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64章 狼子野心

初唐:砥砺前行 第364章 狼子野心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64章 狼子野心

第364章 狼子野心

复国山。

伯阶一如既往地的巡视着营地。

往来的百济兵将见到他,莫不躬身问好。足可见这位百济宿将,确实极得民心。

“伯阶将军!”

伯阶听到呼喊,回头却见是一位英武的将军。

伯阶忙道:“沙吒将军!”

这位沙陀将军,叫沙陀相如。

一连几天,都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

而保守派以左大臣阿部内麻吕、右大臣苏我石川麻吕为主,他们的力量因为改革而大减,一直与中大兄皇子不对付。

此番会议就在山洞里进行。

伯阶说道:“那将可知黑齿达率已经回到了百济?”

扶余丰、鬼室福信、道琛他们心中最大的倚仗是倭国。

但话就算如此,沙陀相如以沙陀氏的名义振臂一呼,也聚集了不少的兵将,为他们的复**壮大了不少的力量。

扶余丰吓了一跳。

中臣大輝继续道:“中大兄皇子已经寻得了一条可以避开唐廷海上封锁的路,甚至可以直接袭击唐廷的熊津。区区粮食什么的,不在话下。”

沙陀相如顿住了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狂喜,说道:“伯阶将军此话当真?他怎么回来的?”

扶余丰在倭国的地位是质子,不知名受待见,也没有交心的朋友。这个中臣家的庶出此子中臣大輝是为数不多关系较好,算得上朋友的存在。

这眼瞧着战事即来,进攻方向给卡住了。

扶余丰对于倭国的情况比对百济的情况更加了解。

扶余丰在倭国生活了多年,对于他们的喜好忌讳,知之甚详。

此刻他也打着如此主意,如果复国成功固然大好,自己将会立有从龙之功,即便不成,失败了,领着扶余丰往高句丽一跑,让高句丽掌控扶余丰,他一样能够获得晋升之资。

可见沙陀氏门楣之重,比之黑齿常之的黑齿氏,由要胜过一筹。

“大王叫我等一并去商讨要事,就差伯阶将军了。”

历史上刘仁轨力挽狂澜之后,迟受信见大势已去,直接投了高句丽。

伯阶道:“尽力便好!”

“对,就是十万。”

说完又望向鬼室福信,说道:“周留城有山地之险,以此而守,确实可取。然我军粮食经过冬季消耗,所余不多。周留城无地可耕,无粮食可取,在此据守,唐廷都不用派兵,饿都能饿死我们。”

山洞里不少人也跟着振臂而呼。

有将扶余丰从百济请来的鬼室福信、道琛,还有相应号召,不愿接受唐廷管制正武、迟受信、燕平、真行之等人,加上伯阶、沙陀相如,这复**也算是人才济济。

最后,伯阶才对扶余丰作揖道:“大王,任存城不同,此处极为关键,周边有粮,城内亦有仓储。我军一旦将之攻取,定然轰动整个海东。真正有志之士,将会受到鼓励,响应大王壮举。我们亦可向高句丽、倭国、新罗三国表明,唐廷亦不过如此。我们吸引唐廷主力,他们只要出兵袭扰,将唐廷拖入战争泥潭。届时整个百济都会受到动荡波及,反抗唐廷的也会越来越多。将唐廷驱赶出百济,亦将得以实现。”

鬼室福信最先起身说道:“臣提议周留城最为合适。周留城易守难攻,又居于要地,以此为基,进可攻,退可守,可保万全。”

倭国现在分为改革派与保守派,掌权的中大兄皇子就是改革派,大化改新之后,倭国国力大增,对于虾夷等地的讨伐,无往不利,风头一时无两。

两人步入山洞后,洞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复**文武。

道琛却道:“伯阶将军,你这话是挑好听的说。一切顺利,才会如伱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地方出了偏差,如未能拿下任存城,我们的兵士将在平原上成为唐廷铁骑下的亡魂。再说,就算侥幸攻取了任存城,接下来的发展,真会如将军描述的一样?我们被困孤城,到时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又能如何?”

