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 第166章 被晃点了的兖州文武

第166章 被晃点了的兖州文武

第166章 被晃点了的兖州文武

当陈曦带着大军在宛城周边到处晃悠的时候,屯兵巨平的杨纪也开始出兵兖州了。

几乎就是夏侯渊离开颍川之后的一天之内,杨纪就命令赵虹率领白马先行出击,绕路鲁国先行打掉济北守军跟陈留之间的通讯网络。

之后杨纪率领剩下的四万多人,出其不意的袭击了济北守军的军营。

虽说中间出现了比较激烈的反抗,毕竟镇守济北的似乎也是曹操的宗族之人吧,应该是吧,反正杨纪没在意。

将济北国拿下之后,杨纪在地图上的济北与陈留之间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开着云气轨道秘术,直扑曹操老巢陈留而去。

直线上遇到的城池,能在一天之内打下的就打,打不下的就直接放弃,毕竟他们的主要目标曹操及其麾下文武。

如果要是这一次没办法直接拿下曹操及其麾下文武的话,估计下一次就难有机会了。

毕竟这一次可是有着荆州和豫州的大战,以及对于半边南阳之地的窥视吸引了兖州文武的视线,才让杨纪有机会领兵直冲兖州腹地。

有了这一次杨纪的突袭之后,想必天下诸侯肯定会思考到这一方面的情报收集。

因为曹操为了避免兖州百姓的流失,所以将兖州靠近泰山一侧的百姓基本上都迁移到陈留周边安置了。

杨纪大军前进的路上遇到的城池里边基本上都是曹操派出来屯田的屯田兵。

不到十天,杨纪率领的五万大军就已经打到了山阳郡的昌邑,而且还是没遇到多少抵抗的那种。

眼看着都快要打进济阴郡了,陈留那边才像是刚反应过来一样,连忙派兵在济阴定陶-成武一线构建防线。

而且就兖州这个地形,想要阻挡杨纪的行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更何况杨纪还不一定会选择攻城,到时候放弃攻城,直奔陈留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说杨纪已经命令白马尽可能的将兖州东部的通讯网打掉了。

但是在这个兽比人多的时代,想要在野外完全堵住一个人,难度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能给杨纪争取到十天时间,已经是对白马的速度最大的肯定了。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一个普通的世界,谁知道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从其祖上到底传承了什么神奇的知识啊。

就像是现在,虽然杨纪尽可能的封锁了大军行进的痕迹,但是陈留那边的兵马还没到,昌邑城周边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探子。

而兖州军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当然是陈曦在南阳那边搞事了。

要不然兖州文武的反应怎么可能会如此迟缓呢,比那些世家的反应速度都要慢半拍。

话说陈曦一直在宛城以南的郡县晃悠,但就是不进宛城,可把曹操等人给急坏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曹操等人对于是否派兵占领宛城很是迟疑。

如果要是出兵宛城的话,万一要是陈曦率兵拦截阻击兖州兵马,该怎么办?

要知道,陈曦麾下的这些士卒可不是兖州的那些新兵蛋子啊。

即便是其中半数在出泰山之前也是跟兖州士卒一般都是新兵,但是这些士卒可是在陈曦等人的率领下,一路将豫州给打下来了啊。

虽说现在他们放弃了豫州,但是不能否认这些士卒现在已经不是新兵了。

经历过豫州之战的这些士卒,就算是能发挥出本身八成的战斗力,那也比兖州士卒的战斗力要高多了。

毕竟他们兖州军的大半士卒可都是在占据兖州之后才重新训练出来的。

而颍川又不是通过兖州士卒的战斗夺取得来的,所以现在的兖州士卒即便是有过一定的战斗经验,但是对比关羽率领的泰山军,那战斗力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但是,半个南阳之地上的粮草、财富、各种物资以及土地上的人口对于曹操等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他们现在已经占据了颍川地界,但是能收获更多的话,谁又会放弃呢。

而且他们的这些新兵也不一定会败给关羽率领的军队,即便是这支大军的主帅是关羽。

但是,在这种级别的战场上,即便是关羽也不可能发挥出他所向睥睨的至强武力。

能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唯有组成了集体的士卒,以及指挥这个集体去作战的指挥者。

而新兵总是要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才能成为老兵,既然如此,曹操等人也不会惧怕关羽率领的大军。

他们可不会认为他们兖州军会弱于泰山军,顶多就是泰山军经历的战争比他们多了一些而已,差距本就没有拉开。

毕竟大家的起步都是一样的,顶多就是你刘玄德发展的比我们快了一点而已。

即便是泰山军经过收复青州的战场,锻炼出了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

但是现在出现在南阳郡中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全部是那些已经锻炼出来的部队。

既然是这样,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顶多就是损失大了一点而已,他们兖州还撑得住。

再说了,他们也不认为关羽率领的大军会占据南阳,毕竟南阳距离泰山可是还隔着一个豫州和一个兖州呢。

关羽率军进入南阳,大概率是为南阳的各种物资和人口,毕竟泰山军在豫州的动作,大家看的可是一清二楚啊。

现在依旧有着源源不断的士子从豫州出发前往泰山,就为了能够得到在泰山藏书阁中借阅书籍的权限。

这股风气甚至都吹到了豫州旁边的兖州和荆州以及徐州,这三州也有不少的士子启程前往泰山一探究竟。

如果这项消息被证实了的话,估计天下士子都会闻风未动,尤其是那些寒门士子。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免费借阅书籍的地方,他们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至于说要有泰山或者青州的户籍才能具备在泰山藏书阁借阅藏书的权限。

那就加入泰山的户籍呗,这有什么的,毕竟那可是上万卷藏书啊。

再说了,卢植蔡邕等好几位大儒都在泰山书院里边执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