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26章 李治 狄仁杰

初唐:砥砺前行 第526章 李治 狄仁杰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526章 李治 狄仁杰

第526章 李治 狄仁杰

但他最强的并非医术,而是医德。

孙思邈一生行医,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在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他却将人命视为最为珍贵之物,常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刘神威身为孙思邈的徒弟,耳提面命,也深受师傅的影响,将治病救人,视为己任。

在他心中行医是一份很高尚的职业,可现在有人却利用这份高尚的职业,利用自己的医术来害人,这种行为是他无法忍受的。

刘神威望着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补充了一句:“臣愿以名节性命担保,臣所言之事,字字属实。”

在这时候,李治依旧能笑得出声,很轻很轻的一笑,柔声道:“朕自然是相信刘爱卿的,不然也不会将此事交由你来处理。爱卿辛苦了,你且下去好好休息,这里的事情,朕自会处理……”

刘神威作揖而去。

李治冷静的看着明崇俨,什么话也没有问,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看着……

明崇俨却觉得莫名的恐惧,身子情不自禁的微微发颤。

李治越是冷静,心中压抑的火气就越大。

最近在武皇后的各种暗示下,而李弘的身体也确实每况愈下。李治也担心自己这个儿子跟自己前后脚去见李唐的列祖列宗,然后留下一个烂摊子收拾不了,如此辉煌的盛世,毁在自己手上,九泉之下无法面对列祖列宗。

只是他在李弘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太子也不是衣裳说换就能换,尤其是现在,朝廷正在面对自开国以来最强大的敌人,这个时候换太子,会导致庙堂出现严重动乱。

李治对于自己的这具身体并没有什么信心,李贤固然聪慧,可年岁太小,容易受人摆布,此刻立李贤,他担心没有时间为李贤培养一套忠于他的行政班底。

如果将自己这套强行交给他,只会出现臣强主弱的局面。

别的不说,就拿陈青兕来论。

故而李治并不敢轻动。

然李弘的身体又是必须面对的时候,逃避不得。

李治也在想着对策,如何解决面对的困局。

这个时候的李治已经有了废立之心,只是藏得深,不为人知。

可就在这时,就在李治动了废立之心的时候,他敏锐的洞察出了李弘的病情在恶化,让对方的身体也突如其来的直转而下。

李治的政治嗅觉何等敏锐,当即起了疑心,不动声色的召回了刘神威,想看一看李弘的病情恶化是意外,还是人为。

结果真的抓到了明崇俨。

“朕记得,你有今日,是因为给朕、给太子治病。今日你能对太子下手,明日是不是能对朕下手?”

明崇俨是经武敏之介绍,给李弘看病,再由武皇后介绍到他这边来的。

明崇俨的针灸技艺确实高明,经他针灸以后,整个人确实有种舒爽通透的感觉。

李治也多次召请明崇俨为自己施针,而今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作为皇帝,李治身处深宫,少有涉险的时候,也从未想过自身会受到威胁。明崇俨却有不知不觉置人于死地的手段,这让李治有一种毛孔悚然的感觉。

明崇俨听到这话,吓得语无伦次道:“臣,臣不敢,臣万万不敢对陛下有半点的不敬,危害……”

李治轻声道:“对太子就敢了?”

明崇俨磕头如捣蒜:“臣,臣,没有……”

李治继续道:“你即便不说,朕也知是谁。你谋害太子,朕本该直接杀了你,现在朕给你一条活命的机会,朕想知道教唆皇后这么干的人是谁?你帮朕揪出来,朕对你可从轻发落。”

此事说出去骇人听闻,若在寻常时间,以李治的性格,早就让许敬宗举起了屠刀。

但现在他不想将事情闹大,大唐正在与大食国在西域死磕,需要举国的支持才能打赢大食这前所未有的敌人。

如果此事爆发,整个庙堂都会震动,天下也会为之侧目。

庙堂人人自危,也会影响到前线的战事。

李治不懂军事,可大局观还是有的。

要知道现在的西域局面不是一帅一将能够解决的问题,一个人的才智能力,在这种级别的对抗上会限制到最小。

两国比的是国力,比的上政坛的稳定,比的上底蕴以及抗压能力。

庙堂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乱……

武皇后背后一定有人,不然凭借武家的那群废物,是不可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干成这事的。

对于这点,李治很有信心,在决定重用武皇后的时候,他已经将武家有能力的都打压了。直接导致武皇后不得不从贺兰家过继一个贺兰敏之来支撑武家门面。

武敏之的能力,李治还是知道的,也就是一个门面,成不了大气,也就由着他了。

武家人没有实力干成这些事情,一定有人在帮助她。

明崇俨大汗淋漓。

两人的对话牛头不对马嘴。

但李治根本不听明崇俨的任何辩解,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朕,只问一遍,帮不帮朕?”

李治语气依旧很轻,分不清喜怒。

可给明崇俨的压力却是无比巨大,一头磕在地上道:“罪臣愿意。”

——大理寺。

张柬之、狄仁杰分坐左右,苏无名向两人汇报案情。

“现在一切事情已经明了,武皇后勾结外臣,拉拢李崇德、万国俊、安得朋等人,李崇德因昔年弑兄,旧案重述。为避免风声泄露,特使万国俊杀之。又因太子不与之亲近,意图立听话乖巧的沛王。然太子仁厚,深得帝心,便暗中收买太仓署丞崔詧于太子食用之鱼食中下蛊虫。”

“崔詧感太子仁厚,心生愧疚,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安得朋使人杀之,佯装醉酒……”

“只是……”苏无名汇报案情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的。

本以为是一个能够让自己名垂青史的大案,关系一个侍郎的生死。

结果查着查着,这案子几乎都要将天给捅了。

皇后牵扯其中,太子惨遭生母迫害,还牵扯废立……

苏无名看着稳坐钓鱼台的张柬之、狄仁杰,心中嘀咕:你们哪里来的勇气?

