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31章 倭国使团

初唐:砥砺前行 第431章 倭国使团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431章 倭国使团

第431章 倭国使团

感受到嘴里的血腥,武皇后现在的心情是欲哭无泪。

在这个男权时代,一个女人想要闯出一片天地,难度之高,不亚于乞丐翻身,打破固有的阶级规则。

武皇后这个皇后的身份是她的倚仗,却也禁锢了其发展。

身为一国之母,哪有私底下见外臣的道理。

在拉拢人心,扶持亲信方面,有着先天的弱势。

李义府是她所能想到为数不多可靠又有能力的人物……

面对现在的劣势,面对藏在幕后未知的敌人,武皇后将破局的希望寄托在了对方的身上,就等着对方入京,两人一起将在藏身在暗处的敌人揪出来……

结果现在还没有等到封禅大赦,李义府先一步完蛋了。

这是意外?

不,绝不是!

尽管李崇德剑指李义府合情合理,就两人之间的恩怨,不死不休,毫不为过。

可一次是意外,两次是意外,现在第几次了?

绝不可能还是意外!

幕后一定有人盯着自己,势力还不小。

到底是谁?

武皇后满口血腥,此刻李治还在身旁,她依旧维持着皇后的风度风采,内心却有只恶兽咆哮……

鼠辈,有本事就藏一辈子。

让本宫逮到,定让你们全家如那两贱人一样。

两贱人自然是王皇后与萧淑妃。

武皇后对幕后之人的恨意,在这一刻已经超过了她最恨的两人。

得知刑部尚书刘祥道给了李义府致命一击之后,陈青兕不再理会此事,就让武皇后头疼去吧。

麟德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陈青兕应邀来到了英国公李绩的府邸,与之一起的还有李元礼、许敬宗。

府邸大厅中间挂着一张巨大的帛布,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了整个封禅大典的事宜。

李元礼望着陈青兕,由衷说道:“尽管不知多少次感叹,可每看着这规划,便忍不住感慨。陈尚书,真乃当世神人。”

李绩附和道:“谁能不是?封禅,何等繁杂之事,零零碎碎所需顾虑的东西,何止万千。然陈先生以这一份所谓‘大纲’,将这万千繁杂之事,显于眼前。工作划分精细到每一部门,谁都无法偷懒,更不能推卸。”

这是关键。

推卸责任是干事大忌,但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即便是后世都少不了尸位素餐之辈,何况是封建时代?

事情越杂越大,越有人浑水摸鱼。

无事发生还好,真要有个意外,相互推卸责任,那是常见的事情。

现今陈青兕将大略框体绘制出来,哪里的问题细至问责部门。

他们这些封禅使能够直接了根据大纲问讯各部门上官了解进度。

庞大复杂的封禅流程,在这份表格大纲的协助下,简洁效率。

李绩、李元礼、许敬宗三人皆享其利。

许敬宗暗叹,陈青兕成长的太快,超乎自己预料,隐隐有些后悔,当初想结个善缘,为后世考虑,主要还是觉得等对方真正崛起,能够威胁自己的时候,自己多半时日无多。却不料,不过数年时光,对方竟成长至此。

现在后悔已是无用,他也跟着一起吹捧了几句。

陈青兕自是谦逊应对。

言归正题,此次他们封禅小组再度聚首,将是最后一次流程确认。

今日过后,将正式进入封禅时刻。

正式封禅的时间是来年初,但他们十月头就得动身。从洛阳到泰山千余里地,皇帝领着一大帮文武大臣以及四方藩王、使者,还有后宫命妇,速度快不起来,得预留足够的时间。

李绩作为封禅正使,也带着几分激动的说道:“便在今日,礼部传来消息。大食国使者已入长安,两日后即可抵达洛阳。”