他激昂的舞动着拳头。

扶余丰看着入洞的两人,环顾四周,也是雄心万丈,起身说道:“国家遭难,领土沦陷,我等一穷二白,有今日之势,全赖诸公扶持,先谢过诸公。”

扶余丰听的是眉飞色舞。

而伯阶向来正直无私,不拉帮结派,一心向着百济,他的话值得听。

“你怎么来了?可是中大兄皇子有什么嘱咐?”

自从大屯山互换大营一战以后,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伯阶望着上首的扶余丰,说道:“这是我们唯一可存活之法。大王,臣已经失去了与新罗的联系,他们不再支持我们粮食、器械。根据可靠消息,陈青兕已经趁着冬季,安排兵士彻底封锁了百济与倭国的海上联系,也封锁了百济与高句丽的路上道路。不论是倭国、高句丽,还是新罗,现在的我们都无法依靠,只能靠自己。”

双方针对进攻方向争论的不可开交。

扶余丰挥手制止了喧哗,说道:“要复国,首先得攻取一城以作行营,以其为据点,随即向四方扩张,直至将唐贼驱赶出海东为止。对于这行营据点,诸公,有何意见?”

扶余丰环顾四方。

周留城地处偏僻,穷山恶水,其实并不适合立为据点。但他有一个好处,居于海东半岛的西南角,可以随时随地的得到倭国的支援。

他本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主,听到有不同意见,便不知如何选择了。

沙陀氏是百济八大贵姓之一,家族长期担任大首领大佐平之职。大佐平一职乃百济一品官名,国之帅也,百济之最高官位,相当于宰相兼领天下兵马大元帅。

沙陀相如切齿道:“伯阶将军这是说他背离了百济?”

沙陀相如颔首道:“我与他若一母同胞的兄弟,可以为彼此付出生命。”

迟受信个子很矮,但很是精干,中气十足:“周留城穷乡僻壤,费尽心思夺取,有何意义?臣以为应当沿着浿水北上,去进攻久迟城。久迟城背靠高句丽,高句丽是唐廷大敌,双方有世仇,我们可以在此地宣布复国,乃至于定都于此。再派人去高句丽,与之商定联盟,一起抵御唐廷。”

迟受信跟高句丽的关系非常好,他多次暗中出使高句丽,为百济谋取福利。

伯阶颔首道:“有劳将军,同去,请。”

倭国一直以自己是日出之国为傲,将西方的中原视为日落之国。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黑齿氏、沙陀氏世代交好,沙陀相如与黑齿常之也因此一起长大。

扶余丰见到中臣大辉大喜过望。

中臣大輝却笑道:“藤原君不用担心,中大兄皇子是何等人物,那是须久那美迦微的化身。”

尽管后来发现了中原的强大,但嘴还是硬的。

不过沙陀相如并非沙陀氏嫡系,嫡系一脉,大佐平的沙吒千福已经让苏定方擒到长安去了。

“那太好了!”扶余丰听得赶忙抓住中臣大輝的手,说道:“中大兄皇子不愧是须久那美迦微的化身,区区日落国来的陈青兕,又岂是对手。”

中臣大辉肯定。

“什么?”

沙陀相如缄默片刻,说道:“我试一试,成与不成,无法保证。”

两人低声说着,来到了一处天然的山洞。

扶余丰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扶余丰并不信任伯阶,但他知道自己身旁最亲近的鬼室福信、道琛都是支持以周留城为据点的。

中臣大輝道:“唐军有一个叫刘仁轨的人,他封锁了海道,我们的人彻底与藤原君断了联系,中大兄为藤原君准备的各种物资都运不过来。”

伯阶这话一出,四方探讨之语,尽数消失,一时间针落可闻。

“大王,臣不同意。”一个尖锐的反对声响起。

“大輝君!”

