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06章 训斥

初唐:砥砺前行 第506章 训斥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506章 训斥

赤玛洛以为陈青兕是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气得一下子说不上话来。

陈青兕见她有些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强调道:“这不是与你说笑,我真是这么想的?有一句话叫做养虎为患。你们吐蕃这些年,给我大唐制造了多少麻烦?现在有机会覆灭,将之纳为己有,我又岂会妇人之仁?”

赤玛洛愤然道:“真以为胜券在握了?提醒你莫要小觑了噶尔东赞,他当年是靠着武勋崛起得到松赞干布的赏识,在钦陵没有独当一面之前,吐蕃的疆域大半是他亲自率兵攻下的。”

陈青兕客气道:“谢卓娘子特地提醒。”

赤玛洛此番随军而行,心知这是自己为数不多能够逃离大唐的机会,也想利用自己的身份为没卢氏求个未来。

本来赤玛洛对于吐蕃那年轻的赞普,未来的夫婿,没有多少感情,经历对方的放弃以后,也不愿热脸去贴冷屁股,但身为没卢氏的女儿,她也想趁着这机会分一杯羹,帮着没卢氏争取大的利益,最好是达成合作协议。

结果还没来得及交流沟通,就听到了军中盛传陈青兕的一首新作《胡无人》。

六个字,杀气十足。

赤玛洛身为吐蕃人,自不愿见此,瞧着唐军即入青海湖,心下不安,特地前来探探口风。

此番陈青兕态度决绝,也知多说无用,气恼的离开了。

张仁亶见赤玛洛离去,略带激动的道:“大总管,我们真要灭了吐蕃。”

他眼中闪着异彩,在大唐出征的将帅身上没有一个灭国的功绩,都不好意思开口。

张仁亶此次首次出征,如果这就混到了一个灭国的功绩。

别的不说,以后吹起牛来,都多了几分底气。

陈青兕笑而不语。

宋令文也感慨道:“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大总管此诗激昂,让人热血沸腾,我一书生闻之,都恨不得提刀上阵,砍几个胡人脑袋。”

一时间要灭吐蕃杀上高原,占领布达拉宫的消息尘嚣甚上。

陈青兕也不解释,在石堡城休息了一夜,继续北上。

伏埃城。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噶尔东赞坐在胡床上,看着手上的诗,轻声念着。

直至念到最后一句之前,顿了许久,方才道:“胡无人,汉道昌。”

“好一个胡无人,汉道昌。”

噶尔东赞精于华夏文化,个人造诣完全不输中原知名文士,对于诗文有着一定的鉴赏能力,读着这首诗,忍不住站在艺术的角度评价一二。

赞婆道:“此人是害我们至此的罪魁祸首,阿父还有闲情逸致赞他。”

吐蕃之变,最早在于赞悉若多布之死。若非赞悉若多布被苏定方斩杀,噶尔东赞也不会王道转霸道,与吐蕃一步步走到今日地步。

到了今日,昔年许多朝廷国策,也渐渐传开。

当年一战是陈青兕再三劝谏李治,方才说动李治调西域之兵过沙漠奇袭。

若非陈青兕,他们吐蕃早就占据青海,若非陈青兕,他们噶尔氏也不至于落入今日之境。

苏定方病故不假,陈青兕却犹在世上。

不杀陈青兕,赞婆誓不为人。

噶尔东赞摇头道:“你不懂!此战能否得胜,兴许就在这首诗中。”

噶尔东赞道:“抛开一切仇怨,你觉得此诗如何?”

赞婆自小学习汉文,也懂得好坏,说道:“确实是好诗……”但他还是忍不住补充了一句,说道:“可他诗中的意思是要灭我们。”

“阿父自然看出来了,说这是一件好事,也因如此。”噶尔东赞道:“唐廷的情况,阿父最是了解不过。他们李治不善兵事,朝中名臣不少,可善战之将却依旧以他们太宗皇帝留下来的老臣为上。处在青黄不接之境……”

“纵观朝野,真正能扛大旗的唯李绩、苏定方尔。陈青兕次之,余者虽有不少俊杰,可距真正独挡一方,还差点火候。”

“苏定方已死,李绩坐镇西域,陈青兕亦是我们唯一之敌,只要能够将之击败,唐廷必受动荡,短时间内是无力亦无人与我们一战。”

“要想击败敌人,就得知道他想些什么!”