此次封禅,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向外国使团炫耀肌肉。

之前三次封禅,情况各不相同,但大体上还是对内向天下人宣誓正统。

秦始皇时期,还未对外建立有效的朝贡体系。

华夏对外的朝贡体系由汉武帝而创,但他重在征服,开疆拓土,真正的宗主国体系还未完善。

至于汉光武帝,他重视内部民生,对外扩张力不强,甚至发生西域鄯善、车师等十六国愿意臣服,刘秀将他们拒之门外的事件。

他们的封禅以内部作秀为主,而隋唐时期,经过漫长的分裂,国运国事呈现爆发式提升。

尤其是太宗皇帝李世民,他通过海纳百川的方式吸纳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将之融于华夏文化,也向四方诸夷推行华夏文化,形成了万邦来贺的局面。

面对全新的时代,这一次的封禅,不是内部作秀,而是对外夸耀国之强盛。

四方使者自然是封禅的重头戏。

就在这半年里,洛阳几乎汇聚了华夏文化圈内的所有附属国,西方的个别非附属国也派出了使者。

包括大食与拂林国也就是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

大食国的使者是最后一批……

至于倭国是新国王亲自领着内大臣前来的,已在半个月前抵达。

倭国使团抵达洛阳的首日,已经派人投递拜帖,希望拜访陈青兕。

只是陈青兕忙于封禅收尾,一直抽不开身,拒绝见面的请求。

但倭国使团锲而不舍,陈青兕选择了今日与倭国使团见面。

不想李绩突然召开会议,陈青兕只好让人回家宅将见面的日子定在明日,先参加李绩召开的会议。

李绩说道:“此次封禅,将在数以百计的藩属国君以及使者的注视下进行,任何错漏都将丢朝廷的脸,成为笑柄。”

他说着望向李元礼道:“郑王,你先去奉高县做好接驾准备,泰山的情况也需留意查询……”

李元礼是亲王,皇室宗亲,只是颔首说“是!”

“许相公,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就陪同陛下招待各国使节,为陛下分忧解难。”

许敬宗最喜欢这样的差事。

李绩随即看向陈青兕。

陈青兕笑着回礼。

李绩说道:“我等四人就属陈先生最年轻有急智,我们这一年多,已经尽量将一切做至面面俱到,然任何事情皆有例外,无可避免。需要有人随时应对未知变数,老夫觉得此事非先生莫属。”

陈青兕回道:“自当从命!”

李绩安排好三人的任务,带着几分自嘲的说道:“老夫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只能偷懒一些,在后方调度一切。”

对于李绩自谦之语,三人都没放在心上。

除了这位大唐为数不多的开国元勋,谁有资格坐在后方领导他们?

四人做好了最后的总结,定下了封禅最终的执行计划。

回到陈家宅邸的时候,陈青兕这才发现倭国蚊屋国王与内大臣中臣大辉居然一直等着,并未离开。

姜辰说道:“郎主之意,我们已经带到。只是对方却说郎主对倭国有再造之恩,理当多等一会儿,不碍事。”

再造之恩!

这话那真是不假。

毕竟自己当初在倭国的时候,地位可比那位后来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还高那么一点点。

如此想着,陈青兕来到会客厅,蚊屋国王与中臣大辉正在厅内毕恭毕敬的坐着。

见陈青兕入内,两人立马起身上前见礼。

“陈尚书!”

陈青兕尽管有些瞧不起两人,但在礼节上依旧表现的很到位,对着蚊屋国王略微回礼,让两人入座。

面对陈青兕,蚊屋国王神色有些局促,也有些不安,手都不知怎么放,时而抓着衣角,时而搓着大腿,好似擦着手上的汗,连与陈青兕对视的勇气都没有。

对于蚊屋国王如此表现,陈青兕并不意外。

后世的倭国吹捧他们的天皇是万世一系!

何为万世一系?

说白了就是血统纯正,为了维护自身的血统,倭国皇室内部近亲消化,导致基因混乱,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畸形残障人士。

面前的这位蚊屋国王身体正常,但脑子明显逊于常人。

也因如此,倭国的大权现在都在内大臣中臣大辉以及大将军藤原义通手上。

两人都是陈青兕立的,藤原义通就是义通和尚。

义通和尚耻于自己的出身,用自己的权势,认了一个将死的藤原氏的族人为父亲,继承了他的家名,自称藤原义通,然后就任征夷大将军。

陈青兕无法理解,却也不屑过问,只要倭国不涉及银矿的利益,他们如何发展都跟他没有关系。

陈青兕见蚊屋国王畏惧自己如虎,甚至无法理性思考,只能望向中臣大辉。

中臣大辉略感羞愧,觉得有这样的国王丢脸,说道:“此番我家大王与下臣来洛阳,除了响应天朝皇帝陛下的号召外,更希望得到天朝的帮助,讨平关东之贼。”

