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35章 明人面前,不说假话

初唐:砥砺前行 第535章 明人面前,不说假话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535章 明人面前,不说假话

第535章 明人面前,不说假话

李敬玄觉得有些百口莫辩。

李弘脸上挂着些许不信任,裴炎亦是如此。

对于陈青兕的态度,李敬玄是最激进的。

在李敬玄眼里,陈青兕最好的情况是霍光,更大的可能是王莽,一直努力劝说李弘为了免除后患,寻机贬罚,再找机会除去。

李弘对此心知肚明,陈青兕这边一遇袭,他第一反应就是李敬玄。

陈青兕急忙赶回来,固然不是什么秘密,却也不是随便可知的消息。

这最早是关于李治重病,招陈青兕来是为了好当面托孤。关乎皇帝的身死,消息是不外传的。

能够大致掌握陈青兕的动向,安排刺客刺杀的人不多。

陈青兕作为文儒领袖,又是清流派的党魁,在军中也有很高的威望,在文臣武将之中人缘极好。与之为敌的人不多,李敬玄几乎就成为唯一的怀疑对象。

李弘心中略感失望,他为人仁孝,对于身旁的人都极好,李敬玄跟随他十年,这份感情还是很深的。他知道李敬玄所做的一切是为他好,但这种行为,却触犯了他的底线。

但在这时候,李弘也无暇深入追究,只是问道:“陈先生如何了,可有受伤?”

内侍道:“天佑我大唐,陈相公并无大恙。刺客并未射中陈相公,陈相公都过了一难。”

李弘这才松了口气,看了裴炎、李敬玄一眼,然后说道:“朕同意你们的观点并不是不信任陈先生,只是不愿见庙堂呈现一人独大的局面。先生乃国之栋梁,朕当依为助臂,你等切记,以后休得胡来。”

李敬玄就觉得李弘这是对自己说的,有口难言。

另一边的裴炎,神情略微懊恼。

李弘屏退了裴炎、李敬玄,独自等待陈青兕的到来。

裴炎、李敬玄一并离开了承乾殿。

李敬玄见四周无人,气恼道:“我是想为了天下除去陈青兕这个祸患,可这种下作的手段,却也不屑去干。陛下怀疑是我,好没道理。”

裴炎沉着脸道:“眼下庙堂,最不想他回来的就是你我,陛下有此怀疑,也在情理之中。”

李敬玄没好气道:“那陛下怎么不怀疑你?”

裴炎道:“我跟陈兄相交莫逆,在他还是白身之时,已经结识。我反对他只是因为社稷,并未有私仇。我所求不过是将他罢免,从未想过伤及性命。”

“哼!”李敬玄轻哼一声,然后带着几分疑惑的看着裴炎道:“刺客不会是你安排的吧?”

裴炎似乎都不屑回应,直接走了。

裴炎并没有回公廨,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家中。

这刚入家宅,最忠心的老仆裴由上前低声道:“武六在书房等郎主。”

裴炎淡然自若的表情突然大变,低吼道:“他怎么还不跑?”

看着一脸呆滞的忠仆,裴炎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了书房,果真在书房见到了一位面容粗犷的中年汉子。

裴炎开口便道:“不是说好了,不管成与不成,立刻出城,去西域投军。”

中年汉子挠着脑袋道:“裴郎君,某还没有来得及动手,陈青兕已经遇刺。也不知什么情况,只是对方有了防备,某根本寻不得机会,只能回找郎君,看看是否等待下次机会?”

裴炎这时才明白,原来陈青兕遇刺,不是他安排的。

“这王八蛋,装得可真像!”

裴炎在心里谩骂了一句,然后又生起一股无名之火:“无能废物,坏我大事。”

裴炎所谋极大,他不甘心陈青兕踩在他头上,也不屑与李敬玄这样的人为伍。明里暗里的刺激李敬玄,在李弘面前挑动对方与陈青兕的矛盾。

若刺杀成功,陈青兕死,而李敬玄则是最大嫌疑人。

三辅臣去其二,李弘体弱,难以承受大量政务,庙堂大事,自落于他手,一举数得。

哪想李敬玄如此无能,安排杀手这般没用,直接将自己的一切计划搞砸。

见中年汉子还有刺杀的心思,裴炎道:“不用了,陈青兕经过此次刺杀,必会有所防备,风险太大。答应你的事,依旧算数。西域正在恶战,都护裴行俭是我裴家人。你持我的举荐信去投效,自会受用。只是裴都护为人方正,录用是一回事,能否博得一身功名,还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同一时间,在承乾殿等候陈青兕的李弘,得到陈青兕求见的消息。

