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5章 久违的李家娘子

初唐:砥砺前行 第55章 久违的李家娘子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55章 久违的李家娘子

第55章 久违的李家娘子

青溪县府衙。

陈青兕正在给睦州刺史写信,信写的很长,足足有一千余字,信中内容左右就是一个字“穷”。

抱怨哭穷。

这招在这个时代有没有用陈青兕不知道,在后世很有用。

手机拉黑就电话,电话敷衍就登门。

也就是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来去一趟太费时间,青溪县这里又离不开他,左右得亲自上门,现在只能修书哭穷,短短半月间,这是他写的第三封信了。

“陈县令!”

史务滋大步走进屋子,行礼问好。

陈青兕示意他免礼,将手中毛笔搭在笔架上,问道:“情况如何?没有人不同意让孩子上县学读书吧。”

经过十日的整理,青溪县的县学正式开办。

尽管公告已经发出,陈青兕还是让史务滋挨家挨户的去通知,避免有人没有看到,或者有人不理解公告内容。

史务滋如实道:“对于孩童上学,百姓们并不积极。可听说有免费午餐,还能管饱,没人拒绝的了这种诱惑。还有人想将自己十七八岁的少年一并塞进来。”

陈青兕会心一笑,这种情况在他预料之中,安排免费午餐也是为了让百姓能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如果没有这免费的午餐,他估计有一半人觉得读书无用,与其花费时间读书,不如跟着一起干琐碎的活,早些当家,减轻家里的负担。

这并不能怪他们愚昧,而是这个时代普遍现象就是如此。

陈青兕开办书塾,也不指望这些孩子真能成才,只是让他们未来的人生多一点选择。多认一些字,多懂得一些道理,终究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县里的劳力严重不足,只要有力气的男女都得干活。

家中有孩子,对于家庭来说就是一种牵累,将孩子交给书塾,能够解放一个家庭的劳力,对现在的青溪县非常重要。

这种事情,陈青兕自然不能对外说的。

“需不需要休息一下?”

陈青兕很客气的问了一句。

史务滋忙作揖道:“学生不累!”

他年纪只比陈青兕小两岁,今年刚好及冠,宣州溧阳县人,此次来青溪县有一半是奔着陈青兕来的。

青溪县消息堵塞,他的两首诗并未传达,但宣州上下早已传遍。

史务滋及冠游学,第一站便想拜访能够陈青兕,看一看能够作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与“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这样惊世诗句的人,到底是何等人物,正好顺道拜会自己的外祖父。谁料外祖父对这位新上任的陈县令推崇备至,更是直言能在他身旁学个三五月,远胜游学三五载。

他知自己这个外祖父向来高傲,连最得意的门生石仲览都未能得他如此评价,心中好奇更甚,同意庄敏瑞的建议。

史务滋跟了陈青兕十余日,根本没得空闲讨论诗句。每日都有不停的活干,就觉得自己跟木偶一样今天去干这个,明天去干那个,累得回到家中倒头就睡。

可每每睡醒以后,史务滋回顾昨天干的事情,便有一种收获满满的感觉,非常充实,精神十足,“学生”二字也叫的尤为顺口。

陈青兕很满意史务滋的干劲,对他的办事效率也很赞赏。

现在的他,操控着府衙的每一号人,所有人办事的能力效率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二十多人,史务滋办事效率并不是最高,悟性却是最好。能够很快理解他的意思,将事情处理的合他心意。

“那你去处理下萧、古、扈、徐四位东家的矛盾,他们四人都想在县里开酒肆,也都看中了城南的那家酒肆。告诉他们,三年之内,青溪县都不会再有第五家酒肆。青溪县东南西北四面,一人一家,以地段而言。城南最佳,次之城北,再次城东,最差城西。解决的方式也简单,竞标,东南西北四处地方,各有其价,价高者得。”

青溪县巨富是没有了,却也不全是穷人,还是有一部分人侥幸躲过此番大劫。境内二十多个村子并入一县,也就将这些富人聚在一起了。

百废待兴的青溪县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巨大的机遇,凭借朝廷免税的机会,做大做强。

陈青兕理所当然的将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得劲的薅羊毛。

除了绝佳的商铺店面位置以外,还有上好的屋舍,如从杜春斌收缴来的鲁家旧宅,这么好的屋子,靠着县府衙的中心地段,肯定不会送出去的。

最后都打算以竞标的方式售卖,价高者得,为县里换来经费。

史务滋这些天早已习惯了这种木偶式的处理事情方式,领命而去。

边走史务滋边想着事情的解决方式,青溪县的地理位置绝佳,往南从新安江顺流而下就是杭州钱塘,往东逆流而上是歙州,向北是於潜,东边是桐庐。

除了桐庐以外,杭州钱塘、歙州、於潜都是相对富庶之地。

尤其是歙州到杭州这一线,歙州的纸砚天下一绝,往来的商人不断,都会经过青溪县。青溪县自身也极有特色,山水奇佳。在青溪县内投资酒肆客店是顶好的买卖,尤其当下还有免税政策,只要开起来,怎么样也不会亏。

用一些钱,换取一个好地段,以及三年内不开第五家酒肆跟他们抢生意的承诺,但凡精明点的商人都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史务滋想着这几天的经历,亲眼看着陈县令用各种手段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抠钱,让一个破败的小县正常运转,这翻云覆雨的手段,实在了不起。

史务滋出生士绅家庭,见过不少号称父母官的著名县令,但没有一个如这位陈县令这般,将好处落于每一个百姓的身上。

着实让人敬佩。

当天夜里,陈青兕正在计划着青溪县下一步发展。

随着敲门声的响起,陈青兕头也不抬,说道:“进来!”

差不多这个时辰,他的夫人都会给他送口热茶或热汤,早已习惯。

这次却有些不一样,没有熟悉的足音,甚至除了推门的声音,他没有听到半点脚步声,不由抬头。

却是久违的李红清。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