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03章 流言蜚语

初唐:砥砺前行 第403章 流言蜚语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403章 流言蜚语

第403章 流言蜚语

依照陈青兕最理想的计划,自然是等到渊男生与渊男建、渊男产两败俱伤的时候,或者有任何一方支持不住,向大唐求助的时候,由自己统兵,一举覆灭高句丽,将自己此番出征百济,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抚慰百济,马踏平安京,再灭高句丽,可称完美。

但京中的情况有些不乐观,在他离开的这些年里,因为李治的身体问题,武皇后如历史一样崛起。

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意识到武皇后的崛起会给大唐带来什么。

尽管牝鸡司晨之事,让朝中绝大多数的文武都很气愤,不少方正的官员出言反对抗议。

但面对李治的强势,反对的官员都没寻得点上,也没有真正将之当回事情。

毕竟李治也有自己的理由,这种关于让权太子或让权宰相的事情,真正的官场老狐狸是不愿意过于深入的。

大多都是表明自己不支持的态度,但也没有真正赌上自己的前途去谏言抗议,对于武皇后没有半点影响。

她依旧越来越得宠,对于庙堂行政的把持也越来越深入。

如果真让武皇后在封禅事情上得逞,那离帝后同朝就不远了。

真到那个时候,等到文武官员意识到势大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现在的武皇后只是李治的一枚棋子,但封禅后的武皇后,有了政治资本,将会晋升为李治政治上的盟友,成为他把控朝局的臂膀。

那个时候的武皇后可就动不得了。

棋子随时随地是可以舍弃的,臂膀又怎么能轻易舍弃?

要想压下武皇后,避免历史重演,现在是最佳时候。

他必须回去……

尽管会让此行变的那么不完美,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至少回去了,能够早一些见自己的妻子跟儿子。

陈青兕自我安慰似的想着,不行。

陈青兕越想越觉得,这时回去也太亏了,多好的扬名立万的机会?

回去是必然的,但怎么样也得多得一些东西。

陈青兕暗自盘算着。

刘仁轨见陈青兕想的入神,还以为他又有什么谋划,也不打断他的思绪,也想着未来的百济当如何治理。

刘仁轨政治目光卓越,他如何看不出,陈青兕有心培养自己成为继任者?

他并不打算改变陈青兕的大局安排,却也不想一味依从,在细节上他有自己的想法,自是以自己为先。

有了!

陈青兕想到李治腹黑心眼小的性格,眼睛突然一亮,倒是可以利用利用。

他让刘仁轨下去忙自己的事情,然后亲自写了一封奏疏,再一次将高句丽的情况细细表明,奏疏中将自己对于高句丽的判断,一一写下。

奏疏传到洛阳,传到李治手上。

看着奏疏里祸起萧墙的高句丽,知道这一切都是陈青兕的谋算……

想着陈青兕出镇百济之后,发生了一连串事情,抚百济、慑新罗,破倭国,乱高句丽,短短两年出头,东北居然大定。

李治再一次感受到陈青兕所展现的才能,暗暗震撼。

将手上的奏疏合上,李治暗思:“也不知渊男生与渊男建、渊男产什么时候能够分出胜负。”

在奏疏里,陈青兕有过对高句丽局势的预判。

渊男生与渊男建、渊男产终有一方会失利,而失利的一方,必然会向朝廷求救。

只是求救,断不可答应。海东许有一新罗,不许再多一个高句丽。

仅一新罗,翻不起风浪,但再加一高句丽,彼此联合起来,与唐廷是一大危害。

高句丽必灭,不许以藩属国的形式出现。

待其中一方,生机全无,自会放下身段乞降。

届时,覆灭高句丽时机,到来。

只是两个月,李治果然收到了高句丽的求援。

求援的是渊男生。

渊男生的能力在渊男建、渊男产身上不假,奈何他手上没钱,库里无粮。他所掌控的疆域位于辽东附近,那里让唐军袭扰的几乎成了不毛之地,除了有坚固的山城,经济环境差不多退至石器时代。

