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75章 大猪蹄子

初唐:砥砺前行 第375章 大猪蹄子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75章 大猪蹄子

第375章 大猪蹄子

骑兵捣乱阵型,步卒强势收割。

唐军的步骑协同作战,直接将夜郎自大的倭兵打懵逼了。

倭兵平时对付的都是北海道的野人,打赢了他们就觉得很自豪,而今对上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面对最精良的装备最强的战士,彻底意识到差距二字。

根本无须什么阵法兵法,在生龙活虎的大唐步骑兵的猛冲狠杀之下,只是一个照面,高下立判。

不过短短的一刻钟,遍地堆积的都是倭国兵士的尸体。

朴市秦造田来津身体僵硬,完全不知道如何指挥了。

这种一战就溃,一碰就碎的差距,根本就不是指挥水平就能力挽狂澜的。

在船上的阿倍比罗夫此刻已经无心顾念岸上的情况了,他们好不容易扑灭大火,熊津江上游唐军已经乘着舟船,顺流而下,唐军几乎是跟骑兵队一同出现的。

此番来的并非大唐水师,只是乘坐舟船的步卒,他们并没有直接凭借上游的优势直接冲击敌阵,而是依靠着弩箭的优势,隔着两百余步对着倭国的舟船一通射击。

倭国大多都是平底狭长船,这种船是没有地方躲藏的。

追魂夺命的弩矢轻而易举的就穿透了倭兵身上廉价的皮甲,将他们射落于熊津江,一具具浮尸在江上漂荡,鲜血在浸染着江面。

阿倍比罗夫浑浑噩噩,整个人如坠梦中。

今日之前,他是倭国的征夷英雄,传说中如同恶鬼一般凶悍的虾夷人都败在他的手上。他自信任何人都敌不过天照大神的后裔……

结果自己引以为傲的部队,对上唐军却如纸糊一般。

“撤,撤,撤!”

阿倍比罗夫撕扯着嗓子大吼,完全没有继续抵抗的勇气。

倭国的平底狭长船有一个好处,不分船头船尾,灵活便捷。只要船上的水手转个方向划桨,船尾也能变成船头。又有顺流的优势,一艘艘倭船便如屁股着了火一样,疯狂的摆弄着船桨。

阿倍比罗夫自身所在的主舰,反而因为需要调头而行,给卡在了江上,动弹不得。

阿倍比罗夫看着远处被唐军步骑屠戮的倭兵,看着上游射向他们的弩矢,也顾不得自己的主舰,夺了一艘平底狭长船顺着白江而下。

他们亡命而逃,又顺流而下,速度极快。

眨眼就过了一里远,往后眺望,见后方并无追兵,阿倍比罗夫方才松了口气,犹自惊魂未定。

想着眼下处境,他一脸愁苦,回去不知如何跟中大兄皇子交代。

正在他苦思如何脱罪的时候……

“越越越越……”

他身旁的亲卫想叫阿倍比罗夫的官名“越后守”,结果一张口就只能叫一个“越”字,后两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阿倍比罗夫心头火气,正欲暴怒,却瞬间一股寒意从脊背直冲天灵盖。

在他目光所及之处,一艘艘巨大的战舰并列于白江之上,将他们的归路堵的严严实实。

他左右望了一眼,很显然这里是唐军特别选择的阻截地,左右两边都是悬崖,无法登陆逃跑。

他望了一眼身后,追兵并未抵达。可想着那边如狼似虎的唐军,已经提不起勇气回头,抽出了自己的佩刀,厉声高吼:“直接撞上去,让唐奴人见识一下,我们大日本人的无畏勇气!天照大神,庇佑每一位英勇的战士……”

他的想法很好,面前唐军的船舰太大,是他们船舰的十数倍以上。

这样的大船,唐廷肯定没有多少。只要将对方撞沉,自己就能逃脱。

在他的鼓励下,真有不怕死的倭国勇士,他们赤着眼睛,犹如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咆哮着划着平底狭长船一往无前,以自杀状的方式,撞向唐军的大舰。

“砰!”

