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77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诗

初唐:砥砺前行 第77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诗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77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诗

第77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诗

陈青兕煮好了茶,分别送给许自牧、骆宾王、富嘉谟以及史务滋一人一杯。

陈青兕所泡的茶是他从义兴县带来的阳羡雪芽,是村里的人自己采摘最嫩的牙尖制作的,毫不亚于送入宫廷里的贡茶。

顶尖的好茶,配上不俗的茶艺,让许自牧、骆宾王、富嘉谟皆是赞不绝口。

陈青兕最近没少与士人品茗饮茶,居然惭愧的发现自己已经有一些适应这个时代充斥着姜蒜猪油味道的煮茶了。

尽管比之后世的炒茶依旧远远不如,却也不至于有作呕的感觉。

也就是他习惯了炒茶的滋味,至少在许自牧、骆宾王、富嘉谟这些人眼中,姜蒜猪油味的茶还是足够滋味的。

寒暄过后,骆宾王非常虔诚的从怀中取出几张挤压的有些皱巴的纸,说道:“陈县令,此乃在下过往写的诗集,还请县令指点。”

他的表情甚为严肃,甚至有些忐忑。

这让许自牧、富嘉谟两人大为震撼。

这骆宾王是何许人物,虽出身寒门,年方七岁,一首《咏鹅》扬名天下,少年一身傲骨,身怀凌云之志,但道王李元庆许他官职,让他作诗取悦自己,他毅然拒绝,不愿玷污自己的诗作才华。

才气焕发,豪爽侠义的骆宾王是他们敬慕的对象。

两人一个出身是安陆许家,父亲是三品大员,一个出身雍州武功富家,而骆宾王一介寒门,连父亲的安葬费都拿不出,贫困落拓的穷书生,却成为三人之首。

骆宾王所依靠的便是那一身卓立于世的才气。

然在陈青兕面前,竟然会有紧张之态,委实让两人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他们确实知道骆宾王很敬重陈青兕,却不想敬重至此。

陈青兕面不改色,心里暗暗叫苦,这寻常士人送些文章诗作给自己,让自己品评,他一点也不在乎。

但骆宾王是何许人,这个时代最有才气的那批人之一。

就如王羲之请教书法,吴道子请教画画一样。

这哪里指点的来?

不过他还是大方地接过,拿在手中细品。

第一首诗叫做《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看着这首诗,陈青兕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这首诗如果让后世的他来读,不查字典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此番穿越以后,融合了陈青兕自身扎实的古文功底,又得良师贤妻指点教诲,这些日子又收到不少人投递文章,不懂的地方虚心向萧妙宸乃至庄敏瑞请教,古文功底大涨,勉强能够读懂诗文的意思。

这首诗应该是骆宾王离开长安以后,写的诗作,以眷恋楚地的乐曲让人感到怅然若失,感叹自己背离秦关的悲哀。用以涸澈之鱼、惊弓之鸟自喻,表达自己才华横溢,怀瑾握瑜,没有人赏识的不忿。

陈青兕一时间不知怎么评价,这首诗辞藻华丽,一字一句能够感受到骆宾王的才气。

可越是如此,越无法让人共情。

怀才不遇的诗句,陈青兕知道很多事,其中有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还有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等等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悲愤,产生共情。

骆宾王的这首诗却少了这份共情。

陈青兕看向下一首诗,是一篇极为少见的长篇诗作《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天枢限南北,地轴殊乡国……

还是一样的感觉,用词之华丽,尽显骆宾王的超凡的文采。

可是再美的辞藻,无法掩盖其中的假大空。

他继续看下去。

骆宾王一共拿出来五首诗让他评价,五首诗都是不同的风格。

陈青兕感受到了骆宾王的迷茫。

这位少年天才已经发现了唐诗的固化,在积极求变,只是道理千万条,想要走对唯一的那一条正确的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尝试改变。

正是因为有如骆宾王这样的先驱不断的改变,打破了宫体诗的僵化,粉碎了陈梁六朝的脂粉气。

才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

有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霸气。

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俯瞰天地的气魄。

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丽景色。

哪怕是情爱,一样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样优美动人的诗句。

而不是妖娆做作,词藻靡丽的靡靡之音。

骆宾王是先驱,他敢于改变,勇于改变,但很遗憾到最后他都未能成功,只是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陈青兕突然生出一个想法,自己是知道唐诗的发展进程的。如果自己给骆宾王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让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这些改变唐诗的先驱少走弯路,璀璨的唐诗文化会不会提前到来?

越想越是兴奋。

论及才学,陈青兕自问差骆宾王多矣,可他却有着自己的优势先知,能够引领他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他看了一眼忐忑不安的骆宾王,说道:“骆兄的诗风格多变,似乎陷入了迷茫之中。”

骆宾王兴奋激动,泪水涌现眼眶,说道:“陈先生知我!”

他没有称呼陈青兕为陈县令,而是“陈先生。”

这个时代的诗核心就是宫体诗,以辞藻华丽著称。

骆宾王的才情,他写的每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深奥玄妙,也受到了万千赞誉。

没有人觉得不对,因为在世人眼中诗就应该这样。

诗从来不是寻常人能够理解的高尚文化,是宫里的皇亲贵胄才有资格玩的东西。

唯有骆宾王自己感觉到不对劲,但是哪里不对劲,他说不上来。

他想要改变,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只能不断地摸索,尝试。而在摸索之中,又不断有人告诉他宫体诗才是最正确的出路。

迷茫,自我怀疑……各种负面想法也由此而生。

作为先驱,最可怕的就是他站在了大多人的对立面,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

是披荆斩棘,还是顺应这个时代。

直到陈青兕的出现,他的诗就如明灯一样,出现在了答案的尽头。

陈青兕不再犹豫给骆宾王灌输了革新唐诗的思想,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诗。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