渊男建、渊男产再不济也拥有高句丽最富饶的两大产粮地,内部资源可以循环。

双方交战了十数次,尽管渊男生靠着才能,胜多输少,但面对渊男建、渊男产源源不断的支援,最终以失败告终,退守据点。

渊男生所掌控的据点城池都是防止唐军进攻所建,守备森严,其中不乏昔年让李世民望而却步的安市城。

渊男建、渊男产拿这些城池也没有办法,双方再度陷入僵持。

本就缺乏经济,又吃了败仗。

渊男生只能选择求助唐廷,希望大唐能够出兵,协助他夺回高句丽的掌控,并且保证高句丽世世代代成为唐王朝的附属国。

其实就算陈青兕不提一嘴,李治也不会同意这个要求的。

高句丽可是他心中最想覆灭的国家,怎么样也不会愚蠢到在这种时机下,还给高句丽机会。

李治这一次压根就没有理会渊男生派来的使者,别说亲自见面,就连礼部的高阶官员都不给安排,只是出于大国雅量,给安排了驿馆,吃住无忧。

不过得知高句丽真就安排使者求援,李治也忍不住说了一句:“孔明、景略不外如是。”

洛阳,白马寺。

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正在寺内游玩。

一行人驻足于白马寺的白马面前,评头论足。

博学的少年,述说着白马寺的历史。

“这白马寺可不是一般佛寺,乃佛教东传后,第一座官办佛寺,也是我汉传佛教的释源和祖庭。我们所见景象,不及昔年豪华万一。只是经过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洛阳惨遭焚毁,白马寺也难以幸免。前朝文帝杨坚信佛,地方官员作了一定修缮,才有我等眼前之景。每年浴佛节,都有四面八方的佛家信徒来此参拜。其中不乏他国僧侣……”

少年叫李思冲,父亲是李敬玄,官拜右肃机、检校太子右中护。

作为赵郡李氏南祖房的翘楚,门第清华,才学亦是渊博。

对于白马寺的历史可谓信手拈来。

与之同行的多是官家子弟,有太常伯之子窦怀贞,将作大匠刘审礼之子刘易从,监察御史张仁祎之子张若思等。

因陈青兕的关系,李治并没有下达禁婚诏,没有给五姓七望特地邀名的机会,远不如后世那般遥不可及。但依旧为世人吹捧,不少人都拍手叫好。

一行人入得寺中,拜会了寺中高僧,在齐云塔院放生池旁入座赏景。

随着盛唐体的流传,吟诗作乐已经是一种时尚。

相比之前的宫体诗,盛唐体的简单通俗,已经随着陈青兕的成就而得到了天下所有文人的认可。

即便在宫体诗最盛行的东西京亦是如此,盛唐体以简约随意的风格,成功获得了大批士人的喜爱。相聚时,畅谈国事,吟诗作对,早已成为风气。

但盛唐体学之简单,精通却是极难。

真正能够传诵的佳作却是不多,且多出于骆宾王、王勃、杨炯等人之手。

几人显然也没有那个灵感,作出值得称道的诗句,相互吹捧了几句。

窦怀贞感叹道:“陈先生此去百济,令我中原文坛,大失颜色。也不知陈先生远在百济,是否有佳作问世。”

窦怀贞是众所周知的“陈粉”,每到谈论诗文的时候,都会感慨几句,众人早已习惯。

话及此处,张若思却道:“窦兄最近还是少说此言为好。”

窦怀贞心中微凛,问道:“为何如此说?”