一声巨响。

唐军的大舰仅仅晃了晃,而倭国的平底狭长船却四分五裂,船上十数名勇士纷纷摔入水中。

正当他们骂骂咧咧钻出水面的时候,只觉得头顶一黑,一重物从船头落下,砸入水中,溅起数丈水花。

水花里还夹杂着红色的液体……

这是唐军水师的船头利器,拍杆。说白了就是在船上以杠杆原理建造一个大型的活动架,将巨石系上绳索,套于横杆,一端挂着巨石,一端以人力拉扯绳索保持平衡,当敌船靠近的时候,松口绳索,巨石下落,船毁人亡,稍微小一点的船舰都无法承受住拍杆的一击。

原本唐军是打算拍船的,但倭国的船太小太快,距离没有把握好,但效果也不差,那些跳水的倭兵没有一个躲过拍杆的摧残,即便没有被巨石砸中,也被巨力震的七孔流血,如死鱼一样漂浮着。

“砰!”

“砰!”

“砰!”

接连几声巨响,唐军的大舰上腾飞起数支巨大的弩矢。

这是大舰上配备的远程利器,床绞弩。

巨大的弩箭射中倭船,直接将倭船射得四分五裂。

弩箭射出了砲石车的效果。

真正的炮石车也在这时候从大舰上腾空而起,夹带着劲风狠狠砸向倭船,先头的十数条倭船被砲石车击中,有几条直接断裂成两截沉入水底,形成一个个漩涡;另外几只倭船失去了控制,在水面上转着圈地漂,随即和后面的船撞在了一起,不少倭兵落下水去。

百十名落水的倭兵在水下惊魂未定……

便在这时,他们身后的唐军船舰姗姗来迟,将他们夹在了一处。

陈青兕在战前特别下令,倭人狡诈,畏威不畏德,不一战将他们打痛打伤,他们不知何为天朝上国。

身经百战的军人本就有蔑视生命的天性,得此命令,更加不留情,将一万八千余倭兵夹着一通狠杀。

浮尸与损坏的船只尽令得白江堵塞,江水皆赤……

一万八千余倭兵大多溺死水中,唯有两千不到的兵士侥幸存活。

至于此番倭国的后将军越后守,受不了刺激,直接自溺而亡。

另一边,战事也早早的结束,唐军杀敌八千余,虏获倭兵近万。

杀到最后,倭兵完全失去了斗志,不敢再战,心态崩溃,便如认命的羔羊,丢了兵器,趴在地上任人宰割。

人与畜生终究是不同的。

唐军确实好战也有不少人斗狠嗜杀,可面对这种完全不知反抗的羔羊,实在没有兴趣挥刀屠杀。

陈青兕也没有特别下令将他们都杀了,只是让人将他们聚集起来,一并关押。

陈青兕想过将他们都杀了,但命令还是出不了口。当然,他也不打算对他们采用什么人道主义。

百济这里多山多林,需要有人开荒。

辽东、辽西,也需要有人开垦,就将他们当作免费的劳动力吧。

总之,陈青兕是不打算让他们活着回到倭国的。

“大都督!”

陈青兕正在看着手上的战报。

又有好消息传来。

黑齿常之单枪匹马,成功说服了在周留城守家的沙陀相如。

扶余丰被枭首示众,正武、阶伯战死阵亡,鬼室福信、道琛也魂归九泉,百济复**的核心成员,近乎被陈青兕一网打尽。

剩余的残兵败卒,已经没有抵抗的勇气。

在黑齿常之说降之前,上下已经人心惶惶,打算寻一处山地继续躲藏,一大部分人甚至决定渡海逃往倭国。

黑齿常之在百济还是有一定威望的,沙陀相如也与黑齿常之是生死之交。

经过黑齿常之的劝说,两人的担保,一致选择归顺。

“黑齿将军正领着沙陀相如向熊津赶来。”

“好,太好了。”

陈青兕双手一合,望向南方的倭国,现在就等他们的消息了。

“那个……”

回到了熊津城,李红清换回了女儿家的装束,见陈青兕处理好了公务,便想着已经没有自己的事情了,打算离开,只是话到嘴边,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开口……

陈青兕看了一眼李红清,突然叹了口气,一脸的身心疲惫。

不知如何说出口的话,见陈青兕这副模样,立刻转了个弯,关怀问道:“不是打了胜战?郎君为何如此?”