“这首《胡无人》是陈青兕祭祀苏定方时,心情激昂时写下的诗作,足可印证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从这首《胡无人》可以看出,陈青兕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稳重,还是向往成就卫青、霍去病的丰功伟绩。”

“我吐蕃,就是他成就大业最好的对手。”

“如果我所料不差,陈青兕不会延续程务挺的战略,而是会主动出击,他的行动必然激进,势必会给我们留下可趁之机。”

赞婆听明白了,说道:“阿父说的有道理,那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噶尔东赞道:“静观其变,阿父还得看一看。”

他略带疑惑的说道:“陈青兕的战略眼光比之阿父,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至于看不出来,与我对峙消耗才是明智选择。可以以此来消耗大食国的后勤力量,与大食国对决,比的是综合实力,没有道理给予求战……”

“除非……”

噶尔东赞表情吃重,说道:“他已经看出阿父打算利用对峙的时间,趁机在青海湖立足。不想让阿父的计策得逞……可如此一来,真正得利的将会是大食,他真觉得我吐蕃会比大食重要?”

赞婆有些懵了,跟不上自己父亲的思绪,只是闭嘴待在一旁。

噶尔东赞看着手中的《胡无人》,也不再多言。

另一方面,由于吐蕃并没有进攻退守宜德城寨的程务挺。

陈青兕很顺利的就与程务挺会师。

看着走在大军前头的陈青兕,程务挺心中惭愧,想着自己身为军中主帅,却吃得如此败绩,实难面对陈青兕这位极力推荐自己的老上司。

最羞愧的还是席君买……

陈青兕对他可谓是再造之恩,可自己却一时大意,丢了至关重要的伏埃城,数年坚守,毁于一旦。

陈青兕领着兵马已到近处。

“程务挺见过大总管。”

程务挺抱拳行礼。

席君买一手提着头盔,单膝跪地道:“席君买愧见大总管。”

陈青兕扶起程务挺,说道:“进帐说话!”他并没有理会席君买,直接向营帐内走去了。

此次唐军失利,罪魁祸首固然是王孝杰,但席君买愚蠢的救援行动却是让整个战局全盘恶化的关键。

如果不是他贸然出城救援,伏埃城就不会丢,唐军最多也就是小败,不会大败更不至于放弃围绕伏埃城建造的防线,将一半青海地拱手相让。

席君买的失误是致命的,他错的太愚蠢了。

不可原谅。

乃至于陈青兕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席君买为何种下如此大过。

席君买见陈青兕直接入帐,不敢有半点委屈:是陈青兕将他从江南拉出来的,也是陈青兕向李治举荐,将青海湖交给了他。他向陈青兕辞别的时候,是用性命担保,决不让吐蕃夺取青海湖的一寸土地。

可现在却因自己的问题,导致唐军受此大难。

哪敢有什么怨言。

席君买单膝跪着,一时间也不知怎么办。

还是程务挺将他拉起了,低声道:“走啦,有什么事进去说。败战我俩一起吃的,一起扛去。你跪在这,让我一人去扛?”