接手这案子的,身份最高的不过是张柬之……

苏无名曾提议,将此事上报。

但张柬之给否决了,现在的情况不宜上报,一方面自是因为西域战事,此刻上报,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然后层层上报,接着就不是秘密。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李义府,此刻藏在暗处,便如深沟里的老鼠,将他给惊动了,想要捉住他,可就难了。

所以当前这种惊天案子,竟掌握在他们这些基层干吏手中。

苏无名定了定神道:“只是李崇德已死,不管是万国俊、安得朋,乃至于死了的崔詧,都不是主要角色,应该还有人将他们串联起来。”

他顿了顿,说道:“可以试着从李义府的旧属去查……”

张柬之、狄仁杰相视一笑,苏无名也查向李义府了,只是没有想到李义府假死,将怀疑的对象定格在了李义府昔年旧属身上。

张柬之道:“你将所有案子的细节整理一下,这事已经拖不得,得向上汇报……”

听到张柬之也打算上报,苏无名松了口气下去了。

张柬之看向狄仁杰道:“这事拖不得了,已经关系到太子的安危,再拖下去,就算查明一切,你我也担不起责任。”

张柬之一直想将李义府揪出来,然后扳倒野心甚大的武皇后。

所以他押着李崇德、万国俊的案子,并没有及时上报。

后来又发生了崔詧溺水案。

崔詧溺水案那是一手布置的可谓天衣无缝的案子……

崔詧身为赘婿,在家中让自己的妻子压了好几头,而且家中奴仆也看崔詧不起,冷嘲热讽的。

崔詧在敬家过的不痛快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崔詧在家中受了气,与夫人大吵一架,然后与朋友一起诉苦,在曲江上喝的大醉发泄,然后失足落水。

此事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

一开始张柬之、狄仁杰并不知道崔詧与李义府有关,但陈青兕事先已经留意到他,通知了两人。

于是,狄仁杰、苏无名一起过问此案,剥丝抽茧,怀疑到了安得朋。

正在他们准备更进一步的时候,狄仁杰收到了静霞道人送来的信……

崔詧确实是个小人物,但他这个小人物却在最关键的位子上,干了最重要的事情。

崔詧并不知道他背后的层层利益关系,可他将自己干的事情说明,狄仁杰立刻就将一切都联系了起来,形成了整体的脉络。

这件事情已经牵扯到李弘这位太子的安危,之前他们只是怀疑,没有证据,自然可以压着,现在已经有了崔詧的证据,他们是压不住的。

狄仁杰颔首认同,说道:“到了这一步,只能如此了。”

“唉!”张柬之气恼的拍了一下大腿,说道:“以我们手上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李义府的存在。我们不知李义府在哪,将此事上报,涉案的人大多都跑不了,包括那一位……只是独独跑了他,我不甘心呐!”

狄仁杰道:“无妨,我应该能将他揪出来。”

张柬之道:“怀英快说?”

狄仁杰眼眸闪动,说道:“从先生那里得知李义府的消息以后,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李义府昔年在长安也算是顶尖人物,认识他的人不知凡几。就如先生说的那样,他既敢回来,那就一定确定自己不会被熟悉的人认出来。”

“他是凭什么手段改变自己的容貌的?据我所知,江湖游侠有一种特殊的技能,叫易容术,我还特地去了解了一下。即便是易容术,也做不到将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何况他虽恶贯满盈,可一身才学却掺不得假。他先后受到李大亮、刘洎、马周的举荐,靠的是自身的能力,而非旁门左道。他应该不擅长这些玩意,入仕之后,更应该不屑于去学……”

“我就想是不是他在被贬的时候,接触过这类的东西,这才有了假死的手段。”

“当时我就让人去南中打探消息,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易容手段。”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独特的易容手段倒是没有。不过却有几件毁容的案例,在南中山林里有一种毒蚁,它能够分泌出一种黏液,爬在人身上黏液入体会导致肌肤变形,肿大收缩。我就想李义府会不会就是用了这种手段。”

“一开始我还不太确定,直到收到崔詧的书信,上面的内容,隐隐佐证了我的猜测。”

“李义府从哪里学来的用蛊虫的手段?想来是南中,被贬时了解的手段……”

“我明白了!”张柬之目光灼灼,说道:“李义府不是将自己变成一个人,而是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面相遭受毒虫腐蚀容貌诡异的怪物。长安找一个陌生人难,可要找一个怪物,一个只要看上一眼就印象深刻的怪物,却不是一件难事。”

“怀英,你神了!”

“你这手段,比之先生,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狄仁杰摇头苦笑,道:“比之先生差远了,至少在识人上,相去千万里。”

狄仁杰说的自然是武皇后……

狄仁杰有自己的政治思想,他对于武皇后并没有多少敌意,至少他是认可武皇后在皇后一职的贡献的。

至于武皇后涉政,他也看出来,这是李治的意思,武皇后并没有多余的选择。而且,无可否认,武皇后确实有一定天赋,干得不错。

太子年少仁厚,武皇后握有一定权力,未必是坏事。

毕竟历史上不只有吕后、窦后,还有和熹皇后邓绥,有康献皇后褚蒜子、文明太后冯氏,这些都是能够辅佐少帝稳住庙堂的人物。

结果……

惨遭打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