原来陈青兕在倭国留下的大雷正式爆发了。

因为陈青兕打残了倭国,导致倭国本土居民无法压制位于九州岛的隼人族与北海道的虾夷族。

隼人族占领了大半个九州岛,而虾夷族更是拿下了出羽、陆奥两地,还占领了部分越后、下野。

隼人族的势头让倭国的正规军压下去了,倭岛西面因为有唐王朝的驻兵,并没有过大的动荡,最先恢复统治。

而东边的关东地域情况就复杂了……

大唐的兵马直到尾张、美浓,帮助倭国政府掌控浓尾平原,并未继续深入信浓、三河,远江等地区。

以浓尾平原为分界线,以东之处,倭国的旧势力并没有臣服倭国朝廷。

这些旧势力自我火拼,还要跟新势力打,跟虾夷族打,整个关东乱作一团,群狗犬吠,随意撕咬。

依靠着近畿平原、浓尾平原的财力,藤原义通这位大将军一开始还打了不少漂亮战,收复了不少失地,将骏河、甲斐、信浓、越中等地都拿下了,将叛军逼得退守关东。

可随着反抗力量的加强,乱作一团的旧势力,分出了一个高下,渐渐有了凝聚力,藤原义通打不动了,彼此僵持。

现在倭国政府东边的战线越后跟虾夷族接壤,骏河、甲斐、信浓跟关东叛军接壤。

在巨大的压力下,原本生死大敌的倭国旧势力与虾夷族结盟,约定一致对外,一起反抗倭国政府。

这一下倭国政府倍感压力,抵挡不住他们的联手。

于是就有了今日的求救……

陈青兕听到这里,心里乐开了花,这样乱斗是最符合大唐利益的,说道:“为何不向都筑紫都护府求助?”

他这是明知故问了。

大唐战略上的决策,向来是陈青兕说的算。

对于倭国的定义就是倭岛不能大乱,却也不能大定。

石见银山的银矿储藏量是目前为止唐王朝所知晓的最大矿山,现在只是开采初期,已经开始盈利,给朝廷带来了不少的利润,就依照这势头下去,不需几年,将会成为东方一片区域的经济支柱。

真让倭国过于安定,谁都无法保证他们会不会动异样的心思。

所以只要以蚊屋国王为首,由朝廷扶持的势力不受重创大伤,筑紫都护府的唐军不可妄动,能够轻易出兵都有鬼了。

中臣大辉哭丧着脸,说道:“周都护说他未得朝廷旨意,不敢妄自出兵,得向朝廷请示。天朝皇帝陛下并未应允……”

陈青兕故作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说道:“当是陛下身在中原,对于倭岛的局势不甚了解。这样吧,待我了解一下情况,如一切跟伱们说的一样,自会劝说陛下,助你们解除忧患。”

终究是自己扶持的对象,需要的时候,还得出些力的。

不能养虎为患……

经过连番血战,倭国的旧势力都是经过真正磨炼出来精锐之师,由他们照着这势头发展,对于大唐是不利的。

李成梁养虎遗患的例子可在陈青兕的脑海里……

陈青兕不指望一群猫能够打赢老虎,既然已经出现了老虎的迹象,那就将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听得陈青兕的允诺,蚊屋国王、中臣大辉各自大喜,纷纷拜谢。

蚊屋国王突然从怀里取出一个礼盒,递给了中臣大辉。

中臣大辉高举着礼盒道:“我等还有一事相求……”

陈青兕问道:“说吧!”

中臣大辉陈恳道:“此番天朝上国封禅,我倭国举国欢腾,对于上国敬仰之情,超过了富士山。希望皇帝陛下看在我国虔诚的份上,于诸国排位前,能尽可能往前靠些,以便瞻仰皇帝陛下龙颜圣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