面对高坐堂上的新天子,陈青兕心底再度涌现几分伤感,李治待他确实不错的,每每念起,难免感怀。

“见过陛下!”陈青兕定了定神,双掌交叉作揖。

“先生免礼!”李弘从上首匆匆而下,见陈青兕一身风霜气息,身上却没有遇刺的狼狈,庆幸道:“听闻先生遇刺,朕大为惶恐。幸亏天佑大唐,先生无恙。”

陈青兕对李弘的认识限于太子阶段,现在他是大唐皇帝,身份全然不同,拿不准现在对方的心态,言语间也略显生分,道:“些许小事,反让陛下受惊了。”

李弘忙道:“先生可不能这么说,您可是先皇留给朕的辅臣,我大唐最不可或缺的栋梁。朕潜邸时,便恨不得时时听先生教诲,只是先生重担在身,只能作罢。直至今日,方才得偿所愿。朕予以先生中书令之职,以后有不足之处,还望先生指点、驳斥。”

三省六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权势最重,但就是因为权势最重,受到了李世民、李治的打压,从不设尚书令开始,尚书省的地位一降再降,反倒是中书省后来居上,成为三省里最重要的部门,佐天子执大政,总判省事。

中书省是最亲近皇帝的职权,主要负责诏令的起草,是最先接触皇帝指令的机构。皇帝要下达任何命令,首先需要中书省起草公文……

陈青兕身上又有另外一层身份辅政大臣,辅政大臣有权力驳斥皇帝的旨意。

也就是说自今日以后,李弘的任何旨意都得经过陈青兕这位执掌中书省的中书令点头,不然在第一步就被卡住了,下放门下省的机会都没有。

李弘的态度很诚恳。

陈青兕也略松口气,至少现在为止,李弘当了皇帝之后,固然多了些许考虑,本性却没有多少变化,倒少了一些麻烦。

李弘与陈青兕略微叙旧,便开始请教起政务上的一些事情。

李弘首先提的就是关于吏部选官制度的弊政。

这是困扰大唐多年的弊政,在李治时期就不断的改革,只是一直没有改到点子上。

因为西域的战事正酣,现在的大唐就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各个部门都在运作,将各种各样的物资送往前线。需要大量的人才填补空缺才能维持运转……

现在吏部的改革,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陈青兕现在当然不再保留,先一步提出长名榜、铨注等法规解决吏部的当前隐患,让吏部能够恢复运转,以便于给朝廷提供新鲜血液。

李弘听的是不住点头。

想不到困扰自己父皇多年,让自己焦头烂额的吏部选官制度,竟让陈青兕三言两语就想出了解决之法。

“先生真乃国士,朕觉得此法可行。先生可详细写明细节,交由吏部尝试运行。”

陈青兕也一口应下。

李弘又问了许多问题,陈青兕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面对李治,陈青兕收着,可现在他是中书令,又是辅政大臣,皇帝还是李弘,完全不在藏拙。

李弘忽然发现,不论是裴炎,还是李敬玄,跟陈青兕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两人固然各有所长,但与陈青兕这个实干派比起来,处事的风格,明显过于理想。他们给出的办法不是不可行,只是常常脱离实际,只有一部分适用。

直至入夜,李弘才意犹未尽的放过陈青兕。

陈青兕出了皇宫,周奎等一干护卫早已待命。

做戏做全套,这既然遇刺了,护卫方面自不能马虎。

陈青兕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找来周奎,道:“你去通知许相公,就说陈青兕即将登门求见!”

李治若是托孤,许敬宗必定是其中一位。

李治遗诏是否有问题,许敬宗肯定知晓。

想要求个答案,找许敬宗绝对没错。

自从李弘登基,许敬宗就以身体原因告病在家。

少了李治的撑腰,这位李治朝在位最久的常青树,无可避免的渐渐枯萎。

只是因为得到了裴炎、李敬玄的庇佑,倒也没有人来刁难他。

许敬宗贪财,当宰相多年,累积了大笔钱财,小日子也过得惬意。

听说陈青兕登门求见,许敬宗并没有意外,命令全宅上下清理宅院,以迎贵客。

这一次,许敬宗并没有在他家的空中楼阁接待陈青兕,将他请到了自己的茶室。

“长安的治安越发差了,大庭广众之下,竟有蟊贼刺杀相公,实在可恶。”

许敬宗谈起了今日的刺杀。

陈青兕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哪里来的刺客,不过是我自己安排的一场戏而已。在许相公这明人面前,不说假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