到科洛之后,所建立的炼油厂。

……

值得一提的是,在卡梅伦任职保守党党魁之后,所提名的“影子内阁”中,担任教育大臣的约翰逊,以及担任交通大臣的特蕾莎,都在后面会成为首相。

此时,这一处炼油厂已经不仅仅是属于联合能源集团了,他们同西非洲集团进行合作,已经立项,将投资15亿美元,在那处炼油厂的近旁,建设一個能够日处理超过20万桶原油的大型炼油厂。

听到这话,巴伦扬了扬眉毛,看来另外的那位女性首相也要进入到保守党的培养名单了,毕竟这个时候,英伦的选举中已经有了政治正确的倾向。

根据当时收购优尼科公司时候的条款,联合能源集团需要保留优尼科公司大部分雇员——之后联合能源集团将优尼科公司位于美利坚的油气资源出售给了雪弗龙,他们也接手了一部分员工,占到当时优尼科员工的四分之一。

而之后,原本这一处炼油厂也将归于这个名为科洛联合石化的炼化公司之中,并且还将继续从美利坚本土拆解原本优尼科公司的炼化工厂设备,运至这里,增加其规模。

这主要是为了利用科洛本土的人力成本和区位优势。

一方面可以为科洛本土培养产业工人,增加当地人的收入,而所花费的人力成本,加上培训的费用,也由于美利坚的支出。

另外,就是可以就近对科洛海上油田所产出的原油进行炼化——联合能源集团已经放弃了优尼科公司在美利坚本土的油气资源。

并且在成品油的销售方面,北美的竞争已经足够激烈,他们没有必要参与到其中。

未来联合能源集团的原油和成品油销售,将会主要面向非洲本土以及亚洲和欧洲市场。

就像是这个科洛联合石化的项目,联合能源集团持有其60%的股份,西非洲控股持有40%的股份,他们将与华夏的中石化合作,由对方提供相应的设备以及新工厂的施工,这一部分费用,他们会以未来的产品进行交付。

在华夏的能源缺口越来越大的当下,这样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事情。

科洛联合石化的新项目,预计到明年年初就会开工,在2008年之前建成,正好能够赶得上油价最高的时候。

另外,根据埃佩利·辛格尔顿对巴伦所说,科洛联合石化也有意继续同中石化合作,在华夏投资一个大型炼化项目,以就近供应亚洲市场。

根据标准渣打银行负责全球项目财务的主管威尔·拉思冯带领团队出具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油价的走高,全球大多数产油国都有扩大开采规模的计划,但目前全球的炼油能力不足对油价具有瓶颈作用。

在对能源极度饥渴的亚洲地区,炼油厂的运转已经达到了其运行能力极限的95%;在北美和欧洲地区,这一比例也达到了90%。

在这份报告中,直接说明了:“这种紧张的运行程度已经抬高了石油价格。”

由于不少社区反对在附近修建炼油设施,因此绝大多数新建炼油厂都在美利坚和欧洲本以外……

就像是科洛联合石化的项目,就很难考虑落地欧洲,除了人工成本之外,各种有关环保的审查,以及那些相关组织的抗议,就足够头疼了。

目前已知的大约60%的新建炼油设施都设立在亚洲和中东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夏、印度、沙特、越南、印尼、科威特和倭国。

而接下来华夏本土炼化规模的扩大,也会是空前的,但即便如此,对于其本身的需求来说,都依然有些不足。

“我接下来会去一趟科洛,那里的新项目在动工的同时,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就会开始了,不过在新炼油厂竣工运行之前,所有人员只能够轮流在迁移而来的厂区进行实操培训。”

埃佩利·辛格尔顿对巴伦说道:

“距离计划中新工厂的完工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有人提出在这之前,可以让这些工人去海外进行劳务输出,既能够获得营收,又能够培养工人……”

“这倒是不错的想法,我会去推动这个事情。”

目前那种中东的产油国,包括沙特、卡塔尔这些国家,当地的劳工,超过80%都是外籍劳工。

主要来自于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这些国家,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接受一些科洛的劳工呢?

巴伦准备有机会跟他所认识的那些中东的权势人物顺嘴提一下这个事情,反正只是短期的劳务输出,并且薪资方面,他们更有竞争力。

嗯,问题不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