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84章 不必留情,全数斩杀

初唐:砥砺前行 第84章 不必留情,全数斩杀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84章 不必留情,全数斩杀

第84章 不必留情,全数斩杀

陈青兕听出了赵泽语气中对姬温的不满,知道其中发生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现在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抢了姬温吃到嘴里的肉。

从姬温的布局中陈青兕分析出姬温有在桐庐县建织坊、染坊的目的,但不清楚姬温通过与上官仪的书信,了解长安的一些情况,从而放弃了原定计划,也选择赵家。

只是发展桑蚕引入织坊、染坊本就是陈青兕计划中的一部分,两个县情况一样,发展的方向相同,又有蚕种之怨,自是动了拿捏姬温,与之竞争的念头。他不确定姬温打算引进哪家的纺织技术,但只要自己说动最强的赵家,便能让对方的一切计划告吹。

寻常的豪绅的作坊,哪能跟赵家相争?

故而陈青兕根据后世的经验,写了一封青溪县未来的规划前景,将青溪县位于新安江要道,水陆便利的优点,以及赵家在县里开设工坊将会得到什么政策上的优待,乃至于建造古代作坊工业区的设想等等,以此来说服赵家入驻青溪县。

陈青兕相信这个时代不可能存在第二份这般严谨详细的发展规划方针,但凡赵家有重新扩展商路的心思,青溪县就是不二之选。

果然在史务滋将信送达苏州赵家以后,当天赵家就给出了回应,愿意接受邀请,配合青溪县发展复兴。

陈青兕与姬温最大的差距就是底线。

姬温可以为了自己独享美名,打压蒸蒸日上的青溪县,在没有任何矛盾恩怨的情况下,可以无下限的在蚕种上做手脚,断一县百姓生计。

陈青兕却不会为了对付姬温而蔑视桐庐县百姓生死,由始至终,他针对的就是以姬温为首的桐庐县官员,而不是桐庐县的百姓。

陈青兕从未想过断桐庐县的百姓的生路。

只是现在来看,姬温未必会将县里的蚕丝卖给青溪县。

真要说这样,那就是取死有道了。

陈青兕如此想着,继续领着赵泽参观桃村。

赵泽一路环顾四方,听着陈青兕的介绍,眼眸深处有着一定的感动。

这个时代的商业属于贱业,尽管有不少县官为了自己的政绩,放下身份来求他们出钱出力。但大多都是出了钱就好,其他细节方面得下面人自己来干,没有如陈青兕这样规划的那么细的。

又是生活区,又是工业区,加上县城里的居民区农业区,未来青溪县十年发展都在其中。

就陈青兕现在的表现,几乎可以确定,他在青溪县待不了几年,便是如此,依旧作出了长期的规划,确实如传言一般可敬。

从他的身上,赵泽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尊敬,并非因为钱,而是对他本身的尊重。

他们赵家来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甚至连微不足道的生活环境都特别关注。

面对陈青兕如此安排,赵泽也重重地拍起了胸膛,说道:“就冲着陈县令的这番安排,两个月内,在下让织坊、染坊竣工生产。”

“好!”陈青兕要的就是效率,说道:“两个月后,本官亲自来为赵东家贺。”

陈青兕本想与赵泽多聊一会儿,原本艳阳高照的天气,乌云转眼即至。

陈青兕见状,约好再聚之日,策马离去。

陈青兕刚至县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而落。

正想尽快赶到县衙避雨,左近跑出来一妇人叫道:“陈县令怎在这雨下淋着,快到屋里来。”

她不由分说就拉着马,向院子里走去。

陈青兕并不认识来人,只能道:“这里离县衙不远,冲回去就是了。”

妇人忙道:“那可不行,您的身体可金贵着呢。春雨最易惹上风寒,真急着赶回县衙,妇人家里有蓑衣,穿上蓑衣再走,回头使人还我便是。”

陈青兕拗不过朴实的百姓,穿上了她找来的蓑衣。

妇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陈青兕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跟随自己的匡正。

妇人不好意思惊讶道:“匡差役怎么也在?那可如何是好?我家只有这一身蓑衣……”

匡正早已习惯被人忽视:“不用管我,我身体壮!”——

春雨不大,却是持久,一直到深夜还在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

在雨水的掩护下,此时二十余人佝偻着身子,在黑夜中快步前行。

为首一人瘦小如猴,脚步却无比轻快,在前领路。

来到一处山坳外,瘦小如猴的黑影,轻声道:“红女侠,前面就是贼人的巢穴,经过几天的观察,里面大概有三四十人,还有二十多位孩子。”

被称为红女侠的人正是李红清。

雨水打在她的蓑帽上,发出微不足道的碰撞声,雨帘顺着帽檐而下,秀美的双眸透着怒火。

李红清自从发现战乱之地,人牙子猖獗,便放下手中的一切,全力对付人牙子。

她跟着虬鬤客走南闯北,见识了不少的地方豪强,也认识了不少的人。

虬鬤客昔年是江南第一名侠,在江南很有威望,各地的江湖中人看在虬鬤客的面子上,都愿意卖面子给李红清。

在他们的帮助下,李红清清理了不少人牙子。

但各地孩童丢失的情况依旧常有发生,李红清也一直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直到那一天,她来青溪县送钱,回程时突然想起陈青兕的话,江湖人凭感觉来定善恶,故有行侠仗义之大侠,也有道貌岸然之徒,更有大奸大恶之人……

她想起了虬鬤客远走海外,也是因为江湖人不好控制,他若起事,便是诸侯,得定规矩,不忍对自己兄弟动手,这才离去,于是留了一个心眼。

果然发现随行之人行动古怪。

李红清并没有鲁莽行事,而是暗中观察让可信之人监视,终于摸到了一条线索。

趁着睦州、婺州、歙州战乱动荡,骗抢孩童的最大的人牙子居然是一群由江湖人组织贼众,他们凭借出色的武艺,游走各地,为非作歹。

李红清深吸了口气,说道:“有一书生曾说,他对人牙子最大的仁慈就是没有扬了他的骨灰。一个读书人,尚且如此,我们江湖人还能弱于他不成?不必留情,反抗者全数斩杀。”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