张若思低声道:“某听说,陈大都督在百济行事有些无端僭越。”

他这话一出,周边人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张若思挺享受这种感觉的,心中颇为自得。

李思冲蹙眉道:“不会吧,我可听说陈先生在百济干得极好,可谓民心所向,都尊他为舍利弗转世。”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而著称。

这是倭国上下为了捧陈青兕的臭脚特地吹嘘的,陈青兕并不喜欢,相比什么舍利弗转世,他更喜欢文曲星转世。

奈何海东半岛佛教盛行,大多人都觉得也只有舍利弗转世。

这本来就是溜须拍马之言,陈青兕也不好解释拒绝,秉着谣言止于智者的态度,然后绝大多数人都这么觉得了。

张若思低声道:“百济孤悬海外,陈大都督如此得人心,行政大权聚于他一人,任命赏罚,也是他一人,朝廷无法干涉。这一切与无冕之王,又有何异?据说陈大都督在倭国的时候,就跟倭国太上皇一样,倭国国王、公主什么的,都跪伏在他的面前。东边许多事情,都是他一言而决。已经超过了臣子应有之权。”

窦怀贞听到这里,脸色微变,居然不说话了。

什么陈粉,那都是假装的。他只是见陈青兕而今青云直上,未来必然会成为大唐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如此做派,不过是提前投资,为自己邀名。

而今一听陈青兕可能有反意,立刻不说话了。

反倒是李思冲眼神透着几分深邃,问道:“不会吧,陈先生官声如此好,焉能做出这等事情。”

张若思道:“这就不知了,我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只是论及官声,当年的王莽如何?”

李思冲自是沉默不言。

王莽的官声,那真不用说,在他造反之前,那是堪比周公旦的大圣人,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

结果呢?

陈青兕海外僭越一事,本在小范围流传,是小众谈资。但随着传入五姓之耳,一下子就引爆了京畿、商洛之地。

长安尚好,陈青兕有人脉底蕴,但洛阳却是关东士族汇聚之处,各类谣言是传的有板有眼,好似亲眼所见一样。

洛阳,陈宅。

李治车驾复东京洛阳,一部分文武百官相随。

各别官员获恩许赏赐宅邸,陈青兕虽人在百济,却也获得如此殊荣,陈青兕的家人也跟着御驾从长安到了洛阳。

浅言义愤填膺的跟着萧妙宸说着外边的留言,气得几乎跳脚。

“郎君为国镇抚百济,与夫人分离多年,他们竟这般污蔑郎主,实在可恨,”

萧妙宸只是浅浅一笑,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郎君成就越大,自引得他人恐慌,从而恶言中伤。莫气莫急,越是如此,我们越要稳住自身,不可给郎君添麻烦。”

她看了看时间,说道:“此事万不能让镜镜知晓,耽误了他的蒙学。”

浅言道:“夫人,还真沉得住气。”

萧妙宸说道:“这算什么?接下来的聚会,才是真的考验……”

随着陈青兕的地位上升,萧妙宸的身份也水涨船高。

在命妇圈里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尤其是她跟新城长公主、燕国夫人卢丛璧的关系极好,又得武皇后看中,自是风云人物。

年纪轻轻,已经跻身最高命妇圈,哪能不受人忌恨?

男人的忌恨有各种正当的理由,但女人间的忌恨,那就没有正当理由了。

甚至于陈青兕才高气壮,或是萧妙宸年轻貌美都能成为忌恨的缘由。

萧妙宸这些年可没少经历过这妇人圈的钩心斗角。

原本她就受过这方面的教导,现在又经历过实战考验,气度雍容华贵,半点不为之所动。

很快,萧妙宸就收到了武皇后的宴请。

萧妙宸一身华丽的装束,从容赴约。

宴请的理由是赏花,便在洛阳宫的玉棠院。

所谓玉棠指的是玉兰、海棠,玉棠富贵之意,现在是秋季自然是赏海棠花。

萧妙宸无视周边各异目光,眼眸往四处一扫而过,并不见新城长公主与燕国夫人的身影,心中隐隐有些明白,此次宴会,怕是鸿门宴了。

此刻武皇后并未抵达,周边妇人或是三五人聚在一起闲聊,或是各自赏花,对着素有花中神仙美称的海棠评头论足。

萧妙宸也不理任何人,自顾自的在院中赏花。

“萧夫人!”

萧妙宸听到有人叫唤自己,向出声的地方望去,却见一个娇媚艳丽的妇人,款款而来,正是风情万种的韩国夫人。

那个疑是跟皇帝有一腿的韩国夫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