席君买看着程务挺,心下感动,暗恨自己真不是东西,竟让王孝杰给蒙蔽了。

席君买之所以会去救王孝杰,原因很愚蠢,也很简单,就两个字“义气”。

席君买性格豪爽重视情义,将兵士当作兄弟一样对待。是故冲锋陷阵,上下一心,摧凶克敌,无往不利。

这是他的优点,却也成了他的弱点。

席君买与王孝杰结识于鄯州军营,那时苏定方刚刚受命坐镇陇右鄯州,总揽对吐蕃的一切军务。

席君买亲自前往鄯州向苏定方汇报军情。

席君买跟王孝杰还在军营里比试了弓马骑射……

结果自然是席君买略胜一筹,王孝杰输的心服口服,还主动请了席君买喝酒。

王孝杰擅于钻营,席君买身份高他许多,仅次于苏定方,也好生巴结。

此后几次救援青海湖,席君买多次与王孝杰并肩而战。

至于程务挺,尽管他在陇右军也待了不少时间,但那时候吐蕃威胁极大,席君买在青海湖就未曾与之有过往来。

唯二两次接触都是在战事中,且并未有并肩作战的机会。

亲疏之别,也显而易见。

苏定方定程务挺为继承人。

王孝杰心中不服不满,便常写信跟席君买诉苦,说程务挺无容人之量,担心他这个苏定方的半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接二连三的给他穿小鞋。

时间一久,席君买也就信了,觉得程务挺亏待了王孝杰。

王孝杰冒进出击,陷入重围,程务挺为大局考虑,决定按兵不动,先稳住防线,再寻机救援。

席君买却觉得程务挺这是存心安排王孝杰,坐视友军陷入困境而不救。

席君买的性格最见不得如此,冲锋陷阵的时候,为了几个兵士他都会舍身去救,何况是数以千计的唐军。

席君买武艺高强,自持神勇,以为自己能够如以往一样,将陷入包围的袍泽救出,从容回城。

却不想踢到了铁板,自己险些折在了里面。

若非程务挺关键时候赶来救援,后果不堪设想。

想着程务挺以德报怨,席君买心里更是难受。张了张嘴,有些艰难的说道:“谢谢!”

程务挺道:“谢我作甚,两人挨骂,好过一人挨骂,走了……”

陈青兕在生活上极少发脾气,但在公事上却恰好相反,手下的人犯错,他可不会惯着。

“身为地方边帅,连手下的人都管不了,你当什么主帅。念及旧情,这是战场,不是自家宅院,莺莺燕燕。苏邢公是让你关照王孝杰,可没有让你容忍他不服管教不服军令……你当战场是儿戏呢!我不信你不知道王孝杰不服你,我只是不信,你竟然管不住一个王孝杰。”

“就这还当头狼,头羊还差不多。”

“还有你……”

陈青兕看向席君买,道:“见过蠢的,还真没见过你这样蠢的。天大的陷阱,自己一头穿进去。见过老虎逮兔子,没见过兔子将老虎的嘴巴掰开,自己钻进去的。开膳堂呢!嫌吐蕃一个王孝杰吃不好,还要搭进去一个席君买?”

程务挺、席君买低耸着脑袋,不敢说话。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陈青兕动怒。

陈青兕教育了一通,公布了李治对于两人兵败的惩处。

“程务挺,你治下不严,导致王孝杰不遵军令,贸然出击,降为左金吾将军,暂领本部,戴罪立功。”

“至于你……”陈青兕看了席君买一眼,“贸然出击,致使我军要地伏埃城失陷,降职三阶,罢免官身。特许以白身效力帐前……”

席君买听罢,长松了口气。

大唐对于战败的将军向来很严苛的,大多都是罢免官身。但也不是完全不给机会,特许以白身的身份随军效力。

如果能够知耻而后勇,从立功勋,就算不能官复原职,却也能够东山再起。

当然如果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那真就没啥希望了。

“可有王孝杰的消息?”

陈青兕颁布完李治对两人战败的惩罚,问起了王孝杰的消息。

王孝杰固然是此次战场的罪魁祸首,终究是唐军的将领。

就算罪该万死,也轮不到吐蕃来杀。

程务挺也知此理,吐蕃没有乘胜追击。

程务挺在宜德城寨一边修整,一边安排人调查王孝杰的情况,说道:“这说来也怪,王将军好像失踪了。不知是死于乱军之中,还是已经突围,完全没有消息。吐蕃内部的捷报里,有不少将官的名字,独独没有王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