陈青兕摇头道:“这看得见的敌人,自是容易对付。真正不好对付的是看不见的敌人……便如当初街口的刺杀,那一箭要不是李娘子出声,我这条小命就得留在这里了。幕后贼人,到现在都未寻得。再如此次泄露军情一事,我移帅营至天川溪。那是我临时起意,并未告诉外人,结果伯阶却能准确的摸到我的行踪。这幕后的黑手,确实骇人听闻。”

他说的可怖,大有身处万劫不复的险地一样。

李红清颇为心疼,理所当然,外加毫不犹豫,说道:“这百济竟如此凶险,便由我来护着郎君吧。”

陈青兕立刻大喜,说道:“有李娘子护卫,那真是再好没有了。”

他一脸喜悦,看着李红清的眼神,有几分大灰狼看小白兔的架势。

百济这边的情况,确实不容易,但也绝没有他说的那么可怕。

很多事情,其实都解决了的。

就如街口刺杀,赵持满已经调查到头了。

他将刺客的十数年的经历都调查了一遍,然后线索断了。

这显然是一位极其专业的细作,以数年的蛰伏,娶妻生子来确保自己的身份不受人怀疑,然后行细作之事。

有这种魄力耐心,肯定不是百济内部的豪强所为,不是高句丽、就是新罗。新罗的可能大一些,占七成。

因为高句丽这些年跟百济关系不错,彼此没有很深的利益瓜葛,值得如此。

反之新罗,与高句丽、百济一直不对付,最有可能安插细作。

但都无所谓了,高句丽本就是敌人,承认不承认都无意义,新罗还有利用价值,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没必要将关系闹得太僵。

所以……

陈青兕只是将此事记着,嘴上完全不提了。

至于天川溪泄密一事,周奎、赵持满已经查出了结果,是一位百济贵族校尉曲立中将消息传给了伯阶。

因为地理语言的缘故,军中会招募一些翻译以及熟悉地形的当地人,曲立中便是其中之一。

曲家精于驯鹰,天上盘旋的那只海东青就是指认方向的。

陈青兕如此说,只是想将李红清留下来而已。

陈青兕在感情上颇为洁身自好,也一直引以为傲。

萧妙宸是世家女,思想行为与陈青兕完全不同的。作为陈家大妇,她一直以辅佐自己的郎君光耀门楣为己任。

这关耀门楣,除了功名仕途,还有家宅兴旺。

陈家就陈青兕一根独苗,萧妙宸自是有心让陈青兕多娶妾侍,绵延子嗣。

萧妙宸不止一次明里暗里的示意他可以纳妾,可以迎几房姐妹回来。

陈青兕都不为所动,他以仕途为上,对于女色的诱惑,多有克制,还颇为自豪。

而今再见李红清,却忍不住动了心思。

事实证明,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所谓克制,只是眼界高,没有遇上好的。

真遇上了,还是舍不得放手的。

陈青兕让李红清随意行动,他整理好笔墨纸张,打算写一封奏疏上表李治,跟他说明百济的情况。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真正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倭国。

因为形势紧要,陈青兕这个大都督是有权利对倭国动兵的,但终究是主动讨伐他国,理由原因什么的得写清楚。

毕竟他现在手上的权势太重,即便说一句最有实权的边帅也不为过,一举一动,都得表明态度。

与一般的边帅不同,陈青兕在政治上的天赋点的满满当当。

陈青兕文学功底极佳,不一会儿,一篇六千字的奏疏已经写好,命人送往京畿。

此时正是海上风浪最小的时候,奏疏可以直接从熊津港口直抵胶州港口,但便是如此,也需要十数日的时间。

便在陈青兕破倭国四万远征军的第二日,刘仁轨也顺利攻陷了对马岛,杀敌三千……

看着刘仁轨传来的捷报,看着他攻岛的战术,陈青兕知道,这位文武双全的好人物,已经展露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

刘仁轨已经洞察了自己的意图,在对马岛闹得极大,让壹岐以及朝仓宫的倭国君臣大有草木皆兵之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