最方便得到倭国支持的周留城自然是最合适的。

经过反复探讨,决定利用冬天,将百济境内的四方反叛军都聚集起来,将力量整合一处。准备正式进攻唐廷实控城池,宣布复国。

伯阶道:“什么情况不知,只是知道他跟随唐廷的大都督陈青兕一并返回了百济,陈青兕对之海颇为器重,时常带在身侧。”

伯阶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

扶余丰脸色又白了,他可不想送死……

两人一并向山林深处而去。

伯阶道:“我等所行之事,本就风险极大。焉能在这关键时候惧死?”

他很老套的说着开场白,然后提高了声线,说道:“今日召请诸公,除了感谢,此外便是商议以何处为基一事。先王受辱唐廷,我等即要复国,自得名正言顺。藏身山林,并非我等之愿。驱逐唐贼,复百济山河才是你我共同志向所在……”

正武、迟受信、燕平、真行之亦是如此,他们本在家乡一代反抗,现在都聚集到了一起。

他抿了抿唇,左右看了一眼,低声说道:“黑齿达率是与义慈王一同掳去了中原,他追随义慈王,又算什么背离?只是义慈王终究不可能再回百济,他永远只是一个挂名。现在我军看似不断壮大,实则危机四伏。这天气一旦转暖,战事必然再起。陈青兕不是简单的对手,他不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我们需要黑齿达率的帮助,想要取得胜利,我们离不开他的勇气与才略。”

扶余丰说话都有些结巴:“伯伯阶将军,任存城可不易攻。”

扶余丰见迟受信滔滔不绝,说着立足久迟城的好处,也有些心动。

任存城地处平原,也是四战之地,奇袭此处,就算得逞,等待他们的只怕是无休止的战斗。

扶余丰生活在倭国的时间比百济都要长,此次复国能有今日之盛,倭国也支持了大量的黄金粮食。

这也是百济数百年的底蕴所在。

百济多山多林,耕地面积短缺,东一块,西一块,几乎没有多少大面积的耕地。而全罗北道是百济境内唯一的大平原,任存城就在这大平原之中。

沙陀相如就是这时响应扶余丰的号召,趁着冬季与主力军会师的。

“十,十万?”

伯阶出班说道:“末将以为直接攻打任存城最佳。”

须久那美迦微是倭国的智慧之神。

扶余丰定睛一看是迟受信。

扶余丰不由自主的望向伯阶。

这里原本是百济群山中最不起眼的一处,但因藏匿了百济复国大军,这群百济余孽给此地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复国山,表明上下驱逐唐贼,复百济山河之心。

他想了一想,似乎有点忘词了,片刻又道:“我等筹谋一载,为的就是今时今日。我们不再躲躲藏藏,我们要向海东半岛上的所有人知道,百济复国了。”

中臣大輝的父亲是中臣镰足,藤原氏的始祖,乃中大兄皇子手下的智囊谋主。

直到这一天,复国山迎来了一人……中臣大輝。

扶余丰听到中臣大輝叫自己藤原君,眉头忍不住挑了挑,心下不悦,自己现在是百济的王,不是在倭国的藤原镰足,但听后面物资运不过来,更是大急,顾不得计较,说道:“那可如何是好?我们的粮食只能支持三个月,三个月后,得不到支持,我们得饿死。”

中臣大輝果然露出满足之色,但他说道:“中大兄皇子是很愿意帮助藤原君的,毕竟百济乃我国属国,哪有属国被欺凌,宗主国无动于衷的道理。中大兄皇子早已做好出兵的准备,只要时机一到,我倭国十万大军立刻挥师北上。”

他说着望着迟受信道:“唐军要断与高句丽的道路,久迟城是唯一选择。此时我们若出兵奇袭久迟,将会与唐军这支军队对上。对方早有准备,奇袭不成,便是瓮中之鳖。”

两人是一个敢吹一个敢信。

“只是藤原君知道,我国内部还有阿部内麻吕、苏我石川麻吕时常与中大兄皇子为敌,他们反对中大兄皇子出兵,出兵百济,无任何利益,反而会得罪唐国。中大兄皇子,也很为难。如果藤原君愿意将任那一地让于我国,我国十万大军,将助藤原君称雄海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